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三郎王勇王伯当和李密关系密切,李密与王世充作战失败,瓦岗寨众多英雄或投降李密,或入关中投降李唐。
李密无奈只能带着王伯当投降李唐,被李渊封为邢国公。李密不满意在李唐的待遇,带着王伯当再次出走长安被杀。
在《隋唐演义》《兴唐传》,王伯当曾为隋朝文武双状元,家族受到奸臣宇文化及陷害。在李密的帮助下,王伯当逃出长安,在少华山占山为王。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王伯当为老八。瓦岗寨崛起,王伯当为五虎上将之一。程咬金让位李密,李密在瓦岗寨毫无根基,对老熟人王伯当格外重用。红泥关,王伯当在洞房怒斩不知廉耻的东方玉梅,徐茂公要斩王伯当。李密以西魏王的名义,借赵云不纳赵范之嫂的典故,力保王伯当不死。
瓦岗散将后,大部分兄弟归唐,单雄信归洛阳王世充,只有王伯当赤胆忠心保李密。王伯当陪李密降唐,后与李密命丧断密涧。
戏曲《断密涧》把每个人物刻画得非常深刻,把王伯当心服李唐,又放不下自己“忠臣不事二主”的人设,看不起李密的后人,只能陪李密赴死。
在戏曲《断密涧》,瓦岗散将后,李密只有王伯当跟随。李密看自己的老兄弟们都归唐身居高位,他为自己人设所累,不忍心抛弃李密降唐,他就鼓动李密去降唐。
以王伯当的智慧,他难道不知道李密曾为天下反隋总盟主,李渊都要非常献媚地尊李密为老大。李唐与瓦岗敌对时,李世民曾被李密关押过。李密今日去降唐,王伯当有没有想过双方的尴尬地位。
王伯当人在李密身边,灵魂已经投降李唐。他只想带着天下最大不稳定因素李密,给李唐送上一份建国大礼。
瓦岗已散,难以重整。保定大王,前去降唐。
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外打猎,李密王伯当捡到李世民射到的猎物。
王伯当:臣保定一人,前来降唐。
李世民:但不知是哪一家?
王伯党:西魏王李密。
王伯当想借礼物见李世民,李密担心李世民昔日关押之仇。李密时刻怀有自己威风显赫的瓦岗之主,只想给李世民打个躬。
都说君辱臣死,王伯当作为李密的亲信,应该维护李密的尊严,不能把李密的颜面跌入尘埃。王伯当没有为李密去争取利益,而是让李密以跪拜大礼见李世民。
小年轻李世民见到李密,就说欢迎你们归唐,以后我们就是皇兄御弟。我们看过隋唐系列评书演义小说,都知道李世民的“皇兄御弟”最不值钱。
李世民可能以后对亡国之君的礼遇,对李密来说就是奇耻大辱。他与李渊同是大隋的国公,李渊见到他都要恭恭敬敬。同是天下反王,李渊都要承认自己这个反隋总盟主,你一个毛头小子有资格和我李密称兄道弟吗?
李世民带着李密觐见李渊,李渊见到李密就问罪。李密口服心不服,你李渊和我一样,都是大隋的反臣。
李渊打李密一巴掌再给一口甜枣,威慑后就封李密为魏国公。
李密以为李渊会把自己这个老大哥奉为上宾,现在冷漠地一阵下马威,给自己一个国公的爵位。当年你李渊是大隋唐国公,老子是大隋的魏国公。老子是天下十八路反王的盟主,你李渊只是我的小跟班。昔日瓦岗的魏王,今日大唐屈辱的国公。
李渊也看出李密的野心绝对优势不甘心臣服自己,就问李世民怎么处理李密?
李世民说就把河阳公主许配给李密,让李密老老实实坐李唐的臣子。
李密想和李渊称兄道弟,最后关头还是成了李渊的侄女婿。
河阳公主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伯父李渊和堂弟李世民明知李密是一个不甘人下的枭雄,执意把她推进火坑。
河阳公主是一个倔犟的女人,她嫁给李密,也是李世民安插在李密身边的暗探。以河阳公主的个性,只要发现李密有不臣之心,一定会把李密给撕了。
李密在大唐,李渊不理他,瓦岗旧将不甩他,他无比憋屈。
在家里他给河阳公主诉说心事,让河阳帮他盗玉玺反叛大唐。河阳公主的爆脾气立即发飙,指责李密的无情无义。
李密为自己的野心不暴露,就把河阳公主杀死,带着王伯当逃出长安。
他们在逃跑的路上,王伯当可谓恼羞成怒,看他还有什么兄弟之情,君臣之义,把恶毒的语言送给李密。
王伯当不愿接受李渊的封赏,只愿在旧主李密手下为仆,获得李渊李世民的称赞。如果李密不惹事,一定受到李唐的重用。
王伯当经常挂在嘴边的
蟒袍玉带我不爱,一片忠心常挂怀。
李密:昔日里韩信谋家邦
王伯当:未央宫中一命亡
李密:毒死平帝是王莽
王伯当:千刀万剐无下场
李密:李渊也是臣谋主
王伯当:他本是真龙下天堂
李密:说什么真龙下天堂,孤王看来也平常。
李密认为李渊和自己一样,都是大隋“臣谋主”,没有谁比谁高尚。只是李渊成功了,自己失败了。
李密要的是江山,什么礼义廉耻都不在乎。王伯当心在大唐,事事以唐臣自居。他带着李密降唐,对李唐有大功。如果李密不归唐,以李密的能力和影响力,投靠其他反王,绝对是李唐的大麻烦。王伯当又不想落一个卖主求荣的名声。他随李密而死,也是求仁得仁,成全了自己的名声,也让李唐感念他的功劳。
李世民非常想招降王伯当,如果王伯当提出他可以降唐,条件就是放李密离去。以高度自信的秦王,说不定为得到一员大将,就放了李密一条生路。生命和名声王伯当都想要。如果不可兼得,王伯当还是放弃了生命,成全了自己的“忠义”。
可惜李密到死不知道,他被王伯当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