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原王朝皇室结婚会顾忌伦理辈分?不提李治李隆基,刘盈孙休笑了

中原王朝皇室结婚会顾忌伦理辈分?不提李治李隆基,刘盈孙休笑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有得观史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3/12/10 17:21:38

在传统印象中,历史上那些少数民族、草原政权都不讲究伦理和辈分,姑侄、祖孙同嫁一夫,一女嫁给祖孙三代,外甥女嫁给亲舅舅,各种接续婚、舅甥婚、收继婚等等,被汉儒们不耻的婚俗比比皆是。

但其实吧,对皇帝来讲,不管是中原政权还是草原政权,伦理和辈分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个事,皇室结婚很少去顾忌这些的,他们只考虑政治效应,所谓脏唐臭汉鼻涕清,就是指皇帝们不顾伦理辈分的荒唐事。

草原政权譬如契丹辽国、蒙古元朝,这都是近亲联姻的重灾区,亲戚关系和辈分已经混乱到让人没法去算,以萧峰的把兄弟辽道宗耶律洪基和妻子宣懿皇后萧观音为例。

从洪基的父亲兴宗宗真那里论,萧观音是宗真亲舅舅萧惠的女儿,也就是说,萧观音是宗真的舅表妹,是洪基的表姑。

从洪基的母亲萧挞里那里论,萧观音又是萧挞里亲叔叔萧惠的女儿,也就是说,萧观音是萧挞里的亲堂妹,又是洪基的堂姨妈。

再从萧观音的父亲萧惠那里论,洪基是萧惠的大哥萧孝穆的外孙子,又是他二姐萧耨斤的亲孙子,亲侄女萧挞里和亲外甥宗真的嫡长子,所以,洪基就是萧惠的侄外孙和甥外孙,是萧观音的堂外甥和表侄子。

从萧观音的母亲槊古公主那里论,洪基是槊古的亲侄子,所以,和萧观音又是亲亲的姑舅表兄妹关系。

因此,耶律洪基和萧观音两口子最少有三层关系,洪基是萧观音的表侄子兼堂外甥兼亲表哥;萧观音则是洪基的表姑兼堂姨妈兼亲表妹,就问你看得晕不晕?

猴格在之前写窝阔台的曾外孙女忽突灰,嫁给了和外祖父阔出同龄的蒙哥为皇后,妙龄少女嫁给祖父辈的丈夫,不禁让人感慨封建女性真是政治联姻的工具啊!

读者们也纷纷感叹说草原政权的伦理观不行,这样说,好像中原政权的皇帝都很讲伦理辈分似的?哈哈,其实不然。

皇帝们,特别是那些知名皇帝们,有几个讲究伦理道德的呢?除了为政治服务就是满足自己的淫乐撒!

譬如唐宗李世民,不但宠爱弟媳妇齐王妃杨氏,后院还有表叔杨广的婕妤刀妙琏(小表婶)、堂哥庐江王李瑗最宠爱的姬妾(小堂嫂)。

而他寄予厚望的“佳儿”李治,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老爹活着就和小妈武氏勾三搭四,当了皇帝后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废掉老爹给他选的“佳妇”王氏女,册立小妈为皇后。

到了李治的孙子李隆基,和儿媳妇玉环不得不说的故事,更是随着老白的《长恨歌》而名扬世界。

所以,不怪后人提到唐朝的有些事,就挤眉弄眼的调侃“唐乌龟”,你做得、别人就说得,也得亏李家爷们是皇帝,要换个普通人恐怕脊梁骨都得被戳烂咯!

其他不讲伦理的皇帝,有刘宋的孝武帝刘骏,迎娶亲叔叔刘乂宣之女、自己的亲堂妹,假托是殷琰之女,封为淑仪。

刘骏的儿子刘子业有样学样,喜欢自己的亲姑姑新蔡公主刘英媚,就把姑父兼表叔兼大舅哥何迈给杀了,再把姑姑兼表婶兼大舅嫂刘英媚纳入宫中,封为贵嫔。

更离谱的还有萧梁王朝那个喜欢亲妹妹长乐公主的伪帝萧正德,他做得更绝,直接烧死一个婢女冒充妹纸,把妹夫糊弄过去,再让妹妹假称柳夫人,和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还还有,五代那个最有名的梁祖朱温,几乎把儿媳妇们,都睡了个遍。

可能会有人说,你列举这些帝王都是臭名昭著的个例,他们的行为都是被世人谴责的,并不能代表中原政权的伦理观。那猴格就列举一些不受谴责、被世人认可的例子?

首先,西汉惠帝刘盈,迎娶外甥女张皇后,妥妥的舅甥婚吧?当然,可能还会有人反对,吵吵张皇后不是鲁元公主的亲闺女。

我懒得说认为张皇后不是鲁元亲生的依据有多牵强,直接再列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三国的东吴景帝孙休,他的皇后朱氏,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姐姐小虎公主孙鲁育与朱据的女儿,是不是舅甥婚?

东汉章帝刘炟,最宠爱的章德皇后窦氏,和妹妹窦贵人,都是章帝的亲堂姐沘阳公主的女儿,同样是舅甥婚,不过是堂外甥女嫁给堂舅而已。

西汉成帝刘骜,他的原配废后许氏,是他爹汉元帝刘奭的表妹,刘奭为了照顾老娘许平君家族,就把表妹许配给太子刘骜,表姑嫁给表侄子,姑侄婚。

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第二任妻子徐夫人(也有说徐氏没有被立为正妻),是亲姑姑和姑父徐真的孙女,表哥徐琨的女儿,初嫁陆尚,陆尚死后,徐氏就被表叔孙权看上,聘娶为妃,妥妥的叔侄婚。

前面获得过一次提名的刘子业童鞋,他的两任正妻都是他的长辈,原配妻子何令婉,是刘子业曾祖父刘裕的外孙女,祖父刘义隆的外甥女,父亲刘骏的亲(姑)表妹,即刘子业的表姑,也是前面提到那个倒霉被杀掉的驸马何迈的妹妹。

继妻路皇后,是刘子业祖母太后路惠男的亲侄女,也是刘骏的亲(舅)表妹,所以,路皇后也是丈夫刘子业的表姑,还是姑侄婚。

让我们再次来到喧闹的大唐,除了李世民、李治两个混不吝父子外,大唐皇帝中还有四对姑侄婚和一对叔侄婚。

唐中宗李显和原配妻子恭皇后赵氏,赵氏就那个被恶毒婆婆武则天关起来活活饿死的倒霉闺女,和软弱无能的丈夫李显属于姑侄婚。

赵氏的母亲常乐公主,是高祖李渊的闺女,太宗李世民的妹妹,高宗李治的姑姑。所以,赵氏就是李渊的外孙女,李世民的外甥女,李治的表妹,李显的表姑。

唐睿宗李旦和他的豆卢贵妃,则是叔侄婚,当然,他们的血缘关系已经比较远了,但辈分还是不对哎。

杨雄的女儿嫁给豆卢宽,生了一个儿子叫豆卢仁业,孙子叫豆卢钦肃,曾孙女就是睿宗的豆卢贵妃。

而杨雄的弟弟杨达,则是武则天的外祖父,所以,武则天和豆卢仁业属于姨表兄妹关系。仁业的儿子钦肃,自然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旦,是再从表兄弟关系,因此,钦肃的女儿豆卢贵妃,按辈分就得称呼丈夫李旦一声表叔。

唐德宗李适和他的韦贤妃,也有两层亲戚关系,从双方父母那里论,韦贤妃的母亲永穆公主是德宗李适的亲姑姑,所以,两人属于姑舅表兄妹关系。

但是,要从韦贤妃的祖母、中宗闺女定安公主那里算,韦贤妃是定安的亲孙女,德宗李适则是定安的曾侄孙,所以,韦贤妃就是德宗的表姑,妥妥的姑侄婚。

唐顺宗李诵和原配妻子太子妃萧氏,也是姑侄婚。太子妃萧氏的母亲、风流的郜国公主,是肃宗李亨的闺女,即代宗李俶的妹妹,德宗李适的姑姑,顺宗李诵的姑祖母。

所以,郜国之女萧氏,自然就是代宗的外甥女,德宗的亲表妹,顺宗的表姑姑了,不过,这闺女也是个倒霉孩子,受老娘的牵连被废了太子妃位。

唐宪宗李纯和原配妻子懿安皇后郭氏,还是姑侄婚。懿安皇后郭氏就是大唐的中流砥柱郭子仪的孙女,父亲郭瞹,母亲是醉打金枝的女主角、代宗李俶的闺女升平公主。

所以,郭氏就是代宗的外孙女,德宗的外甥女,顺宗的表妹,宪宗李纯的表姑。

到了宋朝,婚姻开始不重视门第,亲上加亲的和前朝相比,真的少了很多,是以,宋朝皇帝的错辈婚姻只有两例,一例是宋真宗,另一例就是宋度宗,都是姑侄婚。

宋真宗赵恒和表姑杜琼真,杜琼真是真宗祖母杜太后的侄女,入宫封为婕妤,不过因为穿销金衣服,触怒假节俭的真宗,就被送到太和宫出家了。

问题是,杜表姑都出家当道士了,赵恒这厮也照睡不误,还属于白P那种,杜表姑在道观里生了一个小公主,也没有被丈夫表侄复位。

另一对姑侄婚就是宋度宗赵禥和全皇后,全皇后的父亲全昭孙,是宋理宗赵昀兄弟的堂舅舅,所以,全皇后就是理宗表妹,度宗表姑。

宋度宗不但是理宗的亲侄子,还是他的嗣子继承人,这娃没见天日时就曾遭受过打胎药的摩擦,脑袋有些拎不清,所以,理宗就选择舅家表妹、比较能干的全氏,来当赵家的宗妇、太子妃。

此后,中原王朝的皇室,再没有出现过违背伦理观念的近亲联姻,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想,汉、唐、宋三大朝都有这种践踏伦理观的乱辈皇室婚事,好歹还有大明的朱同学们争气,没有出现过这种不讲究的事。

其实这样想也是个美丽的误会,因为明朝皇帝出于政治原因,比如防范武勋世家啥的,所以从宣宗开始,不管是皇帝选妃,还是嫁闺女选驸马,都基本从平民家庭选择,这样一来,根本就不会存在近亲结婚的情况,自然也不存在辈分错乱、有违伦理的婚事,并不是他们有多讲究哈!

为什么不论中原政权还是草原政权的皇室,都出现那么多不顾及伦理和辈分的联姻呢?

以猴格之见,少数民族的草原政权经常出现违背伦理观的婚姻,除了人口资源贫乏以外,就是他们非常重视尊卑嫡庶的差距,在婚姻中讲究门当户对,比中原政权更为严重。

比如契丹人,明文规定皇帝及皇室子弟只能在萧氏后族选择正妻,女真人也有规定,只在徒单、唐括、蒲察等七八个世家大族中挑选,蒙古人则只在弘吉剌、亦乞列思等几个世族嫁娶,这样一来,他们可选择的联姻范围就无限缩小,近亲、错辈婚姻自然就很多。

同样的,两汉魏晋南朝隋唐时代的中原王朝,在婚姻上讲究门阀,“士庶不婚”,高门大族在大几百年的相互联姻中,亲戚关系盘根错节,近亲、错辈的婚姻也就只能比草原政权少点吧!

宋朝和唐朝比,就不那么注重阀阅,但和明朝多数从小门小户里选拔后妃相比,还是挺讲究的。不过,宋朝的那两例异辈为婚,又和前朝不同,不管是杜婕妤还是全皇后,都是皇帝表哥为了拉拔外家的措施。

就像宋仁宗赵祯,把爱女福康下嫁给自己的表弟李玮,就是心存提高外家门第的心理一样,寒微家庭实现门第的飞跃,联姻皇室当然是最佳的捷径嘛!

毕竟,在人类社会中,血缘是人与人、氏族与氏族之间联系的纽带,而姻亲,则是血缘关系之外最佳的补充,对帝皇来说,不管是中原皇帝还是草原皇帝,只要达到他的政治目的,伦理观念又算什么呢?

如果古代皇帝能够上网,比如贞观大帝,看到现代人谈及婚姻伦理观,大概只不过是邪魅一笑罢了。

就是这样。

世系表系猴格自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妃八卦方向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过,关注还请谨慎,多看看猴格主页后,再考虑关不关注哈!

标签: 刘盈

更多文章

  • 刘盈死后分明留下了几个儿子,为什么皇位还会传到弟弟刘恒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刘盈

    刘盈死后确实留下了几个儿子。但是,不是他和皇后生下的儿子。是他与姬妾们生的儿子。所以,到后来成了汉朝大臣们“不当立”而废除的借口。那他们又该立谁呢?一,吕太后的“拉郎配”刘盈的皇后是刘盈姐姐的女儿张嫣。这是吕太后为儿子找的皇后。刘盈本来就不同意。但是,没有办法,所以就不近外甥女。他们就没有子女。也就

  • 刘邦那么多儿子,为何让软弱的刘盈做皇帝?他有心无力忌惮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倪说史标签:刘盈

    导读:刘邦那么多儿子,为何让软弱的刘盈做皇帝?他有心无力忌惮此人文/老陈讲历史哈喽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刘邦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刘盈,其实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刘盈这个人是比较软弱的,刘邦一点都不喜欢他,汉高祖刘邦刚开始也不愿意将皇位传于他。晚年的刘邦非常疼爱戚夫人,而戚夫人也为刘邦育有一子名叫刘如意,刘备认为

  • 刘邦当皇帝后,商山四皓为什么隐居了,而刘盈能请他们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刘盈

    商山四皓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们是秦朝的四位道家学派的博士。刘邦建立汉朝后,这四人就隐居了,但是刘邦要废太子时,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让刘盈去请商山四皓,结果他们四人就同意了,因此刘盈也就保住了太子之位。那么刘盈为什么能请出商山四皓,而刘邦却不能呢?这要是刘邦和刘盈的行为不同。1.刘邦的偏见刘邦的偏见让商

  • 汉孝惠帝刘盈明明有六个儿子,皇位偏偏却传到弟弟刘恒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刘盈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十六岁的刘盈继承皇位。刘盈在位期间就是一个傀儡,国家大权都被他的母后吕雉掌控,刘盈去世后,吕雉又专制统治了八年,期间先后立刘恭和刘弘为皇帝,但是在吕雉死后,皇位却落到了刘盈同父异母的弟弟刘恒手中。为什么刘盈的儿子没能继承皇位?吕雉将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了儿子刘盈,但是张嫣年纪太小,

  • 为何说吕后是个可怜的女人?刘邦和刘盈:我们都讨厌她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刘盈

    史书上评价西汉王朝的首位皇后兼首位皇太后,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其才干,二是其歹毒。例如同姓司马的两位史家,西汉司马迁: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吕雉临朝称制后打造出一个盛世。唐朝司马贞: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

  • 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刘盈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多亏了这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刘盈

    说起汉高祖刘邦,我们都知道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伟大的皇帝。是第一个平民出身,靠着自己双手打拼称为皇帝的,并且建立了四百年的王朝。可以说刘邦能够建立汉朝和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刘邦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盈继承王位之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说实话刘盈一方面能力根本不能治理这个国家,还有一方面自己

  •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最无能的刘盈呢?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刘盈

    刘邦早在汉二年时就明确将刘盈立为王太子,又在汉五年改王太子为皇太子。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后,又几次三番的提出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引发了一场波及外廷的宫廷争斗。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的理由,刘邦只给出一条,刘如意类己,刘盈仁弱。这条理由不为跟随刘邦一路打下天下的功臣以及刘盈的母亲吕雉吕后所认可并竭力

  • 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刘盈,是因为张良和商山四皓吗?

    历史人物编辑:川剧男孩小严标签:刘盈

    《史记》记载,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刘邦的妻子吕后已经年老色衰,成了眼见心烦的黄脸婆。刘邦是喜新厌旧的主,很宠幸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把糟糠之妻吕后抛在了一边。刘邦的太子刘盈很懦弱,吕后失宠,刘盈很不受待见。刘邦认为刘盈的性格不像自己,常想废掉太子。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刘邦认为他和戚夫人

  • 汉惠帝刘盈去世时,明明有儿子,为什么最后登上皇位的是弟弟刘恒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刘盈

    很多人对西汉开国后的历史了解的不太多,认为汉惠帝死后没有就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直接传给了汉文帝刘恒,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汉惠帝死后,并没有将皇位直接传给自己的弟弟刘恒(汉文帝),而是经过了一番波折的,刘盈在公元前187年去世的,而刘恒是在公元前179年即位的,两者相差八年。在这八年时间里,刘盈的皇

  • 为什么有人说刘邦把儿子踹下车是因为刘盈不是他亲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刘盈

    自古成大事者无不是心狠手辣之辈,所谓仁义道德不过是自己的门面,对于像刘邦这样的人而言,儿子死了可以再生,老婆死了可以再娶。爹妈死了就死了,只要自己活着,以后一切还是自己的,对于市井出身的刘邦而言,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刘盈肯定是亲生的无疑。但从最现实的角度来看,如果刘邦死了,以后刘盈活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