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比秦琼尉迟恭还猛的隋唐猛将:中箭后暴怒冲锋,一人杀溃八千敌军

比秦琼尉迟恭还猛的隋唐猛将:中箭后暴怒冲锋,一人杀溃八千敌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青春不辜负 访问量:411 更新时间:2023/12/17 10:02:59

一、《隋唐演义》中的猛将

隋唐之际是一个牛人辈出,猛人遍地的时期。尤其是那些猛将们,更是一个赛一个的不可思议。

比如在决定天下归属的四平山之战中,一人就爆锤掉一百二十万人马,打服十八路诸侯的李元霸——当然,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不过却并不妨碍,李元霸作为大唐猛将代表,叱咤在《隋唐演义》中。

因为第二位好汉便是代表大隋的宇文成都,结果却被李元霸给活撕了。手段虽有点残忍,却隐喻大唐战胜了大隋,取而代之。

当然,还有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他是代表瓦岗寨出现的。这其实就是为啥裴元庆,能反打宇文成都,硬刚李元霸三锤的原因。

就如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一样,裴元庆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集合瓦岗山诸雄于一身,以武功为表现方式,参与争霸天下而已。毕竟在隋唐之际,大唐、大隋和瓦岗山,是当时最牛的三大势力。自然隋唐十八条好汉的前三名,就要符合这个排位了。

那么抛开《隋唐演义》等文学小说,以正史为依据,都有哪些隋唐猛将?其实,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序已经剧透了——唯有秦琼、尉迟恭单雄信,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二、正史中的隋唐猛将

也就是说,论正史中的隋唐猛将,秦琼、尉迟恭和单雄信,应是属于头三甲。至于谁更猛,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单雄信,号飞将,是唯一追杀过李世民的猛人。据《旧唐书》载: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也就是说,在李世民围困洛阳的王世充时,已经投降王世充的单雄信,曾提槊追击,并差点杀掉李世民。亏得他的好哥们徐世勣(李勣、徐茂公)跑来劝阻,这才让李世民逃过一劫。

须知李世民曾拍着尉迟恭的肩膀吹过:你挥槊,我持弓,就算面对百万敌军,也是小菜一碟。哪料面对单雄信时,却给吹爆了!

秦琼和尉迟恭齐名,一个单挑王,一个夺槊狂。秦琼曾在美良川之战中,击败过尉迟老黑,但考虑到那是因尉迟恭遭了伏击,所以真不能因此就一口咬定,秦琼比尉迟恭更厉害。

毕竟,尉迟恭曾完美兑现过李世民的那个牛皮——虎牢关大战时,窦建德发现李世民和尉迟恭跑出来窥测,于是派六千的骑兵追杀。

李世民箭无虚发,一箭一个,尉迟恭勇猛无敌,连杀十数人,瞬间就干掉了二三十追兵,吓得其余追击者,都不敢追了。

这就是隋唐猛将的无双风采,也难怪《隋唐演义》那么神化他们。不过很可惜,这三位却皆非第一猛将,之所以他们最著名,就在于都跟李世民有故事,属于主角身边的人。

那么这位比秦琼、尉迟恭和单雄信还猛的猛将是谁?正是杜伏威!

三、英雄出自少年,猛将起于微末

杜伏威生于山东章丘,小时候家里很贫寒,以至于长大后,他都不能养活自己。亏得他有一位好哥们叫辅公祏,眼见杜伏威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从搞畜牧的姑姑家,偷来羊资助他。

哪料却被姑姑告了官,杜伏威和辅公祏,只得撒丫子逃出家乡,然后纠结起一些,同样活不下去的人,做起了很有前途的强盗营生。这一年,杜伏威才十六岁。

这么小就当强盗,也只有李勣能跟杜伏威相媲美了,他是十七岁时跑到了瓦岗山。不过李勣不是因活不下去,他家属于土豪,“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至于为何不当少爷却做匪,就只能说是少年叛逆,或说少怀大志了。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英雄出自少年”。李世民也是在十六七岁时出道,杀至雁门关,救走了被突厥围困的杨广……

书归正传,继续说杜伏威。随着杨广开第二次征伐辽东之战,大隋天下彻底失控了,杨玄感率先发难,随后就是遍地反隋义军。这种热闹,怎能缺了杜伏威?

于是,他先吞并下邳的苗海潮,随后火并海陵的赵破阵,一时间杜伏威声威大震!所谓“纵横淮南,屯并六合”!也就是说,杜伏威是在离开了山东之后,发迹在江淮地区。

那么他为何没在山东干出啥名堂?因为那个地区有瓦岗寨,翟让、单雄信、李勣是三大巨头,后来是李密。而杜伏威是一个当大哥的人,既然拼不过瓦岗,又不想当小弟,就只能去其他地方发展。

公元616年,杨广眼见天下大乱,无法收拾,便一竿子跑到了江都,彻底躺平了。除了喝酒行乐外,他就是拿着镜子,凝视着镜中自己说道:“这是多么帅的一颗项上人头啊,就是不知会被谁给砍走呢?”(《资治通鉴》:好头颈,谁当斫之。)

话虽如此说,事却不能这么办,为了保证江都的安全,杨广派精锐隋军扫荡江淮地区。右御卫将军陈棱,带八千精兵,对决杜伏威。

四、中箭暴怒,一人杀溃八千敌军

杜伏威的人马,如何是精锐隋军的对手?一度被揍得想逃离。但问题是杨广来江都,并非是自己,还带着十万骁果军护驾。再加上饥荒,造成整个江淮地区,老百姓连树皮都啃不起了。活不下去的百姓,就纷纷加入杜伏威的义军。

陈棱越打越心惊,这不科学!咋杜伏威的人马,越杀越多?杜伏威扛过初期的惨败后,却越打越强。结果两人来了个攻守易手。

杜伏威挑战陈棱,而陈棱则开始坚守了。杜伏威效仿诸葛亮,给陈棱送去一套女人衣服。陈棱大怒:如今越剿贼越多,我才懒得搭理你,还真认为怕你不成?大手一挥,出战。

战鼓震天,征尘蔽日,猛然一支箭射中杜伏威的额头,顿时鲜血染面。哪料杜伏威却暴怒了,大吼一声:“不杀汝,矢不拔!”意思就是,不杀掉射我的那个人,我就不拔出这箭来。

随后杜伏威策马狂奔,“驰入棱阵,大呼冲击,众披靡,获所射将,使拔箭已,斩之,携其首入棱军示之,又杀数十人,遂大溃,棱走而免。(出自《新唐书》)

即:杜伏威额头上带着箭,单枪匹马就杀入陈棱阵中,吼声如虎,马如狂龙,在八千人的敌军内左冲右撞,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非要寻出那个射自己的人。可想而知,这场面该有多骇人。

别说,还真让杜伏威寻到了。于是他命对方:“给我把箭拔出来。”对方已经吓傻,啥样的狠人、猛人没见过,却从没见过这么狠,这么猛的。于是听话的把那箭拔出。

杜伏威一刀斩之,提着那人脑袋,又连杀敌兵数十人。这一下子八千敌兵,彻底崩溃了,等于是被杜伏威一人杀溃。陈棱则撒丫子逃跑,算是捡回一条命。

看着不可思议?的确如此!却又是实锤的正史记载。如今问一声:隋唐猛将谁为首?不可否认秦琼、尉迟恭或单雄信都很猛,却显然无法达到杜伏威这地步!

所以,一人杀溃八千敌的杜伏威,若说自己排第二,那第一恐怕就真没人了。除非,你甩出《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但笔者却在想,李元霸那惊世骇俗的四平山一战,是不是就借鉴了杜伏威这一战呢……

标签: 尉迟恭

更多文章

  • 过年为什么要贴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为何能成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尉迟恭

    过年为什么要贴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为何能成为门神?门神,即守卫门户受民间信仰的神仙,人们认为贴上门神可以守卫家庭,保平安、卫家宅、驱邪避鬼,一般都在农历除夕时贴于门上,门神非常受民间的欢迎爱戴。据史书记载,周朝就有了贴门神的习俗,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发展革新。门神有驱邪类、祈福类、宗教类、文官类、武将类,

  • 尉迟恭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晚年却很少与人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尉迟恭

    唐初能与秦琼相比的猛将,就只有尉迟恭了。尉迟恭(585~658),字敬德,一般多以字称呼。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隋末为将时,镇压过民变。后被刘武周任用,为偏将。随刘武周攻唐,破晋、浍等州,击破唐永安王李孝基,擒获李孝基、独孤怀恩等唐将。620年柏壁之战后,刘武周战败投突厥,尉迟恭率众坚守介休,李

  • 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为何只有秦琼和尉迟恭被尊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家有卖萌旺标签:尉迟恭

    秦琼、尉迟恭二人“转型”为门神是源于小说《西游记》,但真实原因还牵扯到历史上一桩公案“玄武门之变”。《西游记第一十回》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唐朝初年,泾河龙王与一算卦仙人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唐朝谏臣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求救于太宗。太宗见言辞恳切就答应他,到了行刑的那个时辰,

  • 尉迟恭做了什么,才获得“玄武门之变”中的首功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尉迟恭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甚至是对于唐朝都是一次巨大的转折,司马光曾说过:“有了玄武门之变,才出现了一个千古明君,一个大唐盛世。”当然李世民的成功并不只因为他一个人的努力,尉迟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秦王麾下大臣也在这次事件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尉迟恭尤为突出。 尉迟恭乃是唐朝时期大将,跟随

  • 为什么唐初的将领秦琼和尉迟恭会成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尉迟恭

    小编三分钟带你了解相关缘由。秦琼(?—638),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他原本是隋朝将领,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寨。李密溃败后,转投王世充,见其奸诈不仁,便与程咬金改投李渊,在李世民下效力。他身经百战,屡受重伤,至于晚年多病。曾在玄武门之变中策应帮助

  • 隋唐英雄秦琼和尉迟恭,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尉迟恭

    秦琼厉害吗,秦叔宝当然厉害了,他是隋唐中的英雄人物之一,秦叔宝当时跟随李世民后为他打下了不少胜仗,所以,在李世民登基后,把有功之臣都画了画像,挂在凌烟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他们的功绩给磨灭。这些影响对后人都起到了激励额作用。秦琼秦琼的马西凉玉顶干草黄,也不是盖的。和赤兔胭脂兽放一起赛个跑。输赢没个一

  • 尉迟恭出道这么迟,为何名气却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骆志德标签:尉迟恭

    尉迟恭出道这么久,但是名气却非常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他的品性也非常好,是一个德艺双馨的人。而且他经常会被当作门神,在后市受人供奉,所以说才会一直这么声名远扬,名气非常大。尉迟恭非常受到李世民的重用,所以说大家都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一个人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而尉迟恭就是不仅有才华

  • 李世民要嫁小女儿,试探大哥尉迟恭,将军巧妙回答化解

    历史人物编辑:千年史馆标签:尉迟恭

    “我拿你当兄弟,你却想当我爹”“官场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这估计是尉迟敬德脑海中涌现出来的心里话。李世民在年龄上比尉迟敬德要小13岁左右,唐太宗突然要将自己女儿嫁给年逾五十的老大哥,着实吓尉迟敬德一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要从尉迟敬德说起。大唐功臣尉迟将军尉迟敬德年轻时候是一名打铁匠,赤臂光膀子的

  • 两大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为何能成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灿灿宠物标签:尉迟恭

    尉迟恭与秦琼本是英雄豪杰、开国勋臣,两人究竟为何会成为门神呢?这要从唐高祖李渊从晋阳起兵(太原起事)说起。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把自己的姨表兄弟李渊派到山西做事,此时隋朝危在旦夕,农民起义好似山火,越扑越多。李渊见状,心有所动,在自己儿子和亲信的劝慰下,决心在晋阳起义(617年)。作为皇家贵族的代

  • 唐朝名将如云,为何李世民视尉迟恭为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山河过客标签:尉迟恭

    唐朝名将尉迟恭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作为唐初开国大将,尉迟恭和其他名将一样都为秦王立下汗马功劳,论武功他排不上第一,论才气也捉襟见肘,为何被李世民看中,位列凌烟阁众将之首?尉迟恭是个降将,早年秦王东征西讨时无意间把尉迟恭抓来,接纳了这位将军。尉迟恭虽然是个二臣,但对李世民的忠心毋庸置疑,两人之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