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死了以后,吕后开始报复后宫,为何要厚待薄姬母子?

刘邦死了以后,吕后开始报复后宫,为何要厚待薄姬母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玉平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30 8:47:41

吕后每一步都有其深意,厚待薄姬母子只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用。

吕后也是苦命人

吕后也曾经是个贤妻良母,当初她被父亲安排,嫁给比自己大15岁的刘邦,她却毫无怨言。

刘邦整天在外面游手好闲,家里有没有粮食,孩子的有没有衣服穿,这些刘邦一概不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靠吕后操持。

她只是想在家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

奈何,刘邦这个老公实在是靠不住,一次次地伤透了吕后的心。

刘邦还是秦朝的亭长时,一次押送犯人,结果却把犯人都放跑了,自己也跟着跑了。

刘邦倒是没事人一样,这就苦了吕后。

官府因为抓不到刘邦,于是便抓了吕后,来威胁刘邦归案。可惜,刘邦根本不吃这套,任凭吕后在牢中受苦,就是不肯露面。

后来还是萧何、曹参等人出面疏通关系,吕后才被放了出来,否则以秦朝律法的严苛,吕后怕是一辈子都出不来了。

而即使如此,刘邦也没说一句安慰的话,他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儿。

后来刘邦起兵反秦,事成之后做了汉王,吕后以为自己和孩子总算能过上好日子了。

可惜她想错了,刘邦在当上汉王没过多久,便开始不安分起来,竟然想着要和项羽争夺天下。

而吕后及其儿女也受到刘邦拖累,差点小命不保。

刘邦起兵之初,连战连胜,周边诸侯都不是他的对手。

于是他膨胀了,联合其他诸侯,组成一支56万人的大军,趁着项羽的大军讨伐齐国的机会,夺取了项羽的都城彭城。

诸侯联军以为大势已定,谁知项羽亲率3万精骑连夜奔袭而来,在项羽的面前56万大军瞬间溃败。

于是刚刚还在喝庆功宴的刘邦,此时已经莫名其妙的在逃跑的路上了。

为了甩掉紧随其后的楚军,刘邦多次将吕后的儿女刘盈和鲁元公主给踹下马车。幸亏车夫夏侯婴每次都将他们拉上车,二人才活了下来。

而吕后的运气就没这么好了,他当时和刘邦的父亲刘老太公正在从老家前往彭城的路上。

谁知刘邦败得太快了,他们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了楚军的人质,项羽以刘太公的安危要挟刘邦投降。

此时吕后还期待刘邦能答应项羽的要求,换回自己。

结果,她再次失望了。刘邦这人太流氓了,根本不在乎项羽的威胁。

他反倒说,他和项羽当初结拜为兄弟,他的爹就是项羽的爹,项羽想把自己的爹炖了请随便,到时候记得给他送一碗来。

项羽被气得牙痒痒,不知道摔坏了多少东西。而吕后在楚军的待遇可想而知,必然是非常艰苦的。

当吕后在楚军军中呆了几年,已经对未来不抱希望的时候,情况出现了逆转。由于韩信的惊人表现,项羽撑不住了,要求和刘邦和解。

而为了表示项羽的诚意,吕后和刘太公等人被送回了刘邦身边。

然而,此时的吕后已经看透了刘邦。她对这个男人已经不抱有任何期望了。

她将自己后半生的期望全都放在了自己的儿女身上,至于刘邦,他爱怎么折腾随他去吧,反正吕后也管不了他。

此时,吕后自己也没想到,在刘邦驾崩后,她会搅起一阵血雨腥风,对刘邦的妻妾、儿子下手,唯独薄姬母子安然无恙。

第一个目标:戚夫人及其儿子刘如意

要说这戚夫人,一切都是她自找的,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刘如意。

因为她触碰了吕后的逆鳞:太子刘盈。

刘邦晚年,非常宠爱戚夫人,于是戚夫人趁机吹枕边风,想让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当时的太子正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可惜吕后和刘盈母子都不受刘邦的待见,因此刘盈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还好以周昌为首的群臣并不支持随意废立太子,加上吕后采用张良的计策,请动商山四皓,才最终让刘邦打消了主意。

然而梁子已经结下了,刘邦驾崩后,吕后自然不会放过戚夫人母子。

吕后先是把戚夫人软禁起来,让她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戚夫人却毫无危机感,竟然唱歌讽刺吕后。

这下子成功的刺激到吕后了,她一气之下让人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之所以这样,主要还是为了立威。戚夫人在软禁的情况下都不把自己当回事,其他人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生来怯弱,明摆了压不住那些开国功臣和诸侯王的。于是吕后这做娘的只好替儿子出头,震慑宵小了。

解决了戚夫人,下一个自然就轮到刘如意了。他可是刘邦护着的人,只有除掉他,吕后才能彻底树立自己的威严。

当初,刘邦为了保护刘如意,不仅封他为赵王,还让周昌担任赵国国相,来保护刘如意。

当初刘邦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群臣中反对的最激烈的就是周昌了,可以说吕后母子欠周昌一个大人情,因此吕后不能对周昌来硬的,这样会坏了规矩。

吕后多次传唤刘如意进京面圣,都被周昌所阻止。

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吕后干脆将周昌先召入京城,然后再次传唤刘如意,刘如意没办法,只得进京,接着便被吕后处死了。

通过除去戚夫人和刘如意,吕后成功立威,自此以后,再没人敢公然与其作对了。

第二个目标:齐王刘肥

刘肥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不过是个私生子。他是刘邦与同村的一个寡妇所生,后来刘邦当上皇帝后,刘肥被封为齐王。

吕后想要除掉刘肥,还是为了她的儿子刘盈着想。

首先,刘肥作为皇长子,其地位还是挺高的。

其次,刘肥的封国齐国,是当时面积最大的诸侯国。

在吕后看来,一旦自己不在了,刘肥完全有实力起兵反叛,自己儿子的皇位有可能不保。

因此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吕后想要除掉刘肥。

当时,诸侯王是有义务定期进京面圣,陈述诸侯国情况的。于是,吕后便想借此机会除去刘肥。

一次,刘肥进宫谈完公务后,吕后特意举办了酒宴款待刘肥。

吕后原本的计划是,准备一杯毒酒,让刘肥喝下,就万事大吉了。

谁知当时出现了意外,汉惠帝误拿了毒酒准备喝下,吕后情急之下只得将汉惠帝手中的酒打翻。

刘肥也不是傻子,一看这架势,自然明白这酒有问题,急忙找了个理由告辞。

就在吕后研究第二套方案的时候,刘肥也在想办法求生,因为他知道,吕后不会善罢甘休的。

后来,他采纳了齐国内史的计策,将一郡之地献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才得以脱身。

虽然他当时心很疼,毕竟一郡之地太大了,但是和自己的小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吕后之所以放人,并不仅仅是因为刘肥献地。还因为吕后这次做得有些过头了,引起了刘姓宗室的不满。

这些宗室,要么在外做诸侯王有钱有兵,要么在朝中做列侯影响着朝政,是当时汉朝三大势力之一。

你吕后杀戚夫人和刘如意,他们可以理解,毕竟双方有旧怨。但是你杀刘肥是什么意思?下一步是不是要对这些宗室动手?

于是,吕后感受到了来自宗室的压力,加上刘肥献地后,底盘变小,吕后才放过了他。

与此同时,吕后也意识到自己实力不足,于是开始扶持吕氏族人,为自己所用。

第三个目标:赵王刘友

经历了刘肥一事后,吕后开始改变做法,以减少来自各方的压力。

她一方面大力提拔吕氏族人,同时也积极让吕氏一族与刘氏一族联姻。

当然,以吕后的强势,是不会征求这些宗室的意见的,直接搞包办婚姻,硬给人家强行塞个老婆。

别以为这是好事,天知道塞给你的是个什么样的老婆。

比如这位赵王刘友(刘如意死后,刘友被改封赵王),他本来是有妻妾的,结果迫于吕后的压力,不得不休妻,然后娶了吕氏女子为王后。

这位赵王后完全没有点大家闺秀的样子,仗着吕后做靠山,在家里飞扬跋扈,弄得刘友变成个“妻管严”。

刘友好歹是个王爷,这时间久了,怎么忍得住!但是他又惹不起赵王后,于是找借口长期不回家。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在外面养了小妾。

赵王后一看,这不明摆了说自己不招人喜欢?她不干了,立刻跑去吕后面前说赵王的坏话。

于是,刘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叫进京城了。

吕后也不打他骂他,甚至都不见他一面,直接把他关起来,最后饿死了。

其实吧,刘友没做错什么,只是他没想明白,吕后把这些吕氏之女嫁给他们是有其用意的。

联姻只是一方面目的,更重要的是监视这些刘姓宗室。

当初赵王后就是告诉吕后,赵王想要铲除吕氏一族,才说动吕后的。刘友落得如此下场,就是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意外:赵王刘恢之死

赵王刘友死后,吕后又将刘恢改封赵王。

和他的前任一样,刘恢也被迫娶了吕氏之女,而且他也不喜欢自己的王后。

不过这位赵王后比她的前任更过分,她明知刘恢不喜欢自己而喜欢其他妃子,却不让刘恢与他们亲热。

由于刘友的前车之鉴,刘恢也不敢公开忤逆赵王后,只能终日郁郁寡欢。

时间久了,刘恢便得了心病,最后干脆与自己的爱妃殉情了。

其实吧,这事吕后真没插手,不过此事因为她强行联姻而起,于是也被算到了吕后头上。

唯一的例外:薄姬母子

虽然吕后对刘邦的妻儿下手非常狠,但是也有例外,那便是薄姬母子。

吕后不仅没有为难她们,甚至可以说厚待了两人。

薄姬也是个苦命女子,她和刘肥一样也是个私生女。

她的母亲是原魏国宗室,而其父亲应该出身低微,所以史书上干脆没有记载他的名字。

因为是私生女,薄姬从小就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也导致了她的早熟。

后来她娘家通过关系,将她嫁给了魏王魏豹。在所有人看来,她这是攀上枝头变凤凰了。

可谁想得到,薄姬嫁给魏豹没几年,魏豹就在楚汉相争中,因为站错队,被刘邦给咔嚓了。

薄姬自然而然的成了刘邦的战利品,被丢到纺织作坊做了一名女工。

一次刘邦去下面视察,刚好路过纺织作坊,看到了薄姬。刘邦和曹操那是一路货色,直接把薄姬收入了后宫。

本以为她的日子会好起来,可谁知道刘邦后宫妃子太多,他忙不过来,薄姬只得慢慢排队,这一排就是一年多。

在排队期间,薄姬认识了同样在排队的管夫人和赵子儿,三人由于同病相怜,于是结成了好姐妹,相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后来管夫人和赵子儿被刘邦宠幸,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于是向刘邦提起薄姬。

刘邦这才想起来当初把人家收入宫中,竟然一次都没宠幸,做为男人,这实在是太可耻了。

于是他就宠幸了薄姬一次,真的是一次,这辈子他再也没有见过薄姬。

原本,薄姬将会在宫中孤独终老。谁知仅仅被宠幸一次的她,竟然怀上了龙种,后来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代王刘恒。

刘邦驾崩后,当吕后大肆清理后宫的时候,薄姬却没有受到牵连,吕后甚至允许她去代国与自己的儿子团聚。

因为吕后明白,薄姬和自己一样是被刘邦抛弃的可怜人,而且同病相怜、遭遇类似,自然不会为难薄姬了。

不仅如此,吕后对待薄姬母子可谓是恩宠有加,和其他的后妃、皇子相比,这绝对算厚待了。

让吕后做到这个地步,自然不可能仅仅因为薄姬的遭遇。事实上,薄姬母子对于吕后是有价值的,他们能解决吕后当时的两大难题。

一方面,他们能缓解吕后面临的压力。

前面我们提到过,朝中有三大势力,刘姓宗室只是其中之一,此外吕氏一族算一股势力,而开国功臣算另一股势力。

吕后对刘姓宗室的打压,不仅造成宗室的不满,同时也造成了功臣们的不安。于是这些人通过各种方法向吕后施压。

虽然吕后大权在握,但是她一个人无法治理整个国家。如果这些开国功臣和刘姓宗室都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即使是吕后也吃不消。

因此他需要释放信号:她针对的只是个别人,不是针对整个宗室,更和功臣无关。

最好的做法就是善待刘邦的个别妻儿。

前面说了,薄姬因为身世原因,很受吕后待见。

而她的儿子刘恒自从当了代王,对吕后一向恭顺,从未表现出任何不满。

对于要树立典型的吕后来说,这对母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吕后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代王。

代国这位置比较特殊,土地贫瘠、地方小,一般人都不愿意到代国做诸侯王。

但是将代国收归朝廷管辖又不太合适,因为它与匈奴接壤。

刘邦在世的时候,就有不少异姓诸侯王和朝廷的官员投奔了匈奴。

因此,在吕后看来,代国必须有个值得信赖的人做代王,这样才能起到抵御匈奴的作用。

而薄姬的儿子刘恒就是最好的人选。

他不仅是刘姓宗室,还对吕后言听计从。如果连他都靠不住,那么大概没人可以委以重任治理代国了。

因为上面两个原因,加上吕后情感上的倾向,薄姬母子得到吕后的厚待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

虽然在刘邦去世后,吕后对他的妻儿大开杀戒,但是也都是事出有因,并非一些人认为肆意而为。

而薄姬母子能得到厚待,便是最好的证明。

毕竟吕后虽然是一介女流,却也是一个政治家,所有政治家考虑问题都很少受情感左右,他们更多地考虑的是利害关系。

薄姬母子因为对吕后有用,因此得到厚待。而戚夫人母子则因为损害了吕后的利益,才落得身首异处。

至于薄姬是否看清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则不得而知了。如果她真看透了,那只能说明这个人不简单。

标签: 薄姬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历史,芈月、薄姬和孝庄,三个著名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薄姬

    应该说,华夏封建时代严禁后宫干政,但也不乏女政治家,而且政绩颇为不俗。不亚于秦皇汉武,她们政绩可以称为一代伟大的君主,无疑芈月、薄姬和孝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果对一下的话,芈月应该排第一,孝庄排第二,薄姬排第三,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位不是以治国见长,而是以培养下一代皇帝为主,也就是说,她们恪守了封

  • 中国古代最牛的预言:薄姬生的孩子成了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薄姬

    在大汉朝,出了一个神仙一般的女相师,名叫许负。所相之人,所言之事,无不应验。据说,许负出生之时,手握美玉,而玉上隐隐可见八卦显现。可见,许负天生就是干这事儿的。她很小的时候,周围街坊邻居听说老许家出了个握玉而生的孩子,就都跑过来看热闹。结果,许负对着某些人哭,又对着某些人笑。后来有人一总结,被许负哭

  • 薄姬一夜风流生下天子,刘邦的风流债

    历史人物编辑:娱在笑牛标签:薄姬

    咸鱼说史,趣谈人生 历史上后宫争斗往往都是血淋淋的,皇位的争斗也是各种血肉相残,但是却有个皇帝没有任何争抢,也毫无征兆的就莫名当上了皇帝还开创了西汉初期“文景之治”的繁荣盛世,这个人就是汉文帝刘恒。刘恒不仅不是皇位的预想继承者,更是汉高祖刘邦随意的一夜风流所生。人生可谓是命

  • 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薄姬

    谈不上厚待,吕后只是觉得薄姬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所以就放她和儿子刘恒去偏远的代国生活。薄姬其实是有魏国宗室血脉的,因为她的母亲魏媪是战国末期魏国的宗室女,后来与一个姓薄的男子私通,这才生下薄姬。秦朝灭亡之后,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到宫中给魏豹当妃子。那时候魏豹还有两个妃子,分别是管

  • 薄姬跟刘邦的感情很好!跟吕后的感情也很好!所以一生平安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惜往年生活标签:薄姬

    “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上边这段记载出自《史记·外戚世家》。对于这段记载,通常的解读都是字面上的意思,认为吕后是个妒妇,把刘邦所有的宠妃都幽禁了起来,而薄夫人不够受宠,所以能跟儿子到代地去,安安稳稳地做

  • 都是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薄姬一生平安,吕雉为何会放过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薄姬

    都是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薄姬一生平安,吕雉为何会放过薄姬纵观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皇帝是执掌天下的九五之尊,备受人们的羡慕,然而有时得到皇帝的赏识进入宫中,并没不是一件好事,首先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惹怒了皇帝,也就意味着杀身之祸从天而降了,其次在深宫之中,即便是有着一定的心术手段,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 薄姬的一生告诉我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薄姬

    魏王豹的宠妾叫薄姬,这个女人在魏王豹的身边也算是比较恩宠,然而为什么薄姬会被刘邦看上呢?刘邦看上薄姬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我们来把这件事情捋一捋。薄姬归刘邦薄姬归刘邦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薄姬归魏王豹。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而秦国把魏国灭掉之后,魏国其实是很想复国的!项

  • 同样是刘邦的老婆,为何吕后害死戚夫人,没有杀死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薄姬

    历代皇帝为了皇嗣兴旺,后宫一般都有很多女人。虽然说我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宫美人三千有点夸张,但是皇帝后宫的女人数量也是不在少数,而且谁都知道女人多的地方就有女人很多是是非非,所以后宫竞争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刘邦的后宫是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刘邦的妻子,为什么吕后杀的是戚夫人而不是薄姬?吕后与齐夫

  • 薄姬生儿当为天子,这个预言是真的吗?为什么吕后不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薄姬

    秦末吴郡有个姓薄的人,和魏国的宗室之女(史称魏媪)发生了恋情,未婚就生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薄姬,薄姬的父亲很早就病故了,魏媪把女儿带大,薄姬长得美貌如花,娇柔可爱。魏媪想,这个女儿长生如此美貌,说不定能嫁个有钱有势的人家,奇货可居啊,不能把她嫁到一般人家。当时秦朝的江山风雨飘摇,各路

  • 吕雉杀尽刘邦宠妃,为何却独独放过薄姬,导致薄姬儿子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薄姬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后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的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而最值得说的就是薄姬,她是如何在不得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坐拥天下”,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太后呢?从刘邦微贱的时候,吕雉以富家小姐的身份嫁给刘邦做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