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有长平候,三战定匈奴-大将军卫青

汉有长平候,三战定匈奴-大将军卫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峰品车 访问量:2658 更新时间:2023/12/31 15:49:35

汉朝自白登之围后,处于战略防守阶段,国内矛盾重重,民生凋敝,固而只是防守云中等战略要地,同时不断和亲以积蓄国力,文景之治之后海晏河清,国库充足,年轻的汉武帝看着麾下的军马,想要改变改变和匈奴的战略,这时候,上天将第一个将军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宠爱的卫夫人的弟弟,卫青。

卫青从小出身贫寒,母亲在平阳侯家中和小吏私通生下了卫青,上面有三个姐姐,但是汉代那个时候奴隶制度盛行,亲生父亲郑季对他并不好,让他放羊,奴役,殴打他,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卫青坚韧,善于隐忍的性格,后来年龄大了一些,就跑到平阳公主府中投奔母亲,做了平阳公主府中的骑奴。一次跟随人到甘泉宫,遇到一个囚犯,说卫青日后大富大贵,拜将封侯,卫青笑了笑,没有理会。之后,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纳入宫中,一年以后,怀有身孕的卫子夫让汉武帝开心异常,却惹毛了陈阿娇,她惹不起卫子夫,卫青一个奴隶还是没问题的,这时候幸亏卫青的同僚公孙敖带着家丁拼死救出了卫青,卫子夫一顿哭诉,刚刚大权在握的汉武帝怎么忍的了这个,皇帝的权威收到挑衅自然不能允许,如果不是顾及窦太后,陈阿娇早就被废除了,最终的结果是卫青成为了汉武帝的贴身侍从,跟随汉武帝左右,这时候的卫青凭借自己爱好学习的品质,学会了很多东西,为日后执掌一方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决心北伐,想让自己这个小舅子混点战功,也没指望他立功,毕竟当时出兵的主力是飞将军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还有卫青,一人带领一万骑兵,这是大汉朝第一次试探,结果李广遭遇匈奴主力,全军覆没,被俘虏后侥幸逃回,公孙敖折兵过半,公孙贺没有遇到匈奴,唯有卫青,胆大的绕过匈奴军马,奇袭匈奴腹地龙城,虽然斩杀敌军不多,俘虏七百余人,但是意义重大,因此得胜还朝,又因为外戚的原因,被封为关内侯,一战封侯,汉武帝信任可见一斑。之后的几年,卫青的才能被不断发挥,先后担任将领出征,不仅多次逼退匈奴进攻,还修复了很多蒙恬当年抵抗匈奴的要塞,可以说为日后反攻匈奴修建了桥头堡。公元124年,卫青作为主将北伐匈奴,大破右贤王的部众,光是俘虏都有一万多,钱粮无数,一战扬名。汉武帝听说过更是大喜,派出使者在军中当场拜将,卫青为大将军,统帅三军,同时三个儿子都被封为列候,一瞬间外戚卫家名满天下。之后,再次率领大军十万北征,破敌一万,而这一战,把另一位名将带到了汉武帝面前,年纪轻轻,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年幼的霍去病带领八百骑兵奇袭匈奴,斩杀数千敌军,更是俘虏很多匈奴勋贵,因此卫青功绩更甚,在朝中地位更加稳固。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响起,汉武帝动用倾国之力,几十万人马作为后勤供应,卫青,霍去病各自带领五万骑兵北伐,或许,这是汉军两大派系,卫系和霍系的开端,卫青遭遇匈奴单于主力,沉着应对,以战车铸防御阵型,稳扎稳打,同时派出骑兵和匈奴单于大战,最终匈奴单于胆怯,弃兵独自逃脱,匈奴大败,追寻单于没有追到,但是战果斐然。之后遇到了迟来得增援,李广。李广不堪受辱自杀而死,但是李广的儿子李敢却认为是卫青逼死了自己的父亲,因此到军营中羞辱卫青,卫青以大局为重,隐瞒了下来,加上确实有些愧对李广,但是这件事惹怒了另一个人,立下赫赫战功,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听说舅舅受辱,霍去病在一次狩猎中直接射杀了李敢,但是汉武帝对霍去病宠幸异常,没有怪罪,可见两位将军情义之深厚,毕竟霍去病从小就被卫青养大,也正常。

漠北之战后,卫青的权利很多被分割给了霍去病,毕竟霍去病身上外戚的因素不大,而且霍去病的性格非常受到汉武帝的喜爱,加上是自己的外甥,卫青也不在意,这时候的卫子夫是皇后,儿子刘据是太子,卫青后来又机缘巧合迎娶了刘彻的姐姐,一瞬间身份贵重,自然不能在掌握大量军权,从此在家中赋闲。而且卫青此人爱好士卒,又不供奉门客,汉武帝自然放心这个小舅子兼姐夫。人生最后的岁月卫青更多作为大汉军方的旗帜和平衡砝码而存在,外甥霍去病则是不断领军,毕竟帝王心术还是要制衡的,随后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也卧病在床,这时候李夫人已经出现,卫子夫的皇后位置有些不稳,但是军中已经分裂为霍系(和霍去病征战封侯者)还有卫系列,而卫青后人中没有人能整合两个系列,霍去病的儿子又死的不明不白,留下了年幼的弟弟霍光,一直被汉武帝养在宫中,直到成为顾命大臣,这是后话。

但是因此,卫青霍去病死后,外戚卫家地位一落千丈,几年后刘据被逼造反之时,竟然没有一个将军愿意跟随,可见卫青低调也是有坏处的,最终显赫得卫家随着卫子夫去世,刘据自杀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在兵家史上,卫青的功绩无法抹除,和李广类似,卫青比较抚恤士卒,能和士卒同甘共苦,而且为人正直,为官多年没有人非议他,就算是李广利等小人,也是多年以后才执掌权柄。可能,卫子夫的悲哀就是卫家外戚的两根顶梁柱去世太早了吧,若有一人在世,刘据之位稳如泰山。就算如此,多年后,霍光亦然扶持了刘据的孙子为皇帝,也算贯彻哥哥霍去病的政治理念吧。

汉有长平候,赫赫压匈奴。

标签: 卫青

更多文章

  • 汉武帝薄情多疑,大将军、万户侯卫青为何能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卫青

    卫青尽管出身骑奴,但绝对是大军事家,在汉匈战争中立下旷世奇功,官封大将军、大司马,赐爵万户侯,权倾朝野,汉武帝多疑,卫青何以能独善其身?一、卫青功勋卓著,堪称军事奇才。 卫青是因姐姐卫子夫得宠而受武帝信任和重用,他是外戚,但绝对有军事才能。元光五年,大中大夫卫青担任本骑将军兵出上谷郡,首次攻打匈奴;

  • 卫子夫严格约束卫青的具体原因,除了遵循君臣之道,这一点最实在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卫青

    卫子夫为什么要严格的约束自己的家人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遵循君臣之道吗?其实还有一点原因也是卫子夫最为相信的一点,做人将心比心。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不仅是因为其贤良的原因,更是因为在她主掌整个后宫时期能够不傲、不骄,始终严格约束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并让自己的家人卫青为大汉朝建立了不世

  • 卫青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他一死,汉武帝立刻下令灭了卫氏一族?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卫青

    卫青是西汉著名将领之一,他曾经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最终导致了他所属的卫氏一族被灭门。这是为什么呢?卫青之所以被汉武帝灭族,有记载说是因为他在处理临淄王事件时犯了严重的错误。临淄王是汉朝的一位王子,因为曾经跟随楚怀王反叛,被判为庶人,并被贬到河南郡。汉武帝即位后,他恢复了临淄王的王位,并派卫青为

  • 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他整族?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家族也是西汉当时最具权威、最具威望的一个家族。其鼎盛时期朝廷的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卫家。如此繁盛的卫家也为大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卫青死后没过多久汉武帝便将卫家大部分人杀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从史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武帝算得上是最独裁专治

  • 卫子夫眼看要失去汉武帝的宠爱,卫青轻松化解,仅花了500两黄金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卫青

    汉武帝时,后宫王夫人得宠,卫子夫皇后地位受到威胁,只能寻求身为大将军的弟弟卫青。卫青在前线杀敌,是如何帮后宫中的姐姐化解危机的?他反其道而行之,大将军卫青在受宠妃子的寿宴上,花了500两黄金,一招轻松化解危机,那么,卫青是如何化解危机的?送出的500两黄金究竟有何作用?卫子夫,原本是平阳侯家歌者,因

  • 为什么大将军卫青愿意娶一个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卫青

    卫青是娶了一个寡妇,而且这个寡妇很有来头。她曾经是卫青的主人,不但卫青是她曾经的奴才,卫青的一家全部都是,包括他的母亲和他的姐姐,也就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卫青娶的这个寡妇就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就是汉武帝的姐姐。只不过平阳公主的命不好,她先后嫁给过两个丈夫,一个是曹参的曾孙,另一个就是夏侯婴的曾孙。

  • 为何在卫青死后,汉武帝对卫家就没什么好态度,甚至诛杀整个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卫青

    卫青死后,汉武帝要杀卫青的家庭?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势帝王。他不能容忍朝堂上权势过大的家族,而卫青家族几乎控制了朝堂的半壁江山。军权,其妹卫子夫为当朝皇后,卫子夫之子为当朝太子。可以说,他的家世显赫,连汉武帝都嫉妒他的家族,担心他一百年后会死。将难以控制。而且除此之外,汉朝外戚干预政治的事

  • 为什么吕思勉先生说卫青、霍去病不值一提,卫霍是庸才吗?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卫青

    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他们在抗击匈奴的一系列战争中,大放异彩,名垂青史。但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很多文人史笔之下,对他们多有不屑。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武帝没什么真本事,只不过依仗了国力的强盛;用卫青、霍去病是因为他们是亲戚,却不用功臣宿将,对匈奴的胜利只是因为国力远胜匈奴,胜利

  • 临终前,汉武帝为何要下令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卫青

    汉武帝刘彻年轻有为,不爱慕荣华富贵,也不攀附王公贵族。一次汉武帝去平阳公主家做客,一头长发的卫子夫让汉武帝一见钟情,汉武帝不顾旁人劝阻将卫子夫娶回宫中,两人感情和睦三十八年,被传为一段佳话。可这段佳话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汉武帝在临死前,竟然下令将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全部诛杀。且不提卫青为汉朝击退匈奴骑

  • 汉武帝从不怀疑卫青,仅是因为他忠心耿耿吗?

    历史人物编辑:雨宸历史标签:卫青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论是皇帝的亲属还是大臣,仿佛没有人可以将皇室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尤其是军队,而且在历史上,如果有哪个武将的权力过大,或者是掌握着重兵,他一定会成为皇帝清洗的对象,而且这些清洗也往往会带来非常大的政治事件。然而在汉朝时却有一个人非常例外,他的名字叫卫青,卫青的名字不用过多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