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北朝侯景:打破历史僵局的,也可能只是“搅屎棍”般的人物!

南北朝侯景:打破历史僵局的,也可能只是“搅屎棍”般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洞悉娱乐圈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3/12/10 7:20:05

说到历史上的搅屎棍,我首先想到三个人:项羽、侯景、阿道夫。

回望历史,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

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车子原地打转,走不动的时候,这时期可长可短,我们都谓之历史的僵局。

这僵局恰似一摊死水,已经掀不起半点涟漪,当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有一些个混不吝的战略冒失者走向前台,他们抱着熊心豹子胆似的梦想和超世之才的光环出场,然后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陨灭自身的方式结束,扫灭了自己,也打破了僵局。

我们将这样的人物称作搅屎棍般的人物。

一个搅屎棍般的人物,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历史僵局的破局者,这可能根本不是当事者的初衷,但局势却实实在在因当事者的“鲁莽”而变通了。这也是一种历史的辩证法。这样的人物实在不少。

01 楚项羽破局,汉刘邦得利

秦末天下大乱,起义军在经历了一波进兵高潮之后,遭到秦军猛烈反攻。

秦将章邯领着他那帮子骊山徒兵,如猛虎出笼,左冲右突,南下北上。

他们先是干掉吴广陈胜,灭了张楚政权。继而击破齐魏,杀了齐王田儋魏王咎。再而斩杀项梁,扫荡强楚。最后北上围赵王于巨鹿,起义形势急转直下。

是时,赵向各大诸侯求援,齐、燕、楚等数十路诸侯相继开到巨鹿附近,但无一路敢与章邯决战,历史进入短暂的僵局。

这时,身负家仇国恨的楚军次将项羽走向历史前台,他提着坐山观虎斗的上司宋义的首籍走出中军帐…

然后,破釜,沉舟,持三日粮,全军渡河,遇秦军九战九捷,虏围城秦将王离,项羽击退了章邯,完成了其他诸侯敢想,而不敢做的事情。

此后大势,大家便都略有耳闻,项羽的楚军一战立威,各路诸侯唯有拱手听命,章邯也于进退两难之际,束手投降。刘邦则在南边一路迂回捡了大便宜,灭亡秦朝。

项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秦末农民起义僵局中的破局者。

试问,如果按照宋义的所规划的路子走,如果没有项羽这个破局者,如果把项羽和刘邦对换一下,那秦与六国的攻守形势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样,刘邦的对手未必就是项羽,汉朝也可能就无从谈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项羽以近乎“鲁莽”的方式破局,然后在几年间便快速陨灭了自己,最终成就的却是刘邦的汉家王朝…

02 侯景陨灭搅动均势,宇文泰渔利笑纳疆土

在700多年后的南北朝时期,则出现过一个东魏、西魏、南梁并立的三国均势时期。枭雄侯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搅动那三国均势的大搅屎棍。

东魏的实权派人物是大名鼎鼎的贺六浑,也就是高欢,占据着关东(潼关以东)的中原之地,军事实力最强。

高欢最强劲的对手就是占据关中的小年轻宇文泰,字黑獭。

两人的起步都得益于北魏末年的六镇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打垮了北魏,却造就了一批军阀。他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然在淮河以南还有个逍遥翁——南梁皇帝萧衍。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翁,每天都在那里隔江观虎斗,摩拳擦掌。

只是,高欢、宇文泰、萧衍是谁也想搞倒谁,但又是谁也搞不倒谁,这就是均势。

此时的宇文泰、萧衍并没有给侯景太多的注意力,哪怕侯景是高欢麾下最厉害的角色之一,哪怕侯景掌控者东魏在黄河以南的各城军政。

因为高欢当时健在,高欢武力值太强,压制了侯景的光芒和野心。可是高欢一死,高澄上位,变局就来了。

侯景如同摆脱了如来的五指山,迫不及待地便了跳出来,正如他之前表态的那样,高澄拿不住他,他不会给此人卖命。凭着河南重镇,他到哪儿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在和三家枭雄一番博弈后,侯景终于搭上了南梁萧衍的这条大腿。

侯景写折子表态愿意向萧衍称臣献城,萧衍则大手一挥,立即派大兵北伐高澄。双方各取所需,眼看,两人就要搞掉高家的地盘了。

不曾想,梁将太多无能,梁军不抗打,主将次将双双被俘,最后只有瘸腿的侯景跑得麻溜,带着八百残兵抖了个机灵来到了梁地,不由分说便住在了寿阳城(今安徽寿县)。

萧衍也没过多计较,来得就是客,合作不成仁义在,让侯景好吃好喝,做寿阳的头子,先安顿下来再说。谁知却养虎为患。

萧衍自以为一生阅人无数,心底里也不把侯景放在眼中。侯景安顿下不久,萧衍竟公然和侯景的老东家高澄眉来眼去,大有恢复邦交之意。

这让侯景相当不自安,屡次表示高澄是咱共同的敌人,可不能敌友不分啊。

萧衍则轻轻点水敷衍着侯景,说什么君臣大义已定,保证侯景富贵依旧。然而在私底下却露出了另外一种意图,萧衍计划用侯景交换自己那位被俘主将,那可是自己的亲大侄子…

侯景侦知这个消息,看到“吴老公”如此不厚道,也就不再扯犊子了,“今坐听亦死,举大事亦死”历史上相似的画面再次出现,侯景早年间便有经略南方的念头,于是便造了萧衍的反。

这时,侯景终于活成了吕布的样子,只是,与吕布的有勇无谋相比,侯景此人政治上非常务实,军事上则强于用兵。

对内,侯景免除了寿阳城的田租和市场税,将百姓女子婚配士兵,进行战争动员。对外,则打出清君侧的号召,将萧衍身边的三位奸臣作为舆论靶子。

而且,侯景已经和身处建康一带的皇室萧正德联络上了。眼看着,侯景就要放大招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萧衍四路围剿大军到来之际,侯景果断率领精干部队悄悄开出寿阳城。

弃淮南,经谯州(滁州)、历阳(和县)、然后渡江到采石(马鞍山),五百里轻骑奔袭建康城(南京),谁都没想到侯景会来这么一手,直捣黄龙。

在萧衍那边,估计也只有内鬼萧正德知道侯景的计划了,但他不能说啊。他不但不能说,还要屁颠屁颠地帮着侯景兵临建康城,因为他还梦想着侯景帮他上位呢!

虽然在围城的日子里,很多时候,就连侯景也差点要崩溃了,但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侯景终究拿下了建康城。

之后,萧衍被饿死,萧正德也被处死,侯景干脆自己披上龙袍,当上了皇帝。

过了一把皇帝瘾后,侯景的“使命”就要结束了,他所凭借的战术优势,终究抵不过战略上的短视,他被各路勤王军队击败,身死国灭,以至于后世骂名滚滚来…

侯景之乱,带走的不仅是他自己,也带走了富贵梦幻的南梁盛世。

侯景之乱后,萧衍的儿孙们互相仇视,占地割据,纷扰之下,南梁覆灭。南朝重镇襄阳、荆州、巴蜀尽归宇文泰手中。

取梁而代之的陈霸先,也只能收拾残局,建立一个缩水版的南朝陈,暂时维持局面。

面对失去了的荆州、四川这两大屏障,陈霸先纵然武力值再高,也势不能回天,也只能暗暗发呆,三家均势已经荡然无存。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北方的宇文泰在那里得意的笑。

侯景“当仁不让”成为三国均势的破局者,南梁垮了,南朝衰了,宇文泰一跃成为最具实力的一方,最后隋文帝镰刀一甩,收割了全部韭菜。这又谁能想到啊?

03 阿道夫登场,产生蝴蝶效应

至于世界史中的那位美术生阿道夫,他发迹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僵局中,他以近乎疯狂的自信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最后的结果,他咎由自取陨灭了自身。世界的一切却也变了样子。

老牌帝国主义英法德统统变成了二流国家,各国民族解放运动趁热打铁取得胜利,美苏成为了世界霸主,战争期间产生的科学技术在战后得以大大发展,影响了新的时代。

这些东西都和阿道夫的初衷大相径庭,他压根不会想到自己在历史中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战略冒失者的作用,充其量就是帝国主义旧秩序中的一根大大的搅屎棍。

像项羽、侯景、阿道夫这样的人物,虽然在战术上有过辉煌的战绩,却终究抵不过战略上的短视。战略上的短视,让他们化身为了历史进程中的那只蝴蝶,产生了一系列蝴蝶效应,打破僵局是其中之一。

最后,用杨慎《临江仙》中的话来结束本文: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标签: 侯景

更多文章

  • 侯景惨败洞庭湖:北方人终究打不过南方人的水军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侯景

    侯景发动叛乱后,攻克台城、生擒武帝、击败各地援兵,占领了江东半壁江山。纵观整个南朝,只剩荆州刺史、梁湘东王萧绎这个最强大的实力派。侯景挥师西进,连克江州、郢州,兵锋直指荆州。双方在巴陵进行了一场大战,而这场大战,将决定整个南朝的命运。一、两军对峙巴陵城得知叛军西进,湘东王萧绎令王僧辩统领巴州刺史淳于

  • 侯景乱世并非偶然,而是梁武帝做事太荒唐,亲手断送唐国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侯景

    梁武帝出身于南朝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一的兰陵萧氏,在齐和帝中兴二年四月,萧衍起兵代齐为帝,以禅让的方式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梁武帝自己也认为前期的统治是“我家国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就这样看似繁荣的治世,却被侯景区区八百铁骑攻破建康。侯景之乱加速了萧梁政权的瓦解。萧梁政权的瓦解并不是一朝一夕

  • 侯景一个低级官吏发动的叛乱,无意间改变天下格局,促使隋朝诞生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侯景

    侯景在归降梁国之前,曾经跟随过尔朱荣、高欢,而就是这样一个降将,靠着八百残兵一路发展,最终举起大旗反梁,起初的形式对大梁十分有利,但大梁没有一位能人可以把握时机,让侯景一路兵临城下。侯景攻破大梁都城后,进宫见梁武帝时,有一段对话,搜史君觉得特别有意思。又问:"初度江有几人?"景曰:"千人。""围台城

  • 石勒率领羯族在北方肆意掠夺,侯景之乱后羯族逐渐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侯景

    五胡乱华,一段汉民族的血泪史,一场百余年的噩梦。自司马氏八王之乱后,中原王朝由于内耗而国力大减,军事能力也因此一落千丈。此时,胡人趁火打劫,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主的数个胡人部落入侵中原,北方汉人遭到了灭顶之灾。众多的胡人部族中,羯族人堪称是最残忍恐怖的一支。关于羯族人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

  • 宇宙大将军侯景,为何要背叛全地图玩家?梁武帝是否太过分了?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侯景

    论叛徒,宇宙大将军侯景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毕竟这位老兄几乎把全地图的玩家都给背叛了,就差背叛自己了。早年侯景是北魏北方六镇之一怀朔镇的军士,自幼好勇斗狠,战斗力惊人。这要是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人都不能放出部队,可一旦到了乱世,这样的人极有可能成为枭雄。六镇起义以后,侯景便投靠了枭雄尔朱荣,在尔朱荣

  • 侯景结局有多惨?尸骨无存,5个儿子被活活煮死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侯景

    古人说得好,好人有好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古代的人物有很多,侯景就是古代十恶不作的人,那么侯景的结局如何呢?侯景被杀后,双手被截下,脑袋被送到江陵,尸体暴露街头。最终尸骨无存,被分食殆尽。也就是说,侯景的结局是尸骨无存的,根本没有善终。在古人看来,这种人就是结局凄惨。没有得到善终的人,也是古人不愿意

  • 为何说侯景的出现让王谢二望族成为了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食趣美食标签:侯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王谢在士族门阀时代可谓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但月有阴晴圆缺,再旺盛的家族都有衰败的一天,对王谢而言侯景之乱是他们两家族噩梦般的存在,那么为何侯景会对王谢那么愤恨呢?侯景原本是东魏权臣高欢的手下,在高欢在世时侯景忠心的对待于他,但他不愿意受到高欢儿子高澄

  • 侯景之乱,烂泥扶不上墙的南朝士族集团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侯景

    公元548年在受到东魏打击后,侯景带八百残兵进入南梁。梁武帝萧衍收获一枚定时炸弹。侯景最初也想融入南方士族统治集团,他向梁武帝请求和高门大族的王、谢通婚,但是遭到拒绝。后南梁又想卖侯景换回被俘的宗室萧渊明,此事被侯景知晓后,侯景决心再次叛变。侯景将根据地寿阳打造成一个大军营,同时勾结临贺王萧正德。同

  • 侯景之乱:饿死著名皇帝,灿烂的江南文明接近崩塌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侯景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秦汉大一统之后,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末年,由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曾让中华民族回归短暂的统一。但两晋灭亡后,迎来了更加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公元534年,北魏一分为二,形成东魏和西魏,与此同时,南方的梁朝似乎更加繁荣,这三股势力曾一度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被人称为“后三国时代”。实际

  • 侯景之乱后的江南惨景:皇室被迫下嫁公主,人民百姓百不存一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侯景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八十六)萧纲在之前的故事里,我们已经讲了与《琅琊榜》里人物高度契合的梁朝皇子和皇侄——昭明太子萧统和临贺王萧正德。他们的归宿,与萧景禹和萧景桓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在剧中一直扮演着配角乃至滑稽角色的萧景宣呢?历史上,萧统死后,其同母弟萧纲继承太子之位。而这位太子爷,最终也成为了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