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乱世侯景:以八百残兵灭南梁,饿死梁武帝,称帝后被群殴死无全尸

乱世侯景:以八百残兵灭南梁,饿死梁武帝,称帝后被群殴死无全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玮哥讲史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1/14 6:21:01

547年,高欢死后,东魏有一个大将便再也没有对手了,他就是侯景。纵观高欢的手下,大多是一些有勇无谋之辈,没有一个能与侯景抗衡,这也是侯景野心勃发的资本。对于这一点,高欢早有预料,于是他生前就告诉自己的儿子高澄:“侯景必反,只有一人能与之匹敌,那就是慕容绍宗,我死之后你要重用他,他定能为你所用。”慕容绍宗是侯景的师父,但是侯景跟着他没多久就出师了,而且军事才能也是日益精进,甚至超过了慕容绍宗。

高欢一死,侯景就开始密谋造反了。他没有选择趁乱硬碰硬,而是想借刀杀人。侯景身踞中原,土地肥沃。他写了两封降书,第一封递给南朝梁武帝,称愿意以河南之地作为见面礼降梁称臣。第二封则寄给了西魏宇文泰,称愿意冰释前嫌,大家一起对付东魏高氏家族。

两国对于东魏的形势都很了解,如今侯景带着如此大礼来降,对于谁来讲都是好事,于是他们在不知侯景写了两封降书的情况下,纷纷答应出兵帮助侯景。时年84岁的梁武帝,一听说侯景要投降,立刻封其为河南王。西魏宇文泰虽十分了解侯景,知道其狡猾无比,但他又自信地认为“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于是决定冒险一搏。

侯景造反后,高澄马上派兵进攻豫州,侯景从容应对。西魏军在东魏军侧后制造威胁,南梁军则北上占领汝南,然后北出淮水,直指东线重镇彭城。此时,高澄三面受敌,直接被侯景打懵了。

其实侯景的真正目的,是想打破北方两强对立的局面,让局势重新回到当年五胡乱华时诸国并立的局面,到时候自己再趁乱自立,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南梁虽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却因为数十年未打仗,被东魏名将慕容绍宗以少胜多,胖揍了一顿。慕容绍宗的出场,给了侯景强力的打击。打败南梁军后,慕容绍宗将矛头迅速指向侯景,大军直逼河南。此时,慕容绍宗决定按兵不动,与侯景对峙,凭借东魏一国之力,慢慢耗死侯景。

西魏援军赶到后,发现侯景居然与南梁勾结。这下,仅有的一丝希望破灭了,面对脚踏两只船的侯景,西魏将士无不大骂“渣男”。然后,他们开始转头攻击侯景。在西魏和慕容绍宗的联合攻击下,侯景的五万大军几乎被全歼。

最终,侯景带领800残兵败将逃入南梁寿阳郡。南梁发现后,本想将他抓住,以求自保。但是梁武帝认为,利用侯景来制衡北朝也不是一件坏事。后来,侯景听说南梁想与东魏议和,准备把侯景作为见面礼送给东魏,于是侯景决定造反。

因为人手不足,侯景关闭寿阳城门,把全城所有的青壮年全部集结起来,组成了一个8000人的队伍,然后大军直指南梁都城建康。梁武帝派十余万兵力从各镇出发前去围剿,在他的眼里,侯景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虽然梁军兵力雄厚,但是各路兵力相隔甚远,达数百里。侯景选择逐个击破,从寿阳出发后进入东南腹地,然后敏锐地疾行至建康。梁军的兵力都集中在边陲重镇,都城建康兵力不足,只有一两万人。侯景一边打一边扩充兵力,然后将抢来的金银财宝和女人都分给部下,让他们更加为自己卖命。到达建康的时候,侯景的兵力已经扩充到数万人了。

事实上,此时的南梁已经是内忧外患。梁武帝晚年统治昏庸,自己的几个儿子各怀鬼胎,恨不得梁武帝马上原地去世,然后自己才能上位。此时侯景如入无人之境,开始攻打台城。在双方对峙之间,南梁七皇子即荆州刺史萧绎和八皇子即益州刺史萧纪都选择了按兵不动。其余各镇见皇子都不肯救亲爹,于是也选择了沉默。

549年,侯景攻破台城,活捉了梁武帝,将其活活饿死。然后,他立太子萧纲为帝,还霸占了萧纲的女儿美丽的溧阳公主,并逼迫萧纲封自己为“宇宙大将军”。随后,侯景将满朝文武杀死。两年后,侯景废掉萧纲,立豫章王萧栋为帝,随后又让萧栋禅让,自己称帝,国号汉。就这样,侯景以八百残兵的班底闯入南梁后成功逆袭最终灭了南梁。

然而,侯景虽然占据了建康,却未能征服整个江南。南梁的优势兵力全部分散在各地,此时的他们见时机已到,纷纷出来讨伐侯景。551年,侯景攻陷江州、郢州等地。七皇子萧绎手下大将王僧辩与侯景的二十万水军会战于巴陵,此战侯景大败。此时的侯景,皇帝的位子还没坐热乎,就一蹶不振,成了瓮中之鳖。

552年,侯景再次被王僧辩、陈霸先等人击败。侯景想要逃跑,但被部下杀死。至此,“侯景之乱”彻底落下帷幕。侯景在南梁的名声非常不好,上到南梁皇室,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想要将这个乱臣贼子生吞活剥。

侯景死后,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斩下来送给东魏的高澄,将他的头颅送到江陵,把他的尸体抛尸建康街头。百姓见状,无不欢欣鼓舞,争先恐后地要吃侯景的肉,就连被他霸占的妻子溧阳公主都分食了他的肉。人们将侯景的骨头烧成灰,泡在酒里喝下。梁元帝萧绎将侯景的头颅先挂在江陵闹市示众多日,然后又将其煮熟后收藏在武库。侯景的死状,与篡汉的王莽相同,他的儿子也都相继被施以酷刑后杀死。

侯景这个人有能力,充满野心。在四分五裂的南北朝时期,没了高欢的克制,他的野心和欲望迅速膨胀。但是在那个分裂的时代,凭他一己之力又怎能将那乱世玩弄于股掌之中呢?所谓成王败寇,侯景的失败源于他的失道寡助,最终被群殴致死。但在那样的情况之下能独撑四年,影响了天下形势,也绝非等闲之辈能为之。

标签: 侯景

更多文章

  • 侯景是被冤枉的?侯景之乱是被逼出来的,而梁武帝成了神助攻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侯景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在涡水大败,当时身边带着八百残兵,可是谁也不知道就是这惨败后,侯景靠着这八百残兵就将大梁搞得焦头烂额。而说到侯景之乱,肯定很多人都会说侯景是“逆臣”。“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咏怀古迹》就连我们的杜诗圣,在《咏怀古迹》中都将“侯景”定性为无赖,那搜史君

  • 死于大舅哥之手的侯景

    历史人物编辑:孙北京标签:侯景

    看罢徐仁修《探险路上的情书》之婆罗洲的华人一节,心情久不能平。徐仁修的感慨在于,华人之不团结。在印尼西爪哇如此,在婆罗洲依旧如此。婆罗洲分属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西爪哇的华侨把台湾的华人骗来合伙办厂,厂有了规模,上了轨道,假意殷勤,让合作伙伴回台搬来家小。临行之际,赠送很多礼品。等到

  • 二易其主的侯景,众人憎恨的侯景,为何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夢玲说生活标签:侯景

    侯景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他领兵起义反了萧衍的缘故。说实话的,如果侯景不是有着一举动的话,估计没什么人知道他,并且他并不是多么英俊的人,带兵打仗的话,也有其他的珠玉在前,别人也看不到他出彩的地方。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居然二易其主,给自己找了两次靠山,说起来也算是个厉害的人物。侯景只是一个普通的被鲜

  • 梁武帝对侯景有再造之恩,为何侯景还要将萧衍活活饿死在台城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侯景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侯景这个人就是来捣乱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天下三分,强大的北魏王朝被权臣高欢和宇文泰两个人分成了东西两个魏国,而南方则进入到了南朝的梁武帝时期,这三方三足鼎立,一时间谁都灭不了谁,不过最强大的还是东魏,毕竟在高欢的把持下,东魏占据了当时最繁华的中原地区。最弱小的则是西魏了,因为他

  • 侯景之乱怎一个“乱”字了得?野心家各有所想,还有他乱上加乱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侯景

    侯景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叛将,达到了叛徒的最高境界;他创造的“侯景之乱”,使得当时本来就四分五裂的社会,更加乌烟瘴气;一时间兵荒马乱,百姓苦不堪言;然而侯景之乱还有一个重要的帮凶,他把叛乱带来的负面效应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给全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侯景家乡是北魏怀朔

  • 穷途末路的侯景何以横行江南?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侯景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它不仅仅是改变了南北朝的政治格局,更是摧毁了江南自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为之后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这其中的代价是繁华的江南之地几为废墟,以及百万的生灵涂炭。区区一个侯景,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竟然能够把江南搅得个天翻地覆呢?侯景,羯族,据传为西域来中原

  • 风云南北朝之侯景之乱:梁武帝给侯景下套,没想到被侯景反噬了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侯景

    侯景这个南北朝搅屎棍,是谁见了也不待见的主。早年这哥们跟着北魏大丞相高欢混,高欢活着还能镇得住他,高欢前脚刚死,侯景后脚就背叛了高欢的儿子高澄。侯景觉得高澄是个鲜卑小儿,压根就不足以统领四方。高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二话不说就要灭了侯景。侯景也不是傻瓜,立刻撒丫子跑路了。他最初打算投奔西魏宇文泰,连

  • 两朝风云朝廷大臣对侯景叛乱示警,为什么萧衍姑息纵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侯景

    侯景先叛魏后叛梁,对南北朝三国的局势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也使得南朝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了下坡路。侯景的叛乱对东魏造成的损害还能够勉强承受,但对南梁的损害却是近似于灭国的。侯景的叛乱将整个南梁的门阀士族和朝廷军队卷入其中,陷入了国家大乱的境地,甚至于连都城建康和萧衍的皇宫都沦陷了。这样毁灭性的打击是南梁难

  • 都说陈叔宝是个非常荒唐皇帝,那他到底有多荒唐?荒唐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陈叔宝

    陈叔宝有多荒唐呢?别的不用多说,只说一件事,就足以彰显这个人荒唐到了什么地步。大将萧摩诃可以说是南陈最后一根擎天大柱。而且,陈叔宝能登上帝位,萧摩诃功不可没。当年陈宣帝陈顼病重时,陈叔宝和二弟始兴王陈叔陵、四弟长沙王陈叔坚一起入宫侍疾。始兴王陈叔陵早就看荒唐无耻的陈叔宝不顺眼了,他阴怀异志,在宣帝咽

  • 陈叔宝在宠妃处发现一个美人,他责怪妃子为何不早早将美人献上?

    历史人物编辑:大百娱乐谈标签:陈叔宝

    人与人的相遇,似乎都有很多的因缘际会。若是命里注定你会遇到谁,那么不管中间有什么阻碍,你们都会相遇,若是无缘,就算是近在咫尺也难以相遇。公元568年,太子陈叔宝到宠妾龚氏处闲逛。他看到一个小宫女长得好看,情不自禁撩起她的长发闻着,他责怪龚氏:“后宫有如此尤物,为何私藏不献给我?”他拉着小宫女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