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灭亡的锅不能全让杨广来背,没有情趣的杨坚也有责任

隋朝灭亡的锅不能全让杨广来背,没有情趣的杨坚也有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娜说历史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4/1/16 17:25:08

现代人读历史看影视剧都知道,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创业难守业更难,每天公务繁忙累得要死,身体早早被透支,大臣没事儿还和皇帝顶着干着实让人心烦,所以皇帝大多不长寿。回到后宫温柔乡里,想和老婆孩子一起享受享受亲情的快乐,还不知道后宫这些人是不是真心爱他,说不定都盼着他早登极乐,后宫的人好另谋富贵。

就算皇帝这个职业有种种不好,但古人都知道成为皇帝可以拥有无上权力和地位,生活上可以任性妄为,可有万千美女陪伴,吃香喝辣的想干啥干啥。

可偏偏中国历史上有个皇帝除了热衷权力,对别的什么都没有欲望,自己没有欲望也就算了,他还要求自己的儿子和大臣和他一样清心寡欲。

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开国皇帝,一统混乱300年的中国,文治武功为后世大唐盛世打下基础,美国人曾写过一本书叫做《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中国有两个人上榜,一个是秦始皇,而另一个就是隋文帝杨坚。

可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也曾做过错事,那就是因自己的好恶而废除太子,而这也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杨坚有多么没有情趣

杨坚是一个官二代,出身关陇贵族,父亲杨忠又是大将军,杨忠36岁的时候才有了杨坚。出身好又得父亲喜爱,一般来说这种孩子肯定非常的骄蛮任性,可恰恰相反,杨坚从小就没有什么乐趣。每日在尼姑庵听钟声,吃素菜,从不和别人开玩笑,非常清心寡欲。

极其自律他对美色没有兴趣,杨坚遵循一夫一妻制度,起码他的皇后独孤氏活着时他几乎没宠幸过别人,独孤氏死后他身边也只有3个夫人,中国历代皇帝也找不出几个,只有明孝宗朱佑樘能与之相媲美。虽然独孤氏管的严,但他确实对女色没有兴趣,吐谷浑曾经向杨坚进贡美女,被他一口回绝了。

杨坚几乎每天都吃素,一顿饭最多一个荤菜,穿的衣服都是用普通布料做的,破了就补一补缝一缝。在现代,在清贫的人可能都不会过这种日子。但是国库里的绢却多的不计其数,隋朝六大粮仓储存了大量粮食,李世民说这些粮食可以吃五六十年。

没有兴趣爱好如果以上可以说明隋文帝勤俭节约,为人自律,但接下来的事儿就有些过分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陶冶情操也为了生活上能够有乐趣。皇帝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好皇帝中也不乏懂艺术善词赋之人。

可杨坚不懂诗词也不喜欢音乐什么也不玩,宫廷里有宴会时也只演奏严肃的乐曲,民间也禁止玩乐,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脑电视的年代,百姓总要给自己找一些乐趣,只要不是太奢靡浪费都是可以接受的,可杨坚却把百姓仅有的乐趣也给禁止了。

大臣不幸福一夫一妻制度是值得提倡的,爱情需要忠贞。但是大臣是否遵循一夫一妻杨坚管不着,其实在那个年代这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可他不但管,手段还很激烈。大臣的小妾要是怀了孕,隋文帝就会把这个大臣给降职。

不但大臣们要按照他的标准去做,儿子们也不例外。

杨广乘虚而入

节俭和自律都是好事,但是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过分自律就是自虐,杨坚再清心寡欲不也还是娶妻生子热衷于权力吗?而他这个性格也让杨广有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杨坚洁身自好,所以他的孩子都是一母所生,这也让他很自豪,他曾这样说过:

前世皇王,溺于嬖幸,废立之所由生。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诤,为亡国之道邪?

但是,在权力面前,哪还有什么亲情。杨坚作为一个父亲,他自己对儿子就不够爱,他又怎么能指望儿子们能够相亲相爱。

野心勃勃的二儿子晋王杨广功劳很大,不愿屈居哥哥杨勇之下,便想把哥哥给打压下去,他知道父母的个性,于是就顺着他们的心意来讨好他们。

而杨勇的破绽也越来越多,杨坚夫妇越来越讨厌他,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杨勇想用金银来装饰一幅铠甲,杨坚知道后就将他说了一顿:

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汝为储后,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时复观之以自警戒。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时之事,故赐汝以我旧所带刀一枚,并菹酱一合,汝昔作上士时常所食也。若存记前事,应知我心。

就是说奢侈的皇帝都没有好的结果,所以我总是拿过去的旧衣服来提醒自己不忘节俭。我希望你也能谨记教诲,所以给你一把旧刀子和我曾经常吃的酱,希望你保持朴素。

给杨勇刀子,也有威胁的意思,一个父亲这样对待儿子,哪还有什么亲情可言。

二、不遵循一夫一妻制。杨坚夫妇曾为他找了北周名将元孝钜的女儿,她姓元,还是北魏皇室后代。她虽然家庭条件好,但却不被太子喜欢,杨勇曾抱怨说:“阿娘不给我一好妇,真可恨!”

杨勇在元姑娘身上感受不到爱情,于是他在一个出身低下的云姑娘身上找到了感情寄托,并和她生了三个儿子。

元姑娘失宠后,很快就因病去世了,丧心病狂的独孤皇后认为元姑娘肯定是被自己的花心儿子给害死了。

杨勇不爱元姑娘,既违反道德,又违反孝道,因为元姑娘是父母为他找他的妻子。

《隋书》说杨勇“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率性而活的杨勇越来越不受父母喜欢。

太子失宠,也给了杨广上位的机会。有次杨坚去晋王府,一看屋子里都是简单的家具,乐器很破也都蒙上了灰,立马高兴了起来。这个儿子非常像自己,朴素不花哨。

当然,这都是杨广故意的,作为一个才子,他非常精通音律,但为了自己的事业,他只能选择忍耐。

杨广身边也只有一个萧妃,两个人成天秀恩爱。萧妃是后梁公主,杨坚夫妇钦点的儿媳妇,所以杨广经常带着萧妃在外人面前作秀。

这还不算,只要隋文帝或独孤皇后派人到杨广府上,无论此人身份如何,杨广和萧妃必定热情接待。

夫妻俩每次都早早地就在门口迎接使者,还给使者提供好吃的好喝的,临走时还会送上一份厚礼。每个到过杨广府的人都非常感动,回去之后也不忘在杨坚夫妇面前说杨广的好话。

兄弟俩一个任性,一个谨慎,高下立判。

但是这还不够,杨广还要再添点儿火。元姑娘死后没多久,杨广在长安省完亲就要回扬州,走之前向母亲哭诉道:

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每恐谗谮生于投杼,鸩毒遇于杯勺,是用勤忧积念,惧履危亡。

意思是太子哥哥想要杀死我,我很害怕。口说无凭,但是独孤皇后却相信了,皇帝家的亲情有时候就是这么脆弱。

只得到父母的喜爱是不够的,杨广还要在朝中寻找支持者,物以类聚,像杨素宇文述这样品德低下的人就是杨广的支持者。

杨坚没有父爱

常言道:“太子之位,实为国本”,废立是大事,杨广在父母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但是废除太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满朝文武都很支持杨勇,可是杨坚已经铁了心地想要废除太子,于是这位父亲开始对儿子下死手。

左卫大将军元旻支持杨勇,杨坚就派杨素来陷害他,然后借机将他杀掉。

杨坚知道杨勇并无大过错,直接废掉他会引发大臣们的不满,于是他又让杨素来诬陷自己的儿子,杨素从东宫搜出了几千根槐树棍和一些艾绒。

几个树根看起来平淡无奇,太子手下的人却说太子囤树根是想要烧死杨坚,这下杨坚就有了废掉杨勇的理由了。

杨坚将儿子废得很彻底,直接将他废成了庶人。后来杨勇想向父亲伸冤,杨坚全不顾骨肉亲情,连儿子的面都不愿意见。

每当看到这段历史,总觉得这是假的,父母再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也不至于冷漠到这种程度。不过看看其他几个儿子的下场,就知道杨坚有多过分了。

三儿子秦王杨俊生活也有些奢侈,这让杨坚夫妇非常不满意,此外他还不遵守一夫一妻制度,他的王妃崔氏一生气,就往杨俊的食物里投了毒。

杨俊没被毒死,但是却落了病,做父亲的不心疼也就算了,还把他的王位给免了,然后又派人去责骂杨俊。

杨俊本来就生病了,又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直接一命呜呼了。杨俊死后,杨坚连墓碑都不给他立,仿佛儿子的死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杨俊死后,杨坚又不放心老四杨秀,杨广便趁机诬告杨秀迫害百姓,穷奢极欲,还诅咒亲人。杨坚一生气,又把杨秀给废为了庶人。

最后只剩下小儿子杨谅暂时躲过了一劫,杨广的太子之位终于坐踏实了。

废除太子的后果

本来杨坚还很自豪,因为五个儿子都是一个母亲所生,可是儿子们死的死,废的废,杨坚却毫不怜惜,他以为高枕无忧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他不是一个好父亲,所以他对儿子们也不了解,杨广是个有才华的人,可是人品非常的不好,他不昏庸,但却很残暴。

杨广是个有抱负的皇帝,他曾这么说过;

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合理也?

杨广看不起南朝的皇帝,认为他们久居深宫,不了解外界情况,每天就知道化妆没点儿阳刚之气。他不想成为这种皇帝。

于是他便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他的本意是好的,无论是营造东都洛阳还是修建运河,对国家都有利,可他不应该急于求成。

洛阳城十个月就修建完成,动用了两百万人来建造。而开挖大运河更耗费人力物力,光开凿永济渠就耗费了五百万人力,男丁不够,妇女也要前来干活。

有些人为了躲避劳役,甚至砍掉了自己的手脚,还美其名曰“福手福脚”。

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他们不但要承受生理上的压力,还要承受物质上的磨难。可大臣们却不敢有异议,也不敢上书对杨广进行劝告,这是为什么呢?

一、杨广谋划太子之位的时候,身边的支持者帮助他打击杨勇,这样的支持者品德都不好,他们只考虑自己,不会考虑国家,所以杨广想要做什么,他们都会顺着杨广的心意来做。杨广身边没有什么忠厚的大臣。

二、杨广这个人非常的自大,他最不喜欢别人来劝谏他,谁劝杀谁,所以没有人敢来劝他,反正劝也不听,最后也是死,那还不如不劝。

如果杨勇继位的话,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应该不会,杨勇为人“性宽仁和厚”,虽然没有弟弟有才华,但不会做出这种残暴的事情。

太子洗马李纲曾这样评论杨勇:

“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若得贤明之士辅导之,足堪继嗣皇业。”

也就是说杨勇不废,有能臣辅佐的话,也能做个好皇帝,虽然没什么功劳,但不会让隋朝过早地灭亡。

结语:

《资治通鉴》中记载,杨坚病危时,杨广对杨坚的陈夫人图谋不轨,陈夫人便来告状,杨坚又气又毁地说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自己做错事却怪在了妻子身上,可见杨坚病危的时候也没反省。

杨坚在北周做官时,官至随国公,建立隋朝后,他认为“随”这个字不吉利,便改成了“隋”,可最后隋朝还是随了他人。

说到底,还是杨坚自己做得不好,他英明一世,却在立太子问题上考虑欠缺,全凭自己的好恶,作为父亲他缺少慈爱,作为皇帝,他又缺少大局观,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标签: 杨广

更多文章

  • 李世明同样好色,为何世人评论他与杨广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杨广

    隋炀帝杨广以“昏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他的昏庸无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他嫉贤妒能的性格,拒绝纳谏的作风还是那荒淫无度的生活习惯,都决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评论不会太高。其中最为突显的特点莫过于他那好色的模样,为了下扬州去寻欢作乐,他甚至不惜劳民伤财的修建京杭大运河,虽然这件事情在如今看来对于后事是有极

  • 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有杨广构陷的原因,但主要是杨勇自己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杨广

    隋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废掉了长子杨勇的皇太子之位,改次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杨勇被册封为皇太子是在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当了足足二十年皇太子,一朝被废,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杨勇被废,杨广功不可没,他想当皇帝,就必须搞掉兄长杨勇,他和他的主要助手们没少暗搓搓的构陷杨勇

  • 隋文帝真是被杨广杀的吗?那个帮助杨广弑父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杨广

    公元266年,司马炎挟三世之余威,建国称帝,定鼎洛阳,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西晋建立后不久,倾举国之力一举荡平南方吴国,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纷纷扰扰长达96年的混沌战乱局势,九州大地再次得以一统。完成统一大业的晋武帝司马炎自感功盖三皇德超五帝,遂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腐朽堕落生活,有感于前朝衰败的

  • 隋朝废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政策路线考论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杨广

    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是隋朝建立后的第一次废太子行动。自隋文帝之后,太子废立,并非新鲜事。而隋文帝与晋王杨广之间的关系,则是唐朝君臣在讨论隋炀帝杨广的过程中,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是为了稳定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晋王杨广则是为实现文治武功两不误的目标,而采取了“以文制武”的政策路

  • 5年内丧父丧母又丧妻,57岁去世留下儿子,杨俊勇的遭遇令人泪目

    历史人物编辑:芊芊子吟标签:杨俊

    谈到杨俊勇,或许很多人对他不是很熟悉,但他在《红楼梦》当中,却为大家饰演了贾蓉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杨俊勇出生在了北京城,从小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过,因为杨俊勇的嘴很甜,亲戚邻居们并不讨厌他,还总喜欢留杨俊勇吃饭。除了爱玩之外,杨俊勇还特别喜欢听评书。可那时候的娱乐生活并不丰

  • 演员杨俊毅退圈十三年近况曝光,脸部发福认不出,曾与陈法蓉交往

    历史人物编辑:鲜评标签:杨俊

    5月25日,有媒体曝光了演员杨俊毅的近照,他曾经在《水月洞天》中饰演“童战”,还出演过《武林外史》、《水晶之恋》、《穿越时空的爱恋》、《萧十一郎》、《灵镜传奇》、《包三姑外传》《李卫当官3》,因高大帅气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备受大众喜爱。然而遗憾的是,他2010年选择了退出娱乐圈,当时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

  • 49岁杨俊毅近照曝光!“童战”变发福大叔,退圈13年成武协秘书长

    历史人物编辑:不八卦会死星人标签:杨俊

    近日,49岁的杨俊毅曝光近照,从童年男神“童战”变发福大叔,引发网友纷纷感慨:“岁月果然是把无情的杀猪刀!”杨俊毅曾是《水月洞天》和《灵境传奇》里童战的扮演者,当时29岁的他依旧少年气满满,加上利落的武打姿势,俘获了不少观众的芳心。如今将49岁的杨俊毅跟曾经29岁的“童战”放在一起,场面过于残忍。2

  • 杨俊建议趁瓦剌内讧出兵征讨,为何被于谦驳回?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杨俊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前期最大的战争失败,数十万大军面对蒙古瓦剌大军时全军覆灭,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也做了俘虏。战后明朝国力断崖式下跌,丧失了对北方草原的军事控制力,就连首都北京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岌岌可危。如果不是于谦力排众议,调集明朝剩余的军事力量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明朝极有可能出现南北两宋的混乱局面。

  • 瓦岗英雄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却有三大共同点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罗成

    原瓦岗好汉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但他们有三个共同点。看到标题“瓦岗英雄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但他们有三个共同点”,很多熟悉传统言情小说的朋友可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不管观点如何老乐想到。这是毫无价值的。就洛城和索超而言,他们看起来完全不同,在书中的地位和特点也不同。他们怎么

  • 罗成问徐茂公:我能活多久?答:73岁,罗成大喜,结果23岁就挂了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罗成

    我们都知道,古人都是比较迷信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因此很多自然现象他们不能得以权威地解释,而他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都归咎于天命。因此,他们便有了迷信的思想。所以当古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求神问卜一番。这时候,像道士、高僧、相士等人就出现了。他们正是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算命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