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盗嫂受金”的陈平,为何获刘邦重用?他对刘邦说的一句话是关键

“盗嫂受金”的陈平,为何获刘邦重用?他对刘邦说的一句话是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沐段子 访问量:4683 更新时间:2024/2/14 15:40:35

引言

冯梦龙说: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智慧、谋略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智者不知凡几,而这些人也凭借对智谋的合理运用,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一笔。

汉初谋士陈平,便是其中之一。以严谨著称的司马光,将他比之周朝微子,吴国伍子胥,亦可足见其功勋之高。而这些功勋的由来,皆赖其善于用智之故。

在秦朝末年的历史洪流之中,出身贫困的陈平曾先后投靠魏王、项羽,最后才在好友魏无知的引荐之下选择了投奔刘邦。

而在被刘邦任用之后,陈平“六出奇计”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他本人也官居相位,风头一时无两。不过,与同为谋士的张良相比,他却又因多阴诡之计而被看低。裴松之便有语:“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

但是我们却不得不说的是,在汉王朝建立之后“狡兔死,走狗烹”的政治生态中,陈平身居高位却能善终,这又莫不是他如冯梦龙所言一般善于运用智谋的结果。为此太史公司马迁在《陈丞相世家》中更是直言:“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弃项羽投刘邦,却被诋毁

这一点,在他初投刘邦时,面对一众同僚“盗嫂受金”诋毁的他的应对上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刘邦都有所质疑时,他仅仅用一句话,便将刘邦对他的质疑打消,更是让刘邦认识到了他的作用,对他委以重任。

陈平,少时家贫,但却喜欢读书。而他的哥哥对这个喜欢交游、读书的弟弟也是极其纵容,主动承担了家中劳作。

不得不说的是在陈平在出外游学之中,学识自然也得以长进。而在社庙活动之中陈平分肉的不偏不倚也广受好评。但是,对于一个贫困出身的农人而言这些夸奖其实并无大用。不事劳作,无所事事,甚至让陈平连娶妻都成为了老大难问题,最后他也不得不娶了一个“克死”五个丈夫的女子为妻,这才算了了一桩人生大事。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时势造英雄也!彼时的秦王朝,秦二世胡亥横征暴敛,昏聩无道,终于一场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点燃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号角。

而在这场涤荡了秦王朝的起义之中,陈平亦是顺势而为。他先是投奔魏王成为其谋士,后又转投项羽,并在项羽攻破秦国时获封卿级爵位。

但是,年轻的项羽轻狂、无谋与刘邦的老成持重相比却让他动了心思。

公元前205年,司马卯降汉,陈平被项羽责备,也让陈平自项羽处选择挂印出走,后又经由魏无知引荐与刘邦面见。

而在陈平、刘邦二人纵论天下之后,刘邦将陈平任为都尉,并命其监护三军将校。可以说这样的破格任命,尽显刘邦对于陈平的重视。但是,此事却令灌婴、周勃等将领不满,至于原因在《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是这样记述的。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原王察之。”

这段话直指陈平乃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物,他不仅有“盗嫂受金”之事,亦有背主之实。重用这样的人,显然是不合适的,众将自然希望刘邦能够明察。

而刘邦在听了这些话语之后,自然也是心生疑惑,于是他便先是询问了引荐陈平的魏无知,而后更是直接召见陈平诘问。面对刘邦的诘问,陈平又是怎么回复的呢?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在这段回复之中,陈平并没有直接回复众人诋毁言论的真伪,而是将魏王、项羽乃至刘邦的政治优劣,一一陈述开来。而刘邦要战胜当时争霸中的最强大对手项羽,无疑就要取长补短。

而善于任用谋士,便是刘邦之所长。

于是对于陈平,刘邦在此番攀谈之后不仅在将他重赏的同时,又擢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

小结

不得不说的是,刘邦做出了我们上帝视角中最优的选择。而在被刘邦委以重任之后,陈平也算是真正地登上了能够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舞台。

在楚汉争霸最激烈的前203年,彼时刘邦已经被围困荥阳城一年之久,形势岌岌可危。可是面对拒绝求和的项羽,陈平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离间计”。在他重金买通楚军的同时,陈平更是派人散播谣言,离间项羽与范增、钟离昧的关系。

而这样的计谋之下,范增被迫出走后被气死,眼看中了其离间计的项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遂又猛攻荥阳。形势再度危急,陈平则又出诈降之计谋,以假汉王为诱饵出东门,真汉王则从西门突围而去。

此后的数载之间,陈平在智擒韩信、巧解白登之围、智释樊哙等大事上更是游刃有余,智计百出。更令人钦佩的是,在韩信、英布等一众名将尽皆被诛的同时,陈平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对时局的正确洞悉而终得善终。

公元前178年,他去世时更是被赐谥号献侯。正所谓“聪明睿智曰献,博闻多能曰献”是也。而当我们翻看太史公在《史记》中对他的评价时,也就对“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不难理解了。

作为一本记载了3000多年历史的史书巨著,中国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太史公司马迁在书中记载了包括陈平在内无数的历史人物,并详尽的为我们进行了点评,它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史观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亦可以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子,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从而走向成功。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感觉刘邦的性格如此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科霖标签:刘邦

    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感觉刘邦的性格如此矛盾?最近在看资治通鉴,一开始楚怀王派遣刘邦的原因是因为刘邦是长者且宽厚,但是文中反复提到刘邦傲慢无礼。在入关中时能提出约法三章关爱百姓,却遇到危险是可以将骨肉推下车。难道对外表现都是装的吗?”刘邦的性格确实很矛盾,他既有宽厚仁义的一面,也有傲慢无礼的一面。他既

  • 刘家人出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周家人对下联,霸气十足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邦

    在一个小城镇里,有两户邻居刘家和周家,平日里关系非常好。一天,刘家人突发奇想,给周家出了一个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意在展现自家的名人堂。周家人接到对联后,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拿了一段时间后,回了一个下联:“周瑜黄盖周杰伦”,引得刘家人和周家人都大笑不止。从此以后,两家人经常相约出对子,有时候是一

  • 韩信灭掉齐国后,给刘邦“报喜”,刘邦大喜之际,心中却暗起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刘邦

    汉高帝四年十月(公元前203年)的一天,刘邦显得格外焦虑,他与项羽在荥阳一带鏖战一年多,却一直没有击退楚军,反而几次险些丢掉性命,凭借自己目前的兵力并不是项羽的对手,他只能等待韩信支援的好消息。不久一位信使千里迢迢从齐国来到荥阳战线,觐见汉王刘邦,他告诉刘邦韩信已经将齐国歼灭,刘邦听后大喜,拿下齐国

  • 他跟刘邦同一天生日,汉朝建立被封为异姓王,却背叛刘邦远逃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刘邦

    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希望自己被兄弟背叛,古代也是一样的,而且古人非常的重义气,一般的,如果选择了跟兄弟一起打天下,那么,肯定待遇啥的都会很好,在汉朝历史上,刘邦就不曾亏待过跟自己一起长大的兄弟,但是却遭到了背叛。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对待他的兄弟们都是不错的了,基本上那些跟他在沛县起家的兄弟,建国之后,都

  • 刘邦成功关键在哪?看过刘邦一生和彭城决战,答案并非会用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刘邦

    引言:明白自己的上限,明白自己的特长,是人生成长的必由之路。这点上,有无数历史前辈给出了答案。比如:春秋时代的齐桓公就是如此,一个好酒及色的齐国君王,空有雄心但能力其实不咋地,遇见仇人管仲之后,在鲍叔牙举荐下不仅放下仇恨,还全心信任,终于收获了春秋首霸,但管仲一去,他就作死,最后作死了自己不说,还丢

  • 项羽欲找刘邦单挑,刘邦却说了8个字,如今却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刘邦

    刘邦的兴起和项羽的兴起,是不一样的。同样是看秦始皇出游,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反映了作为下层农民,想走上更高地位的看法。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这是没落贵族的思想。秦统一全国以后,过去的六国的贵族们,不甘心自己地位的失去,处心积虑的想要恢复。项羽欲找刘邦单挑,刘邦却说了8个字,如今却成千

  • 刘邦当上皇帝后,老是有人在朝廷打架骂人,刘邦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刘邦

    刘邦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朝廷还是一片混乱,当然并不是说,朝廷那些官员都尸位素餐,只能工资不干活,而是说,朝廷没有规矩,上朝下朝随随便便。见了皇帝刘邦的面儿,吆喝一声:“三哥,吃饭了没有?”议事的时候,稍不如意就跳起来破口大骂:“俺入他奶奶,俺不同意!”没有一点儿规矩。这时候,曾经在秦朝当过博士的叔孙通

  • 樊哙不仅是刘邦亲戚,还2次救了刘邦,为何刘邦却派陈平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刘邦

    "樊哙与吕后串通一气,陛下百年之后,樊哙会与吕后图谋不轨"本就对吕后干预朝政不满的刘邦,听到这句话深以为然,深思熟虑过后,刘邦决定采用陈平之计,让周勃去军中斩杀樊哙,以消除后患。但让人疑惑的是,刘邦本事平平,能够打下汉朝天下,全靠一帮老兄弟的誓死追随,而樊哙曾两次救刘邦于水深火热之中,单凭这份恩情,

  •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刘邦的胜利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邦

    导语: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相信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他们两个用尽自己的才能在这个乱世当中崛起,两个人各显神通成为了当时天下的两个霸主。不过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掌握整个天下大事的权利,所以他们两个之间也开始了对战,虽然项羽不管在各方面都占尽了优势,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这不禁就让人感到疑

  • 他是刘邦一生最害怕的人,在刘邦死后,他还调戏了刘邦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刘邦

    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也是具传奇色彩的。刘邦出身草莽但最终夺得天下,一路自然也不会那么的顺利。在当时的天下,最为强大的势力就是项羽了。也是因此,刘邦在入主咸阳之后,因害怕项羽对自己动手,才不得不主动撤了出来,让关羽先入关中。后来鸿门宴上更是险象环生,差点命丧于此。后来刘邦在蜀中之地养兵多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