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薄姬跟刘邦的感情很好!跟吕后的感情也很好!所以一生平安幸运!

薄姬跟刘邦的感情很好!跟吕后的感情也很好!所以一生平安幸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惜往年生活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4/2/13 11:02:03

“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上边这段记载出自《史记·外戚世家》。

对于这段记载,通常的解读都是字面上的意思,认为吕后是个妒妇,把刘邦所有的宠妃都幽禁了起来,而薄夫人不够受宠,所以能跟儿子到代地去,安安稳稳地做代国的王太后,薄夫人的弟弟薄昭也跟着姐姐一起到了代国。

但如果结合西汉初年权力斗争的大背景和最后的结果来看,这段记载很可能是掺了水,把刘恒母子往白莲花的方向上写。

一切都得从刘邦说起。

刘邦的崛起,打破了很多权力传统。

从前,权力是血统的衍生物。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王侯将相,靠的不仅仅是能力,更是出身,出身好,才能称王称侯,没什么出身的,顶多也就是个办事员,跟韩信在楚营的结果一样,你怎么努力,最后也不过是个执戟郎罢了。

虽然项羽起家前并非王族,但项羽在起家过程中,却全盘复制了旧社会王族的思路,重用有血缘关系的项家人和有婚姻关系的妻之一族,田儋、魏豹等诸侯,也跟项羽差不多,选择了同样的操作方法。

但在刘邦这里,情况却很不一样了,你能否上位,跟你是不是刘邦的族人,是不是刘邦妻子的族人,没多大关系。因此,陈平、韩信等在楚营中没法出头的能人,才在汉营中大放异彩。

出于同样的思路,刘邦后宫中的权力斗争,也异常激烈,刘邦的哪个儿子能最终继承刘邦的位置,也未必要看嫡庶,这也是刘邦和戚姬想要改易太子的核心思路。

这种全新的权力思路下,你若说薄夫人对于皇位没什么想法,我是不信的,尤其是薄富人曾被闻名天下的女相士预言会生天子的情况下,薄夫人多少会相信自己唯一的儿子非同凡响吧?

比起戚夫人来,薄夫人当然算不得受宠。

戚夫人在刘邦刚刚成为汉王的时候做了刘邦的妃子,而后和刘邦共同经历了楚汉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这是戚夫人的优势,这样的优势是薄夫人、曹氏乃至吕后都不曾有的,所以刘邦最宠戚夫人。

虽然薄夫人不如戚夫人受宠,但薄夫人和刘邦的感情绝对不差,只是他俩相处的模式有别于刘邦和戚夫人的相处模式,刘邦跟戚夫人经常腻在一起,跟薄夫人则更像是英雄美人,天雷勾地火,宝塔镇蛇妖。

或许有人要说了,薄夫人不是“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吗?你怎么还说天雷勾地火宝塔镇蛇妖呢?的确,刘恒是刘邦和薄夫人“一夜情”的结晶,但这并不能证明,刘邦和薄夫人没从“一夜情”发展到“N夜情”呀!

我开篇引述的那段文字中说,薄夫人是“希见”,不是“不见”,既然是“希见”就是“有见”,只不过“见”的次数不够频,不够戚夫人那么频罢了。结合语境,可知“见”就是“幸”的另一种表达,不然呢?刘邦为什么要见“有色”的薄夫人呢?跟薄夫人吃吃点心谈谈心吗?当然是共进晚餐后共赴红烛昏罗帐了!

可见,薄夫人和刘邦的感情,不能说是不好,只能说是跟戚夫人比不了,或者说是另一种好的样子。

另外,从薄夫人唯一的儿子刘恒受封代王的事情上也能看出来,薄夫人母子和刘邦的感情,应当是相当不错的。

刘恒受封代王的时候,刘邦或许已经集齐了生命中的八个儿子,就算皇八子刘建尚未出生,当时的刘邦应当也已经拥有七个儿子了,这七个儿子中,皇长子和皇三子已经封王,皇次子也就是唯一的嫡子刘盈已经被立为太子,在无封地可封的情况下,刘邦并没有把曾经作为封地的代地一分为四,而是作为一整块,拿出来封给了刘恒。可见,在刘邦所有的儿子中,刘恒还是比较受宠的,只不过没有前三子那么受宠。

说完薄夫人和刘邦的关系,再简要地谈谈薄夫人和吕后的关系。

前边我已经分析过了,薄夫人不是不受宠,只是没有戚夫人那样受宠,但在其他宠妃都被幽禁的情况下,薄夫人竟然能被放出皇宫,到刘恒的代国去做王太后,如此不寻常的结果,或许真正的原因是薄夫人和吕后的关系好。

可以佐证刘恒母子和吕后关系的,是吕后称制后的表现。

刘友、刘恢等人,都被吕后许以吕家女,吕后需要通过联姻的方式来绑定刘友、刘恢等皇子,但刘恒和刘长,却都没有娶吕家女,这说明,吕后早就把刘恒和刘长当成自己人了,不需要再通过联姻的方式来绑定了。

刘长被吕后当作自己人,很好理解,因为刘长是被吕后养大的,为什么刘恒也会被当作自己人呢?很可能是在刘邦活着的时候,薄夫人就站到了吕后的阵营之中,所以薄夫人才会在刘邦驾崩后被放出皇宫,而吕后幽禁戚夫人等妃子,也不是什么醋意,而是假借醋意来消灭政敌。

再看三个刘姓赵王先后殒命,吕后对刘恒的安排,她有意把更好的赵地给刘恒,跟刘恒商量,这就非比寻常了,吕后没有直接下命令,而是以商量的口吻来询问,这不是对待自己人的方式啊!

从这些细节来看,薄夫人和吕后的关系应当很好,所以薄夫人母子才没有才吕后主政的时候受到冲击,薄夫人母子也不愿意参加到诛诸吕的行动中,周勃、陈平等功臣和薄夫人母子一样,也跟吕后的关系很好,所以没有在吕后亡故时候对吕家发难,吕禄也才会相信功臣集团中的郦寄,周勃、陈平等人在诛诸吕后选择薄夫人母子,并不是因为薄夫人母家弱,而是因为他们和薄夫人本就都是相似的,他们不过是在结盟对抗以齐王为首的其他刘氏诸侯王。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外戚世家》、《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标签: 薄姬

更多文章

  • 都是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薄姬一生平安,吕雉为何会放过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薄姬

    都是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薄姬一生平安,吕雉为何会放过薄姬纵观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皇帝是执掌天下的九五之尊,备受人们的羡慕,然而有时得到皇帝的赏识进入宫中,并没不是一件好事,首先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惹怒了皇帝,也就意味着杀身之祸从天而降了,其次在深宫之中,即便是有着一定的心术手段,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 薄姬的一生告诉我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薄姬

    魏王豹的宠妾叫薄姬,这个女人在魏王豹的身边也算是比较恩宠,然而为什么薄姬会被刘邦看上呢?刘邦看上薄姬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我们来把这件事情捋一捋。薄姬归刘邦薄姬归刘邦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薄姬归魏王豹。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而秦国把魏国灭掉之后,魏国其实是很想复国的!项

  • 同样是刘邦的老婆,为何吕后害死戚夫人,没有杀死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薄姬

    历代皇帝为了皇嗣兴旺,后宫一般都有很多女人。虽然说我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宫美人三千有点夸张,但是皇帝后宫的女人数量也是不在少数,而且谁都知道女人多的地方就有女人很多是是非非,所以后宫竞争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刘邦的后宫是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刘邦的妻子,为什么吕后杀的是戚夫人而不是薄姬?吕后与齐夫

  • 薄姬生儿当为天子,这个预言是真的吗?为什么吕后不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薄姬

    秦末吴郡有个姓薄的人,和魏国的宗室之女(史称魏媪)发生了恋情,未婚就生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薄姬,薄姬的父亲很早就病故了,魏媪把女儿带大,薄姬长得美貌如花,娇柔可爱。魏媪想,这个女儿长生如此美貌,说不定能嫁个有钱有势的人家,奇货可居啊,不能把她嫁到一般人家。当时秦朝的江山风雨飘摇,各路

  • 吕雉杀尽刘邦宠妃,为何却独独放过薄姬,导致薄姬儿子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薄姬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后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的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而最值得说的就是薄姬,她是如何在不得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坐拥天下”,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太后呢?从刘邦微贱的时候,吕雉以富家小姐的身份嫁给刘邦做老婆

  • 刘邦偶然宠幸薄姬,薄姬生下皇子,这件事如何影响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星龙历史标签:薄姬

    汉朝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朝代之一。汉朝创造的繁荣时期影响很大。以前中国人叫汉人,这是汉代影响的结果。刘邦一生打了无数仗,自然看到的女人不在少数。据史料记载,刘邦有八个女人。刘邦的后宫虽然比后来的皇帝逊色不少,三宫六院七十二妾,后宫三千美人,但在当时也不少。刘邦和曹操一样,不挑剔女人,只要美就是合理的。

  • 2000年前王莽政令先进得脱离时代,疑为当代穿越者,揭露其疑似穿越的五大证据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王莽

    1.王莽重视并鼓励发明创造。现今出土的东汉王莽时期的文物中已经有了游标卡尺的雏形,且在外观、使用等各方面都及其接近当代,这比西方早了1700年。2.王莽极反对奴隶制,认为买卖奴婢有违于“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大义,规定奴婢为“私属”,不准买卖。3.王莽相当关注民生,在长安城中兴建5个里共200个廉租房住

  • 王莽杀子:杀孩子会上瘾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王莽

    前因汉成帝任用外戚。公元前3年,王莽把嫡长子王宇杀了;之前,他已经杀了二子王获。到了公元21年,王莽又逼死了四子王临。王莽的姑妈——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王莽借着外戚的身份,加上卓越的才能,在西汉末年的政坛上崛起。8岁的汉平帝即位时,王政君垂帘听政,实际权力已在王莽手里。王莽王莽像王莽位高权重,又

  • 王莽毒死平帝:成为“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王莽

    前因1. 汉哀帝时期,王氏外戚势力被削弱:汉哀帝扶植宦官势力和自己母家的外戚势力,导致王氏外戚受到排挤。2. 年幼的汉平帝对王氏外戚专权心有不满:王莽杀死了平帝母家,导致平帝对王氏家族心有怨恨。公元5年(元始五年)腊月,王莽趁着为汉平帝献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当夜,平帝毒发。王莽为了掩人耳目,仿照

  • 1927年,甘肃的一位小男孩发现了王莽时期的度量衡,其意义非凡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王莽

    因为古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导致了他们会在生前修建气势恢弘的陵墓,也会在这些领域内放置大量的陪葬品。陪葬品可以体现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可以向后世之人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的表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讲,古墓的文物的出土意义非凡。天下之事,无巧不成书,有的时候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