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见钟情的相遇
阴雨绵绵,路上行人神色匆匆,一白衫少女姿容秀丽、娴静素雅,打着一把油纸伞从城门通过,她身后的丫鬟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突觉小姐停住了脚步,险些没有刹住脚。
白衫少女一动不动的抬眼望向城墙之上,小丫鬟也好奇的跟着她的目光望去,城墙之上站着守城的士兵,身穿盔甲、手持长矛,绵延细雨打湿了士兵的脸庞。
但他依旧是挺拔笔直地站立在城墙上,脸上尽显刚毅之色。身边的小丫鬟不解,这城墙上的士兵有什么好看的,不由得问道其中的缘由。
白衫女子莞尔一笑,眸子中折射出一抹坚定的光芒,不急不缓地说道:“此人就是我的丈夫,”小丫鬟不由得吃了一惊,她以为自己耳背了。
自家小姐怎么可能会嫁给一个毫无官阶的守城士兵,这士兵是不可能和娄家贵女相配的,白衫女子却不以为然,只是让小丫鬟去和这名守城的士兵转达了心意。
守城士兵自然也十分震惊,他也不明白为何高门大户的娄家小姐,会看上他区区一个小兵?虽然他的心中有着鸿鹄之志,以他眼下的处境来说,那都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不过,能得到一位名门淑女的爱慕,还是让他心中窃喜。这名士兵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魏权臣,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这位眼光独特的小姐则是生下四帝两后的传奇女人娄昭君。
娄昭君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她打破封建规矩,婚姻自主、嫁得良婿。心中又怀有家国大义,为了国家主动自降身份甘愿做妾室,让后世人称赞和佩服。
这位出身于显贵之家的小姐自小就与众不同,娄家是身份尊崇的鲜卑氏皇族,娄昭君的祖父是北魏真定侯娄提,父亲是北魏赠司徒娄内干。
娄昭君自小就受尽宠爱,娄家为了培养她也是耗费心血,不但为其聘请名师读书识字,并且专门培养其学习汉族文化。她聪明好学,十五、六岁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在娄家的精心教养下,娄昭君的性格高亢明爽,处事果断十分识大体。一时间,容貌秀丽又贤良淑德的娄昭君,成为朝中很多豪门士族纷纷登门求娶的对象。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娄昭君会看上一个守城的小兵高欢。高欢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兵户之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父亲高树生又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
娄昭君与高欢的真情
他和娄昭君的家世可谓是云泥之别,属于不同世界的人。但娄昭君却对高欢一见钟情,认为高欢是人中之龙,身上有着非凡的气质,以后必定会干成一番大事。
高欢自然也被娄昭君的率真和真情打动,但纵使两人两情相悦却是身份悬殊,受到了娄家的阻拦。娄内干提出了一笔高昂的彩礼钱,希望借此拆散这对有情人,他料定家境贫寒的高欢拿不出这样一笔钱。
没想到娄昭君私下偷偷地让丫鬟给高欢送钱,让高欢得以凑够彩礼上门提亲,娄内干也不得不按照约定让两人成婚。婚后他们琴瑟和鸣,日子虽然清贫却十分幸福。
娄昭君持家有道勤俭节约,甚至不惜补贴嫁妆,全力支持丈夫高欢去实现心中的抱负。有如此贤内助,高欢放手一搏,他散尽家财用来结交英雄豪杰,以密谋国家大事。
娄昭君眼界开阔见识广博,也时常为高欢出谋划策,并且被高欢所用。可以说,正因为娄昭君和娄家的倾力相助,高欢才能一步一步地改变现状,在北魏朝廷有了一席之地,被封为渤海王。
此时,娄昭君苦尽甘来成为渤海王妃,但她依旧遵从俭约的生活习惯,家中仆从也不过十人。性格仁慈宽厚的娄昭君,对待高欢的姬妾也是不妒不怨,一视同仁、从无偏私,在高家的威望很高。
同时,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娄昭君更是置生死于不顾。我们都知道,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女性因为生产而丧命的情况比比皆是,娄昭君怀双胞胎生产之时,情况非常的凶险。
家中的仆人认为王妃情况危急,需要通知率领军队西征的高欢,但却被娄昭君阻拦。她认为不应该为了这般小事延误军机,耽误国家大事,就算是高欢回来了,生死有命也帮不上什么忙。
就这样,高欢一直在领兵征战,直到一双儿女生下来了,他都不知晓妻子遭遇的苦难。战争结束后,高欢回到家里才得知了此事,他十分感动倍加珍惜自己的结发妻子,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不过,老天爷似乎有意考验这对伉俪情深的夫妻。北魏末年、朝堂动荡,北魏分裂为由高欢控制政权的东魏,以及宇文泰掌权的西魏两大政权。
也就在此时,柔然汗国强盛崛起,成为漠南最强劲的力量。高欢和宇文泰打得不可开交,两人都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和柔然汗国对峙,竞相与柔然示好,希望可以获得柔然的支持。
公元546年,高欢派使臣出使柔然,为儿子高澄求娶柔然公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柔然可汗阿那瑰并没有看上与女儿年纪相仿的高澄,反倒是执意让女儿嫁给高欢。
娄昭君的大度与传奇
使臣将这一消息转达给高欢,高欢听闻后丝毫没有欣喜,如果高欢要迎娶身份高贵的柔然公主,就必定要让其当正妻,如此一来娄昭君的身份就会变得尴尬。
此时的高欢已经年近百半,他与发妻娄昭君是少年夫妻,一路携手走来历经风雨。可以说,高欢的成功离不开娄昭君的扶持,如果为了迎娶楼兰公主而抛弃发妻,他做不到。
可是如果不答应柔然可汗的要求迎娶柔然公主,柔然势必会和西魏联合进攻东魏,到时候东魏将会四面楚歌、战火连天,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被人宰割。
一时之间高欢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苦不堪言的他头发都白了几分,娄昭君得知此事以后,十分果断地表示甘愿将正妻之位让给柔然公主,成为高欢的侧室。
她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成千上万的东魏百姓免于遭受战火,为了家国大义和无辜的百姓牺牲小我。当然,娄昭君十七岁嫁于高欢,两人携手半生,早已不在乎那些虚妄的名分和地位。
对于娄昭君而言,她坚信自己和高欢之间的爱情是不可替代的。在娄昭君的大义下,高欢顺利迎娶柔然公主,东魏得到了柔然的支持,国家免于战争和苦难、百姓安居乐业。
高欢为了弥补娄昭君,准备重用娄家人,不过娄昭君却断然拒绝了高欢的做法,她认为国家想要国泰民安,需选举真正有才能的贤人,绝对不能任人唯亲、以私害公。
高欢听后自惭形愧,不再提起此事,娄昭君也以身作则,从未给自家人求过官职,她唯一的弟弟娄昭也是因为立下赫赫战功才被加官进爵的。
公元547年,高欢因病去世,年仅51岁的他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宏图大业和妻子儿女。在这几十年的相处中,娄昭君一共为高欢生育六子两女,任谁也没有想到这8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传奇。
执掌朝政的权臣高欢去世后,东魏皇室更加动荡不安,高洋继承父亲高欢的遗愿,不顾娄昭君的劝阻,举兵推翻东魏政权,建立北齐王朝成为开国皇帝,尊娄昭君为太后。
有父亲高欢和大哥高澄的前期铺垫,高洋的皇位来得太过于轻松,但他心性浮躁、贪图享乐,登上皇位以后,便开始荒废朝政、纵情声乐。
同时,高洋喜怒无常、暴戾残暴,亲近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对待直言劝诫的大臣却是抄家灭口,即使是娄昭君对其进行劝阻,得来的也只是高洋一顿辱骂,常常气的她昏厥。
结果沉迷酒色的高洋身体损毁,不过当了九年皇帝就一命呜呼了,在其死后皇太子高殷继位,娄昭君被尊为太皇太后。奈何高殷年幼,朝政被杨愔等奸臣把持,高家亲族逐渐被排挤出朝堂。
眼看政权就要彻底落入这些奸臣手中,娄昭君忧心忡忡,自觉不能任由高家的江山落入旁人手中。她暗中谋划,秘密联络朝中忠臣大将把杨愔等人处死。
她废黜孙子高殷,辅佐第六子常山王高演登基为帝,娄昭君很有眼光,高演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事必躬亲,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北齐政权也逐渐稳固。
虽然高演文韬武略、颇有治国之才,只可惜从小就体弱多病,继位以后更是殚精竭虑,不出两年就病发而亡,这样的结局让娄昭君伤心不已。
国不能一日无君,家不能一日无主,深思熟虑之下,娄昭君辅佐儿子高湛登基,成为北齐的第四位皇帝。高湛仪表堂堂、雍容有度,曾经也是高欢最宠爱的儿子。
娄昭君也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像哥哥高演一样成为一位治国明君。不过高湛却性情暴戾、淫乱嫂子,宠信奸佞小人并诛杀皇室宗亲和大臣,一时之间北齐朝堂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然而,娄昭君没有看到这一幕,她在高湛登基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年仅62岁,结束了自己一生的传奇。除了辅佐了四位皇帝以外,娄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是荣宠至极。
她的长女高氏嫁给了北魏孝武帝元修,被封为皇后;次女太原长公主,嫁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为皇后。娄昭君死后,高湛将其厚葬,与高欢合葬于义平陵。
总的来说,娄昭君波澜壮阔的一生终于落下了帷幕,她历经几朝见证了国家兴衰。无论是为了家国大义自降身份成为侧室,还是尽心尽力地培养了四帝两后,都体现了她高超的智慧和远见格局。
当初,娄昭君执意要嫁给一个守城士兵,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和非议。不过,她用一生完美诠释了这场婚姻,证明自己的选择和眼光没有错,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
古人常说:“一个好女人可以旺三代”,从娄昭君的身上来看的确是如此。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