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邺城之战:尔朱荣率7000人击败数十万敌军,葛荣只是个“暴发户”

邺城之战:尔朱荣率7000人击败数十万敌军,葛荣只是个“暴发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沈烈康 访问量:257 更新时间:2024/1/13 21:32:41

在南北朝时期,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名场面。一个领头者浩浩荡荡地率领着上百万的大军,却被对方仅仅只有7000人的团队,妥妥的撂倒。这简直是书写了活生生的兵败如山倒,其实这件事情的两个主角分别就是尔朱荣葛荣

在孝文帝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北魏在发展的过程中,重心都已经从黄河以北的地区逐渐转移到黄河以南的地区。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在北方边境也设立了一些军政,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巩固皇权,然而在军队士兵待遇不断低迷的情况下,更何况还有天灾,这些因素交杂起来之后,就让各个地区镇压的军队对于这种情况,越发的愤恨。

所以在公元524年3月份的时候,有两个镇的民众纷纷就开始起兵造反案,面对这样的情况,北魏朝廷的执政者也派出了军队去平定叛乱,但结局还是令人唏嘘不已的。

起义军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强大了,北方边境的六大军镇,最后都落入到了起义军的手上,而这件事情也就被称之为“六镇起义”。

一、权倾一时的尔朱荣

1、执掌北魏时的尔朱荣

就在尔朱荣成为了北魏真正的执掌者,是他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葛荣。在当时放眼望去,北方地区实力最为强劲的人就是葛荣。

并且葛荣这个人的野心也是比较大的,但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手底下所率领的军队数量极其庞大,堪称佣兵百万。并且对于进攻洛阳这件事情,他一直都是蠢蠢欲动的。正是在野心的驱使之下以及其他因素的推动之下,最终在邺城就爆发了一场血战。

2、尔朱荣的野心

他们这两个人都是枭雄,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在站出来的那一刻,都是来自于六镇之乱。然而站出来之后,葛荣所参加的那一方就是起义军,而朱荣所参加的就是北魏,也就是代表着朝廷去平定叛乱。

尔朱荣的野心也是比较大的,在他的规划中,北魏朝廷之后都是他一个人的财产。在他所下的这一盘大棋中,似乎所有的发展都朝着他的规划在逼近。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夙愿得以实现,他直接做出了血洗洛阳城的事情。一瞬间很多氏族大家庭以及都已经被汉化的鲜卑的贵族,都被他赶尽杀绝。

在这样的情况下,尔朱荣就成功地控制了北魏王朝的发展。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面子上过得去,而朱荣在当时还扶持了一个傀儡,那就是孝庄皇帝。对于这样的情况,孝庄帝也想反抗,但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办法。

《北史.尔朱荣传》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就在尔朱荣在洛阳城中大开杀戒的时候,孝庄皇帝也特别的心痛,但是他也只能无可奈何,更何况朝中的文武百官几乎都被尔朱荣所收买,只听命于尔朱荣的摆布。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尔朱荣本人还在晋阳地区,但是完全可以操控洛阳的一举一动。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尔朱荣为了能够满足一己私利,向前行进的每一步,都是在扶持着一个傀儡皇帝把这个傀儡皇帝牢牢的握在手中之后,才把整个北魏所掌控。

3、葛荣集团好比无根之木

葛荣相比起尔朱荣来看,就像是在战争号角吹响之后的一个“暴发户”。就在他加入起义军后,所干的事情也是比较残暴的,直接杀掉了首领杜洛周,紧接着又把其他小的势力逐渐的吞并。

在这吞并的过程中,为自己蓄势待发,让自己所率领的一帮人马成为了北方地区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个集团。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526年的时候,葛荣更是做出了常人不敢做的事情,建了国号并且称帝王。

虽然拥有如此庞大的势力,集团的发展也比较明朗,但是葛荣个人的能力就的确有些欠缺。因为他没有为这个集团的发展确定出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似乎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集团从上到下都在混日子,能过一天是一天。

他就是从起义军这个团队中发家的,所以致命的缺陷应该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他却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更何况他的集团虽然人数比较多,但是跟随他的人大多数都是流亡的人,又或者是乞丐,甚至是那些吃不饱饭的人。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量多,但一点也不精。就像在修楼房的过程中,虽然高楼大厦被建立起来了,但是根基完全不稳,又好比一个无根之木。

二、邺城之战的爆发

1、无根之木经不起风吹雨打

因为葛荣的集团就像是一个无根之木,所以完全是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的。倘若葛荣和美味之间的争斗出现了视力的情况,也就意味着整个集团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溃不成军。

更何况大后方也没有任何可以支撑的力量,所以对于个人而言,任何一次失败都会对他造成不小的打击。尽管尔朱荣,手上也沾满了鲜血,但是他的杀戮就是为了能够让北魏的朝政得以延续,能够控制北方。

要想得到洛阳城,还是需要洛阳城中那些大家族的支持。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夙愿,只要一条道路可以走,那就是杀出一条血路。更何况尔朱荣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在晋阳有一个根据地,但葛荣却完全没有。

2、葛荣并非获得下属信服

一个集团的领导者,如果不能够让自己的手下百般幸福,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呈现出巨大的弊端。而葛荣就没有获得下属百分百的信服。就在他刚刚称王之际,广阳王元深,虽然沦为了俘虏。

但当时起义军中有不少的人都希望能够把他扶持起来,认为他的身上有血腥,并且也认为跟随他在日后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然而当葛荣听见了这样的消息之后,就把这样的苗头扼杀在了萌芽中。最后直接杀掉了元深。

仅仅凭借着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他也是一位将领,也处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没有获得众人的认可。

相比之下,去投靠尔朱荣的人大都是实力特别强劲的人,并且拥有的影响力也比较大,比如说高欢以及宇文泰。这些在后期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投奔过尔朱荣。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邺城之战,就拉开了序幕。

3、大战一触即发

战争的号角吹响之后,而朱荣在当时选择了极其明智的做法,那就是退回到了他的老根据地,也就是晋阳。但是洛阳这个地区仍旧被他牢牢的掌控着,只不过采用远程遥控的方法。然而摆在葛荣面前的唯一出路,那就是率领着大部队一路南下。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够养活自己,才能够让众人信服他。而在南下的过程中,矛头直指邺城,只有取得了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才有资本向洛阳逼近,紧接着把洛阳也占据。

不管是葛荣还是尔朱荣,他们都知道邺城的重要性。一旦葛荣成功的拿下了邺城,又怎会就此收手?下一步计划势必是要攻打洛阳。作为已经把北魏都操控在手中的尔朱荣,又怎会放任葛荣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跳舞,所以他必须采取行动。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制止葛荣,很有可能孝庄帝就会在一瞬间倒戈,甚至还会被葛荣收买。

在这样的尴尬情境下,尔朱荣所采取的决策是擒贼先擒王!虽然葛荣集团的人数是特别多的,但是集团内部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纷争,并且人心也不齐就像是一盘散沙,如果能够从中作梗,不断的分裂他们的小团队,到最后他们只可能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尔朱荣就率领了一支武力值爆棚的精锐部队,直接把目标放在了首领的身上,也就是葛荣的身上。

就在邺城被团团围住的时候,伴随着时间逝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增加着危险。倘若葛荣攻破了城池,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尔朱荣在最短的时间内派出了最强有力的部队。而葛荣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劣势,反而还很得意。

并没有把对方来军放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他们人多,但是他们的士兵质量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结语:

虽然人数力量相差巨大,但是在战争过程中应变准备不够积极的葛荣,最终还是以惨败落幕。毋庸置疑的一点便是,尔朱荣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打败葛荣,得益于他个人做出了很多的功课,比葛荣多想了一步。

在策略这一方面选择擒贼先擒王,活活的抓住了葛荣之后,剩下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当起义军看到首领都已经被捉之后,一瞬间就变得分崩离析。所以说尔朱荣的斩首行动进展得还是相当顺利,仅仅凭借着7000人的精锐部队,就打败了敌方百万大军。

他们二人都是乱世中的枭雄,但是因为所走的道路不同,到最后发展方向不同。在他们二人的较量之下,最大的赢家还是尔朱荣。

参考文献

《魏书.尔朱荣传》

《资治通鉴.梁纪八》

标签: 尔朱荣

更多文章

  • 北魏权臣尔朱荣和元天穆,为何被傀儡皇帝一举拿下?原因耐人寻味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尔朱荣

    历史上有很多功高盖主的权臣,有的权臣借助自己势力推翻王朝统治,自己成为新皇帝,有的权臣与皇帝斗智斗勇,最后无奈被杀,而有的权臣,诸如尔朱荣一样,自己一个大意,就被皇帝一举拿下,悔之晚矣。关于尔朱荣与元天穆是如何被皇帝一举拿下的,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讲一讲,也许会让人们从中有所启发。一、尔朱荣与元天穆之死

  • 北魏末年权臣尔朱荣当政期间表现如何?他结局怎样?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尔朱荣

    尔朱荣(493年~530年),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朔州西北,一说忻州 )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尔朱荣早年袭封父位,担任第一领民酋长,成为很有地位的部落贵族。招兵买马,壮大力量,将女儿嫁给孝明帝元诩,镇压农民起义。孝昌二年(526年)八月,举兵袭取肆州(今山西忻县),自置官吏,兵势渐盛。武

  • 北魏混乱尔朱荣得利?乘势笼络英豪,为打下江山奠定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尔朱荣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贺拔允、贺拔岳两兄弟流落恒州贺拔度拔与他的儿子贺拔允、贺拔岳跟宇文肱他们父子以及独孤信等人合作结盟,直接干掉了镇守武川的武将。但是在这不久,依附在破六韩拔陵手下的敕勒人就立刻率领大军攻打来。敕勒人何等勇猛,贺拔度拔等人自是不敌,甚至贺拔

  • 被皇帝亲自手刃的奸雄尔朱荣,为什么没有篡位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分队兮兮标签:尔朱荣

    历史纷乱,而结果不乱。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每一个王朝之末,必因各种原因造成天下大乱。大乱之中必有奸雄出现。北魏末年的尔朱荣就是一位让人畏服又憎恨的人。当时当政的胡太后淫乱不堪,搞乱朝野,民愤积怨,使得北魏王朝岌岌可危。这时尔朱荣借机而起,凭着天生的军事才能,几次力挽狂澜于既倒;救朝廷于危难,功劳举

  • 北魏时期,枭雄尔朱荣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魏体育标签:尔朱荣

    尔朱荣是北秀容(今山西朔县北)的一个酋长,可能是一个鲜卑化的羯人(和石勒同族)。我个人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怪,不太好听,但是尔朱荣长得又白又帅,人也很聪明,决断能力强。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尔朱荣荣洁白,美容貌,幼而神机明决。——《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

  • 乱世奸雄尔朱荣:军事天才,政治低能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尔朱荣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方戍边鲜卑贵族待遇骤降,加之孝明帝时期的政治腐败,横征暴敛,终于爆发了六镇起义。在参与朝廷平叛的行动中,军阀尔朱荣逐渐展露头脚,势力不断壮大,终于控制了北魏朝廷,成为曹操类型的奸雄。尔朱荣(公元493年-公元530年),字天宝,契胡族,北秀荣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权臣、军事家。

  • 河阴之变:尔朱荣屠杀北魏2000多王公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尔朱荣

    尔朱荣终结北魏皇室,宣告开启新时代。北魏是北朝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从道武帝拓跋珪建国到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再到东西两魏被北齐北周取代,先后延续了170余年,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中存在时间较长的朝代,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大。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北魏后期,封建化的成果初见成效

  • 击败陈庆之、歼灭葛荣的尔朱荣,统一了北魏,为何没能熬过38岁?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尔朱荣

    南北朝历史上,涌现出了不少牛逼的高人。尔朱荣绝对是这帮高人中的佼佼者。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东晋南北朝期间的北方,曾经经历过4次统一,其中一次就是尔朱荣搞定的。这事儿还得从五胡十六国时期说起。那时候司马睿带着一帮士族南迁,建立了东晋。导致整个北方落入胡人之手。当时的北方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服谁!

  • “北魏的曹操”尔朱荣:征伐北方六镇,拯救魏政权,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尔朱荣

    北魏孝明帝时,承袭了父爵的尔朱荣,趁北魏末年兵乱四起之际,招引聚集四方的义勇,逐步组建了一支强悍的契胡军队,并借着为北魏朝廷效力的机会,逐步图谋自己的霸业。出身契胡酋长家庭,世居秀荣川(今山西朔州)的尔朱荣是一位姿容俊美,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更是一员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的猛将。《魏书》上还说他“神机明决

  • 进退维谷的权臣—尔朱荣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尔朱荣

    历史上总有那样一些人,因为天下时局变化,加上朝廷懦弱无能而应时而出,手握朝政而君王都需要被迫让步,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抱负,可惜在时局之下难以施展,最后大多数都难以保全自身,他们被称为权臣,从周公旦,霍光,王莽到曹操,张居正等都是这样的人,而在南北朝的北魏,也有这样以为“奇才”,稳固了北魏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