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真的是无辜受害吗?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真的是无辜受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峰品车 访问量:2799 更新时间:2024/3/4 12:54:14

在西汉初的历史中,其实吕后经历了一系列险象环生的政治斗争,她后来当太后的风光,掩盖了她曾经的风雨飘摇,在刘邦的晚年里,吕后的地位差点就被戚夫人取代了。

所以戚夫人后来被吕后虐待,在外人眼中被视为争宠报复,但实际上,这件事的本质,就是政治清算。

公元前209年,因为醉酒犯下渎职罪从而躲进芒砀山里的刘邦终于翻身把歌唱,当时的沛县官僚阶级一致决定响应陈胜在大泽乡的起义,所以便找到刘邦,让刘邦担任沛县起义军的“首领”,这场沛县起义,奠定了刘邦未来建立霸业的基础,同样的,沛县功臣的份量,在刘邦的政治结构中占比很重。

沛县不大,但是人才很多,所以后来的权力交集也十分复杂。

刘邦的妻子是吕雉,而吕雉的家族在沛县是能够与沛县县令结交的大贵族,刘邦的老丈人吕公局办宴席,沛县的达官贵人都来参与,因此吕家的力量很强大,在某种意义上,吕家是要压过刘邦一头的。

但即便吕家势大,吕公还是坚持将女儿嫁给刘邦,而吕雉对刘邦的懒散个性也无怨无悔,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在刘邦逃亡芒砀山期间,吕雉的作为让沛县人对其钦佩不已,所以在一开始,沛县的功臣们就是对吕雉的认同感更高一些的。

刘邦成为沛公后,率先带着沛县子弟兵北上山东攻城略地,在这个过程中,刘邦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吸纳新的文人、将领进入自己的团队中,既是为了填充自己的实力,也是为了对沛县团队的制衡,虽然刘邦的军事能力不强,但政治人际关系却是很强。

因此,在定陶的时候,刘邦得到了“戚氏集团”,而戚夫人,就是其中一员。

世人知道戚夫人是定陶人,在刘邦创业的过程中与刘邦相爱,如果看待的角度浪漫一些,那么这就是一场乱世的爱情故事,可惜的是,刘邦不是什么文人才子,上演不了乱世相逢的风花雪月,而他的爱情,也同样需要加入政治的因素来解释。

戚氏家族能够在西汉成名,不是因为出了戚夫人这么一个美貌和才华并存的奇女子,而是因为戚氏家族在整个西汉历史中都有人参政,著名的临辕侯国,受封者就是戚家人,第一任临辕侯,也就是刘邦的岳父、戚夫人的父亲:戚鳃。

在秦朝的时候,戚鳃乃是一名将领,地位比起刘邦要高很多,但风水轮流转,随着天下变迁,戚鳃就只能臣服于刘邦,不过刘邦对戚氏家族的加入显得十分热忱,不仅宠爱戚夫人来维持他和戚家的关系,而且还重用戚夫人的兄弟,让戚家在他团队中的比重也迅速升高。

所以,宠爱戚夫人,是刘邦在“制衡权力”的表现。

沛县吕家德高望重,而且刘邦起事后还要依靠吕雉的兄弟来打天下,这让外戚吕家对刘邦的权力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而解除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外戚和外戚来斗。

这就是戚夫人和吕后斗争以及矛盾的滥觞。

世上没有绝对的恨,也没有绝对的亲,当吕后被刘邦派人接过来身边后,她已经发现戚夫人的存在了,吕后对此感到愤怒,这种愤怒的组成有两种:

一、她作为糟糠之妻为了丈夫不辞辛苦,受尽了苦难后才发现他搂着别的女子花天酒地,不得不愤怒。

二、她看出来刘邦为了打压他们吕家的权力,让戚家入场,作为吕家的一员,吕后自然不会开心。

但吕后生气,戚夫人更气,因为刘邦对她的宠爱,让她觉得吕后根本没有资格当刘邦的正室,所以戚夫人反而对吕后发起了挑战,戚夫人生下了儿子刘如意后,无时不刻在挑衅吕后的地位,这种针锋相对最终埋下隐患。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开创了大汉王朝,刘邦成为皇帝后,册封妻子吕雉成为皇后,将吕后的兄长吕泽册封为“周吕侯”、吕释之册封为“建成侯”,这让外戚吕家的力量一时之间强大无比,而刘邦和吕后的长子刘盈性格懦弱,自幼也没有接受很好的蒙教育,所以资质一般。

刘邦唯恐外戚势力太大,压制了刘盈,日后恐怕江山都保不住。

于是刘邦就没有阻止过戚夫人和吕后的斗争。

也同样是大汉建立后,戚夫人的父亲戚鳃被封为临辕侯,这个侯爵的地位在刘邦的功臣团队里并不算高,但他的职责却是非常重用,因为戚鳃被刘邦任命为“中尉”,中尉当时掌管的是守卫长安的北军,这也就意味着,在京城地区,戚家的威势很大,戚鳃也相当于首都军区司令。

这种特殊的地位,就让戚夫人有了充足的底气和吕后作对,因为刘邦对刘如意的宠爱,戚夫人常常得寸进尺,让刘邦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离谱的是,刘邦也觉得应该这样,理由是刘如意更像他,而刘盈不像他,未来不堪大用。

多年的斗争,吕后很多事情都忍了,唯独废掉太子这件事她忍不了,因为一旦刘盈被废,吕后未来就成为不了太后,太后就是对她从未客气过的戚夫人,等到那个时候,戚夫人还能反过来把她给折磨致死,除了她要倒霉以外,吕家一样是跑不掉,这就是吕后要考虑的政治问题。

而这一切,刘邦显然是知道的,他不仅知道,还有意推动。

原因也很简单,他觉得吕家以及支持吕家的开国功臣们,对他的威胁和掣肘太大了。

萧何、曹参、夏侯婴周昌周勃等等这些人,他们都站在吕家这一边,这些人要是在心思上有异动,刘家的江山就不保了,所以刘邦要想尽办法先把吕家甩出这个位置,只要吕家没有资格接触最高权力,刘邦的江山就是稳的。

除此之外,刘邦还想和这些功臣们“争权”。

因为刘邦的能力和文化水平受限,刘邦在崛起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靠着萧何、张良等人的出谋划策来解决的,自然而然地,他们就成为了大汉建立的执政者,比如萧何,他就制定了大汉的法律还有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所以面对着亲近吕家的萧何,刘邦不得不防一手。

果不其然,在刘邦提出了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赵如意的时候,整个大汉朝廷都炸开了锅,而沛县功臣们则是全部反对刘邦废长立幼,他们或多或少都是看着刘盈长大的,除此之外,刘盈的性格并不强势,未来对他们的压制力肯定极小,因此功臣们为了自己也为了大汉的江山考虑,他们都反对废立太子。

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了英布的叛乱,这一次平定英布之乱,刘邦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在战场上被敌人射中了一箭,这一箭给刘邦造成了致命的伤害,所以刘邦回到长安后,迫不及待开始了“废太子”之事。

废太子之事此前一直都仅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这一次落到实处,难免掀起波澜,而张良等人第一时间摆明了反对的态度,面对他们的不同意,刘邦脾气也上来了,直截了当表示一定要废太子,这种姿态让张良直接“告病返乡”,除了张良外,萧何等人也纷纷有所动作。

事实上,这一场废太子,已经演变成了“戚家外戚”力量和“吕家外戚”力量的斗争,吕家就是因为太强,支持者太多,从而被刘邦针对打压,虽然戚家实力微弱,但有刘邦做靠山,他们已经完全拉平了和吕家的实力差距,最重要的是,刘邦要的就是一个实力弱小的外戚。

只有外戚不强大,皇权才能强大。

而戚夫人或许知道这一点,也或许不知道,她靠着刘邦对她的青睐蹬鼻子上脸,对吕后发出无尽的嘲讽,吕后也无法体面地回应戚夫人的嘴脸,只能想尽办法来拯救儿子的太子之位,他找到了萧何、张良、周昌等人,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刘盈在刘邦面前说几句话。

面对吕后的央求,周昌表现得极为英勇,他不惧刘邦的身份,对着刘邦“废长立幼”的荒唐举动直接破口大骂,事实上,周昌一直都是靠直谏被刘邦所重视,因此在周昌骂了刘邦一顿后,刘邦还真的动摇了。

除了周昌以外,还有当时的太傅叔孙通严厉反对刘邦废太子,他甚至“明死志”来进谏,叔孙通是制定大汉律法的重要人物,话语有着相当的重量。

而让刘邦彻底摒弃废太子的想法,是因为张良出计,安排吕后这些人去“邀请”秦朝四位还在世的博士出山,史称“商山四皓”,这四位博士是刘邦当年想得却得不到的重要人物,对治国辅君有着不小的意义,所以当商山四皓打着辅佐刘盈的名号出山后,刘邦只能放弃了。

因为刘邦知道,有了商山四皓,刘盈不至于丢掉大权,这四位博士也肯定能辅佐好刘盈。

在刘邦的想法中,“制衡”永远是核心目的,强戚家,弱吕家,这就是制衡,但如果不能够强戚家,那么引入商山四皓,一样是能弱吕家,最起码吕后不可能通过常规手段架空刘盈未来的大权。

自此,戚吕之争结束,戚夫人彻底失败,刘邦很遗憾地通知戚夫人,吕后注定是她的主人,这句话就是告诉戚夫人,不要再想着跟吕后斗了,这是一个刘邦都不想破坏的良好局面,甚至可以说是刘邦都不能够破坏的局面。

破坏之后的代价,刘邦付不起。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戚夫人多多少少是被刘邦利用了,刘邦对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宠爱是真的,但这种宠爱并不是纯粹的,因为刘邦是政治家,政治家的感情大多数时候都要考虑一部分利益因素,譬如联姻之类的感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是因为戚家有被利用的价值,所以刘邦在感情上才对戚夫人如此重视,当然,说戚夫人和刘如意完全是被利用那也不妥当,戚夫人本身就是戚家利益集团的一员,她自然知道让刘如意成为太子的好处,所以为了更大的利益,她愿意和吕后斗一斗。

后宫的斗争失败,在短时间内并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不同朝堂上的斗争,一旦失败就会面临抄家灭族,虽然戚夫人输了,但刘邦仍然有能力给她们母子两人留一条后路。

刘邦知道吕后的为人,所以对于戚夫人,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最重要还是保住刘如意,为了保护刘如意,刘邦用了一个吕后无法拒绝的人,那就是周昌。

周昌在保刘盈一事上出力颇多,为了吕后可谓是舍生忘死,所以吕后视周昌为恩人,既然是恩人,那么刘邦就将周昌任命为赵国的国相,赵国,正是刘如意的封地,只要周昌担任了赵国国相,吕后对于刘如意根本没办法强来。

除了周昌这道保险,刘邦还给刘盈灌输了“兄弟观念”,刘盈经历了废太子之事,但他很奇怪地竟然没有对戚夫人和刘如意产生怨恨,对于刘邦提醒他要注重兄弟感情的话还特别上心,所以说刘盈在刘邦口中的“不堪大用”,这句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做好了这一切准备,刘邦以为戚夫人母子结局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戚夫人最多就是软禁致死,但只要刘如意长大了,戚夫人就可以被接到封地。

但刘邦哪里知道,戚夫人根本没听他的话,在他驾崩后,还要对吕后发出挑衅,于是吕后除了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以外,还派人去把刘如意杀了,而刘如意有着周昌保护本来也是不用死的,可戚夫人把自己坑了还不够,天天哭喊着儿子为什么不来救她,面对孝道的约束,刘如意只能进京,不久后被吕后毒害。

所以戚夫人最后的结局,跟无辜根本不沾边,戚夫人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即便在刘邦活着的时候,戚夫人多少有点无辜,在刘邦去世后,戚夫人就跟无辜没关系了。

而在大汉朝,吕后杀戚夫人之所以一直被视为“错误”,根本原因是因为吕后在临终前将军政大权给了自己的两个侄子,最终造成诸吕之乱,因此吕后在汉朝,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

但不管怎么说,吕后杀戚夫人这事,只能说明吕后的手段残忍了些,除此之外,吕后并没有错。

标签: 戚夫人

更多文章

  • 戚夫人变成“人彘”时,她的父亲手握兵权,为何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戚夫人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无疑是尽人皆知的,在历史上,刘邦的知名度非常高。最让人敬佩的就是,刘邦出身低微,在起义之前仅仅是一个小吏,能够发动起义,无疑是刘邦有才能的体现。后人大部分人都认为刘邦是市井混混出身,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在历史上,刘邦虽然是秦朝的小吏,但是早年间,刘邦就开始维护属于自己的人脉,萧何就

  • 什么是人彘,戚夫人为什么被吕后折磨的生不如死?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戚夫人

    吕后是高祖微贱时的糟糠之妻。高祖做汉王时,在定陶得到戚姬,很是宠爱。孝惠帝为人仁慈柔弱,高祖认为不像自己,常常想废掉太子,另立戚姬的儿子如意。戚姬也日夜哭泣,闹着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幸亏大臣们诤谏,再加上张良献计,请出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太子才没有被废掉。想当年下嫁给大自己十五岁的刘帮,当时刘帮还有

  • 不择手段地争夺别人的东西,戚夫人的惨死,是自作自受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戚夫人

    好端端的一个人,被砍去四足,剜去眼睛,熏聋耳朵,毒成哑巴,然后被关进猪圈,爬行在自己的排泄物上,用猪生存的方式生存。用人拥有的智慧、感官,去体会猪狗不如的生活,这种精神和触觉上的煎熬,又是谁能承受得住的?用这种手段折磨戚夫人的吕雉,固然称得上残忍。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戚夫人到底是怎么得罪了吕雉,才让吕

  • 戚夫人被吕后砍断手脚后,为何没有失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戚夫人

    汉高祖刘邦有个宠妃“戚夫人”,不但容貌可人,而且善解人意,非常受刘邦的喜爱。因此也遭到了刘邦的皇后吕雉的妒恨。而这女人的妒火一旦燃烧起来,是一发不可收拾,很难浇灭的,况且被皇后所嫉恨的人一般都没好下场。而这个戚夫人也毫无例外地在刘邦死后得到了吕后疯狂地报复。首先,吕后命人将戚夫人的头发剃光,挖去双眼

  • 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荣辱兴衰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戚夫人

    文/辛亮亮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刘邦以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名扬天下,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开创了汉朝历史的新局面。西楚霸王项羽以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失败收场。01千娇百媚,多才多艺刘邦与戚夫人的

  • 刘邦晚年为何没能改立一生最宠爱的戚夫人为皇后吕后又为何能把情敌戚夫人整为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戚夫人

    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出生地在人杰地灵的山东定陶。戚夫人貌美如花,能歌善舞,可谓才色全双。刘邦在彭城大败逃亡的过程中,连饭也没得吃,逃到一村子里遇见一个老人。老人姓戚,带着18岁的闺女在此躲避战乱。一见带兵的刘邦,老人吓得连忙下拜,并带他回家里弄菜弄酒给他吃。刘邦见到老人貌美如花的闺女,顿时动了心思,得

  • 刘邦宠妃戚夫人为何被人们尊为“厕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戚夫人

    戚夫人是封号,她的真名叫戚懿,山东定陶人,定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山东是个好地方,不仅出圣人,也出美女,戚夫人不仅长相俊美,而且擅长歌舞,据记载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舞姿绰约,极具韵律美,因此深得刘邦的宠幸,后来因为皇位之争彻底改变了人生。刘邦称帝后,原配夫人吕雉成为皇后,戚夫人被尊为贵

  • 吕后为什么一定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戚夫人

    吕后一直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女人,她的政治才华一点都不输刘邦,但很可惜是个女儿身,不过吕雉能进入《史记》中,本身就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吕雉一直被后人所争议的就是她残忍的把戚夫人给弄成了人彘,宫斗很正常,成王败寇,哪怕吕雉干净利索的把戚夫人给杀了,在后世看来也没有半分不妥。 但是朋友们,人彘这个刑法可谓残忍

  •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还活着,她的生命力真的那么顽强吗?

    历史人物编辑:友友良标签:戚夫人

    现在,我们生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社会有规则,国家有法律。而在很久很久以前,社会规则还未被制定,那个时候整个世界就只遵循着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律。因为文明还未发展传播,所以那个时候经常会发生一些残忍、血腥的事儿。文明随着时间车轮的前进而发展着。历史总的轨迹是向着文明前进的,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在文

  • 吕后为何一定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其实是戚夫人自己不懂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戚夫人

    历史上有很多事情,也许偶尔一看,你会觉得,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可是仔细深思之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的成败,其实往往就在一些细节之中早已决定,这就是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多去关注一些细节,方能成就大事。为何这么说呢?不妨我们一起看看戚夫人的结局,就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何吕后已经实现自己儿子刘盈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