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万岁刚进朝堂,武士们乱刀砍向史万岁,隋文帝冷眼旁观:砍得好

史万岁刚进朝堂,武士们乱刀砍向史万岁,隋文帝冷眼旁观:砍得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佐莯铲史 访问量:1179 更新时间:2023/12/14 6:40:30

公元600年,征讨突厥凯旋而归的史万岁,却没有得到朝廷任何嘉奖。部下怨气冲天,史万岁动怒道:“我去找皇上要个说法去!”不料,刚踏进朝堂,武士们挥刀砍向史万岁,隋文帝冷眼旁观。

史万岁是京兆杜陵人,父亲史静,任职北周沧州刺史,幼时的史万岁长得英俊威武,骑马射箭样样拿手,熟读兵书,更是对占卜颇为精通。

公元577年,父亲史静战死后,史万岁子承父业,拜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公元580年,北周宣宇文赟病死,继位的北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大丞相杨坚专政。相州总管尉迟迥,担心杨坚专权会危及北周,就公开起兵和杨坚叫板。这时,史万岁随行军总管梁士彦前去征讨。

行军路上,恰逢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史万岁就请求梁士彦,允许他射下第三只大雁,得到默许后,史万岁就张弓搭箭,箭出雁落,如此精湛的射技,让人不禁对他心悦诚服。

行军到了河北,就和尉迟迥两军相遇了。两军相见,必然是分外眼红,奈何尉迟迥军气势汹汹,官军首战不利,士气大跌。危急时刻,史万岁挺身而出,挥手高声大呼道:“危急关头,我们应当攻破敌阵!”随即身先士卒,勇猛杀敌,一往无前。

在史万岁的口号鼓舞下,还有他一往无前的榜样力量,很快战局被扭转过来,尉迟迥的反叛被平定了。史万岁也因功被拜为大将军。

不曾想,数年后,史万岁就走到了人生谷底,大将军尔朱绩起兵谋反兵败被杀后,史万岁受到牵连,杨坚遂把史万岁从大将军的职位上给拉下来,发配到了敦煌成了一名戍卒。

从威武英勇的大将军沦落成一名戍卒并不是最让史万岁头疼的事,最让他头疼的是在边疆这个陌生的地方,他还得时不时遭到戍主的欺压。这个戍主是个英勇善战的,常常单枪匹马深入突厥部队,抢掠牛羊等,次次都是满载而归。突厥兵抵挡不住他,使得这个戍主颇为自傲。

自傲又自负的戍主对新来的史万岁那是一点儿也看不上,时常用言语攻击史万岁,史万岁也是血气方刚,回回挨骂总有忍耐不住的时候。于是,有一回,史万岁又被戍主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后,他就回嘴道:“自己也是骑射的好手,别狗眼看人低。”

这下就成功地引起了戍主的注意,让他搭弓射箭一回,见他着实有两把刷子,就不再时常言语攻击史万岁。史万岁还自请到突厥掠夺养马,也是战绩颇丰,此后,戍主就和史万岁结伴同行,两人常常到突厥大扫一番,回回都战绩斐然。

公元599年,突厥都兰可汗被部下所杀,其部落大乱。眼见突厥大乱,为扭转颓势,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并在隔年四月率兵进犯隋朝边境。隋文帝命晋王杨广,尚书右仆射杨素出兵灵州,汉王杨谅和史万岁出兵朔州,两军合力共同击败步迦可汗。

史万岁率军到了大斤山,就和突厥军来了个正面交锋。步迦可汗就让人前去打探隋军主帅是谁?得到准确回复是史万岁后,步迦可汗还追问一句:“是不是敦煌守卒史万岁?”再次得到打探骑兵的肯定回复,就是史太岁。

步迦可汗见自己和史太岁撞上了,这回定捞不到什么好果子吃,于是下令撤军。奈何史万岁不是见好就收的主,他乘势率军追击百余里,把突厥军冲散得溃不成军,很快就大败突厥军,斩敌数千能不满意,一路把突厥军追到大漠深处才凯旋而归。

史万岁打了大胜仗,按照常理应该会得到朝廷的大力嘉奖,奈何直到部下都怨气冲天了,都没见朝廷有任何表示。这才发生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史太岁要到隋文帝那儿讨要个说法。奈何刚踏进朝堂,就被武士们乱刀回来,史万岁始料不及被砍杀在朝堂之上。

战功赫赫却成了刀下魂,这中间到底是为何呢?话说,这还得和史万岁的功劳说起,此次征讨突厥,史万岁是凯旋而归,可有人就不高兴了。最不高兴的就是一点战绩都没有的杨素,杨素此番征讨突厥,充其量就是重在参与,和史万岁形成了鲜明对比。

杨素心里对史万岁不满,就在隋文帝面前给史万岁挖坑,他对隋文帝说:“突厥已经投降了,更何况他们本来就不是来进犯的,而是在放牧。”杨素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把史万岁和众将的功劳都给抹没了,史万岁不知内情,多次给隋文帝进言,但屡屡无下文。

恰逢隋文帝刚从仁寿宫初还京师,,还把太子杨勇给废掉了。隋文帝在朝堂问史万岁人在何处?杨素诓骗他说史万岁在太子那儿,这下就把隋文帝给惹急了。又赶上史太岁来找皇帝要说法,脚刚踏进朝堂就被乱刀砍杀。

身在官场沉浮,即使战功赫赫又奈何,官场倾轧,史太岁的悲惨结局无疑都是隋朝走向没落的一个鲜明的警示,功臣被诛,注定了隋朝后面的风雨飘摇。

标签: 史万岁

更多文章

  • 从朝中大将到边疆守卒,史万岁为何遭遇人生动荡,又重回朝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史万岁

    徐钧有诗云:“征南轻仆孔明碑,想见生平暴可知。一死虽因奸计陷,亦由廷辩忿招疑。”这首诗歌所评价的便是周朝末年、隋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史万岁。史万岁自小就擅长骑马射箭,对于兵法谋略方面更是格外感兴趣,在稍微年长之后就跟随父亲一起加入到军队之中。周武帝统治时期曾经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后来参与平定了尉迟迥

  • 隋朝第一猛将史万岁,为隋朝建功立业,为何被隋文帝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小妹讲史标签:史万岁

    史万岁为什么最后死了?我觉得里面有点厉害的因素。史万岁基本上是隋朝的第一将军,但由于他太勇敢,所以皇帝害怕军权集中,就想杀了他。史万岁,陕西西安人,北周常州知事史静之子。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他是隋朝开国四大名将之一。另外三人是杨素、韩擒虎、贺若弼,他们被称为隋朝第一猛将。据《隋书》记载,史万岁

  • 隋第一大将贺若弼曾被父亲“锥舌刺血”,为何还是死在多说话上?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贺若弼

    北周将领贺若敦因为得罪了宇文护而被逼自杀,在临死的时候,对22岁的贺若弼说:“平定江南是我毕生的愿望,现在是实现不了了,你应该替我实现它。另外我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招来杀身之祸,你一定要引以为戒。”说完还觉得不够,贺若敦又找来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了血,希望用这种肉体的疼痛让贺若弼记住多说话的危害

  • 祸从口出的隋朝将军贺若弼被扎舌头也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时尚汽车界标签:贺若弼

    隋朝初年的著名将领贺若弼,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出身将门之后,他的父亲贺若敦是北周的金州总管,非常有才干,后来遭人嫉妒,受到诬陷,被判处了死刑。贺若敦临死之前,告诫儿子,在官场一定要谨言慎行,他对儿子说:“我曾发誓要灭掉陈朝,可惜今生无法实现了,希望你能继承我的遗志。我是因为多嘴多舌,而受人

  • 隋朝大将贺若弼父亲因多嘴而死,结果多年后他重蹈覆辙,害死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长河的咸水鱼标签:贺若弼

    导语:正所谓祸从口出,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而惹来麻烦。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些麻烦或许只会让我们头疼一小会儿,可是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说错话很有可能招来杀生之祸。隋朝名将贺若弼最终就栽在了自己的嘴上,而他这也是重蹈了父亲的覆辙。在过去很多开国的名将都难以得到善终,其中有一部分是皇上担

  • 史上九大最狂武将:“大嘴巴”贺若弼仅列第五!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贺若弼

    作为封建社会的大臣,理应谦虚谨慎,守之以愚;功高盖世,守之以让;勇武过人,守之以怯,这样才能平安一世。但历史上也有很多武将不懂得这个道理,以狂放不羁闻名于世,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请看史上九大最狂武将:一、侯景说到历史上哪位将军最狂,宇宙大将军侯景说自己是第二,那么无人敢称第一。侯景是羯族人,相传他的

  • 孤儿贺若弼的冷暖人生:人能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学不到任何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贺若弼

    隋笔-(十四)贺若弼多年以后,贺若弼跪在刽子手面前,准会想起父亲贺若敦临死时用锥子刺破自己舌头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的贺若敦是北周的金州总管,能征惯战,骁勇无比。只因为得罪了当国的晋王宇文护,最后落得个被赐死的结局。临上路前,感叹于人生无常的贺若敦把儿子叫到面前,将自己一生的成败得失总结成了一句话:

  • 李春南咎由自取,上海男篮遭遇重创,深圳队渔翁得利

    历史人物编辑:极度说球标签:李春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一下上海男篮和江苏队在CBA季后赛附加赛第三场比赛的那场被怀疑假球的事件。这个事件的持续发酵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尽管已经过去48个小时,但是球迷对于这场比赛的关注程度持续不减,而且其影响力是相当差的。中国篮协已经是明文规定将会调查这件事情。甚至有不少的球迷表示,李春江,李秋平两位上海

  • 唐朝第一大儒王通的七句金玉良言!无怪乎人们称他为鬼谷子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王通

    王通是谁,您可能不大清楚,但要说王勃是谁,您肯定是早已经如雷贯耳了!这个天才的少年,他的爷爷,就是王通!王通是隋朝末年著名的教育家,他教出的弟子们,很多人都成了唐朝的开国名臣,说出来真的很吓人,他的弟子简直就是初唐时期的内阁成员: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密、温彦博等,其成就堪比鬼谷子!王通是个

  • 榆林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宇文恺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宇文恺

    宇文恺画像陕北榆林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有多少名臣猛将的故事在边塞流传,其中李自成、杨业、韩世忠等可谓: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另外有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宇文恺,隋代建筑学家(555 - 612年),字安乐,弘化郡岩绿县(代郡五川、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人,鲜卑族,后徙居长安。中国古代杰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