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末年,刘渊做了什么事让西晋迅速走向衰弱?

西晋末年,刘渊做了什么事让西晋迅速走向衰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续 访问量:1042 更新时间:2024/1/23 17:27:10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从洛阳匆匆离去,而他这一走就如同“鱼入大海,龙出生天”。而放走他的成都王司马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匈奴人身上所覆盖的巨大能量,他满心希望刘渊可以率领五部匈奴前来助战,殊不知不久之后就是这个匈奴人将掀起一股“反晋”的浪潮,而掀起这股“反晋”浪潮的罪魁祸首就是司马颖本人,可惜这一切司马颖本人都看不到了。

不久,刘渊抵达当时匈奴人盘踞的“左国城”,和已经先期到达这里的匈奴贵族刘宣等人会合,在刘宣等人的拥护下,公元304年,刘渊于左国城即“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并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登基称帝,至此十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刘汉”亦或者是后来的“前赵”正式诞生了,而西晋这个地球也被刘渊这根“杠杆”撬动了,可以说刘渊是“压死西晋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刘渊死后不久,“前赵”攻破了西晋的两都,俘虏了西晋末代皇帝,至此西晋正式灭亡。

从公元304年刘渊起兵到公元308年刘渊称帝,当时的刘渊实力极为弱小,他的地盘只仅限于并州一带,甚至当时并州的军事重镇晋阳刘渊至死都未能攻陷,那么在这种种绝境之下刘渊是如何反败为胜成功撬动西晋这个“地球”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来做一个详细的研究,对刘渊在乱世之中成功的要素做一个分析:

刘渊的“宗汉立国”:掀起反晋浪潮政治上的主动,也是撬动西晋的重要法宝

在刘渊继位之初,当时的匈奴贵族的思想都认为刘渊应该如同当年的呼韩邪单于一般复兴匈奴的基业,从当时的形势上来看,刘渊本人在匈奴贵族之内威望较高,并且其本人也堪称是“文韬武略”,以他的才干要恢复呼韩邪单于当年的基业并不难。

不过这个野心勃勃的匈奴人意识到,西晋灭亡的钟声已经敲响,所以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刘渊已经不再满足于恢复“呼韩邪单于”的基业,而是希望如同汉高祖、魏武帝那样在中原建立万世基业。

《晋书.刘渊载记》:元海曰:“善。当为崇冈峻阜,何能为培塿乎!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今见众十余万,皆一当晋十,鼓行而摧乱晋,犹拉枯耳。上可成汉高之业,下不失为魏氏。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刘渊则提出了“宗汉立国”的政治主张,从刘渊提出“宗汉立国”的是角度来说,刘渊的确是一个高超的政治家,而刘渊的“宗汉立国”也是他能够撬动西晋这个“地球”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从王朝正统上来说,当时的西晋虽然由于种种“作死”行为搞得中原各地是天怒人怨,饿殍千里。然而在古人的观念里,司马氏毕竟属于皇室正统,而相比之下刘渊则是纯正的匈奴人,在刘渊之前还真没有少数民族能够在中原称帝的,再加上那个时代的胡汉矛盾,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刘渊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人们对于“华夷之分”的观念,更是以周文王等人的例子来映证了自己所说,所以说“宗汉立国”是刘渊承认自己继承西晋政权合法性的很重要的一步。

其次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西晋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已然进入了最衰弱的时期,不过有句话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西晋强大的底蕴毕竟还在,而刘渊当时的实力还很弱小,故而想要成功颠覆西晋政权必须要吸纳百姓和士人的支持,所以刘渊只有借汉室庞大四百年底蕴的“壳”重生来迅速壮大实力。

我们可以看到刘渊“宗汉立国”的方针是有效的:由于本身汉化程度较高所以身为匈奴人的刘渊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从当时刘汉的情况来看,比起司马越,刘渊确实更懂得体桖百姓,所以刘渊得到了当时并州周边各族民众的拥护;同时他的方针也得到了并州周边士人的支持,王弥、石勒等不同民族的士人、将领在此之后不久都加入了刘渊麾下。

可以说刘渊的“宗汉立国”为刘渊起兵反晋进行了合理化,同时也让刘渊的实力开始壮大,“宗汉立国”成为了刘渊能够颠覆西晋政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战略上的成功:多点打击拖垮西晋,以小博大终虎踞天下

公元304年,刘渊自离石要塞起兵面对的第一个对手是司马腾,在战术上刘渊上成功的,因为他对司马腾造成了重大伤亡,并趁此机会夺取了并州大片土地;在战略上刘渊却是失败的,因为自始至终他当时的影响力只限于并州一带,并州的军事重镇自始至终刘渊都未能攻下它,可以说此时的刘渊根本不足以灭亡西晋。

公元305年,刘琨接替司马腾成为新的并州刺史之后,形势对刘渊愈发的不利。刘琨善于招揽部众,其能力也比较出众,在刘琨的治理下并州地区的情况比之司马腾时期有所好转,可以说西晋一旦缓过神来对准刘渊,那么刘渊随时会处于覆灭之中。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刘渊接受了王育等人的建议,改变了原先攻占并州进而席卷河北的战略方针,以多点出击,以小博大的战略战术方针转战河东,进而成功的对西晋政权形成了威胁:

首先刘渊借鉴了当年汉高祖利用彭越在后方牵制项羽的做法,命令王弥、石勒等人前往各地进行例如游击战等做法牵制西晋主力。当时西晋虽然经过“八王之乱”后是元气大伤,可是此时的西晋可以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形容,在各地还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这种局面之下就需要利用有能力的将领在各地制造动乱牵制西晋地方上的兵力从而为主力转战河东提供基础,事实上刘渊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王弥在青徐、石勒在司冀,刘渊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权,让他们得以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上发展,牵制了西晋在各地的主力,为刘渊所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在王弥、石勒等人在青徐地区各自发展牵制西晋地方上兵力的同时,刘渊也根据王育的建议绕过了并州刘琨所部开始转战河东,依次攻占了蒲坂、平阳等河东重镇,由于刘渊的攻势凶猛,盘踞在河东地区的大大小小的首领相继归降了刘渊。在王育主张的“先攻击弱小的堡垒,然后再攻击较强郡县”的战略指导下,刘渊的实力由此突飞猛进。此时的刘渊东可以挥师冀州,南可以进攻洛阳、西南也已经取得了进攻潼关的跳板蒲坂,可以说此时的刘渊才从真正意义上对洛阳构成了威胁。

在王育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刘渊在战略上成功的摆脱了困境,石勒牵制了西晋各地刺史的兵力,让西晋朝廷无暇顾及刘渊,而刘渊则趁此机会依次兼并盘踞在河东地区大大小小的势力,由此势力突飞猛进,成为了西晋末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大诸侯。

然而王育的这个战略主张也不能说是没有弊端的,刘渊给了石勒等人很大的自主权,在对西晋构成威胁的同时也对自己产生了威胁,后来石勒等人的尾大不掉可以说正是刘渊的战略思想下的弊端,而这个弊端也恰恰埋下了前赵灭亡的伏笔。

后续

由于刘渊策略上的成功,在军事上、政治上刘渊都对西晋构成了巨大威胁,从偏安离直接到虎踞天下,不得不说刘渊的战略眼光确实有独到之处。

公元309,刘渊在依次对西晋各部形成有效打击后,刘渊对洛阳发动了进攻,刘聪、王弥各部集结了将近十万人对西晋都城洛阳发动了进攻,此次战役最终是以刘聪的失败而告终,也说明了刘渊的势力在当时虽然强大,却还是不足以灭亡西晋。

可是这个问题也恰恰说明了就算是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之下西晋也还是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可以抗衡刘渊,然而此时司马越和晋怀帝的争斗则愈演愈烈,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刘渊最终能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正是晋怀帝和司马越的内斗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刘渊,最终给了刘渊一个发展的机会。

标签: 刘渊

更多文章

  • 西晋掘墓人刘渊,出身匈奴为何自称汉家皇帝?两千字看懂刘渊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刘渊

    作为十六国时期,汉赵政权的开创者,刘渊是匈奴族的首领,但是建国之后,却自称为汉皇帝。而他之所以自称为汉家皇帝,主要原因其实有两个。一是为了争夺民心,给自己一个逐鹿天下的名分;二是因为,刘渊确实有一部分刘家皇族的血统,确实是刘家的后代。刘渊生年不详,但据史学家考证,应该是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的几

  • 晋宫生变:孟观出塞平番乱,刘渊进任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刘渊

    晋宫生变:孟观出塞平番乱,刘渊进任大都督晋廷闻周处战死,明知为梁王所陷,所有权臣贵戚反而私下相庆幸,没一人为周处呼冤,就是张华、陈准等人亦不敢纠劾梁王,不过奏陈周处忠勇,应该优恤。有诏赠周处为平西将军,赐钱百万,葬地一顷,又拨给王家近田,赡养周处老母,便算了事。转眼间,又是一年,已至元康八年(公元2

  • 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刘渊

    前言刘渊是匈奴贵族,他起兵反晋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中国历史上,这次起义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开始,这个时期持续了近400年,直到隋朝的建立。一、政治影响南北分裂刘渊的起义导致了北方政权的分裂,南方也有其他势力抓住机会逐渐独立,这样中国就被分裂成南北两个政治实体。南方是一个多样性的政治实体,包括了五代十国

  • 高澄:绝世美男兰陵王的父亲,好色无底线,登基前被厨工乱刀砍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高澄

    引子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经一百五十年的北魏王朝统治末期,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在这场权利角逐战中,高欢和宇文泰逐渐胜出。他们以丞相的身份各自拥立了一位傀儡皇帝建立了政权,史称东魏和西魏,这高欢就是东魏的实际当家人。随后两个国家为争取魏之正统地位,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拉锯战,相互之间各有胜负,不

  • 张高澄委员:“旅游日”不放假,略尴尬!建议增加假日

    历史人物编辑:张涛杰标签:高澄

    全国政协委员张高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联系到全国政协委员张高澄,他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带来的提案和建议。张高澄委员介绍说,2011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记载的首日5.19定为“中国旅游日”(下称“旅游日”)。文旅部每年都举办旅游日主题活动,有不少旅游日优惠政策,产生了一定宣

  • 高澄问算命先生:我能不能当皇帝?算命先生:后面那个傻子能当!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高澄

    古代人都很相信算命或者相面的,比如在西汉的时候,有一个算命先生,看出当时已经嫁作人妇的王娡以后能当皇后,是母仪天下的命,果不其然,她在母亲的帮助下,进了宫中,最后得到了汉景帝的宠幸,生下刘彻,最后成了皇后,还当了太后。再看唐朝时期,袁天罡也是个很厉害的相面师,因为名气很大,所以在武则天出生的时候,被

  • 朱厚熜为何得罪宫女?像他这样的例子很多,高澄、耶律璟就是典型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高澄

    嘉靖差点被宫女勒死。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是个执着于道教的皇帝,他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丹药,这两样都是道家的东西。尤其是丹药,在朱看来,吃了丹药就能够长生不老。为此他从二十来岁的时候,就执着于炼丹事业。以至于二十多年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内阁。为了炼丹,他可真的是不遗余力。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一个

  • 铁血北朝201:欺人太甚!高澄肆意羞辱孝静帝,侯景举兵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高澄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虽然身为傀儡,但绝非昏庸无道之辈。《魏书》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要知道《魏书》作者魏收是北齐大臣,而孝静帝后来又是被他主子高洋谋杀的,如此赞扬肯定孝静帝,就不怕主子翻脸吗?《魏书》评价孝静帝说他喜爱文学,容貌俊美,身强体壮,能夹住石狮子跳墙,箭术也很好,百发百中,宫廷里举行宴会时,经常命

  • 东魏权臣高澄竟然敢指责皇帝造反,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高澄

    这是发生在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和权臣高澄之间的一件事,高澄乃是权臣高欢之子,在高欢死后执掌朝政大权,孝静帝元善见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罢了。元善见实在受不了屈辱了,于是和忠心的大臣商量后打算挖地道离开京城,然后召集天下兵马讨伐高澄,没想到被守城士兵发现,于是便有了高澄指责皇帝造反这一幕。傀儡皇帝不堪屈辱高澄是

  • 两朝风云高澄遇刺并非高洋的阴谋,而是鲜卑贵族集体反制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高澄

    东魏末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作为高欢继承人的高澄遇刺被杀,引发了东魏政局的巨大动荡。高澄作为高欢的继承人,在颍川之战中击败西魏大军后,便开始了谋朝篡位的准备。当时他借着击败西魏的威风,已经以大将军兼相国的身份独霸朝政,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只是傀儡皇帝而已。因此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与心腹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