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刘邦的妃子,在吕后虐杀后宫时却受到了吕后的同情!这是为何?一生不受宠的薄姬,却培养了一位天子,最终成为了人生赢家!她是如何做到的?
薄姬的母亲魏媪是魏国的宗室后代,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个仪表堂堂的的穷小子,二人不顾身份与地位的私通,产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那个女孩便是薄姬。
在薄姬出生不久后,他的父亲便去世了,这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在薄姬的父亲死后,她的母亲便独自承担着抚养两个孩子的责任。
但魏媪毕竟是一介女流之辈,又正当秦朝末年动荡的时局,照顾两个孩子对她而言,压力太大。因此在听到魏国魏豹自立为王时,无奈之下她便带着孩子前去投奔。并且含泪把薄姬送给了魏豹当妾室。
魏媪不放心女儿的处境,于是便到许负那里问一问女儿的前程,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许负算过说到:“此女将来会产下天子!”这个结果让薄姬的母亲彻底放心了,也让魏豹野心大增。
魏豹本来跟着刘邦一起打项羽,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立马便膨胀的反了。不仅成为了中间人,还与项羽讲和。这下直接给刘邦气炸了,立刻出兵攻打,不出数日,便将魏豹俘虏并杀死,而薄姬也被送入宫中织布去了。
在魏豹死后,刘邦有一次来到织布工房中,无意间看到了正在织布的薄姬,薄姬行动举止间流露出的气质,一瞬间便吸引了刘邦,于是不久后刘邦便将薄姬纳入了后宫为妃。
那么二婚的薄姬,又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波澜?你知道吗?
二婚成为妃子的薄姬,在宫中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刘邦死后,吕后虐杀后宫,为何放过薄姬,并且还同情她呢?
薄姬虽然被刘邦召入了宫中,但命运之神却一点儿也没有关照她,自打薄姬进宫后,刘邦一次也没有临幸过她,此时的薄姬在皇宫大院儿里,就仿佛是一个透明存在一般,无人问津。
反观与薄姬在少时交好的管夫人和赵子儿,先后都得到了刘邦的宠爱,相比之下,薄姬的处境真是凄凉。但好在管夫人和赵子儿并没有忘记,年少时与薄姬三人“日后富贵,莫要相忘”的诺言。
经常在刘邦面前提及与薄姬的诺言,说是十分怀念三人年少时的光景。刘邦在听后,顿时怜悯之心,决定临幸薄姬。于是当晚便召薄姬同房入睡,薄姬在见到刘邦后说“妾身昨夜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
刘邦一听,便说这是吉兆,当晚刘邦便与薄姬一顿翻云覆雨。此次圆房之后,薄姬便怀上了刘恒,而刘邦也很少再来见薄姬了。
刘恒在八岁时被封为了代王,但不久后,刘邦便驾崩了。此时大权尽握在狠毒的吕后手中。吕后出于嫉妒之心,开始大肆虐杀受宠的妃子。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戚夫人,她被剁去双手双脚,做成了人彘,其他受宠的妃子,也被吕后折磨得生不如死!
那么问题来了,薄姬为什么没有受到残害,吕后反而还同情她呢?
首先薄姬与吕后的命运相同,都不受宠,这么一来在吕后眼里,那薄姬就是知己一样的存在,因此吕后不仅不会害她,反而还会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此外,薄姬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女子,她主动向吕后请求,离开长安。吕后本就不认为薄姬有反抗自己的能力,而现在她又主动离开长安,便欣然允诺。
既然离开了权力的中心点,那么为何薄姬还会成为最后的人生赢家呢?
虽免遭吕后的迫害,但却远去封地,那么薄姬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人生赢家的呢?
薄姬能够免遭吕后的毒害,从宫中逃离出来,这与当时那些被吕后幽禁在宫中的妃子相比,她已经算是幸运儿了。但真正让他成为人生赢家的还是她培养出了一位明君。
薄姬在跟随儿子代王刘恒到达封地后,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王太后。她为人低调好学,尤喜黄老学说,对于黄老学说中的经世致用思想特别感兴趣。在喜爱黄老学说的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对代王的教育。
她时常以黄老学说教导代王,督促代王学习经史,阅读子集,练习骑射并告诉代王要恭行良俭,在薄姬的教育和影响下,代王在封地内也开始推行黄老学说,在政策上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赋税。
在代王的努力下,封地的社会和经济生产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而代王也成为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君主。
西汉高后八年,专权者吕后驾崩。在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人围剿下,吕氏的外戚势力被剿灭。朝中不可一日无君,众大臣认为代王刘恒温厚,是不错的选择,于是在商议之后,便派使者迎接代王刘恒继承大统。
刘恒登基后是为汉文帝。而王太后薄姬也成为了薄太后。即使在刘恒成为皇帝之后,薄姬仍然在背后督促和辅佐着刘恒,就连刘恒的皇后人选,都是薄太后敲定的。
此外刘恒犯了错,薄姬也会出面严厉阻止。就比如说太尉周勃被诬陷谋反,汉文帝听信了谗言,而薄太后却不信此事。于是非常愤怒地把头巾扔向文帝,并说:“周勃率领数十万大军的时候尚且没有拥兵自重,现在只管着一个小县,他为何要反?”
文帝听后立马赔罪,并下令彻查此事,最终真相大白,周勃才被放了出来。
不受宠爱的薄姬,最后却成为了最终赢家!不禁令人称奇!这莫非就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对此您又是怎样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