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地区都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首领占地为王,瓦岗寨翟让便是其中一个,他一手创办瓦岗寨,瓦岗寨兵强马壮,是隋朝军队的劲敌,翟让本可以一展宏图霸业,但是在瓦岗发展中途却将王位让给了李密,纵观中国历史,像翟让这样的人确实没有几个。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中国自古以来皇权就是最高的权力,很多人对皇位梦寐以求,翟让为什么要将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翟让本是隋朝的一个小官,因为犯错被处以死刑,幸好有狱使的帮助才得以脱身,逃到瓦岗,与单雄信、徐世绩等人组织农民起义,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深得民心,起义军数量达到了几万人。
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他来了以后瓦岗寨有了很大的变化。瓦岗寨中的战士们大部分是当地的渔猎手,虽然都很勇猛,但是却没有作战经验,散乱没有纪律,经过李密的调整与规范,瓦岗寨的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李密为人谨慎颇有谋略,出奇制胜,帮助翟让打败了劲敌张须陀,将其斩首,并且多次重创隋朝军队,瓦岗军士气大增。
李密出生贵族之家,四世三公(曾祖父李弼是魏国公,祖父李耀是邢国公,父亲李宽是蒲山郡公),家世显赫,李密从小饱读诗书,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善于谋略。李密的身世,在隋末十八路反王争霸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就拿李渊来说,唐国公的身份让他拥有极强的号召力,一声令下,四方好友皆来归顺,对一统大业有巨大帮助。
李密的才能与身世让翟让自愧不如,翟让为人豪爽,为了能够让瓦岗发展更好,便主动交出瓦岗寨,将王位让给李密。但是翟让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好意竟然变成了“催命符”!李密忘恩负义,设“鸿门宴”杀害翟让及其亲信数十人。李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李密担心翟让夺回王位。翟让将王位让给李密,在史料记载中并没有说过翟让想夺回王位,而是翟让身边的亲信想让他夺回王位,尤其是他的哥哥翟弘,翟弘是一个大老粗,没有脑子说话非常直接,经常对翟让说:“你一定要自己当这个天子,怎么能让给别人呢?你要是不当,我就当了”,翟让听到这样的话以后并没有多大反应,而是哈哈大笑不当回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样的话传到李密的耳朵里性质自然就变了,让李密平静的内心掀起了涟漪:好不容易到手的王位难道还要还回去?
第二,李密想夺得翟让手中的兵权。瓦岗寨是翟让一手创办的,军中很多大将跟翟让都是生死之交,即使翟让不再当瓦岗首领,但那些大将依旧视翟让为首领,不服从李密管理,为了能够得到最高统治权,李密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翟让置于死地。
第三,翟让欲望越来越大。翟让有很多优点这不可否认,但是人无完人,翟让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贪财!有一次一个隋朝官员来投靠李密,翟让不以礼相待还将其抓了起来,并威胁说:“把你身上的钱都交出来,不交的话就对你动刑!”翟让还多次找到负责管理财务的官员,大声呵斥:“攻下城池以后,你把金银都给李密了,为什么一点都不给我,李密靠我才当上的瓦岗首领。”翟让如此表现让李密亲信很反感,便纷纷上疏说翟让坏话,劝李密应尽早图之!
大业十三年,李密大摆“鸿门宴”,邀请翟让及其亲信一同来喝酒,趁翟让等人喝多以后便将其杀害。综合来看,表面上是李密不懂得知恩图报,但实际上是权力的驱使,李密想要得到更大的权力,必须要除掉翟让这块绊脚石。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