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评历代帝王之汉景帝刘启:为什么我觉得刘启是个自欺欺人的皇帝

评历代帝王之汉景帝刘启:为什么我觉得刘启是个自欺欺人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听史录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2/14 19:31:41

提起汉景帝刘,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马上会想起“文景之治”、“七国之乱”这两个关键词。刘启和其父汉文帝开创的“文景之治”,就是重农抑商、发展生产、轻徭薄賦让天下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为以后的汉武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看来刘启确实是一位有作为有头脑的皇帝。但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刘启有一点自欺欺人的毛病,那为什么我会觉得他自欺欺人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欺人,就是欺骗亲弟弟梁王刘武。话说有一年弟弟梁王刘武从封地(差不多在今天河南省商丘那一带)千里迢迢来长安朝见哥哥,兄弟俩好久不见,自然见了面要好好聊聊。我们的景帝就大摆宴席招待,兄弟两在一起那顿饭吃的很开心,席间景帝对刘武说:“千秋万岁后传位于王。”刘武一听虽然知道这不是哥哥的真心话,但内心仍然非常欣喜,当然表面还要假装推辞。我就在想如果景帝没有真的喝醉,我不知道景帝说这话的动机,既然不是真心想传位给弟弟,那说这话的意义何在呢?骗自己弟弟干嘛呢?俗话说“君无戏言”,传位这种事非同小可,岂能轻易许诺!而且弟弟都看出来了哥哥不是真心话。这就让人难以理解景帝的行为了。

后来爆发了七国之乱,反叛的最强大的两个诸候吴国和楚国军队,进攻梁国的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因为梁国是吴楚联军进军长安的必经之路,刘武率领梁国军队死守,抵挡住了叛军,配合中央军队最终消灭了叛军。这里面我强调一下,之所以梁王刘武这么拼命,可能就是当年景帝的那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王”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哥哥以后要传位于我,哥哥的天下就是我的天下,我拼命就是为自己拼命,当然干劲十足了。最后平定七国之乱,论功梁王功劳最大,梁国军队消灭的叛军数量和周亚夫率领的中央军消灭的差不多。本来景帝都许诺传位于梁王,加上梁王又有战功,梁王也不是等闲之辈,立为储君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景帝就是不立梁王为储君,最后梁王郁郁而终。景帝就是十足的骗子,自己的亲弟弟都骗。

第二,自欺,自以为是的认为为诛杀了晁错七个反叛的诸侯王就能退兵。高祖刘邦消灭项羽,统一天下后,封了很多异姓王,如韩信彭越英布等,这些异姓王始终让刘邦寝食难安、如鲠在喉。刘邦最后找种种理由消灭了这些异姓王,大封刘氏子弟为王,以为这样就能天下太平。谁知道分封的这些刘氏诸王,也是威胁汉朝统治稳定的定时炸弹。汉景帝时,诸王势力越发强大,到了不得不削藩的程度,于是景帝就听从大臣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这一削就是动了诸王的奶酪,人家肯定找你拼命。其实就是晁错不建议,景帝也会削藩的,说到底景帝早就想动这些势力强大的诸侯王了。然后以吴楚为首的七国就反了,打出了“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其实真正的目标就是景帝的江山和皇位,诛晁错只是个借口,但总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明朝时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打出的反叛旗号是“靖难”,“靖难”的意思就是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这和“诛晁错,清君侧”如出一辙,历史何曾相似。但我们的景帝看到吴楚等七国反叛声势浩大,叛军大规模集结,有些心虚,就打算息事宁人,你们不是要“诛晁错嘛。”可以,我帮你们诛杀晁错,你们就退兵吧。天真的景帝真的诛杀了对他忠心耿耿的晁错,派人通知反叛的领头羊吴国,结果呢,吴楚叛军继续向西进军,根本不理会景帝一厢情愿的诚意。人家要的是你的江山,岂是一个大臣的首级能满足的,我无法理解,作为皇帝,怎么可能不懂这其中的厉害关系,竟然有这种幼稚不切实际的想法。

以上两点就是我认为汉景帝刘启自欺欺人的原因,作为一国之君,九五至尊,有这样让人感觉不成熟的思想行为,我觉得很可笑。

标签: 刘启

更多文章

  • 刘弗陵的身世是怎么样的?他到底是不是刘彻的亲生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刘弗陵

    首先,刘彻不傻,不可能给别人养孩子还把江山传给他除了刘弗陵之外,刘彻活着的儿子还有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刘弗陵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电视剧里的刘彻)其实就算刘彻只有刘弗陵一个孩子,一旦对他的身世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也必然彻查,查到的结果若是不满意,大可过继宗室之子,犯不着把祖上的基业给别人

  • 汉武帝为了让8岁的刘弗陵当皇帝 设了一个千古奇局 可保大汉不亡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刘弗陵

    说起千古一帝,大家公认的肯定是秦始皇。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跟秦始皇并列,他就是汉武帝。正所谓: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虽然汉武帝在秦始皇之后,但是他给自己的儿子留了一条后路,可保大汉不亡。而秦朝不过两位皇帝,就走向了灭亡。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这也侧面说明了汉武帝是一个开疆

  •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为何处死他母亲,一是为国考虑,二是私情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刘弗陵

    公元前91年,西汉王朝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乱。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被人诬陷被汉武帝下令处死,刘据在自保中身亡。刘据死后,汉武帝就没有太子了。而且汉武帝其他的儿子当时都不得汉武帝喜欢。不过这时汉武帝看上了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不过汉武帝在立刘弗陵为太子前做了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 刘弗陵出生在公元前94年,是

  • 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鲜花为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刘弗陵

    是一个成熟的“小孩子”,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霍光。作为皇帝,刘弗陵是幸运的,因为他能登上皇位,是汉武帝已经“无子可选”了,所以明明汉武帝年纪那么大了才驾崩,最后还是选了个八岁的小孩子登基当皇帝。汉武帝刘彻一辈子有六个儿子,但是次子刘闳年少早逝,因此汉武帝的儿子中,在巫蛊之祸后能争夺皇位的,也就四个儿

  • 汉武帝为何选择年仅8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实际上并非汉武帝老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刘弗陵

    想必我们现在的很多父母,都在为培养教育孩子而感觉到十分烦恼,其实不仅是现在,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皇室之中,对接班人的选择与培养方面,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是处理不好,则很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灭亡。比如秦始皇废除太子扶苏而立胡亥之后,秦朝在胡亥手中二世而亡,还有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废除长子杨勇而立杨广为

  • 历史上的刘弗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会被汉武帝选中?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继位的前后,汉朝面临两个巨大的问题,一个是经过数年讨伐而依然是汉朝外患的匈奴,另一个则是由于经年累月应对庞大的军费以及汉武帝夸张的私人开销,造成国力衰退,民不聊生,民变四起的内忧。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聪慧且年长的燕王刘旦,力能扛鼎的广陵王刘胥二子,竟然出乎意料的选

  • 汉武帝的其他儿子都很优秀,为何选择刘弗陵继位?和钩戈夫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刘弗陵

    因为刘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很有本事。她搞定了汉武帝,帮助儿子刘弗陵上位,可惜她没有笑到最后,反而给他人做了嫁衣。汉武帝将自己最优秀的儿子给折腾没了汉武帝的几个儿子里,最优秀、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非太子刘据莫属了。可惜,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而死,他的太子之位自然也被废了。汉武帝晚年因为求长生,所以对那些虚无

  • 西汉时,违背嫡子继承制,汉武帝为何立8岁的刘弗陵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刘弗陵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民间一直流传着这句话,历朝历代,把皇位传给幼子都有很大风险。基本上都是嫡子继承制。汉武帝晚年时,他还有四个儿子在世。其中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都已成年。但是汉武帝没有传位给三个成年儿子,反而传给了年仅8岁的刘弗陵,这是为何呢?刘弗陵的生母是汉武帝晚年时期最宠爱的钩弋

  • 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陵(他没有辜负西汉,却辜负了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刘弗陵

    他登基时年仅八岁,14岁开始亲政,却只活到了21岁,他就是汉昭帝刘弗陵。在位13年,他没有辜负西汉,却辜负了自己。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宠妃赵婕妤所生。而这个赵婕妤也非一般人物,相传她出生时双拳紧握无法松开,就这样一直握着拳头生活了十几年,直到遇见了汉武帝。勾弋夫人汉武帝南巡时听闻此事,觉得十分有意思,想

  •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为什么汉武帝要立年幼的他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同时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八位皇帝。他是汉武帝和赵婕妤,也就是钩弋夫人唯一的儿子。这是事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刘弗陵非汉武帝亲生这种说法。据说汉武帝早年间在一次巡游狩猎的过程中,正巧路过河间国。当时有占卜相士告诉汉武帝,此地有奇女子。后来女子赵氏被汉武帝的手下找到,据说当时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