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元帝临终之前,本想废黜太子刘驁,却因为此人一番话而放弃

汉元帝临终之前,本想废黜太子刘驁,却因为此人一番话而放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蹴鞠亚洲女足 访问量:1675 更新时间:2024/1/17 19:23:51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重不起,身边只有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陪伴在汉元帝身边照顾,汉元帝不太喜欢皇后王政君,所以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都不太敢在汉元帝身边照顾,这就让汉元帝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真正对自己好的只有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

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最重要的人,所以汉元帝不免地动起换太子的想法,想要将太子之位传给定陶王刘康,为了此事,汉元帝经常询问当时的尚书大人,汉景帝时期废太子刘荣而改立胶东王刘彻的事,就是为了试探换太子的可行性。

皇后王政君虽然很少到汉元帝的身边,但是消息还是灵通的,知道了汉元帝有了废太子的想法,非常惊慌失措,当时太子的舅舅平阳侯王凤担任卫尉,侍中,也在外面为太子刘骜奔走忙碌,希望能够为太子刘骜争取机会,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史丹得到了一次觐见汉元帝的机会。

自汉元帝生病卧床之后,多少人想见汉元帝一面都难,虽然皇后王政君可以见到汉元帝,但是王政君因为是太子刘骜的母亲不便开口,为太子刘骜说话,于是史丹这次机会就显的来之不易。

史丹是在汉元帝睡着的时候,进入卧室内,跪在地上,对汉元帝说:“皇太子的人选立嫡立长,到如今已经有十多年了,已经深得民心,如今定陶王刘康被陛下宠爱,外面传出流言,说陛下有了更换皇太子的想法,我今天来问陛下,是否有这个意思,如果确实如此,公卿一下的臣子必然不再听从陛下的号令,以死相争。我愿意先死在群臣面前”。

汉元帝虽然昏庸,但是对于朝政大事,一直惭愧于心,对于史丹这样忠心耿直的臣子,有些于心不忍,听到史丹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汉元帝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叹息说:“我的身体一天天的衰败下去,但是太子和其他的两个孩子都还小,怎么能不担心,心中牵挂,所以多为孩子们考虑一下,但是却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皇后王政君是一个谨慎的人,先帝也宠爱太子刘骜,我怎么会违背先帝的意思,君从哪里听来的话?”。

史丹听到汉元帝这样说,于是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马上接着说,都是我愚蠢,听到了外面的胡言乱语,我有罪。

汉元帝便对史丹说,我的病,恐怕无力回天了,希望你能够好好的辅佐太子,不要违背我的意思。史丹哭泣着起身退出汉元帝的寝殿。后来汉元帝再也没有问过汉景帝改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的事宜,太子刘骜因为史丹的谏言从此坐稳了皇位继承人的宝座。

凭借这件拥立太子的事件,史丹从此成为太子刘骜的恩人,因为从龙之功,享尽了荣华富贵。

那么史丹为什么会为太子刘骜进言呢?他和太子刘骜是什么关系?史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后来怎么样了?

史丹,字君仲,山东济北人,后来迁居到杜陵。史丹出生于官宦世家,史丹的祖父从汉武帝的时候就做官了,史丹祖父的妹妹还是汉武帝的良娣,也就是侧妃。后来这位史良娣还生下来皇长子刘进,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的父亲。

后来汉宣帝刘询的爷爷,也就是戾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被抄家灭族,汉宣帝就因此流落在民间,幸好史家这时候得以保存,所以在汉宣帝在民间了时候,始终帮助汉宣帝在民间生活。

再后来,皇太后上官氏和霍光以及群臣决定拥护汉宣帝继位,史家因为是汉宣帝外戚的原因得到了鸡犬升天的机会,史家的三个儿子,都因此被封侯,汉宣帝在位期间史家的史高,做到了最高的大司马,骠骑将军,统领尚书等高位,史家因为汉宣帝走到了权势顶峰。

公元前49年,汉宣帝去世,太子刘奭继承皇位,成为汉元帝。汉元帝上位之后,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把持朝政的局面,朝廷陷入纷乱的内耗之中,宦官和外戚为了争权夺利,党同伐异,铲除异己,很多高官都被迫离职自保,更有甚者被宦官逼死,比如太傅萧望之

史家见到如此局面,生怕自己这个依靠汉宣帝起家的过气外戚被迫害,所以选择了急流勇退,史家做官做到了最高位的史高,在辅政五年之后请求免职,汉元帝多次挽留,史高都坚持离职,最后汉元帝恩准了史高离职,并赐予史高四驾马车和许多黄金,回家养老,后来史高过世,汉元帝念在史家的辅助汉宣帝的从龙之功,和史高为官的功绩,特赐史高谥号安候。

史高退出了核心官职之后,史家彻底离开了纷争中心,但是为了史家的长远发展,史家的人还是要入朝为官,只是不再争夺高位,这样一来,一旦朝廷的风气有所改变,史家的人就拥有了再次东山在起的机会。

史高为了自己家族的人,随时有机会东山再起,安排自己的儿子史丹做了汉元帝的伴读,服侍着汉元帝,这服侍就是十多年,经过长期的相处,史丹和还是太子的汉元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汉元帝在位期间,史高先后担任过驸马都尉,侍中,汉元帝出入的时候,史高常常随侍左右,汉元帝因为史丹是汉宣帝的外戚,所以对史丹格外亲厚,特意任命史丹护卫太子刘骜,就这样,史丹被安排在了太子的阵营里。

史丹知道汉元帝是要让自己辅佐太子刘骜,所以在之后对太子刘骜维护有加。

当时汉元帝和太子的母亲王政君感性淡薄,所以连带着对太子刘骜也是淡淡的,相比之下,汉元帝更加宠爱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母子,史丹看着这一切总是不动声色为维护太子。

建昭年间汉元帝生病,不再处理朝政,而沉迷于音乐,有时候还亲自奏乐自愉。汉元帝在音乐上的造诣后宫中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但是偏偏定陶王刘康也喜欢音乐,汉元帝会什么乐器,刘康立刻就去学,汉元帝因此更加宠爱刘康了。

史丹见皇太子刘骜因汉元帝称赞刘康而落寞,史高为了维护刘骜,对汉元帝说,所谓的才艺,都是从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中得来的,皇太子就是这样,假如按照在丝竹,鼓乐等乐器上的成就,更擅长的人,就可以担任丞相了么?汉元帝听完史丹的话,什么都没说,只是尴尬地笑了笑。

史丹这句话是在提醒汉元帝不要因宠失正,颠倒嫡庶尊卑之别,汉元帝意识到了,所以尴尬的笑了,并没有回嘴,史丹就是这样耿直的维护太子刘骜,连汉元帝都敢怼。

公元前35年,中山哀王刘竞去世,太子刘骜前往凭吊。刘竞是汉元帝的亲弟弟,因为年幼跟太子刘骜一起学习成长。

汉元帝在刘竞死后,见到刘骜,避免怀念起弟弟刘竞,悲伤得不能自抑。但是汉元帝见到刘骜没有痛苦流泪的样子,认为刘骜不孝无情。汉元帝虽然对刘骜不满,但是没有直接对刘骜发火,而是派史丹去责备太子刘骜。

史丹听了汉元帝责备太子的话之后,立即脱下帽子向汉元帝谢罪说,皇太子之所以没有在凭吊中山哀王的时候痛哭流涕,是因为臣在此事之前,嘱咐国太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见了伤心,一切都是我的错过。

汉元帝听了史丹的话之后,立即清醒过来,意识到,不应该为了这样的小事怀疑和责备太子,史丹像这样维护太子的事情,很多的数不胜数。

也就是因为史丹和汉元帝情谊深厚,才敢对有些偏心眼的汉元帝这么大胆的何说话,与至于到了汉元帝生命垂危的时候,史丹也敢为太子说话,力保太子登基。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继位登基,称为汉成帝。

汉成帝刚刚登基的时候,感念史丹的维护,提拔史丹为长乐都尉,升任右将军,封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来又调任左将军,光禄大夫。

史丹因为站队成功和维护汉成帝的功劳,被汉成帝深深记挂,所以史丹在汉成帝这里几乎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是史丹并不是一个得陇望蜀,贪婪无度的人,等过读过快意的人生,对史丹来讲,已经很满足了。

公元前20年,汉成帝下诏表彰,念及史丹对自己多年的忠心和付出,加封史丹为武阳候,食邑一千一百户。

其实以史丹的能力和汉元帝对史丹的信任,史丹本可以爬到更高的位置,但是史丹并没有这么做,一来史丹没有这个野心,二来,史家向来知道,登高必跌重。对于权利,史家的态度是差不多就得了,所以史丹在汉成帝即位之后,只是安守本分,并不敢张扬。

史家这样的人家非常懂得知足,上进,教出来的史丹也是谨慎周密,出类拔萃。后来史丹的兄长继承了史家的爵位,将家中的遗产都给了史丹,史丹也不推辞,全部接受了。

就这样史丹得到了大笔钱财,再加上汉成帝赐予史丹的金银,史丹彻底成了大富翁。接下来大家是不是认为史丹应该清贫的度日,但是史丹并不是什么清高自傲的人,相反,史丹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既然有钱花不了,就应该尽情的享受财富带来的一切体验。

于是史丹开始花天酒地,广纳妻妾,享尽人间富贵。

永始年间,史丹因为年迈请求辞官,汉成帝特下诏,让史丹将工作交接清楚,将将军印鉴上交,赐四驾马车,黄金五十两,安抚史丹回家养老。

过了几个月,史丹去世,汉成帝赐谥号顷侯。

史家先是因为扶持汉宣帝走上权力巅峰,在汉朝最荒乱的时候退出核心竞争地带,后来又因为史丹扶持汉成帝再次东山再起,起起落落中才能见到大家族的底蕴。

史丹一生有很多子女,其中有九个人都因为史丹的关系担任朝廷官员,后来史家的爵位之位也传承了下来,史家一共有四个人被封侯了,有十多人都做官做到了卿大夫以上,在王莽的时候,才断绝,只有将陵候史曾因为小心谨慎,所以才幸免于难。

标签: 汉元帝

更多文章

  • 她既是公主,又是皇后,汉平帝刘衎的原配皇后—孝平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刘衎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既是公主,也是皇后,她就是新朝皇帝王莽的长女,汉平帝刘衎的原配妻子,孝平王皇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王氏是新朝皇帝王莽的女儿,但是在王氏出生的时候,王莽还不是皇帝。虽然当时王莽还没有称帝,但他那时也是权倾一时的大司马。而王氏的故事还要从汉哀帝刘欣去世后说

  • 汉平帝刘衎的妻子,不为人知的死法,可能是最惨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刘衎

    汉平帝刘衎,是公元前9年出生,公元前1年上位,是汉元帝的孙子,中山孝王刘兴的儿子,母亲是,是西汉时期的第十四位皇帝。原名是刘箕子,在汉哀帝刘欣去世之后,太皇太后就下诏,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在元寿二年的时候,迎立中山王刘衎,贬了皇太后赵飞燕为孝成皇后。元寿二年的九月初一,刘衎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汉平

  • 8日德国赛国羽14战3焦点,李汶妹/刘玄炫战韩国,李诗沣前景不妙

    历史人物编辑:幸福动漫王子标签:刘玄

    8日,德国羽球公开赛进入第二天,国羽陈雨菲、石宇奇、刘雨辰/欧烜屹、李汶妹/刘玄炫、冯彦哲/黄东萍等出战,国羽14场比赛,这3场是焦点之战,李诗沣挑战昆拉武特,前景不妙,或将一轮游。7日的资格赛中,国羽仅有女双杜玥/夏玉婷出战。最终杜玥/夏玉婷2:0战胜瑞典与斯洛文尼亚一对跨国组合,晋级正赛。两局比

  • 全英赛刘玄炫李汶姝出局!翁泓阳倒下!王祉怡完败山口茜未进四强

    历史人物编辑:故诉离歌诉标签:刘玄

    2023赛季的国际羽联超级1000赛事全英公开赛展开四强争夺战的较量。在本次全员公开赛的比拼当中,中国女单表现出色更是有三名球员闯进到了八强当中。然而在四强争夺战陈雨菲,王祉怡和何冰娇三名球员更是遭遇了强敌的阻击。陈雨菲的对手相对较弱,不过玛丽斯卡在上赛季也是爆冷获得了一个年终总决赛的席位表现相当抢

  • 东汉赵憙:赤眉灭刘玄救了皇室亲眷,后成为两位皇帝丧礼的主持人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刘玄

    东汉赵憙,年轻时极有节操。他十五岁的时候,堂兄被人所杀,于是他带着兵器和宾客,跑到仇人家里报仇。等到了仇人家,他才发现仇家竟然全员病倒,没有抵抗之力。见此情景,赵憙认为不能趁人之危,就对仇家说:“你们如果病愈,应远远避开我!” 不久之后,仇家的人病愈,自缚来见赵憙。赵憙的仇人觉得这样谢罪的话,赵憙应

  • 吴三桂手下战略大师刘玄初,谋略险颠覆清王朝,计划破灭郁闷病亡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刘玄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相关史料没有记载,只知其出生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四川地区。此时的四川为南明政权的蜀王刘文秀管辖,刘玄初在其帐下为幕宾。刘文秀任命刘玄初为中书,主管蜀地的文书工作事务。刘玄初拥有杰出的谋略和能力,只是不被刘文秀

  • 更始帝刘玄:绿林军拥立的汉朝皇帝,灭新复汉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刘玄

    更始元年(23年),汉朝宗室后裔刘玄称帝,迅速推翻新朝而成为天下共主。然而仅过了两年,更始帝就兵败被杀。为何更始帝会迅速败亡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汉朝宗室刘玄出身汉朝宗室,为长沙王刘发第六代孙,苍梧太守刘利之孙。刘玄出生时正值西汉末年,且其家族与皇帝的关系已经极为疏远,所以刘玄的父亲刘子张没能承

  • 王莽、刘玄和袁术都是不被承认的皇帝?这个看法有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刘玄

    其实小编近年来发现很多所谓的历史爱好者读历史,存在机械读史的状态:即压根没能理解古人的历史观念和政权属性以及古代法理,而是按照一刀切的模式读历史。比如我的个别读者就认为,周朝不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最久的王朝,“卫朝”才是,理由是周的诸侯国卫国,直到秦二世时代才被灭亡。甚至更搞笑的是,部分历史类自媒体作者

  • 刘玄杀心已起,刘縯还伸长颈往刀口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刘玄

    自从刘玄登基那天起,汉军内部常常传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这些不利于团结的言论,主要出自柱天都部一系。比如说,刘縯的爱将刘稷就多次在公开的场合发表反动言论,称刘伯升才是真正的带头大哥,凭什么由刘玄做了皇帝?骂刘玄是狗东西。队伍中有个别人思想上出现了偏差,这也很正常,可怕的是,刘縯本人似乎很享受手下人的这

  • 推翻王莽后,刘玄为什么没坐住江山?失去政治依靠的他像孤魂野鬼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刘玄

    新朝地皇四年二月,绿林军正式建立政权,推举汉室宗亲子弟刘玄为帝,恢复国号“汉”,改年号为“更始”,史称“更始政权”。不过,刘玄的更始政权,没有在大乱之后迎来大治,仅仅两年半,更始政权就亡于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夹攻。地皇四年正月,四军联合的绿林军,摧毁了新朝最精锐的四十余万武装力量,九月斩杀王莽,十月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