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择手段地争夺别人的东西,戚夫人的惨死,是自作自受

不择手段地争夺别人的东西,戚夫人的惨死,是自作自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惊鸿历史苑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4/3/17 20:14:20

好端端的一个人,被砍去四足,剜去眼睛,熏聋耳朵,毒成哑巴,然后被关进猪圈,爬行在自己的排泄物上,用猪生存的方式生存。用人拥有的智慧、感官,去体会猪狗不如的生活,这种精神和触觉上的煎熬,又是谁能承受得住的?

用这种手段折磨戚夫人的吕雉,固然称得上残忍。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戚夫人到底是怎么得罪了吕雉,才让吕雉这么恨她,不惜采取这种变态的酷刑去惩罚她?

在我看来,戚夫人也是自作自受,她太喜欢争夺属于别人的东西了。

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是帮刘邦铲除韩信彭越的贤内助,她是与刘邦同甘共苦后,理所应当登上皇后之位的。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仁慈博爱,是百姓、群臣心中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萧何、吕雉、刘盈,三人坐镇关中十年,才让刘邦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带兵打天下。

如今半路上冒出来了个戚夫人,没有与刘邦共苦,就能享受独宠后宫的同甘。儿子没有功劳,就能享受赵国之王的尊位。就这样她还不满足,她还要夺走吕雉的皇后之位,她还要夺走刘盈的太子之位,她是否太过贪心了?

戚夫人和吕雉的斗争,主要体现在争夺儿子的太子位上。

宠妃的儿子更受宠

《资治通鉴》第一次记载戚夫人的故事,是在汉高祖十年,此时刘邦已经59岁,吕雉也已经年老色衰。新进宫的戚夫人,年轻貌美又多才多艺,死死地钩住了刘邦的魂。

戚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刘如意,被封为赵王。皇子被封为王,又没有官职在身,理应去自己的封国。刘邦对戚夫人的爱,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如意的身上,他又认为太子刘盈虽然仁慈,但性格软弱,而如意在性格上和自己相同。所以,如意虽然被封为赵王,却一直留在长安,陪伴在刘邦身边。

上以太子仁弱,谓如意类己;虽封为赵王,常留之长安。

如果刘邦留如意在长安,只是单纯喜欢这个性格像自己的儿子,那倒没什么。但是原因是:觉得“刘盈软弱”+“如意像自己”,就值得人揣摩了!这不就是明摆着讨厌刘盈,喜欢如意吗?

我为什么反感戚夫人

皇帝让自己喜欢的儿子即位,是他的自由吗?

当然不是!太子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当时大汉已建立了十年,刘盈也当了十年太子。那些“有远见”的大臣,早就把自己变成蚂蚱,和刘盈绑在一根绳上了!

太子本就该是下任皇帝,所以大臣都会提前加入这位“下任皇帝”的阵营。将来太子即位后,有现成的势力,可以很轻松地治理国家。

皇帝凭自己喜好,今天换一个太子,明天又换一个太子,大臣该加入谁的阵营?就算刘盈被废,他的势力也未必会消失,刘邦死后如意即位,刘盈如果心中不服气,凭借势力争夺皇位,挑起内战怎么办?

戚夫人想过这些吗?她只会想:我要如何和吕雉争宠,如何把赵王如意变成太子如意。

刘邦每次离开长安到秦关以东,年老色衰的吕雉只能留守在长安,戚夫人却经常能跟随。她就每天在刘邦面前哭,白天哭,晚上也哭,就是为了让刘邦废掉刘盈,立如意为太子!

刘邦受戚夫人影响,甚至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废太子事宜。朝廷一篇喧哗,全都反对这个废嫡立庶的“危险做法”,其中憨厚老实、说话口吃的周昌争得最激烈:“臣臣臣……虽然不会说话,但知知知……道此事不可行,陛陛陛……下下废太子,臣臣臣……绝不奉诏!”

刘邦被逗笑了,暂时罢下了此事。

后来刘邦征讨英布,中了箭伤,知道自己时日不久,又想废太子。连张良的反对都没用了,叔孙通说:“当年晋献公宠爱骊姬,废太子申生,引发了晋国几十年的内战。秦朝不巩固扶苏的地位,被昏君胡亥亡国。陛下果真想废太子,先让臣的血液染红这个宫殿!”刘邦没办法,只好说:“罢下吧!我只是开玩笑”

叔孙通说:“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

刘邦看出全体朝臣都不拥护如意,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吕雉残忍,戚夫人就一定不会做出残忍行径吗?

如果刘邦成功废掉刘盈,立如意为太子,母凭子贵,戚夫人一定会成为皇后。

吕雉、刘盈在朝廷中的势力根深蒂固,刘邦死后,戚夫人如何巩固自己与如意的地位?只有一个做法——彻底铲除吕雉、刘盈。

如何彻底铲除?最简单,最完全的做法,就是杀死他们。

如果戚夫人成功,谁能保证吕雉不会变成人彘,刘盈不会被下毒害死呢?

吕雉的惨毒,大部分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戚夫人的威胁,和开国功臣的威胁,吕雉一步步走上了腹黑的道路。一切的元凶,就是惨恶的权力争夺,这种争夺,往往都是你死我活的。如果戚夫人学习薄太后的温良谦让,不去争夺那“根本无法争夺”的地位,又怎么会掀起这一幕幕的、黑暗的权力争夺呢?

争了半天,什么也没争到,反而将母子俩的命搭进去了,这难道不是戚夫人自找的吗?

作者:国学与中国历史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汉纪四》、《史记·留侯世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订阅我的文章。

标签: 戚夫人

更多文章

  • 戚夫人被吕后砍断手脚后,为何没有失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戚夫人

    汉高祖刘邦有个宠妃“戚夫人”,不但容貌可人,而且善解人意,非常受刘邦的喜爱。因此也遭到了刘邦的皇后吕雉的妒恨。而这女人的妒火一旦燃烧起来,是一发不可收拾,很难浇灭的,况且被皇后所嫉恨的人一般都没好下场。而这个戚夫人也毫无例外地在刘邦死后得到了吕后疯狂地报复。首先,吕后命人将戚夫人的头发剃光,挖去双眼

  • 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荣辱兴衰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戚夫人

    文/辛亮亮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刘邦以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名扬天下,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开创了汉朝历史的新局面。西楚霸王项羽以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失败收场。01千娇百媚,多才多艺刘邦与戚夫人的

  • 刘邦晚年为何没能改立一生最宠爱的戚夫人为皇后吕后又为何能把情敌戚夫人整为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戚夫人

    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出生地在人杰地灵的山东定陶。戚夫人貌美如花,能歌善舞,可谓才色全双。刘邦在彭城大败逃亡的过程中,连饭也没得吃,逃到一村子里遇见一个老人。老人姓戚,带着18岁的闺女在此躲避战乱。一见带兵的刘邦,老人吓得连忙下拜,并带他回家里弄菜弄酒给他吃。刘邦见到老人貌美如花的闺女,顿时动了心思,得

  • 刘邦宠妃戚夫人为何被人们尊为“厕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戚夫人

    戚夫人是封号,她的真名叫戚懿,山东定陶人,定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山东是个好地方,不仅出圣人,也出美女,戚夫人不仅长相俊美,而且擅长歌舞,据记载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舞姿绰约,极具韵律美,因此深得刘邦的宠幸,后来因为皇位之争彻底改变了人生。刘邦称帝后,原配夫人吕雉成为皇后,戚夫人被尊为贵

  • 吕后为什么一定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戚夫人

    吕后一直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女人,她的政治才华一点都不输刘邦,但很可惜是个女儿身,不过吕雉能进入《史记》中,本身就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吕雉一直被后人所争议的就是她残忍的把戚夫人给弄成了人彘,宫斗很正常,成王败寇,哪怕吕雉干净利索的把戚夫人给杀了,在后世看来也没有半分不妥。 但是朋友们,人彘这个刑法可谓残忍

  •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还活着,她的生命力真的那么顽强吗?

    历史人物编辑:友友良标签:戚夫人

    现在,我们生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社会有规则,国家有法律。而在很久很久以前,社会规则还未被制定,那个时候整个世界就只遵循着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律。因为文明还未发展传播,所以那个时候经常会发生一些残忍、血腥的事儿。文明随着时间车轮的前进而发展着。历史总的轨迹是向着文明前进的,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在文

  • 吕后为何一定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其实是戚夫人自己不懂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戚夫人

    历史上有很多事情,也许偶尔一看,你会觉得,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可是仔细深思之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的成败,其实往往就在一些细节之中早已决定,这就是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多去关注一些细节,方能成就大事。为何这么说呢?不妨我们一起看看戚夫人的结局,就会明白一些道理。为何吕后已经实现自己儿子刘盈当皇

  • 刘邦分明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会被报复,为何没立戚夫人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郭社栓说史标签:戚夫人

    古人历来讲究论资排辈,一个人的地位的高低是在长期的奋斗中自然形成的。历史上,那些凡是因受剑君主赏识而如同坐着直升飞机飞上高位的人,几乎没有不摔得粉身碎骨的,这就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与吕后相比,戚夫人不仅资历浅薄,而且娘家的势力也不如吕氏家族。 况且吕后是刘邦糟糠之妻。当年的刘邦只能算是家乡沛县的一

  • 戚夫人之死应该由谁来买单?一半刘邦、一半吕雉、一半戚夫人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戚夫人

    戚夫人作为第一个被我们所熟知的死于后宫争斗之中的女性,我们在为她的死感到惋惜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戚夫人之死应该由谁来买单呢?抛出这个问题,有很多人认为自然应该由吕雉负全责,因为戚夫人的死完全是吕雉的作为。但是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明白吕雉为什么对

  • 戚夫人遭吕后毒手,刘邦生前为何不为戚夫人留后路?他也有苦衷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戚夫人

    要说刘邦在晚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那就是无法保护他最为心爱的女人,并且刘邦在晚年时已经非常清楚,和他相处多年的吕后,在刘邦死后对待戚夫人的态度必然非常的残酷,甚至刘邦还亲自在戚夫人的面前,表达了在自己生死之后,戚夫人以及刘邦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想要活命都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刘邦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