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朝雄主陈霸先:逆潮流“豪赌”四次,歼灭鲜卑精锐保住汉族血脉

南朝雄主陈霸先:逆潮流“豪赌”四次,歼灭鲜卑精锐保住汉族血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上的皇宫 访问量:4826 更新时间:2024/1/22 20:35:31

公元555年的一天,长江南岸战云密布。战鼓震天,旌旗飘扬。排列整齐的军阵前,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骑着战马,对着将士们慷慨陈词。他叫陈霸先,一个出身寒门的战神。

南梁经过侯景之乱,在事实上已经灭亡。北齐派出十万大军前来收割,南方危如累卵。而此刻,陈霸先却要迎战北齐,干件反潮流的事。

他最终奇迹般地击败了北齐,为汉族血脉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其对汉人的功绩,可与发出“杀胡令”的闵冉相提并论。

陈霸先作为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在南北朝的乱世之中,留得性命都殊为不易。他的一生,至少进行了四次豪赌,每走一步都凶险万分。

最终,陈霸先在内忧外患之下,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打出一片天下,以自己姓氏为国号建立了新王朝,奇迹般地保住了南朝的残山剩水。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陈霸先那惊心动魄的逆袭人生吧。

赌人生:梦想成为战神的寒门少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基因决定论”。实际上,这种论断并不一定站得住脚。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鲤鱼也能跃龙门。这便是基因形成过程中的“环境输入”。打比方,原本一个人体质偏弱,但如果每天都来上一段魔鬼训练,豆芽菜也能变猛男,搞不好还能带出个体操世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因决定论”显然颇为盛行,不同阶层间有着牢不可破的界限。“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

陈霸先拿到的并算不上是一手好“牌”。他出身低微,在发迹之前“初仕乡为里司,后至建邺为油库吏”( 里司就是村官,油库吏就是油库管理员),正所谓“其本甚微”。在当时,这些职位实质上属于专役户,混迹于底层人群,地位十分低下。

那有志青年陈霸先是如何逆天改命的呢?若非穿越人士,动不动就自带黑科技,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读书。《南史·陈本纪》说他“少倜傥有大志,不治生产。既长,读兵书,多武艺,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

然而,真正让这个充满梦想的村官改变人生的,是当时日益紧迫的局势。在北方民族的不断入侵下,南方汉人为了保住家业,不得不加强军队建设。但奈何战场上总被北方压着揍,对于当时的南方人来说,从军是个赔率很大的行当,贵族老爷肯定万般不愿,于是军界只好从底层人群中大量吸收新鲜血液。所谓富贵险中求,不甘心屈居人下的陈霸先,就这样和很多有志青年一道,踏上了漫漫征程。

非常幸运地,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个伯乐:宗室新喻侯萧暎。在任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时,萧暎就很看重陈霸先。随后萧暎任广州刺史,陈霸先随任直兵参军。因为当时南朝还在向南开拓,两广地区并不稳定。那些时不时发生的冲突,为陈霸先提供了打怪升级的大好机会。

萧映令陈霸先召集军士集结战马,人数达到千人。很快,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就取得战果:安化二县不服从南梁的管辖,陈霸先率兵平定。

公元544年,杜天合、杜僧明等人发动兵变,率兵包围了广州城。面对正规军,陈霸先依然表现得游刃有余。他带着三千人马,日夜兼程地急行军,赶到广州就开战,一战击溃叛军,擒获了杜天合、杜僧明。

——地方军迎战正规军,长途奔袭,竟然一战获胜,可见陈霸先打得多么巧妙!

随后,陈霸先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贵人:梁武帝。梁武帝萧衍对陈霸先的功绩大为赞叹,授他为直阁将军,并还找人去给他画像。在天子那都画了像存了档,陈霸先的人生便开挂了。

公元545年,梁武帝任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令其前往交州(今越南)讨伐叛将李贲。

显然这个小BOSS的战力增强了。李贲在屈獠界设置营寨,大造船舰,阻挡在典澈湖中。梁军还没遇到过这么专业的防御,大家都堵在湖口不敢进攻。

陈霸先表现出了敏锐的战场观察力,他趁夜里江水涨起了七丈,大水涌入湖中,冲乱了敌军防御阵线时,率领所部兵马顺流而入,众军击鼓与叫喊声成为一片,李贲叛军大溃。随后,陈霸先又平定了德州的叛乱。

此役过后,陈霸先解锁了水战天赋。他被梁武帝委以重任,封为直阁将军、振远将军,督七郡诸军事。

战神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赌前途:独自逆袭进京勤王

面对不可测的危险,你敢做一次逆行者吗?

时局变幻莫测时,陈霸先就勇敢逆行了一次,用行动证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侯景之乱”由此爆发。当年冬天,侯景攻破了京师台城,梁武帝被擒获,次年病饿而亡。

梁武帝一死,侯景便鸠占鹊巢,篡位自立。不甘心看到梁氏集团就此破产,湘东王萧绎、未来的梁元帝遍撒英雄帖。

这是个危急时刻:北齐虎视眈眈,侯景心怀叵测,地方将领冷眼观望。然而陈霸先决定,注资梁氏集团,把已经垮了的摊子重新扶起来!

垮塌中的建筑,往往已经千疮百孔,修理比推倒重来更难。陈霸先为什么要逆势而行?因为有且只有梁朝,是能代表南方汉人利益的政权,它是一面具有超强号召力的旗帜。

但陈霸先的勤王之路却阻碍重重。

首先,是后院起火。广州刺史元景仲暗地里心怀异志,不服陈霸先,想要单干。陈霸先不得不在549年七月在南海召集兵马,讨伐元景仲。好在元景仲最后兵败被缢杀,陈霸先方才腾出手来。

其次,是上级劝阻。曲江侯萧勃听说陈霸先要去勤王,派人劝陈霸先别去,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连梁朝宗室都觉得大厦将倾,可见陈霸先当时的行为有多不被理解。

可陈霸先依然坚持前行。为了勤王,他宁愿转换门庭,转投到江陵的湘东王萧绎麾下。

公元550年正月,陈霸先在江西南康附近,将萧勃派去拦截的蔡路养击败。接着在江西境内,与侯景阵营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展开了拉锯战。

可见,陈霸先此时干的是拖住敌军,配合辅助己方主力的事。但陈霸先辅助玩得还挺溜,他最终擒斩李迁仕,取得突破性的胜利。

陈霸先在江西的成功,让侯景首尾难顾。公元551年六月,陈霸先乘胜沿赣江北下时,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佑、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使侯景由攻势转为守势。

就当时来看,陈霸先在萧绎麾下还并非重要角色。但接下来,陈霸先用了几招让自己地位提升得飞快。

先是刷人气。公元551年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由于陈霸先名声在王僧辩之上,故王僧辩心存畏忌。陈霸先发现,王僧辩军和其他西路军已经粮草不足,陷入困境;陈霸先便雪中送炭,从自己的五十万石存粮中拨出三十万石军粮给西路诸军,香喷喷的大米白面,让王僧辩的顾忌消失得无影无踪,西路各军纷纷路转粉。

然后争取领导信任。当时,侯景废掉简文帝萧纲。陈霸先闻讯赶紧派人向萧绎劝进,劝他不如另立山头,一步到位称帝算了。这样靠谱的下属,这样的贴心表态,萧绎如何不惊喜?

于是,陈霸先的地位一再提升,辅助变成了ADC。公元552年,陈霸先引南路军从江西南昌出发讨伐侯景,队伍已经扩张到三万人,拥有战舰二千艘。二月,陈霸先与王僧辩在白茅湾(今安徽怀宁以东)登台设誓,缔结盟约。两人共同进军侯景的老巢建康。

此战,陈霸先再次战神附体。建康之战陷入僵持时,他竟然暴怒地跳出阵地,带头向城垣发起冲锋。岭南士兵备受鼓舞,一鼓作气攻破建康,摧毁侯景主力,杀死侯景。

本处广东一隅的地方军阀陈霸先,通过一次逆行追光,成功上位,成为梁朝军界的两大巨头之一。

赌性命:一次性命攸关的袭杀

侯景败亡。萧绎即位成为梁元帝。

按说,初登皇位,总得干点大赦天下、免税三年之类的事。可萧绎却还想着到处搞事情。他先是向镇守益州的弟弟萧纪发起了攻击。平定益州后,他自信心爆棚,向着虎狼一般的西魏秀起了肌肉,要求宇文泰归还之前侵占的襄阳等城池。宇文泰也是个狠人,他也不讨价还价,而是直接唱战歌,一番猛揍将萧绎打得怀疑人生,最后将萧绎杀死在江陵城中。

接连两次被北方锤,连着两个皇帝被干熄火,可想而知,此时南方诸将内心的阴影面积有多大。

萧绎被灭得太快,陈霸先和王僧辩根本来不及救援,只好拥立萧绎年仅十三岁的儿子萧方智,是为梁敬帝。

而北齐想趁火打劫,提出敬帝年幼,不如把皇帝的位子让给年长一点的,在北齐当俘虏的武帝之侄萧渊明。很显然,北齐就是要在南梁立一个傀儡,然后背后干些蚕食鲸吞的勾当。面对强敌,王僧辩立场不坚定,他妥协了。

但陈霸先坚决不同意。王陈两人各拥一主,走向了对立面。

这个对立几乎不可调和。

纵观过去几百年,南朝总体上虽然进攻乏力,但尚还能够偏安一隅,以华族正统自居。

可如今,西梁傀儡政权皇帝萧詧是鲜卑化匈奴人宇文泰所立,萧渊明还将要借助鲜卑化汉人高洋的支持统治南方,眼见南朝被逐渐蚕食、控制,好不容易开拓出的发展成果就要被北方民族抢了去,南朝汉人实在是心有不甘!

陈霸先发觉了这一点。他情绪激动地对将士们说:“王公一旦改图,外依戎狄,援立非次,其志欲何所为乎!”从而把握住了舆论优势。

接下来,他将要赌上性命发起一次袭杀。目标,就是其昔日盟友王僧辩。

这次行动十分危险,搞不好两败俱伤,渔翁得利。而就算成功杀了盟友,他也有可能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然后失去所有,包括性命。

起初,陈霸先在与自己的四大亲信商量此事时,亲信之一的杜稜认为此举过于冒险。为了不让他说下去,陈霸先情急之下,拿条毛巾把杜稜勒昏,然后关押起来。

陈霸先已经急红了眼。

但这个事事关生死存亡。北方大敌虎视眈眈之下,现在自己人先要来场内斗,险啊!

等到大军集结待发时,陈霸先又犹豫了。

霸先控马未进,安都大惧,追霸先骂曰:“今日作贼,事势已成,生死须决,在后欲何所望!若败,俱死,后期得免斫头邪?”霸先曰:“安都嗔我!”乃进。——《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侯安都急得破口大骂: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伸头缩头都是一刀,还犹豫什么呢?

其实,陈霸先到此刻,都还不确定下属是否下定决心,他怕军中生乱!紧要关头,侯安等主要将领的表态,让他心里有了底!

此刻,陈霸先消除了所有顾虑:他娘的,干了!

这次堪称教科书式的突袭,全程神不知鬼不觉,竟让对方毫无防备。当陈霸先进入都城建康的时候,王僧辩正在外办事,没反应过来就被擒杀。

随后,陈霸先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是为梁敬帝。陈霸先则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了南梁的实权。

赌国运:临危不惧,一战破齐

一次次面对艰难,一次次逆袭,陈霸先好歹保住了南梁。可接下来,他将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战北齐大军。

陈霸先打算硬刚。这又是一次豪赌。

高洋想效仿宇文泰,出兵一次就将陈霸先干趴下。因为,北齐依托王僧辩逐步将南梁蚕食鲸吞掉的战略,被陈霸先给完全破坏掉了,这让高洋如何不气如何不恼?!

这种敌我悬殊的交锋,对陈霸先来说,可谓是地狱难度!当时,他所控制的地盘仅限于扬州和南徐州,周边的反对势力内战内行跟他斗得不亦乐乎。对外,南方军民屡战屡败,已经产生了恐北症,看到带北字的东西,都禁不住要哆嗦一下子,战斗力处于较低水平。

局势还在急剧恶化着。

公元556年二月初七,陈霸先派从事中郎江旰到北齐争取原南梁将领徐嗣徽。可徐嗣徽不仅不听,还把江旰扣下了。

二月十八,徐嗣徽、任约替北齐当起过河卒子,袭击采石,擒获守将、明州刺史张怀钧。

三月二十三,高洋派军前去与徐嗣徽、任约集结一处,十万大军南下进犯。

五月,北齐提出见了萧渊明就退兵(估计想借萧渊明的名义,让南征师出有名)。陈霸先安排好了船只准备送人过去,萧渊明却好巧不巧,在这个时候背上发痈疽死掉了。

双方已经撕破脸,一点缓冲余地都没有了。接下来,就是倾全国之力的全面战争。

陈霸先沉下气,冷静地等待机会。

他发现北方军队的一个致命弱点:不善水战。他决定带着南军中的一帮浪里白条,给北齐军来一招釜底抽薪。

他派出三千精兵悄然渡过长江,在瓜步对北齐行台赵彦深发起了突袭,缴获一百余艘战船、一万斛粮食。

六月初四,陈霸先又派了一支水军到江乘,一举拦截了北齐军运粮部队,将其所运粮草全部缴获。

十万北齐大军就这样断了粮,饿极了的士兵没办法,只得杀了战马、驴子垫肚子。北齐军心大乱。

接着,六月初七,北齐军翻越钟山。陈霸先与众军分头在乐游苑东边和覆舟山北边驻扎,切断北齐军的交通要道。被断了后路的北齐军,不得不与陈霸先决战。

仗还没打,北齐大军就已陷入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绝境。而陈霸先的士兵们,却在南京城内开心地吃着鸭肉盖浇饭。

时机一到,陈霸先在钟山附近发起总攻,最终歼灭了北齐的十万大军,萧轨、东方老等将帅46 人被生擒,唯有王僧愔、任约二人侥幸逃脱。

此战过后,北齐日渐衰落,并最终被北周所灭。而陈霸先则最终得以开了人生高光时刻。

公元557年,梁敬帝禅位于陈霸先。

一个以皇帝姓氏为国号的朝代——陈朝,从南北朝乱世中浴火而生。

出身寒门的追风少年,最终梦想成真,保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创造了一个奇迹。

标签: 陈霸先

更多文章

  • 两朝风云侯景之乱陷入南梁混战,陈霸先乘机于乱世中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陈霸先

    侯景之乱是南梁国运的转折 ,这场动乱几乎将鼎盛时期的南梁一夜之间打落到了谷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南梁朝廷上下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的将领主动向侯景乱军投降,他们助纣为虐,荼毒四方。也有的权贵和军队起兵方队侯景,率军顺长江而下去建康勤王。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军阀纷纷崛起,未来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

  • 她是陈霸先的续弦,却逆袭成皇后,陈霸先病逝后,她做逆天人举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陈霸先

    章要儿,南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章要儿本不是南陈武帝陈霸先的原配夫人,而是陈霸先的续弦,但是两人婚后感情很好,还生有一个儿子,取名陈昌。章要儿本来应该姓钮,但她的父亲是被养父母养大,而养父姓章,所以后来就改姓章,女儿也就跟着姓章了。章要儿从小就不是等闲之辈,她修习文学,精通文墨,《楚辞》和《诗经》这些

  • 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明明有儿子,为何要传位给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陈霸先

    陈武帝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省长兴县)长城下若里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南梁太平二年(557年),受梁禅称帝。陈朝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去世,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七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值得注意的是,永定三年(5

  • 作为梁武帝的第七子,萧绎为何没能振兴南梁大业?走错了这3步棋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萧绎

    侯景之乱过后,86岁的老头子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在了建康台城。得知这一消息以后,老萧家的子孙们,没想着为梁武帝报仇,而是想着争权夺利,各自为政。其实早在侯景围困梁武帝和太子萧纲的时候,萧家这些藩王们,压根就没打算勤王。一个个在自己的地盘上积蓄力量,坐等梁武帝和萧纲被杀,他们好趁机登上大宝。萧衍做梦

  • 梁元帝萧绎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他结局如何?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萧绎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 ―555年1月27日 ),字世诚,小名七符,号金楼子,籍贯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南京)。南朝梁第四位皇帝(552年―555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母为阮令嬴。人物生平节制九州514年,封湘东王,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547年

  • “徐娘半老,风韵尤存”的半面妆徐妃----梁元帝萧绎之妃子徐昭佩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萧绎

    “徐娘半老,风韵尤存”这个成语出自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昭佩,“半面妆”这个典故也由徐妃徐昭佩而来,徐昭佩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是否美貌无双、魅力迷人?事实上,徐昭佩相貌很平常,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她:“妃丑而妒,又多失行”。虽然她是梁元帝的妃子,但却是梁元帝的结发妻。按理说,结发妻应该被封为皇后啊

  • 梁元帝萧绎:无毒不丈夫的弱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萧绎

    一个人最好不要残疾。从古到今,心理扭曲变态的枭雄比比皆是,都是有某个部位残疾导致性情大变,做出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梁元帝萧绎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小倒霉催的,因病导致一眼失明,本来就长得不咋地,失明的他相貌丑陋,但他是货真价值的梁家子孙,堂堂帝胄,就凭出色的投胎能力,就算瞎了一只眼又如何。514年,被封

  • 两朝风云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何不搬到建康,而在江陵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萧绎

    侯景之乱几乎摧毁了整个南梁,而平定这场乱局的湘东王萧绎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骂名。正是由于他拥兵自重且都留不前,才纵容侯景对国家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害。在这场乱局之中,他以勤王的名义起兵,却不是为了营救被困建康的萧衍和萧纲,而是为了争夺皇权。他在战争上阳奉阴违,坐视侯景围攻建康皇城,只是为了兄弟萧纶等人争夺皇

  • 侯景与萧绎角逐,攻打小城却吃力不讨好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萧绎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侯景自从攻下台城,将梁武帝饿死在台城之中后。他就扶持太子萧纲为皇帝,从此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然而,侯景的影响力有限,梁武帝的诸子都对侯景很不满。纷纷要讨伐侯景,这使得侯景寝食难安。而在各位藩王之中,笑到最后的当属梁武帝七子湘

  • 潘玉儿的悲惨命运,因她长得太美而惨死,她的尸体士兵们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史前小魔王标签:潘玉儿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美女,不过相对来说女人太美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位命运非常悲惨的女人,她从小小的艺伎做到贵妃的位置,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惨死在牢狱之中,然而即便是死了之后的她,还是让士兵们给惨无人道的羞辱了。这位漂亮的女人叫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