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非常著名的成语,那就是“井底之蛙”。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南朝陈后主陈叔宝,那就是绝配。正所谓无知者无惧,陈后主在自己极度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之下,渡过了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的一生。在陈叔宝自己的意念中,想必他的一生也是幸福的。
陈叔宝出生于南朝梁元帝萧绎时期,年幼时曾随父亲陈宣帝陈顼一起,被西魏掠到北朝为人质。陈霸先代梁建陈之后,文帝陈蒨继位,派使臣前往北朝接回了陈顼等人,其中就包括已经10岁的陈叔宝。
陈叔宝虽然长期被质留北朝,可是生活富足,根本没有衣食之忧,堪比“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回到南朝后,陈叔宝又长期深居宫中,既不知稼穑之艰难,也不知人心之险恶,更不知道兵道之诡诈。再加上,他很早就被立为了王世子和皇太子,在其父和一众忠心耿耿的大臣保护下,一直都是无忧无虑的生活。想想清康熙帝的儿子们,真的是天壤之别。
陈叔宝唯一一次危险,就是在他继位之前,前往其父宣帝灵柩前祭奠时,被他的弟弟叔陵行刺。陈叔宝很幸运,虽然被击中了脖子,可能是陈叔陵所用的刀比较钝,竟然没能造成什么大的伤害。自此之后,在陈叔宝自己看来,他有天神庇佑,必然是一生安然无恙,似乎也的确是如此。
陈叔宝遇刺未死,继位成了南朝陈最后一位君主,史称陈后主,开始了他的荒唐人生。
一,大肆建造宫殿楼阁。
陈朝从高祖陈霸先开始,历代帝王都奉行勤俭之风,因此,宫廷陈设都非常简陋。反而是在他们的励精图治之下,南方的经济复苏,百姓越来越富庶。
可是,享受惯了的后主陈叔宝继位之后,一改前朝风范,连续建造了数座宫殿楼阁。其中,临春阁、结绮阁和望仙阁三座高楼,“阁高数丈,并数十间“”,全部以沈檀香木为材,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廉,内部设有宝床、宝帐,以及“服玩之属”。后主的房内,陈设了很多有趣的物品。
正所谓是,“微风暂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新造的宫殿那是极尽奢华,为“近古所未有”。
二,金屋藏娇,沉迷声色犬马。
房子盖好了,那还要有美人呀。
当时,龚贵嫔有一位小侍女,年仅十岁。陈后主去龚贵嫔宫中时,对这位小侍女是一见钟情,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张丽华。
后主立刻将张丽华封为贵妃,如同掌上珍宝一般,天天带着。每次临朝,大臣奏事,后主就让小张丽华坐在自己的膝上,或者抱在怀里,时不时还拨弄亲昵一下,搞得奏事的大臣们一个个面红耳赤。这要是放在现在,我们的好同志陈叔宝早已经被起诉,关进了小黑屋。
陈叔宝将自己的后宫美人,都安排的井井有条。陈叔宝原配沈皇后素来不得宠,所以,别居柏梁殿。
后主自住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楼阁间有凌空步道相连,方便后主随时突击。同时,后主还宠幸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陈叔宝更是经常召集大臣、贵妃,以及懂文学的宫人名曰女学士,一起游宴,赋诗吟赋,互相赠答,自夕达旦,日日不息。
陈叔宝选择所赋词中“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天天吟唱不已。正所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词曲就是陈叔宝所为。
陈叔宝又是一位被皇帝事业耽误了的优秀词曲作者、音乐家、演唱家。
三,陈朝大战隋文帝,靠的是长江。
隋文帝杨坚夺位之后,励精图治,发兵五十一万,兵分八路,合围江南陈叔宝。陈朝大臣们急坏了,纷纷请去出战。
可是,自认为有天神庇佑的陈叔宝却只是一笑置之,我有长江天险,我有长江天险,何惧之有。他对侍从说:“王气在此,齐兵三度来,周兵再度至,无不摧没。虏今来者必自败。”只要有吾陈叔宝在,以长江为屏障,陈朝无忧,然后继续在后宫寻欢作乐。
第二年,隋朝大军包围了健康(今南京),攻入了朱雀门。大度无忧的后主听到报告后,仅仅是略微失神,然后安然道:“非唯朕无德,亦是江南衣冠道尽,吾自有计,卿等不必多言!吾自有计。”
陈叔宝很自信,说亡国并非他之错,纯属江南气数耗尽了,所以,长江不起作用了。不过呢,大家不用担忧,吾自有妙计。
四、陈后主的绝世妙计,避于井中。
隋朝的军队入城了,陈后主忽悠他的公卿大臣们,说他自有妙计。然后么,叔宝倒是真有妙计,打不过就跑呀,跑不了,就藏起来呀。藏哪里?井中呀,高明!
好在,他倒是痴情,不是自顾自的跑了,而是带着自己的爱妃张丽华、孔贵嫔,一起藏到了井中。
估计陈叔宝藏到井中之后开始默念,吾有水井,天下无忧,变成了真正的“井底之蛙”。
结果么,后主当然是被隋军给搜了出来。而后主的爱妃张丽华、孔贵嫔等人,以及一众陈朝佞臣,皆被隋军斩于右侧宫殿之下。
五、向隋文帝索要官职,方便入朝饮宴,继续酒色生涯。
陈朝灭亡了,隋文帝重新一统华夏。文帝杨坚对陈叔宝极为优待,让陈叔宝以三品官员的身份上朝。文帝害怕陈叔宝因为亡国伤心,经常邀请他参加宴会,而且不准乐师演奏江南音乐。
但是,陈叔宝却丝毫不当做一会事,他所担心的是饮宴的时候,虽然是三品官阶,却没有官号,即官名,比如户部尚书,吏部侍郎之类的,不好介绍自己。陈叔宝就跟文帝说:“身无秩位,入朝不便,愿得到一个官号。”
隋文帝听闻,长叹一声:“陈叔宝全无心肝!”
陈叔宝就跟当年乐不思蜀的阿斗一样,在隋朝国都长安城内继续喝酒、吃肉,每日竟然能与子弟一起“饮酒一石”之多,而且还突然喜欢上了吃驴肉。文帝听闻,也只能说:“由着他吧!”
隋文帝仁寿四年,陈叔宝病死长安,享年52岁。文帝追赠其为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陈后主在声色犬马中,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陈叔宝的一生,到底是幸运的,还是不幸呢?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陈叔宝自己看来,他的一生应该很欢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