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朝代的更迭,资源的争夺,导致战争不可避免地产生。而有了战争,自然会有一些名将应运而生。历史上,有很多知名的将领,如韩信、岳飞、卫青等人声名远扬。但还有一位名将,大家绝对不会陌生,他就是“杀神”白起。不过与其他历史名将的美名相比,他可谓是臭名昭著。白起打仗从来没有俘虏,因为只要是敌人都已经死了,就不存在俘虏一说。
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在历史上,楚国和秦国是有着生死大仇的两个国家。那么这两个国家是为什么结仇的呢?原因有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个人——张仪。只因为当时张仪在楚国不受重视,而张怡仪转身投入秦国之后成为了秦相。
有了权力之后的张仪,自然要对楚国进行报复。通过自己的计谋,将楚怀王耍得团团转。这张怡也确实是一代名相,不但耍的楚怀王团团转,更是不断蚕食楚国的土地。转眼间,强大的楚国变得风雨飘零,楚怀王也最终在秦国监狱中郁郁而死。楚国与秦国就此结下世仇。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楚怀王的儿子楚襄王为了给父亲报仇,准备联合多个诸侯国一起进攻秦国。然而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秦王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决定打联军一个措手不及。更是将楚国的黔中郡给顺利拿下。楚国最后只能委屈求和,再次送出大面积的国土。
虽说楚国被打怕了,但是秦王的野心并没有终止。而这时,秦国出了一位大将军,叫做白起。还说中白起是在狼群之中长大,此子心狠手辣,作战勇猛。虽说白起作战十分勇猛,但是他的用兵更是变幻莫测。在和楚国的对战当中,白起使用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空心战术。就是擒贼先擒王,直接攻打楚国的都城。
而在攻打都城的过程中,需要先拿下鄢城。经过白起的仔细勘察,发现鄢城的西边有一条大河。最终,他决定水淹鄢城。而这时,鄢城里还有数10万的百姓。但是白起连眉头也没有皱,直接下令水淹鄢城。
数10万的百姓在洪水中死去,而鄢城自然就不告而破。这样通往楚国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白起给轻松突破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白起绝对是军事上的天才。水淹鄢城这是一个毒计,我们不能说他不好,但是又过于残忍血腥,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
在鄢城告破之后,楚国都就是手到擒来。白起不费吹灰之力,直接拿下楚国国都。进入楚国国都之后,更是烧杀抢夺,自此之后楚国告破,再也没有能力威胁到秦国的地位。而杀神白起也在这次战争中被秦王授封为武安君。
而让白起获得杀神名头,真正闻名天下的还要是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两国因为争夺上当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本身有着老将廉颇的防守,赵国虽然打不过秦国,但秦国也突破不了赵国的防守。战争只能僵持下来,白起针对此事,四处散播谣言。说他们不怕廉颇,怕的其实是赵括。而赵国轻信谣言,临时换将,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赵括急于求胜,而白起就针对他的弱点故意败退,最终诱敌深入。赵国的军队进入了秦国的包围圈,在没有粮草的供应下,赵国最终战败。而白起并没有放过投降的赵国士兵,将赵国士兵全部坑杀。这场战争共斩首赵军约45万,天下震惊,杀神名头由此而来。
结语:白起几乎是战无不胜,但是无奈后世对他的评价永远是贬多于褒,但他的凶名远过于威名。他打仗从来不留活口,喜欢将所有敌人全部斩杀。他这样的做法也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受到后世的崇敬与赞扬。虽然他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并且百战百胜,但是他一生杀了近百万俘虏。与他杀的人相比,他的战功显得不是那么显眼了。而白起也从来不在乎天下人的看法,一颗心似乎从始至终都是冷的。但我想白起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吧。不管怎么样,对于秦国来说,白起终究是一代名将,将秦国带向了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