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

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事如烟 访问量:491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50:20

卫子夫一家,曾是汉武帝时期最显赫的家族。

卫子夫是皇后,儿子刘据是太子,弟弟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姐夫公孙贺作过丞相,显赫无比。

可是,武帝晚年,这个显赫家族却转瞬间灰飞烟灭。

这是怎么回事呢?

裂痕

卫家的荣光,是从卫子夫受宠开始的。卫家的失势,也是从卫子夫失宠开始的。

卫子夫年岁大色衰后,开始失去了武帝的宠爱。

而太子刘据,也令武帝不太喜欢。

刘据的性格仁慈敦厚,反对武帝穷兵黩武,任用酷吏,父子之间常有隔阂。

当年,武帝自己能够成为继承人,也是因为先皇景帝不再宠幸栗姬,不喜欢太子刘荣

因此,卫子夫、刘据都心中不安。

此时的武帝头脑还很清醒,他托卫青转告:我不去打匈奴,天下就不得安宁,但如果后世也像我一样天天打仗,那就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太子仁厚是好事,能使天下安宁,没有谁比太子更适合作接班人了。听说他们以为我不爱他们了?没有的事嘛!请你转告!

话说得很漂亮,但却难以掩盖一个尴尬的事实: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还非要卫青在中间转达!

那么···如果卫青走了,谁来架起彼此之间的沟通呢?

卫子夫母子听说此言,急忙向武帝深刻反省,请求宽恕。

夫妻、父子之间的亲情已不多了,剩下的只是冷冰冰的君臣关系。

定时炸弹

一开始,裂痕尚不足以致命。

然而,随着时间的退役,裂痕不但扩大了,裂痕中间还安装上了炸弹!

武帝外出期间,太子刘据代为处理政务。

刘据处理政务的风格一如既往的敦厚仁德,他对许多诉讼认真审查,减免罪刑。

这些行为虽然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却引起了当权官员的不满。

卫子夫经验老道,知道这样得罪人不行,多次劝刘据要顺从武帝的风格,不应自作主张。

事情传到武帝处后,武帝赞许太子的做法,并作鼓励。

此后,武帝外出期间,基本上放手让刘据处理事务,回来后基本上完全批准太子的意见。

要知道,武帝晚年,喜用酷吏,当权大臣多为酷吏,这些人对太子“刑宽”十分不满,也认识到:一旦太子继位,他们都得不到重用!

只不过,卫青在时,这些人只能先忍着。酷吏们只是勾结在一起,在武帝面前旁敲侧击,唧唧歪歪,还不敢太过分。

但是,前106年,卫青去世了。

对太子不满的酷吏,觊觎太子之位的诸子,纷纷行动起来。

埋伏已久的炸弹,即将引爆。

天真的太子

很快,就有人对皇后、太子发起了直接攻势。

武帝晚年与皇后、太子疏远,常常见不到面,有人借机挑拨关系。

太子拜见母后,时间稍微常了一点,苏文就报告:太子和宫女乱搞关系!

武帝后来得知实情后,对苏文十分不满,但依然信用。

后来,苏文等人一直侦察太子,一抓到把柄就去汇报,皇后恨之入骨,要刘据报告武帝,除掉此三人,但刘据不愿意:只要我没有过错,何必怕他们?父皇也是聪明人,不会听信谗言,不必害怕!

后来,武帝有次得病了,派人去召唤太子,使者回来表示:太子面有喜色!

太子来后,武帝仔细观察、询问,得知实情后,处决了使者。

这次是武帝英明,直接排雷了,下次呢?

太子刘据低估了阴谋的恐怖!

错误的信号

武帝聪明,但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

武帝宠幸的赵婕妤生了个儿子,武帝非常高兴,他将钩弋宫的宫门改名为“母门”。

钩弋夫人是“尧母”,那他的儿子就是“尧”了?

武帝如此作,可能只是晚年得子,一时高兴,但却给所有人传达出了一个错误信号:要易储了!

武帝此举,吹响了所有反太子势力向皇后、太子进攻的号角!

而这一次进攻的规模、组织程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第一场“团灭”

卫青、霍去病之后,卫家在朝重臣只剩下丞相公孙贺。

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目无法纪,犯了事,被收监。

公孙贺找到武帝:我去把朱世安抓来,请求以此功替儿子赎罪。

武帝答应后,公孙贺逮捕了朱世安。

之所以抓朱世安可以赎罪,是因为朱世安不好惹。

果然,朱世安不好惹,他点出: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并在驰道埋木偶,诅咒武帝。

汉武帝派人去查,坐实了公孙贺的罪名。

结果,公孙贺及妻子卫君孺(卫子夫姐姐)、诸邑公主(卫子夫与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也可能是卫子夫女儿,但有争议)、长平侯卫伉(卫青的儿子)全部被诛!

这是外戚卫家遭遇的一次沉重打击。

除了皇后、太子外,卫家的力量全部遭到了摧毁性打击。尤其是公孙贺被灭,导致卫家失去了在朝的所有当权人物,在朝中的实力大减。

这件事情,事实上是反太子一派的联合行动。

朱世安是豪侠,虽然消息灵通,但不太可能了解到皇族私情,更不可能知道公孙埋巫蛊,埋在哪里。

事实上,后来,提出平反田千秋告诉武帝:这次案件,根本没有审到任何跟巫蛊有关的证据!

看来,这是朝中反太子系的人物,与朱世安串联到一起,对太子、皇后发起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打击!

第二场“团灭”

在准备妥当后,政敌们对太子发起了最后一击。

当时,江充得宠。

江充曾得罪过太子,深知太子登基他必死无疑,因此,处心积虑,不惜铤而走险,也要除掉太子。

正好,汉武帝作噩梦,认为自己遭到诅咒,令江充去查。

江充发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巫蛊之祸”。

江充和女巫,从民间查起,陷害人民,诛杀达到了数万人!

随即,江充表示:皇宫之中也有“蛊”,要查!

武帝遂令韩说、苏文等人,配合江充一起去查!

前面说到,苏文等人也是仇视太子的!

这些人很快就“找到”了太子诅咒武帝的证据。

太子急忙求教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认为:公孙贺、两位公主都因“巫蛊”而被处决,现在有人栽赃你,但这种事情根本解释不清楚呀!何况,皇帝现在找不到人,不知是死是活,难道你要像扶苏一样不明不白被抓走杀害吗?

在太子少傅的建议下,太子矫诏,杀掉了韩说,太子亲手斩杀江充,并烧死了所有女巫。

随即,太子派人“持节”征调一些部队,并打开武库,发放武器。

武帝听闻此事,认为太子应该是出于害怕和对江充的愤怒才做出这些事情,便派人去召太子前来。

然而,使者进都没进长安,直接回到汇报:太子已经造反了!要杀我!

武帝下招,下令平叛。

太子的军队不能抵挡,太子逃亡。

皇后卫子夫无法自辩,自杀。

最后,太子自杀,两个皇孙遇害。

曾经辉煌的卫家,灰飞烟灭了。

后续

这次事变中,卫子夫的子孙及家属、仆人全部遇害!

只有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幸免遇难,被扣在官狱中。

幸亏一个叫丙吉的人悉心保护,才使他活了下来。

这个小孩子叫刘洵,后来还是成了皇帝,也就是汉宣帝。

卫家的曾外孙,到最后还是做了皇帝,算是天道轮回吧。

天底下没有比作皇帝的亲戚更美的事情了。

由于卫子夫得宠,使卫青、霍去病获得了难得的机会,使他们可以一展雄才,建功立业,为国家立下大功。

然而,天底下也没有比作皇帝的亲戚更危险的事情了。

他们的家族,随时可能会卷入防不胜防的宫廷斗争。

太子、皇后相信自己的清白,武帝的英明,可以不畏惧阴谋诡计。

然而,阴谋如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即便你扛住了无数波,只要有一波没有顶住,就会粉身碎骨!

对历史做出重大功绩的卫家,就这样在阴谋的一波一波的浪潮中粉身碎骨了。

标签: 卫青

更多文章

  • 最终消灭匈奴的将领,不是卫青霍去病,而是这个“乱臣贼子”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卫青

    说起汉朝的抗匈奴名将,很多人首先想起卫青、霍去病。他们确实多次击败匈奴,战功赫赫。但他们没有彻底击败匈奴。最后彻底击败匈奴的将领,是历史上的一位反面人物。他的名字叫窦宪。汉武帝在位时期,经过漠南战役和三次河西战役,汉朝取得了河西走廊,势力范围发展至西域,号称“断匈奴右臂”。之后,卫青、霍去病又发动漠

  • 此人用兵如神不下韩信、岳飞、卫青,为啥却臭名昭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卫青

    导语:朝代的更迭,资源的争夺,导致战争不可避免地产生。而有了战争,自然会有一些名将应运而生。历史上,有很多知名的将领,如韩信、岳飞、卫青等人声名远扬。但还有一位名将,大家绝对不会陌生,他就是“杀神”白起。不过与其他历史名将的美名相比,他可谓是臭名昭著。白起打仗从来没有俘虏,因为只要是敌人都已经死了,

  • 一代名将卫青去世后,他的后人下场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他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公元前106年,西汉名将卫青因病去世,汉武帝为了表扬卫青一生显赫的功绩,便追封卫青谥号为“烈”,并为卫青修建了墓地。直至今天,卫青墓依然健在,它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道

  • 汉有长平候,三战定匈奴-大将军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卫青

    汉朝自白登之围后,处于战略防守阶段,国内矛盾重重,民生凋敝,固而只是防守云中等战略要地,同时不断和亲以积蓄国力,文景之治之后海晏河清,国库充足,年轻的汉武帝看着麾下的军马,想要改变改变和匈奴的战略,这时候,上天将第一个将军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宠爱的卫夫人的弟弟,卫青。卫青从小出身贫寒,母亲在平阳侯家中

  • 汉武帝薄情多疑,大将军、万户侯卫青为何能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卫青

    卫青尽管出身骑奴,但绝对是大军事家,在汉匈战争中立下旷世奇功,官封大将军、大司马,赐爵万户侯,权倾朝野,汉武帝多疑,卫青何以能独善其身?一、卫青功勋卓著,堪称军事奇才。 卫青是因姐姐卫子夫得宠而受武帝信任和重用,他是外戚,但绝对有军事才能。元光五年,大中大夫卫青担任本骑将军兵出上谷郡,首次攻打匈奴;

  • 卫子夫严格约束卫青的具体原因,除了遵循君臣之道,这一点最实在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卫青

    卫子夫为什么要严格的约束自己的家人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遵循君臣之道吗?其实还有一点原因也是卫子夫最为相信的一点,做人将心比心。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不仅是因为其贤良的原因,更是因为在她主掌整个后宫时期能够不傲、不骄,始终严格约束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并让自己的家人卫青为大汉朝建立了不世

  • 卫青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他一死,汉武帝立刻下令灭了卫氏一族?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卫青

    卫青是西汉著名将领之一,他曾经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最终导致了他所属的卫氏一族被灭门。这是为什么呢?卫青之所以被汉武帝灭族,有记载说是因为他在处理临淄王事件时犯了严重的错误。临淄王是汉朝的一位王子,因为曾经跟随楚怀王反叛,被判为庶人,并被贬到河南郡。汉武帝即位后,他恢复了临淄王的王位,并派卫青为

  • 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他整族?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家族也是西汉当时最具权威、最具威望的一个家族。其鼎盛时期朝廷的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卫家。如此繁盛的卫家也为大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卫青死后没过多久汉武帝便将卫家大部分人杀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从史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武帝算得上是最独裁专治

  • 卫子夫眼看要失去汉武帝的宠爱,卫青轻松化解,仅花了500两黄金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卫青

    汉武帝时,后宫王夫人得宠,卫子夫皇后地位受到威胁,只能寻求身为大将军的弟弟卫青。卫青在前线杀敌,是如何帮后宫中的姐姐化解危机的?他反其道而行之,大将军卫青在受宠妃子的寿宴上,花了500两黄金,一招轻松化解危机,那么,卫青是如何化解危机的?送出的500两黄金究竟有何作用?卫子夫,原本是平阳侯家歌者,因

  • 为什么大将军卫青愿意娶一个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卫青

    卫青是娶了一个寡妇,而且这个寡妇很有来头。她曾经是卫青的主人,不但卫青是她曾经的奴才,卫青的一家全部都是,包括他的母亲和他的姐姐,也就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卫青娶的这个寡妇就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就是汉武帝的姐姐。只不过平阳公主的命不好,她先后嫁给过两个丈夫,一个是曹参的曾孙,另一个就是夏侯婴的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