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心想做天子梦,奈何权力催人变,猎人游戏玩不得且看李密心含恨

一心想做天子梦,奈何权力催人变,猎人游戏玩不得且看李密心含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家小厨房 访问量:3082 更新时间:2024/1/29 0:23:15

瓦岗首领李密李渊的甜言蜜语之下渐渐迷失了自己,加之击败宇文化及王世充,让这个胸怀大志、多有谋略之人越发骄横起来。

自从上次王世充败于李密之手,部下几乎死伤殆尽,听闻宇文化及弑帝后,果断采取行动,在都城洛阳拥护代王杨侗称帝,实则自己独揽朝政。

李密得知此事之后异常愤怒,心想我自起兵至今日,拥兵数十万,尚且没有挟天子、把持朝政,于是意欲再次讨伐王世充。

剧版李密

而王世充深知李密多有谋略,几番交战败于他手,于是趁着李密刚与宇文化及交战后兵疲马倦之机,准备先发制人。

彼时李密刚入瓦岗之时,为翟让出谋划策,体恤手下士兵,夺粮仓救济百姓,散家财给予士兵,可谓是爱兵爱民的好首领。

然而,此时的李密,听惯了李渊的甜言蜜语,想着自己马上成为天下之主,骄横自大,不再体恤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将士,贾闰甫等人力劝李密关键时刻要与战士同甘共苦,不可与将士百姓离心。

这些忠言丝毫唤不醒沉醉于春秋大梦的李密,反而引起了他的疏远和猜忌,于是眼前一旦没有敢于谏言之人,那么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剧版王世充

公元618年,王世充率先出兵,击败瓦岗军数将,李密亲自率军迎战王世充,王世充率军离开都城洛阳,正是偷袭都城的好时机,裴仁基建议李密秘密出兵都城,李密不听,坚持迎战老对手王世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王世充大败李密于邙山,瓦岗军损失惨重,李密败逃至武牢关。

兵败的李密恍然悔悟不听部下之言,造成惨败,经部下提醒,想到在长安的李渊,二人均为李姓,归于同宗,李密兵强马壮之时,李渊为了安抚李密,处处恭维着他,可以说李密的兵败和李渊脱不了干系。

于是李密想要去投奔李渊,李渊也非常认可李密的才能,不仅封其为邢国公,还将表妹嫁与他。

剧版王世充

但习惯成为老大的李密,那时是何等的风光,又联想到之前李渊对其多有巴结之意,今日自己却要来投,不愿意久居人下,多有反意。

李渊准备成大事,令李密前去黎阳安抚旧部,王伯当随之一同前往。但还没有走到黎阳,就收到李密召其回去,李密大为震惊,认为李渊是怕自己所召回的旧部只听命自己,假以时日与他为敌。

于是李密不顾王伯当的劝阻,坚持背叛李渊,打算投奔在襄城的张善相。但被身处在熊州的盛彦师得知,盛彦师曾跟随李渊攻破长安,可以说是从晋阳起兵较早跟随李渊的部将,也非常不满李密的行为。

剧版李渊

盛彦师就派兵埋伏在李密必经之路,待李密率兵从此经过,李密没有觉察,被杀,其头颅被运回长安,李渊用其头颅安抚了李密旧部。

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亦或是《隋书》都给予了李密很高的评价,多有拿他和项羽做比较,认为其文武气度比得过项羽,但果断壮勇方面差项羽太多。

剧版李渊

实力壮大之后,日益狂妄,也忘记了起兵反隋的初心,不听贤者语,只能落得尸首分离的下场!

作者—历史有点温度 图片来自网络

读史明智 以正衣冠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号称百万大军瓦岗寨李密,怎么把一副好牌打烂?听不进建议的领导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李密

    李密一开始为杨玄感谋反时的军师,在谋反失败后,李密辗转到了瓦岗寨,开始拉帮结派,把翟让给干掉了,自己当了瓦岗的当家人。当时的程咬金,裴行俨,秦琼,罗士信为四大骠骑。李密在瓦岗军中选拔出八千精锐之士,分成四部,组成“内军”,由这四员猛将各自率领。李密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的嫡系部队,受到的封赏多,俗话

  • 忠VS孝:李密“多顾茅庐”也不出仕,为何西晋把孝放在第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李密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近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当中,忠孝一直以来被当做是封建教化的重中之重。儒家思想当中更是着重突出“忠孝观念”,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忠君爱国之人为世人敬仰,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似乎成为了一个定律。三国名士徐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边是生母一边是主

  • 李密:拥兵数十万,又有多员猛将,瓦岗军却在两年之内走向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李密

    李密在隋末的起义队伍中,李密和他率领的瓦岗军一度主导天下局势,曾占据了隋朝大部分地区,甚至兵至洛阳城下,差点代隋自立,但仅仅在一年后,瓦岗军便彻底灭亡,李密也被斩于熊耳山。李密佣兵数十万,麾下更是有秦琼、程咬金等名将,为什么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走向灭亡?从"流浪汉"到"皇帝要探寻李密和瓦岗覆灭的

  • 李密为何没有笑到最后?三大错误决策要了他的小命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李密

    李密和李渊一样都是关陇集团备推的取代隋炀帝杨广的代理人,关陇集团自从北魏六镇起义之后就牢牢把握着操控天下的力量,陈寅恪先生说,六镇起义是北魏汉化的反动。自从拓跋宏在洛阳建立的政权被后魏和北周瓜分后,长安就一直是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的建都之地。因为这里被关陇集团牢牢把控着,得长安者得天下。杨坚就是靠关陇集

  • 瓦岗大佬是怎样炼成的?看农民起义专业户李密的上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李密

    作为隋末明初的农民起义杰出领袖,李密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位军事才干、领导才能都很突出的之人,他的结局多少带点悲剧英雄主义色彩。李密的生卒年月和隋王朝几乎同步,而加入农民阶级对抗隋暴政统治几乎贯穿了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可以认为,李密是农民起义有力的领导者,为唐的开篇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军

  • 牛角挂过书瓦岗称过孤,李密的逆袭之路,为什么以惨死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李密

    瓦岗寨的李密,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评书里面,那可是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隋唐英雄传》里面的英雄好汉,大部分都来自于瓦岗。 而李密作为瓦岗寨的头领,那更是被塑造成了一个能文能武,非常厉害的角色,是隋朝末年,群雄逐鹿之中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不管小说和评书里万岗寨如何厉害,但是李密终

  • 瓦岗首领李密被斩首示众,程咬金却得以富贵善终,他凭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李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瓦岗军趁势崛起。其中有一任首领名叫李密,此人出生于公元582年,其先祖是西魏的名将李弼。单从家庭背景来看,李密家里四世三公,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子弟。他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早年文武双全志向特别远大。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立下了很多功劳。后来,瓦岗寨主翟让主动退位让贤

  • 李密的悲剧:成也瓦岗,败也瓦岗,他注定是一个孤独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李密

    提起隋唐的英雄,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就是李密。李密的一生可以用悲剧来形容,虽然在青史中记载了一笔,但到底生前是不得志的,即便是成了瓦岗军的最高领导,却也在无形中被瓦岗军牵制,以至于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身上具备成功者的品格,却最终还是功败垂成,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他人做嫁衣。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评价

  • 李密出身贵族却为何反唐?想知道原因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李密

    李密,字玄邃,出生于贵族,从小就生活在天子脚下的长安,自小就有远大的抱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喜欢结交朋友,礼贤下士,经常乐善好施,以救世济民为己任。李密世袭父亲的爵位,在皇宫里当一个小小的侍卫,又因为酷爱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史书,遂辞去官职,拜在国子助教包恺门下,潜心学习。早年的李密,没有想到自己

  • 隋朝大将李密为何投奔瓦岗军?想知道原因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李密

    大业七年(611年)的一天,瓦岗寨门口来了个衣衫褴褛的人。他自称名叫李密,前来投靠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东南)。李密出身贵族家庭,父亲是隋朝名将,本人是隋军将领,现在他为什么要来投靠起义军呢? 原来李密是杨玄感手下的将官,杨玄感造反被炀帝打败,李密也被捉住,在押往京城的路上,他逃脱了。在外面流浪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