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杀掉了窦建德?只因他太过仁义了

李世民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杀掉了窦建德?只因他太过仁义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彪说历史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4/1/16 18:39:37

如果隋朝末年的群雄割据中没有李世民,那么最终统一天下的很有可能是身在河北的夏王窦建德。

从兵变起家到占据河北,窦建德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就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境内无盗匪,商旅可以在任何地方夜宿,除了高超的治国能力,窦建德的军事造诣也很高,击败宇文化及,俘虏李神通,兵马数十万,良将上千员。

可是窦建德依然失败了,他的失败离不开李世民,更离不开王世充。

单雄信枪挑李世民

在皇位上刚过把瘾的王世充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李世民来了。

意气风发,战斗意志极强的李世民进入东部战场后,在慈涧遭遇了第一个生死时刻,仅率少数人马勘察地形的他被王世充的三万大军合围了。

绝对的危机,李世民体现出了他为何能够驰骋天下而不败的原因,过人的胆识和勇气。百人对战万人,镇定自若、身先士卒的李世民感染了每一个参与护卫的战士,杀出重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

强烈的杀气也让王世充的部下直面内心的恐惧,洧州长史张公谨未战献怯,献城投降。显州、陈州、尉州紧随其后,本是铁板一块的郑国,七零八落,敌我交叉。

除了献州,王世充部下秦叔宝、程知节、李君羡等早已投奔李世民,战斗未开始,王世充就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每逢战阵,李世民必定亲临前线侦查地形,这是他打仗的习惯,却也屡次让他陷入危机之中。慈涧突围没多久,李世民就在邙山脚下遇到了第二个生死时刻。

若非尉迟敬德死命相救,李世民必定死在了单雄信的长枪之下。

窦建德出兵

大难不死,得到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王世充的部下继续投降。墙倒众人推,王世充还没有倒下,他的部下们就开始近乎疯狂砍断他的根基了。

王世充只剩下最后一个对付李世民的机会,他终于想到了河北的窦建德,只是不知道夏王愿不愿意支援他这个过去的死敌呢。

窦建德当然愿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他更是了然于胸,兵强马壮,战斗意志旺盛的窦建德意图在王世充与李世民两败俱伤之时,突然南下。李世民若败,可趁其疲惫不堪时发动进攻,进取关中;王世充若败,则吞并洛阳,两分天下。

窦建德未到,李世民已经驻兵邙山脚下的青城宫,王世充再次发动突然袭击,唐军惶恐,唯有李世民骑着“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在随从的掩护下,直插敌营。

唐军大阵,奋勇向前,李世民却遭遇了第三次生死时刻,飒露紫速度太快,跟在李世民身边的人竟只剩下丘行恭一人。

此战打得非常惨烈,郑军损失严重,唐军内部班师之声不绝于耳,唯有李世民认为这是攻破洛阳的最佳机会。

两败俱伤,窦建德终于决定出兵了。

生擒窦建德

南下首战,击败孟海公,俘虏其众,通过虎牢关,便可直插李世民中军深处。

千钧一发之际,王世充的侄子,驻守虎牢关的王行本却丢掉了这个重要关隘,咫尺之遥,窦建德被拦在王世充身外。

唐军众将再次想到了班师回朝,与战胜王世充时不同,此刻,唐军面前的局面是极其困难的,几个月来连续作战已经到了身体极限,硬碰窦建德,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

一向遵从避敌锋芒的李世民却一改常态,进入虎牢关,直面窦建德十万大军。

在李世民看来,这是一统河南、河北的最好机会,窦建德精锐尽出,虎牢关前将其击败,则天下大定。他力排众议,当即决定,围困洛阳的同时,打掉窦建德。

二十三岁的李世民,眼神是坚定的,三千兵马对抗十万大军,毫无畏惧。

窦建德又被李世民挡在虎牢关外一个多月的时间,急需救援的王世充日子更难熬,洛阳被全面围困,缺粮断水,食不果腹,城中数万百姓被饿死,更多的则是因饥饿而不得不吃土因而被噎死的人。

洛阳的困局让窦建德更加心慌,一旦王世充抵抗不住,出城投降,满盘皆输。

紧急情况下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心静如水,窦建德的定力显然不如李世民。迫切需要决战的他钻进了李世民“示敌以弱”的口袋中,成为被遛的对象,十几万大军跑了一趟又一趟,又渴又饿,疲惫不堪。

气喘吁吁的窦建德在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进计划时,李世民却已经整装待发了,窦建德的会开了没多久,李世民就到了。

一个是毫无防备的疲惫之师,一个是准备充分的精锐力量,虎牢关前,窦建德所有的梦想全部破碎,他被生擒了。

斩杀单雄信

当装着窦建德的囚车出现在洛阳城下时,站在城墙上的王世充是否会想到昔日的李密,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重蹈了李密的覆辙。

进入洛阳城,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朝王世充的几名属下挥了屠刀,单雄信、朱粲、段达等人死于洛水河畔。

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杀掉这些已经投降的将领,这当然有他们自身的主观原因,功劳大、能力强、名号响亮,杀掉他们足以震慑余下投降的人,让活着的人更加畏惧李世民的权威,而在另一个方面,典型的杀鸡给猴看,谁是猴?当然是还没有被剿灭的梁师都、刘黑闼以及南方的反王们。

至于被圈在死亡名单中的单雄信,虽然他是徐世勣的拜把子兄弟,哪怕徐世勣以自己的官职去换单雄信的一条命,李世民都不可能放过他。

单雄信罪大恶极,曾经在战场上差一点就刺穿了李世民的心脏,而更重要的是,单雄信这个人轻于去就。

后世人称单雄信为义薄云天小关羽,其实他更像是小吕布。瓦岗内讧,翟让被杀,单雄信跪地求饶,投靠李密;李密失败,单雄信不奉诏令,转而投奔王世充,致使洛水河畔,瓦岗军尸骨累累。

单此一点,李世民就不可能留他,就像没有人再愿意给李密一个机会一样。

双雄落幕

回到长安,李渊做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决定,将仁义加深的窦建德斩首示众,反而留下了恶贯满盈的王世充,打发他去蜀地苟活余生。

窦建德的被杀在意料之中,同样是崛起于隋末割据的浪潮中,李渊欺负弱小,谋杀小皇帝杨侑,屠戮功臣刘文静,斩薛仁杲全族,灭李轨一家,李渊的夺位之路是在腥风血雨中走过来的,是在李世民一场场战斗中打下来的。

可窦建德不同,灭宇文化及,他礼待萧皇后;徐世勣叛逃,无罪释放了他的父亲;活捉李神通,连监狱都没让他进;河北人尊敬他、爱戴他,天下百姓仰慕他,盼望着他。

或许是能力、胆识比不上年幼的李世民,但在仁慈上却远远高于李家父子,可正是这个仁义害死了他。

你窦建德凭什么比我们李家还要仁义,这难道不是你日后造反的基础吗!

窦建德被杀没多久,无罪释放的王世充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被独孤修德乱刀砍死了。独孤修德与王世充有杀父之仇,却在防守严密的驿馆中无端被杀,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李渊。

在隋末群雄逐鹿中,被李渊消灭的势力无一例外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作秀的功夫很好,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捅的全是刀子,在这一点上,他还真是继承了姨父杨坚的风格。

标签: 窦建德

更多文章

  • 瓦岗军的由来?瓦岗军有哪些战绩?窦建德哪一年称“长乐王”?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窦建德

    隋炀帝调杨义臣率辽东还兵镇压河北起义军,自率禁军到江都,镇压南下江淮的起义军。在和隋军主力作战的过程中,起义军败而复聚,由分散走向集中,逐步形成了瓦岗军、河北夏军和江淮吴军三支主力。瓦岗军的创始人是翟让。大业十二年(616),曾参预杨玄感反隋的贵族李密也来参加瓦岗军。他说服附近小股起义军聚集到瓦岗军

  •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窦建德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事最早,大业七年便亡入高鸡泊,历经多次隋官军围剿,才终于打出一片江山。一、高鸡泊中起义士窦建德,贝州漳南人(在今山东平原县),在乡里当了个小小的里长。他为人十分仗义,深得乡里邻舍的尊重。窦建德父亲去世

  • 窦建德起义为何任用隋官,是求贤若渴还是阴险利己?时势造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朝末时河北农民起义领袖,以他为首的河北义军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坚持反隋和反唐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是推翻隋炀帝暴政反抗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隋王朝的倾覆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虽也犯了一些严重错误以致错失天下,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在隋朝末年,英雄辈出,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窦建德

  • 窦建德本可为大唐效命,却被李渊处死,竟是因为掳了这个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窦建德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隋朝末年,各地起义势力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几支势力就包括李渊为首的唐军和窦建德为首的起义军队,虽然说这些起义军一开始是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隋朝的统治,但是隋朝被推翻之后,便免不了开始互相残杀,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历史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胜利者,而窦建德是

  • 草莽英雄窦建德:豪爽仁德讲义气,百年后河北人仍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窦建德

    隋末各路起义军中,崛起于河北的窦建德跟后来的宋江有几分相似,他性格豪爽、广结善缘,无论是对朋友还是敌人都是宽厚仁爱,以至于在他死后数百年内,河北人还用香火祭祀他。仁德有余、武力不足的窦建德,从一介布衣成长为威震天下的夏王,其威望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虎牢关一战被擒,历史还是选择了更强者李世民,不

  • 窦建德:具备所有皇帝品质,奈何“既生瑜何生亮”终是败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窦建德

    文丨历史时刻录图丨来源于网络窦建德影视剧中形象导语勇猛不失智慧,仁慈不失威势,这就是一代枭雄窦建德。奈何“既生瑜何生亮”,终是败给了李世民。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中的那块最大的枯骨。少年窦建德窦建德于少年时期便重信守诺,乐于助人,同乡之人常常说他“长大不得了”。一次,窦建德的同乡之人去世,因为贫穷而无法

  • 窦建德如何大败薛世熊?炀帝死后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窦建德

    大业十三年正月,又遣陈棱征讨江淮一带起义军中力量最强大的杜伏威。隋军大败,起义军乘胜攻破高邮(今江苏高邮北),占历阳(今安徽和县),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柘为长史,很快控制了淮南各县。江淮间小股反隋武装多来归附,形成了江淮间巨大的起义力量。从大业十三(617)年三四月瓦岗军围逼东都开始,以瓦岗军为中

  • 如果窦建德听从他的战略 统一中国的就不是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窦建德

    冲锋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转折的发生就是那么一瞬间。抓住了你就飞黄腾达,抓不住,你就平平碌碌。如果李渊听从他部下将士的建议,先攻占了河东,再渡河攻取长安,怕是长安很可能落入薛举或者王世充或李密的手中。但李渊听从了薛大鼎、任瑰等提出的渡河取关中策略,才能有李渊立隋帝禅位的行为,也才让李渊即位得到隋朝官吏

  • 裴元庆活捉敌将,程咬金刚想审,窦建德却抢先杀人,老程竟感谢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窦建德

    在隋唐系列的小说评书中,瓦岗英雄一直都是最为核心主角的势力,特别是程咬金作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的时代,瓦岗山更是深受民间的欢迎和喜爱,所以不管谁打瓦岗,都要符合主角光环的设定,以及受众的要求,瓦岗山不能被敌人攻破,只有在程咬金“退位”,让李密成为新任头领后,这股势力才能在李密的瞎折腾下,自消自灭,当然,

  • 虎牢关之战——窦建德梦想破灭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窦建德

    在这个地方,李世民擒住了夏王窦建德,窦建德逐鹿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了。这场战役胜在突袭,李世民仅以数千骑兵破窦建德十余万众,堪称以少胜多的经典之作。我们共同来领略李世民的卓越指挥才能。两线作战,历来兵家大忌,但是你要看谁指挥?李世民偏偏不走寻常路,他没有采纳许多高级将领班师回朝的建议,最终选择了那个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