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雉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

吕雉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逸凌人物集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4/2/15 0:54:44

导语:吕雉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

从秦朝开始,中国便进入到了大一统的时代,然后这种模式一直被沿用,盛唐强汉等等王朝,令人心驰神往,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过一个王朝的成立并非是一个人的功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维护一个大统一王朝的运行,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选好人,很有可能就会令偌大的王朝分崩离析。所以在王朝的运行过程中,不光要选择君王,还要选择一个继承人。

按照古人的想法,一般情况下这个继承人都是自己家的大儿子,不过财帛动人心,这世间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一个利字,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利,什么手段都能用出来,所以每次的皇位争夺战都是那么残忍。

不过我们今天把范围缩小一下,来说一说这几个大王朝的开国太子,说实话这些人着实是有些惨。

悲惨的开国皇子

秦朝的第一个太子是扶苏,作为秦始皇的儿子,却没有继承始皇的霸气,可能受儒家的文化影响太深,最终导致被一道假的圣旨,最终闹得身死道消,让秦朝落到了到了胡亥手上,没过几年凉凉。

汉朝我们最后说道!

然后是隋王朝的杨勇,这个太子不简单,从小就饱读诗书,在老爹杨坚当上皇帝之后,直接就确定了他的统治地位。而且杨勇并非是一个书呆子,在战场上厮杀起来十分勇猛,深受皇帝的喜欢。可是最后被杨广摘了桃子,并且和扶苏一样,都被弟弟赐死。

大唐太子李建成,虽不及李世民雄韬伟略,但是做一个守成之君还是足够的,可惜他成为李渊和李世民之间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可能当时的他看中只想着守住自己太子的位置,但李世民已经盯上李渊的宝座,只能血溅玄武门。

元朝孛儿只斤·真金太子,这是嫡长子,本来一切都顺风顺水,虽然朝堂上有争端,但还没有发生兄弟相残的事情,可是被老爹训斥了一顿,最终郁郁而终,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大明王朝的朱标太子子,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并且待人宽厚,学识渊博,可是在巡游关中后,患病而亡。

清朝顺治帝的继承人是康熙,但是他是在临死之际才册立的太子,并且这个太子曾经差点因为患上天花而死。

由此可见开国太子的命运真的是太悲惨了,可是这么多人中,只有汉朝太子刘盈的情况还好一点,而之所以会这样,全靠他有一个强盛的母亲。

刘盈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刘邦担心这样的继承人会让大汉王朝分崩离析,很想换一个继承人,可是结果呢?吕雉帮他扫清所有的障碍,更是将有力竞争对手的戚夫人霍霍的不成人样。

没有吕雉的强势镇压,可能朝中也没有那么多人支持这位皇帝,甚至有人评价,如果不是吕雉不想当皇帝,可能就没有刘盈什么事情了。

吕雉也因此达成成就,让唯一的一个开国太子成功登基,这算不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呢?

标签: 吕雉

更多文章

  • 吕雉并没有称帝,为什么司马迁将她列入帝王本纪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吕雉

    吕雉并没有称帝,但是司马迁依然将她列入帝王本纪是因为吕雉并不是单纯的皇后,她更像是刘邦的合伙人,在刘邦去世之后,如果没有吕雉对朝政的把握,汉朝政权很可能就是颠覆,正是由于吕雉的存在,才能扶持两位汉朝皇帝登基,这样的功劳被司马迁列入帝王本纪也理所应当了。司马迁的《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本纪是专

  • 吕雉的父亲为何要将她嫁给老穷酸的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吕雉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与妻子吕雉之间有一段奇怪的婚姻。刘邦是混混出身,年轻时,无论产业,整天无所事事,40岁时只混进秦朝基层,担任泗水阁亭长。刘邦是个少年比陆雉,但吕太公自己考虑,吕太公跑到沛县,是为了避难,吕太公需要在沛县找个好回地保护自己的安全。理论上这是沛县令,但沛县令威信不够。但刘邦较好。吕太公不

  • 吕雉: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女权斗争的开路先锋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吕雉

    在两汉长达4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像高祖刘邦、兵神韩信、霍去病、卫青等好男儿、人中豪杰。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那位女儿身的狠角色,她就是逼死韩信、制造耸人听闻的人彘的吕后——吕雉。天子之气古代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便自称为天子,即万民的主宰。在古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有很多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 吕雉为什么会嫁给刘邦?深度解析这次联姻背后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吕雉

    史料上记载的是吕太公“善相面”,看出了刘邦未来必成大器,不过我并不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如果刘邦真的有所谓的龙气,估计秦始皇早就派人把他干掉了。我认为刘吕两家的联姻肯定是有明确目的的,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出现在史料当中罢了。根据目前的史料,我推论出了两种可能,在此与大家交流一番。 可能性之一:避难说

  • 吕雉下令斩杀韩信,灭其三族,为什么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吕雉

    因为韩信只是一个工具,萧何一切都是为他的东家——刘三弟(汉太祖)服务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早出自民间,是民间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一生的总结。这八字真言,最早记录在“宋朝苏武”洪皓的三子洪迈所著的《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中。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

  • 吕雉——残忍的背后,亦是被刘邦逼出的精彩!

    历史人物编辑:简史说标签:吕雉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女人往往都是贬褒不一,一方面,在那个男权社会,由女人君临天下,让大老爷们心里很不服气,也和传统的儒家思想不符;另一方面,因为“红颜知己”和“红颜祸水”的区别实在太微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从“知己”变成“祸水”。像妲己、褒姒、杨玉环,要是所处的朝代没有发生动荡、得以延续,她们完全不用背上

  • 刘邦对吕雉感恩戴德,没有她,刘邦恐怕还是个混混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吕雉

    刘家和吕家的联姻,是一段典型的高攀婚姻,而刘邦的高攀最终也得到了回报。刘邦后来能够抓住机会起兵成功,多亏了两个贵人的相助,一个是岳父吕公,另一个就是正妻吕雉。山东单县人吕公是个高人,他培养的几个儿子女儿也都不含糊。刘邦这个人虽然有野心、有智慧,但是混迹沛县的那段时间总是混混沌沌,正缺少高人的指点和贵

  • “诛吕行动”,可为何非得等吕雉死后才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吕雉

    这件事只有在吕雉死了以后,因为吕雉在,诸侯和功臣集团的行为就是造反和以下犯上。而在吕雉死后,那就是平叛,诛杀乱臣贼子。也就是一个“合法”“不合法”的问题,诛吕行动必须符合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也就是说要在“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执政的女政治家,临朝听政十二年

  • 吕雉、武则天都残害皇族,两人死后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吕雉

    汉朝吕雉和唐朝武则天两人经常被合称为“吕武”,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两人有着极为相似的人生经历,同样都是以女性身份掌控帝国多年,但是两人的结局下场却是天地之别,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吕雉父亲因为躲避仇人搬迁到沛县,因此和混混刘邦成了同乡,在吕家乔迁宴席上,吕公认定刘邦面相不凡,当即决定将吕雉嫁给刘邦

  • 刘邦夫人吕雉虽然狠毒,但却给后人贡献一节日

    历史人物编辑:人微言卿标签:吕雉

    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元宵佳节,元宵这个传统节日,对我们今天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庆祝了如此多年的元宵,元宵是从何时开始?又是有哪些庆祝方式供人参考?现在小编就简略来说说。元宵源自汉朝时期,世人皆知,汉高祖刘邦之后为吕后,自刘邦去世后,朝廷为吕后掌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故而朝廷大臣多为吕后的亲戚。而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