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在位仅仅14年,却干了4件“大事”,让中国受益千年

杨广在位仅仅14年,却干了4件“大事”,让中国受益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昕梦倾城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4/1/22 4:00:35

隋炀帝杨广,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人们通常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像商纣王秦始皇一样残暴。事实上,他确实有过不少残暴的行为,而他的急功近利和追求完美的欲望,也让他最终招致天怒人怨,导致隋朝的覆灭。

当然,也有人认为杨广被称为“暴君”,是后来唐朝李唐父子的抹黑结果。但无论是不是如此,隋朝三代的覆灭和乱世的局面,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然而,在杨广14年的统治中,他也有几个令中华民族受益千年的大事。

征战疆土

历史上,杨广被誉为一位容貌俊美、智慧过人、年轻有为的才子。他的勇气和才华早已广为人知,特别是在抵御外族、开疆拓土方面,更是建立了赫赫功勋。

公元583年,当时只有20岁的杨广被任命为兵马督讨大元帅,率领着五十万大军进攻陈朝。杨广领军指挥如臂使指,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率领士兵攻下了陈朝的都城建康,将陈后主俘虏。这场战争,不仅让杨广取得了胜利,也让他的才华和胆略广为人知。

随后,杨广调往太原坐镇,但突厥铁骑时常南下侵扰中原,成为了王朝一直以来的北部之患。面对如此困境,杨广没有退缩,而是决定奋起抗击。他亲自督战,筑长城、修好城防,用尽一切力量驱逐了侵扰中原的突厥,终于让整个北部地区恢复了安定。杨广的英勇事迹,让人们对他的敬意倍增。

杨广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大业五年,他率领着五万精锐士兵踏上了开拓西域的征程。他们穿越沙漠、跋涉高山,风尘仆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青海。

面对吐谷浑的强大抵抗,杨广没有退缩。他亲自带领军队,英勇奋斗,与吐谷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在这场战役中,他的智谋和勇气得到了充分展现,最终一举消灭了吐谷浑的主力。这场胜利,让杨广的名字响彻了整个西域。

随后,杨广又率领着军队,开拓了河西走廊、西海、河源等地,制定了清晰的管理制度,巩固了这些地区的统治。他的勇武和胆略,让他的军队足迹遍及整个西域,为大唐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疆土。

大运河,功在千秋

可以说皇帝杨广是一位极具决策力和才华的统治者。他决心要开凿一条大运河,将中国南北连接起来。这个工程极其艰巨,耗时耗力,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抱怨。但是杨广不断地改进,使工程更加高效。他不仅仅是在修建一条运河,而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打造了一条通向世界的大动脉。

终于,在数年的艰苦努力之后,大运河终于开通了。从此,黄河、长江、淮河、海河、钱塘江这五大水系顺畅地连通了起来。大运河成为了中国南北交流的重要水路,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虽然这个工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不满和抱怨,但历史证明了杨广的决策是正确的。他的工程让中国南北交流得以快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广开凿大运河的壮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科举制度的出现

不得不说杨广是一个富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不仅开疆拓土、开凿大运河,还有一个独特的举措,那就是开创了科举制度。

杨广的时代,北方军功贵族占据了政治的中心,他们拥有土地和人口的资源优势,统治了整个社会。他们通常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人才,而普通百姓则很难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升迁的机会。这种封建社会的制度让人才难以涌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然而,杨广却不认同这种看法。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有人才,而这些人才不一定是出身名门的贵族。因此,他决定开创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以才能取代血统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这一决策虽然挑战了封建社会的传统,但也为后代留下了一个难以估量的财富。

科举制度不仅剥夺了北方军功贵族世袭爵位的特权,还让寒门子弟有了机会脱颖而出。在这个制度下,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获得更好的升迁机会。这使得人才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竞争,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杨广的决策虽然在当时遭到了贵族的反对,但却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可以说杨广的创举影响深远,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的选拔制度,也为后来的封建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他开创科举制度的举措,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让寒门子弟们有了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洛阳的建立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只是修建了一座城市,有什么了不起的呢?可是,你可曾想过,这座城市建立的位置有多么重要?它不仅决定了政治和经济的格局,还对于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隋朝时期,国都长安地处西北,虽然在政治和经济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却限制了它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东南方的控制,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隋炀帝杨广决定修建一座新的都城——东都洛阳,以弥补长安的不足。

东都洛阳地处全国中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它是一个理想的建都之所,不仅四通八达,还能够网罗天下财富。杨广明白,这座城市的建立将对于未来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隋朝灭亡后,唐朝继承了东都洛阳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心之一。在唐朝时期,东都洛阳成为了经济繁荣的中心,许多商人和艺术家都涌向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不仅成为了政治和经济的重心,还成为了文化的中心,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化遗产。

正是因为杨广的决策,才让东都洛阳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和文化的繁荣。

结语

在历史长河中,杨广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一个暴君,以极端的手段来追求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目标,甚至不惜招致天下大乱。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皇帝,为中国历史添加了一系列重要的篇章。

杨广的功绩,是不能被轻易忽略的。他开疆拓土,开凿大运河,将长江和黄河联通,使得物资流通更加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他开创科举制度,用人不论出身,促进了社会公平,提高了政府的管理能力。他兴建东都洛阳,使政府的控制范围扩大到了东部地区,进一步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然而,杨广的过失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太过急功近利,不惜以民众的生命和财产为代价,推行自己的政策。这导致了天下大乱,民怨四起。杨广身边也没有一个谋士和理财专家,使得他的政策更加明智和务实,从而避免了这些不必要的灾难。

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杨广的过失,而忽略了他的功绩。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皇帝都有他们的缺陷和错误,但他们也都为中国历史添加了独特的篇章。杨广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既是一个暴君,也是一个开创者。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有着明显的缺陷,但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次重要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他原本是隋朝的权臣,杀害杨广另立新皇,最后自己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杨广

    在隋唐时期,因为政局的动荡,民间兴了很多的能人异士想要起兵将隋朝的统治推翻,大家都想成为一代破旧为新的领导者,开创新的政局来维护国家的统治,让百姓的生活过得安定一些,可是没想到的是,起义的人中并没有一位成为历史上终结隋朝的功臣,反而是一直追随隋朝的宇文家将这个王朝推翻了,而在历史上起到直接作用的人就

  • 杨广到大臣家做客,杨广走后大臣自杀,妻子立即嫁杨广,发生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长相俊美,年少就很聪慧。开皇元年,被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阴谋夺宗,开皇二十年成为皇太子,仁寿四年即位。杨广在位期间,在前人修建的众多运河的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杨广在位期间频繁发动战争,穷奢极欲,滥用民力,引发农民

  • 短暂的盛世:杨广统治下的隋朝,为何会瞬速崩塌?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杨广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广称帝,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魏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但是这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在位期间其实有很多的建树,在政治上他改革官制,修订《大业律》,将隋文帝末年时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迁都洛阳更是带动了洛阳一带经济、政治的发展。在军事上,隋炀帝攻灭吐谷浑

  • 独孤皇后为何不喜欢大儿子杨勇,反而坚定支持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杨广

    同样是儿子,可身为母亲的独孤皇后的态度却不一样。我们知道,要想做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更加宠爱小儿子这也情有可原。可独孤皇后的表现却不是这样,她非常明显的偏向于杨广,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偏向。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废杨勇立杨广就是独孤皇后做的,但她是撇不清责任的。我们都知道,杨广是暴君,还把杨坚辛辛苦苦建立

  • 杨广的两个孙子,先后登基称帝,却都结局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杨广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杨广从洛阳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在此背景下,隋朝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这导致隋炀帝杨广逐渐对朝政失去了控制,乃至于最终被宇文化及弑杀。值得注意的是,在隋朝末年,隋炀帝的两个孙子先后登基称帝。当然,这两位皇帝都

  • 隋朝灭亡的锅不能全让杨广来背,没有情趣的杨坚也有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杨广

    现代人读历史看影视剧都知道,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创业难守业更难,每天公务繁忙累得要死,身体早早被透支,大臣没事儿还和皇帝顶着干着实让人心烦,所以皇帝大多不长寿。回到后宫温柔乡里,想和老婆孩子一起享受享受亲情的快乐,还不知道后宫这些人是不是真心爱他,说不定都盼着他早登极乐,后宫的人好另谋富贵。就算皇帝

  • 李世明同样好色,为何世人评论他与杨广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杨广

    隋炀帝杨广以“昏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他的昏庸无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他嫉贤妒能的性格,拒绝纳谏的作风还是那荒淫无度的生活习惯,都决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评论不会太高。其中最为突显的特点莫过于他那好色的模样,为了下扬州去寻欢作乐,他甚至不惜劳民伤财的修建京杭大运河,虽然这件事情在如今看来对于后事是有极

  • 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有杨广构陷的原因,但主要是杨勇自己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杨广

    隋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废掉了长子杨勇的皇太子之位,改次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杨勇被册封为皇太子是在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当了足足二十年皇太子,一朝被废,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杨勇被废,杨广功不可没,他想当皇帝,就必须搞掉兄长杨勇,他和他的主要助手们没少暗搓搓的构陷杨勇

  • 隋文帝真是被杨广杀的吗?那个帮助杨广弑父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杨广

    公元266年,司马炎挟三世之余威,建国称帝,定鼎洛阳,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西晋建立后不久,倾举国之力一举荡平南方吴国,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纷纷扰扰长达96年的混沌战乱局势,九州大地再次得以一统。完成统一大业的晋武帝司马炎自感功盖三皇德超五帝,遂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腐朽堕落生活,有感于前朝衰败的

  • 隋朝废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政策路线考论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杨广

    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是隋朝建立后的第一次废太子行动。自隋文帝之后,太子废立,并非新鲜事。而隋文帝与晋王杨广之间的关系,则是唐朝君臣在讨论隋炀帝杨广的过程中,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是为了稳定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晋王杨广则是为实现文治武功两不误的目标,而采取了“以文制武”的政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