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为何非礼宣华夫人?

杨广为何非礼宣华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史仁穆 访问量:525 更新时间:2023/12/31 13:44:38

杨广非礼宣华夫人,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作案”。

杨广,即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历史上对于隋炀帝杨广的评价,向来是毁誉参半,雄才大略是他,但荒淫无道也是他,虽说在位期间确实做出了一些功绩,但隋朝也是在他手中灭亡的,也是不争的事实。

隋炀帝让后人诟病的地方有很多,其中,在父亲隋文帝杨坚病重时,堂而皇之的非礼父亲宠爱的妃子宣化夫人,则是众多其“荒淫无道”事迹中,最为“不齿”的一件事。

本已经是太子的杨广,在父亲杨坚病重时,趁机非礼宣华夫人,并因此引起了著名的“仁寿宫之变”,导致隋文帝杨坚死得不明不白,让杨广的继位充满了争议。

事实上,对于杨广的这个行为,也让后世多为不解,皇位的继承人已经是他,为何他会在这种关键时刻,干出这种极为愚蠢的事情?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宣华夫人美若天仙,让杨广按捺不住吗?或者,背后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史料中没有明确表明杨广为何会这样做,但从一些有关这件事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大概得出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并且有明确目的的“非礼”事件,事件中的双方,均是有意为之。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驾崩于仁寿宫,其驾崩之时,身边并无他人服侍,仅有太子杨广的亲信张衡一人在场。

之所以只有张衡一人在场,是源于之前不久发生的两件事。

在仁寿四年年初,隋文帝杨坚的身体就有些抱恙,为了修养身心,他来到仁寿宫养病,随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太子杨广和他极为宠爱的妃子宣化夫人,选择这两人随他去仁寿宫,是因为此时的二人,是对杨坚最重要的人。

杨广原本不是太子,他的母亲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杨广行二,大哥名为杨勇,早在隋文帝杨坚登基后,杨勇就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而杨广则被封为晋王。

按说有杨勇在,杨广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但杨勇这个人,虽说有一定的能力,但是生活作风不太好,但这也为不算什么大毛病,只是有次他私自接受百官的朝贺,犯了忌讳,就让杨坚和独孤皇后对他有些意见,逐渐的不再信任杨勇。

而杨广一看这是个机会,于是就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谦虚、勤奋,不爱声色犬马的有为青年,并时不时地在父母面前表忠心,日子一长,杨坚和独孤皇后就越发的喜欢这个次子,再加上杨广率兵平定陈朝,也为自己打下了足够的政治资本。

与此同时,杨广想取代杨勇的心思就越来越重,他联合大臣杨素等人,策划了一场本不存在的“太子谋反案”,让独孤皇后彻底对长子失望,之后,杨广又收买杨勇部下,指使其告发杨勇言行狂悸,且对隋文帝多有不敬。

最终,隋文帝杨坚在开皇二十年,以杨勇不仁不孝、任用奸佞等罪名,将其太子之位废黜,并在当年立次子杨广为太子。

而宣华夫人,是杨广灭掉的陈国原公主,陈国灭亡后,她与原陈国的皇室成员,一同被俘虏到大兴(今西安),成为掖庭的一个宫女,随后因为姿色出众,被隋文帝纳为嫔妾。

能够被隋文帝看中,从一个宫女成为宣华夫人,她要感谢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在去世之前,就多次向杨坚举荐这个女子,因此,在独孤皇后去世后,杨坚将其晋封为贵人,并在杨坚病重时,封其为宣华夫人。

一个是刚封的皇太子,一个是新晋的宠妃,再加上一个病入膏肓的老皇帝,就是这么一个组合,在仁寿四年的这一天,共同走进了仁寿宫,而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足以改变隋朝的历史走向,扑朔迷离的“非礼事件”之后,隋文帝杨坚再也没有走出仁寿宫。

在到达仁寿宫后,隋文帝与宣华夫人卿卿我我,而太子杨广也没闲着,在仔细观察了父亲的病体后,杨广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父亲将不久于人世。

实际上,他估计得没错,杨坚确实命不久矣,但这种事情,即便是心知肚明,也不能摆到明面上去说,毕竟这是极大的忌讳,老皇帝哪怕还有口气在,也不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不然这就是极大的罪过,是要杀头的。

杨广也没敢在明面上说,只不过他写给大臣杨素了一封信,信中谈及杨坚死后,该如何如何,但尴尬的是,这封信,阴差阳错的,被送信的宫人,送到了杨坚的手中。

这下就十分的尴尬了,杨坚看完书信后,十分的恼火,这也不能怪他,换谁都会如此,自己还没死,儿子就在筹划自己死后的事情,虽说这是事实不错,但看完之后,心里自然会不太舒服。

因此,杨坚就在心里对杨广记上了一笔,虽说并没有表态要如何,但不再像之前那样信任和宠爱杨坚,这也是当时的事实。

但还没等隋文帝缓过神来,又发生的一件事,就让杨坚彻底对杨广发起希望,准备改立杨勇为太子。

前文讲过,宣华夫人长的是闭月羞花,十分的动人,不然也不会被隋文帝独宠,而垂涎她美貌的,杨广就是其中一个。

这一日,杨广急匆匆地来到仁寿宫,要去面见父亲隋文帝,刚一进门,就碰到沐浴更衣才结束的宣化夫人,有道是出水芙蓉,别样美丽,本身宣化夫人就漂亮,如今刚洗洗澡,那真的是肤白如玉,娇羞满面,让杨广看的眼睛都直了。

在原始冲动的驱赶下,杨广哪管她是父亲的妃子,脑子一热,就上前将宣华夫人搂抱在怀中,不由分说的,就要强行占有她。

而宣华夫人,则是强行挣扎,最终经过几番努力,逃脱了杨广的魔爪,回到了杨坚所在的寝宫。

回去之后,杨坚见她衣衫凌乱,又哭的是梨花带雨,就询问怎么回事,宣华夫人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向杨坚描述了一遍,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杨坚听完勃然大怒,大骂杨广为畜生,竟然意图占有父亲的妃子,毫无人伦可言,同时又想起先前发生的密信事件,终于明白杨广是个什么货色,于是怕着桌子骂完杨广后,就命大臣柳述元岩将废太子杨勇找来,要复立其为太子。

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有嬖幸者,惟陈蔡而已。帝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发乱,高祖问之,蔡泣曰: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令发诏追废人勇,即令废立。

杨广得知消息后,知道事情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随即假借隋文帝的名义,下达假诏令,先是逮捕了柳述、元岩,之后将仁寿宫侍奉隋文帝的宫女太监全部赶走,接着派亲信张衡,带着假扮成宫女太监的士兵,前往仁寿宫。

不久之后,仁寿宫传出消息,隋文帝驾崩,而传出消息的,正是杨广的亲信张衡,这也就是为何隋文帝死的时候,为何仅有张衡在身边的原因。

隋文帝死后,虽然朝中议论纷纷,但杨坚还是登基,继承了隋朝的大位,成为隋朝第二个皇帝隋炀帝。

至于宣华夫人,在隋文帝死后,按照规制,移居别庙仙都宫,不久后,被隋炀帝杨广接入宫中,纳为妃子,不过没过多久,宣华夫人就香消玉殒,因病离世,享年二十九岁。

这里面,最大的疑问就是,杨广已经是太子,并且杨坚命不久矣,为何杨广会在这种关键时刻做出“非礼”宣华夫人这件事,能将杨勇算计掉,说明杨广并不是那种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人,没必要为了一个女人坏了自己的大事,结合杨广与宣化夫人的交际,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非礼”。

首先,宣华夫人与杨广可是老相识

宣华夫人在很早就接触过杨广,要知道,陈国可是杨广带人灭的,宣华夫人也是杨广俘虏回来的,要说他们不认识,那完全不可能。

而在杨广夺嫡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宣华夫人在杨坚身边吹耳边风,杨广可是没少走这条路线,什么金蛇、金驼等贵重物品,宣华夫人可是没少收。

包括《隋史》中都记载,宣华夫人在杨广夺嫡中,出了不少力。

“皇太子废立之际,颇有力焉。”---《隋史》

所以可以证明,两人的关系还是较为密切的,至少不是那种行同路人的关系,因此,杨广临时看到宣华夫人,见色起意,完全就说不通,要起意早就起意了,何必等到今天,或者说已经起意过了,那就更没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这么一出了。

其次,宣华夫人没举报的必要

仁寿四年,隋文帝已经病重,这是朝野皆知的事实,大家都知道老皇帝就要归西,宣华夫人作为侍奉杨坚的人,更是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问题就是,即便是杨广真的非礼了她,她有必要将其举报吗?要知道老皇帝可是快不行了,而杨广即将成为新皇帝,哪怕真的非礼了,就算举报,有什么用呢/

再加上,两人本就是同盟,夺嫡过程中,宣华夫人也没少出力,如果铁了心要举报杨广,别的事情岂不是更劲爆?

而杨广登基后,又将宣华夫人纳为妃子,如果宣华夫人是当初的举报人,杨广怎么可能会这般操作,不恨的牙根儿痒痒,让其下狱就够意思了,怎么会再纳为妃子?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场所谓的“非礼”,其实并不存在,完全是一手导演出来的,宣华夫人只是在配合杨广的这场表演,至于为何这样做,只不过是两个共同利益者,所策划的一场大戏而已。

杨广为了当上太子,在父母面前演了十余年,呈现出一个有为青年的样子,这才坐上太子之位,但这并不代表着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他还不是皇帝,并且,废太子杨勇还活着。

因此,为了一劳永逸,解决掉所有隐患,就需要找个机会,来处理这种情况,那再没有比非礼父亲的妃子更能让杨坚愤怒了,只有他愤怒,才能加剧病情恶化。

只不过,令杨广没料到的是,杨坚身体还能抗住,并没有被当时气过去,所以杨广才会在事发后,马上进行第二套方案,派张衡前去服侍杨坚,其目的昭然若揭。

而宣华夫人,愿意参与和配合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并且还是锦衣玉食地活下去。

宣华夫人是陈国的公主,而隋朝是灭掉她国家的元凶,但她在被俘虏后,却成为了仇人的妃子,并且每日去侍奉曾经的灭国仇人。

我们不讨论这种活法的对与错,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怎么活的权力,只说宣华夫人的这种选择,在面临杨坚病危,杨广是未来的帝王时,主动去配合杨广,也就不足为奇了,能够好好活下去,并且还能锦衣玉食的活着,干嘛不呢?

小结:

杨广非礼宣华夫人,这件事在历史上就颇有争议,彼时的杨广,已经是皇太子,未来的帝国继承人,但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却做出这种无脑的事情,惹得隋文帝杨坚大怒,下诏要废掉杨广,这才引发了“仁寿宫之变”,但根据史料中只言片语的记载来分析,我们可以推测,杨广此举,大概率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消除潜在的隐患,同时,宣华夫人作为杨广的同盟,也是抱着自己能好好活下去的目的,从而配合样杨广的所需所为,因此,这两个人一合计,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

标签: 宣华夫人

更多文章

  • 杨广为何要非礼老爹的爱妃宣华夫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宣华夫人

    中国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将末代帝王妖魔化,将其塑造成完完全全荒淫无道和摆乱超纲的昏君和暴君,以此彰显后继王朝的正统性,围绕在隋炀帝杨广身上就有很多谜团,比如修建大运河,比如仁寿宫弑父,再比如非礼自己老爹的爱妃宣华夫人。(一)仁寿宫弑父其实,要想弄清楚杨广为何要非礼宣华夫人,有一个前提则是,必须先弄清

  • 宣华夫人状告杨广非礼她,杨广上位后,宣华夫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宣华夫人

    隋炀帝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昏君,荒淫无道,暴虐无情,总之任何描述昏君的词汇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据说隋炀帝在没有登上帝位时的表现与登基后的表现差异极大,登基之前的隋炀帝杨广温文尔雅,颇有才能,有着非常贤良的表现,登基后他性情大变。历史上认为杨广是一个戏精,登基之前的贤良都是表演出来的。其实在隋文帝病重的

  • 隋文帝刚死,杨广送给庶母宣华夫人一个小盒子,宣华夫人看后懵了

    历史人物编辑:秦风猎猎标签:宣华夫人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的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仅仅传承了两代国君便灭亡了。而隋文帝的儿子杨广也成为了一代亡国之君。说到隋炀帝杨广,很多人都会说他残暴成性,荒淫无度,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杨广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是如何践踏人性的道德底线的。隋文帝刚死,杨广送给庶母宣华夫人一个小盒子,宣华夫人看后懵了!历

  • 杨广为何会非礼自己父亲的爱妃——宣华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宣华夫人

    隋高祖仁寿四年七月十三(丁未)日(周四)凌晨四时许,发生了皇太子骚扰皇帝爱妃的严重事件。已劳累一夜的宣华夫人,芊芊玉指轻抚额头,在宫女的搀扶下,迈着轻盈的步伐,从大宝殿回到寝宫。在侍女的伺候下,衣带渐宽,还没来得及洗洗睡就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娇嫩的宣华夫人疲惫而又陶醉地走向沐浴桶,在侍儿的搀扶

  • 宣华夫人陈氏出身高贵,杨广为什么要非礼宣华夫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宣华夫人

    杨广非礼宣华夫人,见于《隋书》和《资治通鉴》等正史。在野史笔记中更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乃至家喻户晓,但其真伪却值得推敲。一,亡国美人宣华夫人陈氏出身高贵,她是南陈第四位皇帝陈宣帝之女,亡国之君陈后主的妹妹,封号“宁远公主”。陈氏为人聪慧,面目姣好,再加上出生帝王之家,她身上自然具备了普通女子无法拥有的

  • 宣华夫人状告杨广非礼,杨广上位后,宣华夫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为何敢状告杨广非礼自己?他和杨广之前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宣华夫人也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悲惨的女人,原来的她曾经是一个小国的公主,但是在杨坚进入了这个国家以后,就直接让宣华夫人成为了自己的妃嫔,在这个过程中,宣华夫人受过很多的委屈,最后他还当着杨坚的面,直接说出了太子杨广想要非礼自己的这件事情,只

  • 杨坚病重,杨广为何胆敢非礼宣华夫人?杨广:这是场“仙人跳”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宣华夫人

    听说过“仙人跳”吗,杨广妥妥的是被宣华夫人跳了一把。宣华夫人在老皇帝殡天之际,需要找一个“接盘侠”。在封建社会,女子如果能够入宫当嫔妃,可以算得上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只要是跨入皇宫,运气好再生一个皇子,如果运气再好点呢?儿子万一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一辈子就算是值了。可皇宫就这一个男人,可还有那么多的女

  • 隋炀帝杨广为何非礼宣华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呼延犇史标签:宣华夫人

    杨广非礼宣华夫人过程病榻上的隋文帝杨坚已经走到人生尽头,此时杨广已经是处理朝政的监国太子,政事不管再繁忙,杨广也要定时去看看自己病重的老父亲。此时在伺候隋文帝杨坚的是宣华夫人陈氏,她是鼎鼎大名的陈后主的妹妹,被封为宁远公主。当年隋朝统一天下,陈氏跟随其他的皇室成员一起被俘虏到西安,发配到掖庭做宫女,

  • 隋炀帝杨广与宣华夫人那些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宣华夫人

    一介亡国公主,十多年后成为灭国仇人的宠妃,又被隋朝父子两代帝王所宠幸,真不知道是陈宣华的幸运,或者不幸。某天,一代佳人香消云陨,年未三十,空留杨广这位风流帝王暗自嗟叹。陈宣帝陈顼是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的侄子,陈文帝的兄弟,背信弃义夺了侄子的皇位而称帝,已经是不妥,偏偏这个羸弱陈朝的君主,还有争霸

  • 司马消难在三总管之乱时反对杨坚专权,为何隋文帝灭陈后没有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怪味胡豆史标签:司马消难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叛齐投周,北周因此派大将杨忠前往接应,随后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大象二年(580年),杨忠之子杨坚专权,司马消难作为北周静帝岳父因此起兵声讨。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灭陈俘虏了司马消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