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黑闼作战身先士卒,与唐朝作战时曾大败李勣,后勾结突厥进犯唐朝

刘黑闼作战身先士卒,与唐朝作战时曾大败李勣,后勾结突厥进犯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精彩搞笑段子 访问量:4134 更新时间:2023/12/14 0:34:54

隋末唐初,是英雄辈出的精彩时代。在各路豪杰中,刘黑闼是个无法忽视的人物。

起身乱世

刘黑闼一开始是以无赖的形象出现在史书中的:“刘黑闼,贝州漳南人。少无赖,嗜酒,喜博弈,不治产业,父兄患之。”刘黑闼嗜酒嗜赌,搞得家中十分贫困,连衣食都成了问题,好友窦建德看不过去,常常接济他。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为征伐高句丽,专门在山东设置军府,下诏征天下之兵汇集涿郡。

当时负担兵役者一百三十余万,负担运输等徭役者三百四五十余万。大量壮丁被强征,民间田地荒芜,老弱难以为生。加之官府横征暴敛,天灾频仍,底层民众几乎陷入绝境。

大业七年(611年),齐郡邹平人王薄在太白山聚众反隋,拉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帷幕。

漳南人孙安祖杀死县令,率众占据县北的高鸡泊。窦建德因与孙安祖有联系,全家被官府捕杀,只得带数百名逃兵役的百姓加入高鸡泊义军。

失去老友接济的刘黑闼无法生存,也于大业九年(613年)参加了平原人郝孝德领导的起义军。

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各地义军开始都是单独行动,力量较为分散薄弱,经常被隋军扑灭。到了大业十年(614年),各路义军意识到联合的重要性,纷纷合并抗隋。

大业九年(613年),29岁的杜伏威率众入长白山,投靠起义军首领之一的左君行,由于得不到信任,二人又率部反出,于第二年十二月进入淮北。

当时下邳被起义军苗海潮部所占据,于是辅公祏奉杜伏威之命到下邳,劝说苗海潮合力抗隋,进一步壮大江淮农民起义军的队伍。

辅公祏

辅公祏见到苗海潮后,直截了当地说道:“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若公能为主,吾当敬从,自揆不堪,可来听命,不则一战以决雄雌。”

翟让领导的瓦岗寨和窦建德领导的高鸡泊两大支义军也在合并大潮中不断壮大,成为了反隋中坚力量。

大业十二年(616年),郝孝德部并入瓦岗军,刘黑闼成为瓦岗领袖李密的裨将。刘黑闼在瓦岗军中以作战英勇而闻名。史书中如此评价:“黑闼既遍游诸贼,善观时变,素骁勇,多奸诈。”

群雄争霸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不顾天下烽烟四起的危险局面,执意要巡幸江都。

临行前,他命越王杨侑留守西京大兴,代王杨侑留守东都洛阳,唐国公李渊留守太原。越王和代王是炀帝的孙子,当时都是十余岁的小儿。

李渊是炀帝的姨表兄,炀帝离开后,他迅速发展力量,进入到角逐天下的行列。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翟让和李密率七千人袭取洛口仓,夺取仓米二千余万石,并开仓赈济饥民。

瓦岗军

越王杨侗派刘长恭率二万五千兵马进攻瓦岗军,却被瓦岗军击败。

在接连大胜后,翟让将首领之位让与李密。李密称魏公,设置行军元帅府,封翟让为东郡公。赵魏以南,江淮以北的十余支义军纷纷归附,瓦岗军壮大到数十万人马,攻占了河南大部分郡县。

与此同时,窦建德也率高鸡泊义军攻取信都,清河诸郡,军队从最初的数百人发展到十余万,并同瓦岗军密切配合,不断攻取河北诸郡。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到九月,瓦岗军接连攻占东都附近的回洛仓和黎阳仓,并围困东都。

李密发布檄文,历数炀帝十条大罪,号召群雄共灭暴隋。

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得知东都危急,忙命江都通守王世充率江淮劲旅万人,驰往东都救援;又命涿郡留守薛世雄率幽燕精兵三万南下攻打瓦岗军。

这支大军在半路遭到窦建德袭击,窦世雄兵败遁走。驰援东都的王世充在与瓦岗军交战数次后损失惨重,只得引残兵退保东都。

瓦岗军

形势一片大好之际,瓦岗军内部却出现了内讧。

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李密听信隋朝降臣房彦藻的挑唆,在宴会上突然杀死翟让,导致诸将人心离散,实力大减。

与此同时,唐国公李渊举兵占据长安,拥立十三岁的杨侑为皇帝,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许国公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杀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孙杨浩为帝,随后率江都禁军进入关中。

隋炀帝驾崩之讯传出,李渊便废黜杨侑,自己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唐”。东都群臣则拥立杨侗为帝,史称皇泰主。

七月,宇文化及军至黎阳,与瓦岗军展开战斗。瓦岗军在人心离散之际遭此大战,损失惨重,李密也身受重伤,但仍击败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无力西进,便杀杨浩自立为帝,建国号为“许”,一年后被窦建德所灭。

王世充

九月,王世充趁瓦岗军元气大伤之际,率东都精锐与之决战,瓦岗全军溃败。李密率王伯当西逃长安,归降了李渊。

瓦岗将领单雄信率众投降王世充,刘黑闼成了俘虏,轰轰烈烈的瓦岗军也就此瓦解。

辅佐建德

王世充击败瓦岗,自立为郑王。次年四月,他杀死杨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郑”。

他素闻刘黑闼英勇,便授予骑将之职。但刘黑闼看不起王世充的作为,常常暗自窃笑。

杨侗被杀后,占据河北的窦建德也自立为帝,建国号“夏”。

窦建德为人朴素,将境内治理得一片升平,又是自己的同乡旧友,这让刘黑闼十分心动。于是,他趁机逃到洺州,从此归入窦建德麾下。

窦建德对刘黑闼的到来十分欢迎,任命他为将军,封汉东郡公。

刘黑闼拼死报效,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拼死冲杀。他有勇有谋,经常潜入敌阵窥探虚实,为夏政权屡立战功。“建德署为将军,封汉东郡公,令将奇兵东西掩袭。黑闼既遍游诸贼,善观时变,素骁勇,多奸诈。”“建德有所经略,必令专知斥候,常阴入敌中觇视虚实,或出其不意,乘机奋击,多所克获,军中号为神勇。”

隋末唐初割据政权示意图

此时的中原,已形成郑、唐、夏三雄割据的局面。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唐军攻打王世充,李世民兵围洛阳。王世充困守孤城,忙派人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深知,唐军灭王世充后,一定会朝河北推进,于是向唐军提出“退军潼关,返郑旧地,息兵和好”的请求。

这一请求遭到李世民的断然拒绝,他致书窦建德,劝他不要援助王世充,否则便是自取灭亡。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城外大战,王世充惨败退回,城中粮草断绝,混乱不堪。

窦建德得知后,于三月率军十万来至虎牢关以东,与唐军对垒。

李世民命人继续围困洛阳,自己则率三千五百人直趋虎牢。李世民命秦叔宝、程咬金埋伏道旁,自己则与尉迟敬德深入敌阵,射杀夏军将领。

窦建德大惊,命六千骑兵追击李世民,结果被引入埋伏,损兵折将。

窦建德

窦建德大军被遏制在虎牢关无法前进,国子监祭酒凌敬提出迂回战术:“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居守。更率众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先声后实,传檄而定。渐趋壶口,稍骇蒲津,收河东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则入无人之境,师有万全;二则拓土得兵;三则郑围自解。”

但窦建德却拒绝道:“今士心锐,天赞我也,师将大捷。方用众议,不得如公言。”

五月二日,窦建德命十万将士全军出击,李世民却坚守不出。自早至午,夏军早已饥饿疲倦,李世民忽然杀出。

夏军措手不及,很快崩溃,窦建德也受伤被俘。不久后,洺州诸将将相州、洺州、魏州等土地献给唐朝,夏政权灭亡,王世充独立难支,很快便自缚降唐。

刘黑闼

刘黑闼见窦建德败亡,便逃回漳南隐匿起来。

起兵反唐

夏国灭亡后,窦建德被押回长安斩首。唐军四处搜捕夏国将领,窦建德旧将皆惊惧不安,纷纷隐匿民间。李渊则颁诏,征召窦建德旧部范愿、曹湛、高雅贤等入长安为官。

几人看到征召后,一致认为唐朝不可信,如果去了长安,肯定要被杀头,还不如起兵恢复旧业。

因为当时曾出现过“刘氏为王”的谶语,范愿等人便找到窦建德另一个部将刘雅商议起兵。刘雅此时已厌倦了战争,只想默默无闻地当个农夫,便拒绝道:“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被拒绝的范愿等人干脆杀了刘雅,到漳南寻找刘黑闼。范愿表示:“汉东公刘黑闼果敢多奇略,宽仁容众,恩结于士卒。吾久常闻刘氏当有王者,今举大事,非其人莫可。”

刘黑闼也迷信刘氏为王之语,当即将耕牛宰杀,分与众人同食,以表再次起兵之心。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刘黑闼聚集百余人攻占漳南县,设坛祭奠窦建德,随后自称大将军,宣布起兵反唐。潜藏各地的窦建德旧部闻讯,纷纷投入麾下。

刘黑闼

八月,刘黑闼攻破鄃县。唐魏州刺史权威和贝州刺史戴元祥率军前来镇压,都被刘黑闼斩杀。八月二十二日攻陷历亭,擒杀唐屯卫将军王行敏。

窦建德部将徐元朗已被唐朝封为兖州总管、鲁郡公。他得知刘黑闼起兵,便扣留唐朝使臣盛彦师,占据兖州响应。刘黑闼封徐圆朗为大行台元帅,九月,徐圆朗自称鲁王。

力挫唐将

李渊得知刘黑闼连破州郡,十分愤怒。忙令淮安王李神通率关内兵至冀州,与幽州总管罗艺合兵,又发邢、洛、相、魏、恒、赵等州兵马共五万余人,前来扑灭。

双方会战于饶阳,刘黑闼命高雅贤抵挡罗艺,自己则趁风雪交加时袭击李神通。一场混战,李神通大败而逃。罗艺击败高雅贤后,又被刘黑闼打败,只得退回幽州。

经过这次大战,刘黑闼兵威大振,唐廷震恐,各地民众纷纷杀官来投。降唐的义军领袖高开道也趁机反叛,复称燕王,与刘黑闼互相联系。

李勣

十二月,刘黑闼攻打宗城,唐将李世勣弃城退保洺州。刘黑闼率军追击,跟踪追袭,斩杀唐军五千人,李世勣力战方逃出重围。

由此可见,刘黑闼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刘黑闼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攻下相州、卫州、邢州、赵州、魏州、莘州。

唐朝右武卫将军秦武通、洺州刺史陈君宾、永宁县令程名振等人,都自河北逃回长安,河北再次进入割据状态。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铭州,沿袭夏国旧制,窦建德旧部悉复本位。“以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领军;征王琮为中书令,刘斌为中书侍郎;窦建德时文武悉复本位。其设法行政,悉师建德,而攻战勇决过之。”

洺水大战

武德四年(621年)十二月,李渊命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率军征讨,幽州总管罗艺也同时行动,配合李世民进攻刘黑闼。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李世民率军攻占相州,刘黑闼退保洺州。

罗艺

李世民和李元吉逼近洺水,罗艺则军至彭城。刘黑闼命范愿率万人守城,自己亲率主力截击罗艺。

李世民得知后,假意声张要进攻洺州。刘黑闼中计,留其弟刘十善与行台张君立将兵一万抵挡罗艺,自己则急忙返回洺州。

罗艺在刘黑闼撤走后进攻彭城,刘十善和张君立大败,弃城而走。

罗艺活捉刘黑闼的尚书刘希道,刺死右将军高雅贤,随后赶往洺水与秦王合兵。

李世民见罗艺到来,便下令攻占洺水,包围洺州。刘黑闼率众反攻,接连打了八日,重新夺回洺水一带,并活捉了唐朝勇将罗士信。罗士信拒不投降,最后被刘黑闼斩首。

三月,刘黑闼率军偷袭唐营,李世民率军救援时反被包围,多亏尉迟敬德与李道宗拼死冲杀才逃出:“黑闼潜师袭李勣营,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闼所围,尉迟敬德帅壮士犯围而入,世民与略阳公道宗乘之得出。”

面对刘黑闼的勇猛,李世民坚壁不出。他采用程名振的建议,派人到冀州、贝州、瀛洲等地袭击刘黑闼的运粮队伍,切断了洺州的粮草来源。

李世民

刘黑闼与李世民对峙六十余日,军中粮草耗尽,士卒疲敝不堪。

在此期间,李世民暗中派人于洺水上流筑堰,积蓄河水。

三月二十六日,急于速战速决的刘黑闼率军渡过洺水,朝唐军发起进攻。

李世民派骑兵出战,双方从中午打到黄昏,仍是不分胜负。刘黑闼见无法取胜,接受王小胡建议,暗中率范愿等二百余骑逃往突厥。

余众与唐军激战正酣时,李世民忽命上游决堤,大水冲来,刘黑闼余部被淹死数千人:“守吏决堰,洺水大至,深丈余,黑闼众大溃,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人,黑闼与范愿等二百骑奔突厥,山东悉平。”

打败刘黑闼后,李世民留李元吉与李世勣继续攻打徐圆朗,自己则于七月返回长安复命。

卷土重来

刘黑闼逃到突厥后,不甘心失败,他勾结颉利可汗一同进犯唐朝。

武德五年(622年)四月,颉利可汗与刘黑闼率数万骑兵进犯河北,很快攻破新城,杀代州总管李大恩。六月,刘黑闼又引突厥攻打定州。九月,刘黑闼攻占瀛州,刺史马匡武被杀。十月,刘黑闼命刘十善率突厥兵攻打鄃县,杀贝州刺史许善护,观州刺史刘会投降。

李道玄

李渊命淮阳王李道玄率军三万至下博阻击刘黑闼,结果唐军大败,李道玄被杀,副使史万宝逃走。

李道玄的惨败令山东诸郡震恐。

十一月,洺州总管李瑷和沧州刺史程大买先后弃城逃走。州县皆叛归刘黑闼,数十日间,刘黑闼恢复了故地:“由是河北诸州尽叛,又降于黑闼,旬日间悉复故城,复都洺州。”

燕王高开道见刘黑闼卷土重来,便与他联合,一起引突厥南侵。

李元吉和李世勣的兵马受到牵制,徐圆朗也趁机重新攻占河南诸郡。

刘黑闼拥兵南进,自相州以北的州县皆被攻占,只剩魏州总管田留安坚守魏州。

刘黑闼死灰复燃,杀官夺城,河南河北重新陷入割据,这样的形势对新建的唐朝造成了巨大威胁。

太子李建成在魏征和王珪的劝说下,主动请求出征,获李渊准许。

太子出征

武德五年(622年)十一月,李渊命李建成征讨刘黑闼,幽州总管罗艺、齐王李元吉率军协助。

李建成

李建成军至昌乐,此时刘黑闼正率主力围攻魏州。

李建成采纳了魏征分化瓦解敌军的建议:“前破黑闼,其将帅皆悬名处死,妻子系虏,故齐王之来,虽有诏书赦其党羽之罪,皆莫信之。今宜析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则可坐视离散矣。”

怀柔安抚的政策果然起效,刘黑闼军中得知太子善待俘虏,并不加罪后,人心开始动摇。

十二月底,李建成率军至魏州,在魏州城下大破刘黑闼,李元吉也率军击败刘十善。魏州之围遂解:“五年十二月,皇太子建成与刘黑闼战于魏州城下。破之,黑闼抽军北遁。”

刘黑闼北逃途中接连遇到唐军袭击,皆是大败。十二月二十五日,刘黑闼被追至永济渠,他命人架设桥梁,率残部向西逃窜。唐军也很快追到,由于中途桥坏,刘黑闼才得以逃走。

刘黑闼率余部经过饶阳,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早欲降唐,便哄骗刘黑闼入城歇息。刘黑闼中计,进城后便被擒拿。诸葛德威将刘黑闼送至李建成大营,举城投降。

刘黑闼‍

武德六年(623年)正月,刘黑闼与刘十善都被斩于洺州。临死前,他大呼:“我幸在家锄菜,为高雅贤辈所误至此!”

刘黑闼死后,余党很快被消灭。占据河南的徐圆朗在唐军进攻下四处奔逃,最后被部下杀死。至此,唐朝重新夺回黄河南北各州郡。

刘黑闼两次反唐,力挫群将,这样的战力在隋末各路反王中是屈指可数的。当然,他引突厥内犯,蹂躏各州郡百姓,这一点也是他的罪过。

投靠突厥前,刘黑闼算得上地地道道的英雄好汉;然而靠着突厥骑兵进犯中原,便与为虎作伥无异了。

历来被史书抹黑的李建成,在平定刘黑闼的过程中展现了有勇有谋的一面。从史书中残留不多的记载中,可窥见些许历史上李建成的真实模样。

标签: 刘黑闼

更多文章

  • 隋唐榜上无名将:战败宇文成都,枪挑四隋将,却让刘黑闼一枪挑了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刘黑闼

    我们说的隋唐英雄榜,指的是评书《兴唐传》、《隋唐演义》、《说唐》等书中排名靠前的英雄,一般说成是“十八条好汉”、“十三杰”、“十六杰”等,在这些好汉中,有一个人在《说唐》、《隋唐演义》中都上了英雄榜,而且排名第五位,在《兴唐传》中却榜上无名。这个人便是伍云召。伍云召在《兴唐传》中未上英雄榜,不知是什

  • 汉东王刘黑闼:两次起兵反唐,揍遍初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刘黑闼

    大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将被俘的窦建德斩首示众,并强征窦建德旧部到长安报道。这道命令无疑是让大家去送死,河北旧将一个个人心惶惶、坐卧不安。本来躲在漳南老家的刘黑闼打算做个老农,种菜卖菜了却此生了。然而李渊的命令让他连个菜农都当不上了,类似他命运的还有范愿、董康买、曹湛等人。这些人在官兵到来之前发动了

  • 刘黑闼跳出来反唐,徐圆朗就跟着反水,孟啖鬼也坐不住,烽烟重起

    历史人物编辑:美味生活日记标签:刘黑闼

    徐圆朗是隋唐年间的一个另类英雄。他是鲁郡兖州人,早在617年,就开始把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中去了,先聚众攻占了瑕丘,然后东攻琅琊郡,西掠东平郡。一时间,声势浩大,民众附应,很快就发展到二万多人。当是时也,翟让、窦建德和杜伏威等革命先辈已在河北山东等地折腾得山河动摇,大旗变幻。第二年,杨广横

  • 刘黑闼势如破竹,席卷南下,连下数州,威势雷人,中原震动

    历史人物编辑:地瓜片片标签:刘黑闼

    孟啖鬼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可是,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点。一见面,蒋善合就问:“大佬,你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没有?!”孟啖鬼愕然:“什么你的感受呀?咱们是什么交情?当年一起喝酒泡妞看毛片,你都忘记了吗?最漂亮的妞我都让给你泡了!”“可是,你这是叫我反唐,反唐啊,大佬!就算你菊花给我爆也没有用。”“操!

  • 刘黑闼兵力薄弱,为何在唐朝初年突然占据了河北?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刘黑闼

    刘黑闼成长于唐初战乱中,却脱胎于窦建德。窦建德在虎牢关战役失败后被杀,李世民将他帐下原有的十万大军遣返家乡,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回家种地,没事别搞这种打打杀杀的游戏。主要是危险!可李世民不会想到,老爸李渊的一波骚操作,彻底激怒了这些被放归乡野的窦建德旧部。其中,就包括刘黑闼。刘黑闼出生贫寒,年轻时候和窦

  • 隋唐狠人刘黑闼,打的大唐没有脾气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说家标签:刘黑闼

    李渊父子晋城起兵,趁隋炀帝杨广被困江都,李密王世充陈兵中原之际,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为左右都督,势如破竹攻占大隋都城长安,李唐在宇文家,窦家,长孙等世家门阀的支持,占据关中建立大唐基业。杨广被杀,李密被王世充击溃随后投靠李唐,李唐逐步收编瓦岗势力,秦琼、程咬金、李绩等归唐,可以挑战李唐的势力基本不存在。

  • 西秦霸王薛举:唯一战胜过李世民的人,可惜征唐前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薛举

    隋末纷争,唐太宗李世民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灭刘武周、伐梁师都,战场上所向披靡,几无对手。然而在西征路上浅水湾一战中,李世民大败而逃,军队损失十分之六,多数战将被俘。打败他的正是号称“西秦霸王”的薛举。薛举,河东汾阴人,隋末割据英雄之一,于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占据陇西,建立西秦。后在浅水湾大败李世民,

  • 薛举曾两次将唐朝逼上绝路,可为何却都没有成功呢?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薛举

    在隋朝末年的多年征战之中,出身于陇西的李渊一族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历经289年历史的大唐王朝。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岁月里,隋唐英雄何其多,也不仅只有李渊一支。但他们却都是与李渊敌对的割据势力,其中有几个是不容小觑的,他们分为起义军和地方武装势力。起义军有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的江淮义军。

  • 李渊占据长安,薛举称帝派兵直指扶风,李世民大破薛仁杲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薛举

    李渊进入关中后的首要目标李渊在太原起兵后,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奋斗进入关中,并彻底稳住了关中的形势。此时控制在李渊手里的地盘北面有太原、延州(今延安)、灵武(甘肃今县)幽州三边要之地、西面陇山这块要地则掌握在唐军手里,东面则居有新安、宜阳(今河南邓县)南面则控制着南阳信州。其地盘在隋末乱世中显得弱小而

  • “西秦霸王”薛举:与李唐父子旗鼓相当,可惜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薛举

    唐朝是我国历朝历代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朝代,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李唐宗族的一个个明君,将这个时候的中国治理得十分强盛。唐高祖李渊能够获得天下的统治权,不仅因为他有着雄才大略,可以领导军队打败其他人,同时也因为原本可以与他旗鼓相当的对手突遭噩耗去世,没有强大的敌人,李渊得以顺利成为天下之主。从后世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