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历史,芈月、薄姬和孝庄,三个著名的太后

如何评价历史,芈月、薄姬和孝庄,三个著名的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杉石石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4/2/14 19:22:35

应该说,华夏封建时代严禁后宫干政,但也不乏女政治家,而且政绩颇为不俗。不亚于秦皇汉武,她们政绩可以称为一代伟大的君主,无疑芈月、薄姬和孝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果对一下的话,芈月应该排第一,孝庄排第二,薄姬排第三,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位不是以治国见长,而是以培养下一代皇帝为主,也就是说,她们恪守了封建政治道德。

我们先说芈月。她是秦孝公的儿媳妇,她是秦惠文王的后妃,她是秦昭王的亲妈,她是秦始皇的玄祖母,一代风情万种的芈八子。战国第一皇后,太后。不仅给秦帝国培养了最伟大的君主秦惠文王。芈月是楚国贵族出身,出于政治联姻的考虑,年仅15岁的芈月嫁给了秦惠文王,芈月作为后宫一个普通妃子,虽然惠文王和芈月生了3个儿子,但未必真心喜爱这个女子,而之所以后世认为惠文王与芈月的感情深厚,由于秦昭王登基的时候年小,芈月临朝听政,成为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女执政者。那时候芈月不过30多岁。由于秦武王赢荡的突然死亡,没有儿子。秦国国内对于何人继位发生分歧,这时。赵武灵王强烈要求让在燕国为人质的赢稷继位,秦国被迫同意。如果赵武灵王日后地下有知,这位秦昭王就是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0万,不知作何感想,也许会当时就把秦昭王给宰了。

都说女人最好的作品就是她的孩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芈月的作品无疑是最优秀的,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整个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如此长期在位,确保了秦国的国家政策的连续性,持续性。也确保了秦国的长治久安。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够76岁驾崩。他的长寿基因就来自他的母亲芈月,而秦昭襄王父亲和祖父都说四十多岁就去世了。

赢稷是芈月的第一个儿子,作为一个庶子能够登基是他的幸运,但赢稷最大的幸运是他有一个最伟大的母亲芈月。赢稷登基时候已经19岁了,芈月开始称太后(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开始执政,而且执政长达36年,直到秦昭襄王60的时候才算彻底执政。那时候芈月已经去世,但必须指出的时,芈月的这种执政是和秦昭王共同执政的,秦昭王绝非傀儡。因为芈月知道,江山最终还是儿子,自己是辅佐儿子,让儿子成长是芈月的心愿。

女人执政外戚专权是难免的,但芈月让外戚干政是有限度的,最终掌控权还是在秦昭襄王手里。可以说秦昭襄王的成功就是芈月的成功。儿子的就是芈月最好作品。一代史学大家翦伯赞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完全正确的,而昭襄王的基础却是芈月给他打下的。

我们在来说一下孝庄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叫布木布泰论容貌,应该说从能力,才干,孝庄都应该是这三个人里最差的,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庄妃也不受宠,但他的地位却是一步步地提高,从侧福晋,庄妃,皇太后。太皇太后。换言之,死一个皇帝她的地位就升一级。后世史书中对孝庄评价也不高。为何,很简单,孝装从来就没有临朝理政。对她的赞誉,更多的是来自康熙对她的感激。孝庄和芈月最大的不同在于,她完全是因为子以母贵。她不得皇太极宠爱。完全是因为儿子当皇帝,才得以为太后。但母不和。多有非议。后来儿子早逝。孙子康熙继位。万幸的是,孝庄与康熙的关系很很好,祖孙二人很是亲厚。在孝庄生病的时候,康熙甚至拜佛祷告折自己的寿。给祖母孝庄纳福。孝庄这才得以得以安度晚年。但孝庄一生于满清没有任何功绩可言。谈不上赞誉有家之说。

在《清史稿》说孝庄:“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就是不干政)。正式孝庄的行为,满清一朝不后宫干政一说,(慈禧不算).孝庄的最大功绩在于,在顺治在位的时候,稳定了国家政局,这应该是孝庄和多尔衮合作的结果,但至于说,孝庄下嫁多尔衮应该是没有这个事。

三个人最“浅白”和“渺小”的就是这个薄姬了。只能说她太幸运了,女神太眷顾她了,和刘邦不过偶尔为之数度春风,却是一个金肚子生下了汉文帝刘恒,薄姬(公元前215年之前―公元前155年),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司马迁笔下的薄姬,总是一副不跟任何人争的样子。薄姬不是不争,她是没有条件争。《道德经》里有句话: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把这几句话送给薄姬很恰当,但这不是薄姬故意的,而已顺势而为,也只有这样了,因为薄姬条件,外貌。都不是出色的。薄姬不给自己争宠,那是她知道刘邦不会宠爱她,不给自己儿子争封地,儿子刘恒被立为代王。代地在当时却是最贫瘠这地,也许如此。幸运地躲过了吕后当政的“混乱”政局。不仅如此,正式由于薄姬的低调和不争。躲了所有的政治的迫害,也给自己的儿子留下最丰厚的“财产”大汉皇帝之位。

这三个人里,芈月绝对排第一,自己有能力,有水平。而且培养了秦国最伟大的君主秦昭襄王。孝庄排第二的原因就是由于康熙,孝庄把康熙养育的不错。又加上康熙敬重孝庄才有了后世的地位。薄姬地位最浅。说是与世无争实际上就是没本事,有自知之明而已。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薄姬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最牛的预言:薄姬生的孩子成了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薄姬

    在大汉朝,出了一个神仙一般的女相师,名叫许负。所相之人,所言之事,无不应验。据说,许负出生之时,手握美玉,而玉上隐隐可见八卦显现。可见,许负天生就是干这事儿的。她很小的时候,周围街坊邻居听说老许家出了个握玉而生的孩子,就都跑过来看热闹。结果,许负对着某些人哭,又对着某些人笑。后来有人一总结,被许负哭

  • 薄姬一夜风流生下天子,刘邦的风流债

    历史人物编辑:娱在笑牛标签:薄姬

    咸鱼说史,趣谈人生 历史上后宫争斗往往都是血淋淋的,皇位的争斗也是各种血肉相残,但是却有个皇帝没有任何争抢,也毫无征兆的就莫名当上了皇帝还开创了西汉初期“文景之治”的繁荣盛世,这个人就是汉文帝刘恒。刘恒不仅不是皇位的预想继承者,更是汉高祖刘邦随意的一夜风流所生。人生可谓是命

  • 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薄姬

    谈不上厚待,吕后只是觉得薄姬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所以就放她和儿子刘恒去偏远的代国生活。薄姬其实是有魏国宗室血脉的,因为她的母亲魏媪是战国末期魏国的宗室女,后来与一个姓薄的男子私通,这才生下薄姬。秦朝灭亡之后,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到宫中给魏豹当妃子。那时候魏豹还有两个妃子,分别是管

  • 薄姬跟刘邦的感情很好!跟吕后的感情也很好!所以一生平安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惜往年生活标签:薄姬

    “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上边这段记载出自《史记·外戚世家》。对于这段记载,通常的解读都是字面上的意思,认为吕后是个妒妇,把刘邦所有的宠妃都幽禁了起来,而薄夫人不够受宠,所以能跟儿子到代地去,安安稳稳地做

  • 都是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薄姬一生平安,吕雉为何会放过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薄姬

    都是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惨薄姬一生平安,吕雉为何会放过薄姬纵观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皇帝是执掌天下的九五之尊,备受人们的羡慕,然而有时得到皇帝的赏识进入宫中,并没不是一件好事,首先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惹怒了皇帝,也就意味着杀身之祸从天而降了,其次在深宫之中,即便是有着一定的心术手段,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 薄姬的一生告诉我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薄姬

    魏王豹的宠妾叫薄姬,这个女人在魏王豹的身边也算是比较恩宠,然而为什么薄姬会被刘邦看上呢?刘邦看上薄姬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我们来把这件事情捋一捋。薄姬归刘邦薄姬归刘邦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薄姬归魏王豹。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而秦国把魏国灭掉之后,魏国其实是很想复国的!项

  • 同样是刘邦的老婆,为何吕后害死戚夫人,没有杀死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薄姬

    历代皇帝为了皇嗣兴旺,后宫一般都有很多女人。虽然说我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宫美人三千有点夸张,但是皇帝后宫的女人数量也是不在少数,而且谁都知道女人多的地方就有女人很多是是非非,所以后宫竞争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刘邦的后宫是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刘邦的妻子,为什么吕后杀的是戚夫人而不是薄姬?吕后与齐夫

  • 薄姬生儿当为天子,这个预言是真的吗?为什么吕后不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薄姬

    秦末吴郡有个姓薄的人,和魏国的宗室之女(史称魏媪)发生了恋情,未婚就生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薄姬,薄姬的父亲很早就病故了,魏媪把女儿带大,薄姬长得美貌如花,娇柔可爱。魏媪想,这个女儿长生如此美貌,说不定能嫁个有钱有势的人家,奇货可居啊,不能把她嫁到一般人家。当时秦朝的江山风雨飘摇,各路

  • 吕雉杀尽刘邦宠妃,为何却独独放过薄姬,导致薄姬儿子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薄姬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后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的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而最值得说的就是薄姬,她是如何在不得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坐拥天下”,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太后呢?从刘邦微贱的时候,吕雉以富家小姐的身份嫁给刘邦做老婆

  • 刘邦偶然宠幸薄姬,薄姬生下皇子,这件事如何影响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星龙历史标签:薄姬

    汉朝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朝代之一。汉朝创造的繁荣时期影响很大。以前中国人叫汉人,这是汉代影响的结果。刘邦一生打了无数仗,自然看到的女人不在少数。据史料记载,刘邦有八个女人。刘邦的后宫虽然比后来的皇帝逊色不少,三宫六院七十二妾,后宫三千美人,但在当时也不少。刘邦和曹操一样,不挑剔女人,只要美就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