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尉迟恭和程咬金儿子,均可陪葬昭陵,秦琼儿子为何不能陪葬昭陵?

尉迟恭和程咬金儿子,均可陪葬昭陵,秦琼儿子为何不能陪葬昭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安内史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1/26 1:41:46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新唐书·列传·卷十四》

这是《新唐书》对唐朝名将秦琼的描绘。

古代陪葬制度,同殉葬制度完全不同。殉葬是一种残忍的封建制度,以剥夺他人的生命权,满足权贵们的享受。而陪葬制度则是古代一种莫大的荣誉,能够陪葬在皇帝身边,是整个家族的荣耀。

因此只有功臣,才能够陪葬在皇帝身边,享受王朝百年的祭拜。在唐朝开国功臣中,尉迟恭程咬金都陪葬在昭陵,他们的儿子中,也都有人陪葬昭陵。为何秦琼的儿子们,不能陪葬在昭陵呢?还真是事出有因。

有人会说,尉迟恭和程咬金都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同李世民更加亲近,因此才得以陪葬昭陵。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了中立,因此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末位,他的儿子才没有资格,陪葬在昭陵。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秦琼的儿子没有陪葬昭陵,不是这个原因。我们先从秦琼的生平,了解一些事情的真实原因。秦琼,齐州历城人,先是在隋将来护儿麾下效力。在来护儿麾下,秦琼立下赫赫战功,受到来护儿的器重。

此后,秦琼又被张须陀调入麾下,讨伐瓦岗军。张须陀遭遇瓦岗军伏击,被李密杀死,秦琼被俘后,投降了李密。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宇文化及率领大军返回关中。宇文化及途径黎阳,于李密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

在秦琼等将军的率领下,瓦岗军连战连捷,最终将宇文化及的叛军击溃。李密因为这场胜利,居功自傲,随意处置部下的将士们,引得将士们寒心。王世充突然袭击瓦岗军,最终将李密击败,李密逃走,秦琼等人被俘,投靠了王世充。

王世充为人奸诈,秦琼不愿意与之为伍,和程咬金一起,在阵前起义投靠了唐军。可是秦琼的妻儿,被扣留在王世充处,秦琼离开后,王世充将其家人处死。秦琼悲痛欲绝,从此再也没有续弦,心中一直给结发妻子留着位置。

此后,秦琼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建立了李唐江山。李渊曾经亲自赐予他金瓶,秦王李世民对他也非常器重,同他称兄道弟。等到唐朝建立后,秦琼被册封为胡国公,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的儿子中,嫡子尉迟宝琳,曾担任过卫尉少卿的职务。后来,唐朝皇帝屡次升迁他的职位,历任右卫将军、卫尉卿。尉迟恭去世的时候,尉迟宝琳承袭了父亲鄂国公的爵位,在记载中:

“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子宝琳嗣,官至卫尉卿。”

尉迟宝琳在卫尉卿的任上去世,被批准陪葬在昭陵,也是尉迟家莫大的荣誉。而程咬金的儿子,同样也有一位陪葬在昭陵,那就是程处亮。程处亮是程咬金的次子,也是嫡子,后来迎娶了唐太宗的女儿清河公主

程咬金的卢国公的爵位,由嫡长子程处默承袭,但是陪葬昭陵的却是程处亮。还是因为程处亮是驸马爷,迎娶了唐太宗的十一女清河公主,同唐太宗关系更为亲近,在记载中:

“处亮,以功臣子尚太宗女清河长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

程处亮,因为迎娶了公主,得到了一千户的食邑,因为女婿的身份,最终得以陪葬昭陵。从程处亮和尉迟宝琳的身份,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嫡子,均为原配妻子所出。这就要讲到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在当时讲究尊卑有序,因此是嫡出,还是庶出非常重要。

在秦琼去世后,李世民前往吊唁,伏在棺材上放声大哭,完全不顾及自己帝王的体面。李世民对秦琼有感情,他们曾经一同经历了战场的腥风血雨,奋勇拼杀才建立了唐王朝。

秦琼因为战伤复发去世,李世民怎能不感到悲痛呢?李世民亲自下令:

“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而秦琼的儿子为何没能陪葬昭陵?就是因为秦琼的嫡子,全部被王世充杀害。秦琼没有再续弦,只有几个小妾所生的儿子,皆为庶出。在秦琼墓志铭记载中:秦琼有三子,名为秦怀道、秦某道、秦善道,皆为庶出。

正是因为秦琼儿子均是庶出,在唐朝的史书中,对他们少有记载。秦琼三个儿子没有嫡子的身份,因此没有机会,得以陪葬昭陵。从秦琼儿子,同尉迟恭和程咬金儿子的待遇差别,可见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根深蒂固。

标签: 尉迟恭

更多文章

  • 秦琼尉迟恭为什么会成为门神 秦琼程咬金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尉迟恭

    贞观年间李世民为了怀念那二十四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能人将相,特命人为他们画像,也就是后来的《二十四功臣图》,秦琼和尉迟恭当然也在其中。那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两人又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秦琼和尉迟恭都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鄂国公,两人都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成为太子,登上皇位做出了杰

  • 秦琼和尉迟恭同是门神,为何秦琼在凌烟阁排24?排名公正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尉迟恭

    在古代名将之中,秦琼和尉迟恭同为李世民的部下,两位大将化身为门神,保卫家家户户平安,被百姓当成神人已经有上千年了,春节贴门神成为一种习俗,在百姓眼中二人是相提并论的。可是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秦琼比尉迟恭的地位要低许多,不论是从战功,还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来看,秦琼都是比尉迟恭要差一点距离的,准确

  • 此人“三箭定天山”,堪比秦琼、尉迟恭,一人击垮高丽25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尉迟恭

    大唐第一代名将中,最知名的是李靖、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在这些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又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其中最知名、最杰出的当属薛仁贵。薛仁贵出身普通,而且生的晚。李靖、尉迟恭、秦琼等建功立业的时候,薛仁贵还没出道。一直到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高丽时,薛仁贵才参军。这会唐初名将大多已去世。在征高丽的

  • 唐初猛将如云,究竟谁更厉害?史载尉迟恭、秦琼一战见分晓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尉迟恭

    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以李渊为核心的唐朝政权,于公元618年建立。此后,面对天下各大诸侯以及盘踞势力,李渊都能派出武将征战讨伐,并顺利将大唐版图越扩越大。那么,就当时唐朝初年的猛将来说,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尤其是尉迟恭和秦琼,这两位“国宝”武将来说,是秦琼实力更强?还是尉迟恭风采更甚?关于这件事情,我

  • 大唐第一猛将被证实:并非尉迟恭,不是李元霸,墓志出土揭晓事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个坑标签:尉迟恭

    隋末唐初,群雄并起,天下战乱,无数英雄豪杰诞生于乱世中,却也陨落在乱世中。李氏父子趁机在晋阳起兵,随后一统天下开创了千古盛世的唐朝。李氏父子能一统天下,手下武将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众多描述隋末唐初的小说或电视剧,都提到了随着李氏父子征战的武将,有人说李元霸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也有人说尉迟恭才配称得上

  • 两大门神决斗,明显秦琼武功略高一筹,李世民却因此重用了尉迟恭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尉迟恭

    文/海鱼旧馆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发《说唐演义全传》中将隋唐时期的人物归类排名,号称“隋唐十三杰”,其中因为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武艺不分高下,二人被并列排在了第十三位。虽是十三杰的末位,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却凭借他们的英勇善战,以及格斗能力之猛,导致恶人都怕他们,因此被后人供奉为门神来辟

  • 尉迟恭玄武门之变立下首功,深受器重,为何晚年却不敢出门?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尉迟恭

    尉迟恭晚年并非是不出门,而是自己玩自己的,不与外界往来。《旧唐书》中记载:“(尉迟恭)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此前,尉迟恭虽也有很高地位,却也鲜少出征。由此可见,早在贞观初年,尉迟恭便已经很低调了。除他以外,程知节(程咬金)、秦叔宝等老将都十分低调、他们不仅很少参与战事,也鲜少

  • 同为重量级隋唐英雄,为何李世民重用尉迟恭不重用秦琼?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尉迟恭

    在关于隋唐英雄的评书演义里,秦琼被塑造的有勇有谋重情重义,必须找一颜值担当的帅哥来演,而尉迟恭被塑造成五大三粗一黑汉,有勇无谋鲁莽冒失,成为隋唐版张飞。其实这是对历史真实极大的歪曲。事实恰恰相反,秦琼才是只有匹夫之勇的角色,而尉迟恭却有勇有谋,因此李世民一直重用尉迟恭而不重用秦琼,至关重要的玄武门一

  • 门神是谁?不止秦叔宝和尉迟恭,竟有人将太监作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尉迟恭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门神的类别,共分为六类;也从源头介绍了门神从桃人到年画的演变;还介绍了民间门神习俗的禁忌。每当过年,我们就可以看到卖门神年画的,年画上的人总是张牙舞爪,让人感到害怕,后来才听到家长说,这是秦叔宝和尉迟恭,是帮助李世民平定天下的功臣。知道了门神的内在美,就再也不害怕他们瞪得圆鼓鼓的

  •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尉迟恭,得知后却开始修道,表示我想成仙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说者标签:尉迟恭

    历史的每一代皇帝,都有属于自己的政治手段,只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和地位,说到最伟大的君主莫过于李世民,不仅带着群臣横扫天下,还建立了大唐帝国。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特别喜欢用政治手段则是帝王之术,而这个帝王之术,让他的心腹尉迟公那可是苦不堪言。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尉迟恭,得知后却开始修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