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逼死卫子夫之后,逐渐冷静下来的汉武帝有没有后悔呢?

汉武帝逼死卫子夫之后,逐渐冷静下来的汉武帝有没有后悔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常国俊 访问量:1516 更新时间:2023/12/10 21:30:08

卫子夫是在“巫蛊之祸”后,先是被汉武帝下诏剥夺了象征皇后身份的玺绶,而后得知汉武帝下诏捉拿谋反的儿子太子刘据之后,万念俱灰下自杀而死的。汉武帝刘彻当时并没有明令要求卫子夫自杀来赎罪。

只是当时太子起兵攻杀挑起“巫蛊之祸”的首犯江充时,太子曾派人征求了卫子夫的意见。卫子夫在当时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是认同了太子做法,并将负责守卫长乐宫的侍卫交于太子统领,扩大了事态的发展和不可逆,在汉武帝亲自坐镇指挥攻入长安后,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下诏剥夺了卫子夫的玺绶。

这其实是一种惩戒,不过程度比较重,实质上已经进入到了废除皇后之位的程度。最好的结果,就如同卫子夫的前任陈阿娇一般,被废后孤独一人在长门宫中,断绝了所有的对外联系。

要知道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当时还在世。以长公主的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而不倒的政治经营之术以及其皇室身份,还不能改变汉武帝的决定,出自于贫贱之家的卫子夫更难做到,更何况卫氏家族的三大顶梁柱,卫青、霍去病和太子刘据全部倒塌。这对于失去了皇后身份的卫子夫及其家族包括谋反的太子来说,无异于永无出头之日。

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太子虽然兵败四处逃亡,却不敢轻易举手降服。

那么,汉武帝逼死卫子夫之后,逐渐冷静下来的汉武帝有没有后悔呢?

应该是有的。不过,表现很轻微。只是在两件事上有所体现。

第一件事,在巫蛊之祸第二年即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下令屠江充三族,烧死苏文,作“思子宫”和“归来望思之台”纪念太子。

第二件事,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年岁已高,刘据上吊自杀的时候,汉武帝已65岁,仅余下四年的寿命,还时常有病。征和二年刘据起兵时,他正在甘泉宫养病。

他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处理匈奴的问题,也不是平定内乱的时候,更不是追悔皇后太子之死究竟谁该负责。而是太子死后,谁充当继承人。

当时,汉武帝共有四子。

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以及幼子刘弗陵。

经过刘旦的上表自请入长安担当侍卫,刘胥信奉巫术喜好游乐,刘髆舅舅李广利叛逃匈奴等一系列事件,最终汉武帝选定了幼子刘弗陵。

之后,汉武帝开始为年仅七八岁的刘弗陵选取辅政的大臣,做好这些后,汉武帝下令幽禁刘弗陵的生母赵婕妤。不久,赵婕妤死于云阳宫。

赵婕妤死后,汉武帝询问身边的人。

(汉武帝)问左右曰:“外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住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从汉武帝所说的不得不先去之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汉武帝杀其母,乃是担忧之前的吕后的所作所为,有辱朝廷的脸面,不得不出手,内心是不舍的。

而卫子夫在跟随汉武帝49年(公元前139——公元前91)的时间里,经历了诸多事情,却没有为家族中的人谋求过什么,行事风格小心谨慎。此时卫子夫同样年事已高,也不存在汉武帝很是忌讳的主少母壮的事情。

更何况此时,卫子夫诸多亲友基本上都被汉武帝以行巫蛊事的借口铲除,卫子夫无法在大方向上对太子施加过多的影响。

即便卫子夫想施加影响,也得太子认可才行,曾经卫子夫提出,让太子忍让汉武帝的霸道性格,却没有明显的效果。

以上几番比较后,汉武帝询问身边人外人的看法,表露出的无奈,自然含有一丝丝对卫子夫的歉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后卫子夫的曾孙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经过辅政大臣霍光的默许,追赠卫子夫为“思后”。一方面这个“思”字刚好与汉武帝为太子刘据建造的宫殿和台阁有诸多的联系。另一方面,霍光是汉武帝亲自认定的大臣,对汉武帝很是了解,虽然不能等同于汉武帝本人的意思,最少霍光是比较认同汉武帝亏欠了卫子夫及其家族,要不然的话,汉武帝在世时已经剥夺了卫子夫的皇后之位,此时再追赠,无异于抗命,这对于一直想要掌控整个汉朝的霍光来说,没有了根基。

标签: 卫子夫

更多文章

  • 卫子夫因巫蛊之祸被牵连,与儿子先后自杀,汉武帝可否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卫子夫

    帝王家哪里有深情?至亲骨肉之间都可以相互杀戮,更何况只是一个女子了,在封建社会,女性于一个家庭的意义要么是绵延子嗣,要么就是取悦男主人,帝王之家更是如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帝王,就不能儿女情长,当断则断,像汉武帝这样雄才伟略、杀伐果断的人,儿女情长在他的眼里是非常不值钱的,如果威胁了他的江山,那么他会毫

  • 卫子夫稳坐38年皇后之位,为何她的结局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卫子夫

    汉武帝是一位尽人皆知的皇帝,虽然汉朝刚刚建立时,国力不强,对外敌匈奴只能忍,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变得强大,汉武帝举全国之力将匈奴打炮,换来了边境的太平。这就是汉武帝一生最大的功绩。汉朝的这位皇帝我们并不陌生,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在书本中,都能够见到汉武帝的身影,可是他的皇后就不是尽人皆知了。首先汉武帝

  • 服侍汉武帝49年,卫子夫自杀前留下遗书,汉武帝看后怒骂:贱人!

    历史人物编辑:王召新标签:卫子夫

    她被曾为历史称为一代贤后,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她是也最为励志的皇后,一路从歌女做到了皇后,与汉武帝相爱相守,辅助与他,成就了汉朝的辉煌,但最后却落了一个自杀的下场,在自杀前留下遗书,汉武帝看后怒骂:贱人!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卫子夫从小便身份低微,她的继父一直不喜欢他,所以决定将她抛弃,而她的母

  •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出身卑微,从一个平阳府的歌女,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14岁进宫,26岁封后,做了38年的皇后,默默陪伴汉武帝49年。她不仅为汉武帝生下四个子女,还为卫氏家族带来了一门五侯的荣耀。更是为大汉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嫁妆,“帝国双璧”卫青和霍去病,这两员大将,其中汉武帝一半的江山是

  • 伴汉武帝时间最长的卫子夫为什么也未能和汉武帝合葬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卫子夫

    汉武帝对卫子夫是什么感情呢,以我之见是利益大于感情,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汉武帝早年即位的时候,地位不稳固,权力在窦氏家族和王太后两大派系的手中,经过艰难的斗争,汉武帝夺去了最大的权力,这个时候的汉武帝才二十多岁,汉武帝此时已有皇后,陈阿娇,此人是个正宗的皇二代,平时得理不让人,对于刘彻也是喜怒无常,

  • 卫子夫如果不选择自杀,卫氏一族会被灭族?她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卫子夫

    文/一度历史观V卫子夫如果不选择自杀,卫氏一族会被灭族?她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在大汉朝里面,与汉武帝有关的几个女人,其下场都很惨,不是自杀就是被杀,即使连军功昭著的卫青的姐姐也没能够在汉武帝的年老昏聩下得到善终,不得不自杀以求家族的幸存。然而,在卫子夫死后,汉武帝还是没有放过卫氏一族,依然将其灭族了。

  • 卫子夫的曾孙在牢房出生,从小就是死囚,后来逆袭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卫子夫

    公元前74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卫太子刘据(刘彻与卫子夫之子)生子史皇孙刘进(刘据与史良娣之子),刘进娶涿郡女王翁须生子刘病已,称为黄曾孙。不料,刘病已刚出生不久几个月,即爆发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被杀,只剩下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刘病已逃过一死,被关押在长安的临时官狱里。巫蛊之

  • 汉武帝刘彻无情,卫子夫悬梁自尽,传奇的人生以灭门迎来终结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嘴聊标签:卫子夫

    “刘彻,我恨你,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信了你,进了这高高的牢笼,假若有来世,我绝不会再走当初的路,你我来世再也不必相见。”未央椒房殿中卫皇后以一条白绫结束自己伟大而又遗憾的一生,留下的只有跟汉武帝的诀别书,因为他们之间只有恨,再也没有其他,而椒房殿的再无主人。卫子夫,是一名传奇女子,她的升职记可比武

  • 卫子夫被刘彻接进宫,为何一年后才被召见临幸?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卫子夫

    如果说有人问在汉武帝时期哪个贵族世家是最有权势的,那一定首推卫家。从卫子夫进入刘彻后宫开始,整个卫家就平步青云,首先就是卫青从马夫升级为职守建章宫的郎官。随着刘彻逐渐掌控西汉朝廷,西汉国力走向巅峰,卫家也风生水起成为朝廷中首屈一指的勋贵家族。卫子夫当皇后,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卫子夫的兄弟姐

  • 为什么汉武帝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却又不喜欢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卫子夫

    究其根本原因:卫子夫开始“人老珠黄”了。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不少,但一律被认为最强的,乃是“卫”家与“王”家。可王家却出了王莽这样的人物,所以王家被视为“反叛”,在历史中很少被当作正面形象提起,最常提起来的,还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背后的“卫家”。卫家一开始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恰恰相反,卫家还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