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富刚 访问量:3548 更新时间:2024/1/22 15:09:18

清朝史学家赵翼曾对南朝陈武帝陈霸先有过这样评价“虽偏安江左,固亦有帝王之量哉”!

陈武帝的经历挺励志的,出身寒微,数年而有天下。不过,相对大一统王朝,名气可能不如刘邦,朱元璋来得响亮。在南朝四位开国之主中,从知名当时到君临天下,算他速度最快。

这也是他后来被人挫骨扬灰的一个原因,他太想快速地实现霸业,而冤杀一位大将,也是他的一位好友—王僧辩,后来王僧辩的儿子为父报仇,狠狠地修理了陈霸先的尸骨。

在南朝,寒族、士族阶层壁垒很高,想通过努力实现阶层跨越,真的困难重重。陈霸先虽说寒族出身,但他少有大志,长于谋略,好读兵书,善用武艺,处事果断明快,当时就收获很多粉丝。

少年的积累,为他后来的成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早年做过一些当时士大夫瞧不起的低下的吏职,但他的处事才能却渐渐显露。

在梁大同年初,陈霸先结识吴兴太守萧映。萧映很欣赏他的才能,等到他为广州刺史时就推荐陈霸先为西江督护、高要(今广东肇庆)郡守。

大同八年(542),交州豪族李贲因不满交州刺史萧谘的苛刻残暴,率众起事,并袭击广州。陈霸先领三千精兵前来营救,大败叛军。这事引起梁武帝的注意,他也欣赏陈霸先的勇猛果断,直接把他提拔为将军,封新安县子。不久,又担任交州司马、始兴太守,陈霸先开始崭露头角。

梁武帝晚年,引狼入室,收留东魏降将侯景,而侯景就是残忍的一头狼,他发动暴乱,给梁朝及百姓带来深重灾难。而梁武帝被困在宫殿活活饿死。他的子孙众多,却没人来救,都在想着皇位。

在这场叛乱里,陈霸先却看到了机遇,他厚结郡中豪杰,打算北上讨伐侯景。并粉碎了侯景想拉拢广州刺史元景仲叛乱的阴谋,之后,陈霸先被派往江陵,受湘东王萧绎节度。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萧绎以陈霸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就在这时候,他认识了王僧辩。

王僧辩与陈霸先一样,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不过他的仕途一帆风顺,父亲王神念当时在北魏为颍川太守。后来投降梁朝,封南城县侯,后来又做过青、冀二州刺史、右卫将军等职,政绩挺好看。

王僧辩随父南投后,就担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之后,随着湘东王职位的调动,先后任湘东王府行参军、中兵参军、府司马等,又为竟陵太守,封为雄信将军。

在梁武帝被侯景被困京城时,作为儿子,萧绎当然得救老子,太清二年(548),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统领一万军队赶赴建康。大军还未到,京城已陷于侯景之手,王僧辩只好回到湘东王驻地江陵。

梁武帝被困饿死后,侯景立萧纲为帝。萧纲也不是嫡子,武帝其他儿子表示不服,纷纷集结兵力,借讨伐侯景之名,开始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在这其中,王僧辩为萧绎的夺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侯景西上时,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率杜龛、王琳等迎战侯景。虽说侯景能打,奈何王僧辩善于守城,侯景一点便宜没捞着,而侯景的另一支军队,任约率领的军队也被打败,任约都被擒住了。王僧辩攻克郢州,生擒侯景大将宋子仙、丁和,送至江陵杀死。而后,率部乘胜东下湓城。侯景大将范希荣弃城逃走,萧绎命王僧辩暂留寻阳停留,等待众军会集。此战发生在551年。是侯景由盛转衰、由兴到亡的转折点。

次年二月,王僧辩与陈霸先军队会师,联营东下,强强联手,侯景的末日来到了,建康失陷,侯景弃众出逃,为部下所杀。萧绎也自称为帝。因平侯景之功,陈霸先被元帝授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王僧辩镇守建康。

侯景之乱被平定不久,各地叛乱此起彼伏,萧绎又以王僧辩、陈霸先分任东西都督,带军平叛。

萧绎称帝前曾经依靠西魏,称帝后,不再向西魏称臣,结果得罪了西魏权臣宇文泰,他派兵袭击江陵,城破后,梁元帝萧绎被处死。王僧辩和陈霸先在建康以元帝第九子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继承梁朝的朝制。这时候两人还是同心协力辅佐少帝的。

元帝死后,西魏、北齐都极力向南扩张。西魏在江陵立萧詧(梁武帝萧衍孙子)为帝,建立后梁,就是个傀儡政权,西魏借此控制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北齐也不甘示弱,想在江南立一个同样的傀儡政权。

江陵陷落后,郢州刺史陆法和以郢州投降北齐。齐主高洋就任他为都督,率荆、雍等十州的军力率师南下。

接着,高洋致信王僧辩,说萧方智年幼,梁朝处在多事之秋,应该推立长君,寒山被俘的萧渊明年龄较大,又是梁武帝的亲侄儿,推他做皇帝比较合适。若梁朝拥立萧渊明做皇帝,北齐即可停止进攻江南。

王僧辩思虑再三,见齐军来势凶猛,为了求安定,答应了北齐的条件。于是,北齐派兵一千护送萧渊明过江,即位为帝,改年号为太成,以萧方智为太子,王僧辩被封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

这也等于北齐在江南也有一个可控制的傀儡政权。

王僧辩屈服北齐引起了陈霸先的反感。陈霸先本与王僧辩关系较好,感情深固,两人分守京口和石头城期间,推心置腹,共同处理朝政。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人产生了分歧。

陈霸先听说王僧辩要迎立萧渊明为帝时,派使者苦苦劝阻,争论不休,使者为此往返几趟,可王僧辩执意不听。

陈霸先私下叹息,对手下人说:“武帝的子孙很多,只有元帝能平定侯景之乱,为祖宗报仇雪耻。他的儿子有什么罪,突然就废掉!我和王公共同处于先帝托孤的重臣地位,而王公现在一下子改变主意,对外依附北齐,不按次序立天子,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于是秘密准备武器,准备起事。

正好此时有人来报,说北齐军队大调动,已经到达寿阳,将要南犯。王僧辩派江旰通知陈霸先,让他有所戒备。陈霸先借这个机会将江旰扣留在京口,举兵袭击王僧辩。

一天之后,各军抵达石头城时,王僧辩正在处理军政事务,听说遭人袭击,便与儿子王頠一起冲出,跑到南门楼上,向进逼过来的陈霸先辩解。陈扬言要放火烧毁南门楼,王氏父子才下楼就擒。

当天夜里,陈霸先就令人把这父子二人绞杀了。

当年十月,陈霸先逼迫萧渊明退位,拥立萧方智登基,改年号绍泰,是为梁敬帝。敬帝以陈霸先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州二州刺史,总揽朝中一切军政。

王僧辩被杀后,吴兴太守杜龛(王僧辩女婿)、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之弟)及义兴太守韦载据城反叛,陈霸先起兵讨伐。在三个月时间里,陈霸先逐次削平了杜龛、王僧智的叛乱,补充了兵力,北齐的傀儡政权没了,极为不甘,也讨伐陈霸先。

陈霸先不愧是大将军,毫不畏惧北齐的十万军队,十万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逃到江北者不过二三万,自萧轨以下的四十六员齐将全部被俘斩首。

两次抗齐的巨大军功,使陈霸先威望升高。绍泰二年(556),敬帝任命陈霸先为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封长城公。次年九月,又提升为相国,封陈公,加九锡。十月,进爵为王。同月,陈霸先逼敬帝禅位,称帝,改国号为陈,年号永定,是为陈武帝。

可惜陈霸先在位三年不到,就病死了,葬于万安陵(今江苏江宁)。

后来,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在隋朝灭掉陈后,把他的陵墓掘开,将其尸体焚烧成灰,和水饮之,以此为父报仇。

站在旁观者角度看,王僧辩父子俩被杀确实有点冤。

王僧辩迎立萧渊明为帝,立萧方智为太子,在当时形势下,这一决策不能说是王僧辩投降北齐,也是权宜之计,有可取之处。

西魏是北齐和梁朝的劲敌,西魏和北齐一直在交战不休,又乘梁骨肉相残之机,以不光明的手段,夺取了梁朝长江中上游之地,成为北齐、梁的共同敌人。北齐、梁联合起来对付西魏,应该是势之所趋,时之所需。王僧辩接受了北齐的条件,显然含有联合北齐对付西魏的意义。

萧渊明称帝后,齐主高洋把陷在北齐境内的梁民遣还于梁朝。此时如果北齐、梁联盟真正建立,对西魏的威胁是很大的,至少梁朝在三方的对峙中能获得些许安定。可惜,陈霸先未明其中奥妙,或许是夺位心切,擅杀了王僧辩,把这一进程给打断了。

你们觉得陈霸先杀王僧辨是何企图呢?欢迎交流。

标签: 陈霸先

更多文章

  • 国祚32年的南朝陈,为何在南朝4国中地盘最小?陈霸先:我出身低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陈霸先

    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基本上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但是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南朝4国之中,只有陈国的创业之君没什么背景。刘宋王朝的开国之君刘裕,虽然也是寒门出身,可人家自称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刘交是什么人?那是汉高帝刘邦的亲弟弟。这都不算啥,最关键的是,刘裕的家族被评为“次等士族

  • 田氏灭姜子牙所建齐国,陈霸先建立陈朝,为何都懒得另立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陈霸先

    细读中国历史,你会发现当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家都知道春秋时的齐国和战国时的齐国,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齐国,春秋齐国是姜氏为侯,而战国齐国却是田氏为王,这是怎么回事呢?在田氏取代姜氏之后,又为什么不肯重新选择一个新国号?与田氏同宗的陈氏在一千年后建立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奇怪的是这个陈朝竟是中国封建王朝

  • 陈霸先:陈朝最后一个皇帝,平定内乱,抵御外敌,保护了中华民族

    历史人物编辑:雷家昊少标签:陈霸先

    #历史开讲#陈霸先是陈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创立朝代后,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传统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平定内乱,抵御外敌,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他的治国能力、军事才能、政治意识和人格品质都非常出色,但在民间却比不上陈朝亡国之君、荒淫无能的陈后主,知名度

  • 南朝最有能力的皇帝陈霸先崛起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迪尔说史标签:陈霸先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代,当时英雄人物辈出,其中有这样一位被迫一点点卷进战争,最后又适应战争,而终成一代帝王的人,他就是南朝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陈霸先原是南朝梁的名将,胸有大志,“受命于危难之中”,刚有起色,却因病去世。陈霸先(公元503年-559年),字兴国,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

  • 陈武帝陈霸先为何传位给侄子而不不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陈霸先

    陈霸先,南北朝南朝最后一朝陈朝的开国皇帝,字兴国,虽然出身微末,但却是嫡系颍川氏族。南朝是典型的门阀社会,氏族社会,陈霸先作为颍川氏族的代表最终夺得天下,而颍川氏族也终于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这是华夏历史上唯一的一次。陈霸先,生于公元503年,驾崩于公元559年,公元557年篡位登基,时年55岁

  • 陈霸先依附宗室从军,在侯景之乱时崭露头角,隋朝灭陈时被挫骨扬灰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陈霸先

    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国皇帝,也是极少见的被挫骨扬灰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从广东岭南走出去建立局部性统一政权的唯一一人,他建立的陈朝统治江南地区32年。作为庶族出身的陈霸先如何能在士族当道的魏晋南北朝登上皇帝宝座呢?社会背景:士族已进入衰弱期,军事贵族化政权已经出现其实陈霸先不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第一

  • 南陈太庙:陈随梁制,陈霸先不当太祖有苦心,只怪自己儿子少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陈霸先

    在南北朝北强南弱的乱世里,有一位汉族英雄,他奋勇抗击异族,为保卫南方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和中华传统文化,立下卓越的贡献,这位值得让人纪念的好汉,就是寒门出身的陈霸先。因为陈霸先建立的陈朝太过短暂,又偏安江左,版图狭小,以至于人们提到陈朝,想起来的不是陈后主和《玉树后庭花》,就是破镜重圆的典故,对陈霸先恢

  • 豪横如陈霸先,也会忌惮门阀?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陈霸先

    前言: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可谓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传奇,他出身低微,却在门阀林立的南方闯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期间,有多少门阀倒在了他的铁骑之下?又有多少门阀臣服在他的脚下?豪横如他,会忌惮门阀?有人说,王僧辨是他的转折点,自从他打败太原王氏出身的王僧辨后,他就把所有门阀踩在了脚下。据《梁书》所载,自陈霸先

  • 南朝雄主陈霸先:逆潮流“豪赌”四次,歼灭鲜卑精锐保住汉族血脉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陈霸先

    公元555年的一天,长江南岸战云密布。战鼓震天,旌旗飘扬。排列整齐的军阵前,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骑着战马,对着将士们慷慨陈词。他叫陈霸先,一个出身寒门的战神。南梁经过侯景之乱,在事实上已经灭亡。北齐派出十万大军前来收割,南方危如累卵。而此刻,陈霸先却要迎战北齐,干件反潮流的事。他最终奇迹般地击败了北齐

  • 两朝风云侯景之乱陷入南梁混战,陈霸先乘机于乱世中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陈霸先

    侯景之乱是南梁国运的转折 ,这场动乱几乎将鼎盛时期的南梁一夜之间打落到了谷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南梁朝廷上下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的将领主动向侯景乱军投降,他们助纣为虐,荼毒四方。也有的权贵和军队起兵方队侯景,率军顺长江而下去建康勤王。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军阀纷纷崛起,未来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