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卫视播出了一部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讲述了汉光武帝和他的结发妻子阴丽华的传奇故事。
虽然电视剧坚持走历史正剧的路线,但为了剧情更为跌宕,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免不了有许多演绎。
其实,阴丽华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拥有谥号的皇后,多部正史均记载有她的真实言行,其中,《后汉书》还有专门记载阴丽华的本纪,还可见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真的很高。
与阴丽华有关的,还有一句流传两千年的名言,出自刘秀之口,在《后汉书》中同样有记载,那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而说出此话的刘秀真的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当上了比执金吾还高的官,迎娶了美貌聪慧的阴丽华。
阴丽华是刘秀的原配妻子,按理说,当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作为光武帝的原配妻子,本应立为皇后,为何却做了他的第二任皇后呢?
家世显赫的阴丽华
要论刘秀的出生,也不错,刘邦的嫡系后代嘛!多少也有皇家血统啦!但在他这一辈,辉煌程度不可与往日同语,刘秀只能下地耕田,生活远远落后于寻常家庭。
阴丽华就不一样啦!其祖宗比刘邦要出名得多,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宰相管仲!鼎鼎大名。
或许你会问了,管仲姓管,阴丽华姓阴,两者真的有关系吗?是不是弄错了呢?
其实,《后汉书》中对此做出了合理解释,因为管家传到了第七代子孙的时候,从原本居住的齐国迁居到了现在的楚国,被册封为阴大夫,因而后代便以“阴”为姓氏,以封地为姓氏,在古代很常见。
后来,阴家再次搬迁到南阳郡新野县,在当地的影响力照样很大。
刘秀从自己居住的蔡阳县到新野县的姐夫家玩,偏巧不巧,姐夫和阴家还有亲戚关系,刘秀就有幸见到了阴家大小姐阴丽华。
这一下可影响了刘秀的一生,简直是小说也写不出来的段子呀,就这么在现实中发生了——端庄大气又貌美如花的阴丽华给刘秀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刘秀萌发了要娶阴丽华为妻的念头。
那时候的刘秀,只是一个在农田耕种的毛头小伙子,虽然也曾到长安求学,但因为家境原因,与阴家还是属于门不当户不对的。
但所谓“时势造英雄”,当时恰好因王莽不得民心,民间爆发出多路起义军队,刘秀也加入其中,凭借出色战绩攻城拔寨,为更始帝刘玄立下汗马功劳。
但兄长刘縯无辜被杀使得刘秀的事业陷入低谷,为了避免更始帝的猜忌,刘秀躲避风头、偃旗息鼓,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阴丽华,完成了自己宏图大业中的第一个梦想。
刘秀与阴丽华两人结婚时,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虽然阴丽华还很年轻,但他非常支持丈夫的事业,新婚燕尔之际,就远送丈夫重新踏上战场。
但令阴丽华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再次与丈夫相见时,丈夫的身边却有了另外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顾全大局的阴丽华
刘秀重返战场奉命驻守河北,但河北存在多股势力,形势复杂,刘秀所带部队不足以形成强大优势。为此,刘秀不得不向真定王刘杨低头求援兵。
刘杨也答应借兵给刘秀,只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要刘秀与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结婚。为了自己的理想,刘秀同意了这一场政治联姻,事实证明,刘秀当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刘秀凭借刘杨的资助,很快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兵马也日益壮大。
公元25年,刘秀见时机成熟,登基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也叫东汉。有帝无后,似乎不符合古代的礼法,那么,同为贵人的阴丽华和郭圣通,到底哪一个更合适做自己的第一位皇后呢?
刘秀陷入了深思。论恩爱程度,刘秀自然愿意选择原配妻子阴丽华,论先来后到的顺序,理论上也是应该阴丽华上位。但当下的形势,似乎刘秀不得不选郭圣通。
阴丽华当然了解刘秀的为难之处,她选择了主动退让,对刘秀说“自陈不足以当大位”(见《东观汉记》),坚辞不受。
刘秀无奈,只得听从原配妻子的意见,立郭圣通为皇后,阴丽华暂居贵人之位。其实,基于当时的情景,阴丽华不上位对于稳固刘秀的地位是非常关键的。
要知道,刘秀军中的大部分将领均来自河北,而郭圣通是河北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若是阴丽华贸然上位,恐怕会引起河北众功臣不服,容易导致内部矛盾,继而引起社会动荡,对于刚刚建立的政权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郭圣通的出生也不比阴丽华低,人家身边还有一子,而阴丽华尚无子嗣,这也为郭圣通成为皇后增加了筹码。
再从阴丽华本人的性格来分析,《后汉书》中有明确记载,阴丽华从小就表现出仁爱孝顺的品质,也很识大体。阴丽华很清楚,自己能不能当上皇后,与刘秀整体的国家、社稷的重要性相比,简直太渺小了。
所以,阴丽华选择了退让,放弃了所谓的荣耀,甘心做刘秀背后的女人,辅佐刘秀成为一代明主。而刘秀建国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史称“光武中兴”。
恢复皇后的阴丽华
虽然阴丽华的身份仅仅为贵人,但与刘秀异常恩爱,刘秀也经常临幸于她,两人育有五个皇子。建武17年,刘秀拟定诏书,决定废掉郭圣通的皇后位置,转而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不是为了弥补阴丽华的遗憾,而是郭圣通的的确确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刘秀在诏书中明确列出了郭圣通的四条罪状,分别是“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训他子、训长异室”。
刘秀认为,郭圣通没有皇后的品德,常常“心怀仇怨”,数次违背皇上的命令,还不能够很好地善待其他后宫所生的子女,故而不配当皇后。
刘秀废掉郭圣通的皇后,也有另外一层含义。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刘秀的天下是坐稳了,所以,也用不上依靠原来河北的众多手下了。
所以,将郭圣通废掉,也意味着将郭圣通背后的政治势力彻底清除干净了。但刘秀并没有亏待郭圣通,而是给了她一个“王太后”的身份,照样有供奉,日子不会太难过。
阴丽华虽然当上了皇后,但并没有干预朝政,而是一心抚养自己的儿子,最终,长子刘阳因表现出众,获得了父亲刘秀的首肯,获得了皇太子的位置,直至其在刘秀去世后继位,史称汉明帝。
三年之后,汉明帝打算立皇后,不知选哪位贵人,阴丽华作为皇太后,却宁愿将自己家的亲戚阴贵人舍弃,转而支持马贵人。因为阴丽华看人不是看其出生,而是看其品德,马贵人聪慧清秀,有母仪之德,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最后事实也证明,马贵人同其婆婆一样,也成长为一代贤后,影响了汉明帝和汉章帝两朝的政治体制。
阴丽华于刘秀驾崩六年后病故,与光武帝夫妻一辈子,没有争吵,只有和谐,当然要合葬一处啦!阴丽华还获得了“光烈皇后”的谥号,荣耀千古,为后人羡慕。
后来的史学家对阴丽华评价甚高,范晔在《后汉书》中说“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资治通鉴》有云:光烈皇后“友爱天至”。
明朝李贽则评价说“阴丽华在对待人和事方面所采取的手段不比武则天的差呀。”
纵观阴丽华的一生,是幸福的,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是明智的,从来没有想到干涉朝政;是贤惠的,做好丈夫和儿子的后盾;是聪慧的,将儿子教育成人。
正是这种低调且大气的性格,造就其能够平稳顺利地度过一生,且成为被后世称道的一代贤后,其做法值得后人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