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中晁盖刘唐劫了“十万贯”「生辰纲」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水浒传》中晁盖刘唐劫了“十万贯”「生辰纲」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新心芯达人 访问量:3585 更新时间:2024/4/11 1:48:13

前言:「新心芯达人」只创作深度好文,如果读后有丁点收获,请多关注和转发,毕竟现在短视频泛滥,认真码字实属不易。

全文共1790字,认真读完需3-5分钟。

文 | 饶桐 曹语 芯达人

编辑 | 王彦合

校对 | 锦萤

01

白胜买一桶酒就五贯钱,而杨志他们丝毫不觉得贵。一桶农村小作坊酿的酒,最多也就是五十块吧,那这十万贯也才一百万,值得晁盖一个财主冒这么大风险去劫吗?蔡京也未必看得上吧?

如果按照一些流行的说法,这十万贯相当于两千万到一个亿,那这五贯就相当于二百块到一千块,又太贵。

后文宋江受招安讨方腊衣锦还乡,直接赐了十万贯,如果相当于两千万以上,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到底十万贯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02

先说结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两千万左右

水浒传中的物价价大约都是按明朝时期算的。我认为以《水浒传》原著以及成书时间差不多的《金瓶梅》为据,一两白银大约可以换算为四十贯钱,大约相当于两千元人民币,也就是1两白银≈50贯钱≈2000元人民币,则十万贯生辰纲大约为1000多万人民币左右。

明朝小说中,一两银子是两千左右应该没啥大问题了。西游记里面二两银子也能买一头猪,水浒传一两银子买了20斤牛肉+一瓮酒+两只鸡,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确实相当于两千左右。而且可以看出来,明朝小说中,物价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可能是出版商按照那时的物价修改过)。

而金瓶梅里面,是提到过武松打死老虎后,得到赏金20两银子,在水浒传里面这赏金是1000贯。可以得出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五十贯,一贯钱就是100元了

也就是说,十万贯生辰纲大致相当于1000万左右。

有一本书叫《宋代物价研究》,里面讲到宋代普通零工一天一百文,苦力工二百文一天,大概一贯折合现在一千块吧,十万贯折合一千多万的样子。

至于为何一桶酒这么贵,古代食物贵,房子便宜,普通人一天一百文钱只够一家人勉强吃饭,是没有结余的。宋代两个人普通饭店吃饭大概五百到一千文,但是两间普通民居也就二三十贯。

书中讲到宋代普通人家财产不过几十贯,所以十万贯那就是一千户人家的总资产,还是相当多的。

从食品购买力角度其实就是千万人民币上下,从房价购买力呢?汴梁一套带院子的平房才1000贯上下,汴梁城外的才几十贯,苏辙当时买的府第也才9400贯,你现在北京买个平房不得1000万,买个几出的四合院大几千万不见得有啊。

梁中书这个级别,送给蔡太师这个级别的数儿,是古代再寻常不过的了,也是古代官场的潜规则。古代官员贪污受贿是不能自己留下的,县令这个级别拿到手的钱大多数都贡上去了。

03

有人说1贯钱等于1000块,是不靠谱的

一桶酒5000怎么看都贵得离谱。晁盖等人扮的是倒腾枣的小贩,人力车拉大枣的利润能有多大?大到路边热了就花5000买桶酒喝?我家亲戚就有给超市送菜的,一个一万多收入还得养个小厢货,中午吃饭多数是拉面盖饭,一天半斤酱牛肉都舍不得,还花5000喝酒?有种说法是不同时代的水浒故事会被所在时代润色。五贯钱在各个时代的购买力是不一样的。

这桶酒的价格肯定是太贵了,1贯钱等于200元还差不多,那么多人凑钱5贯1000块钱买酒还是能说得过去的。

你想啊这个黄泥岗本来就是强盗横行的地方,“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当地卖酒的宰客也是司空见惯。

2000年前去北方著名匪城上学,火车站司机拉客100起送,不打表,他说啥你也听不明白,总之挨宰就对了。押运士兵肯定也知道贵,还得凑钱买酒,“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但没辙啊,钱还能再挣,有酒忍着不买太痛苦了

当时蒸馏技术还没普及,酒类度数都不高,武松的三碗不过岗据考证也不过十几度。白胜卖的也就是私酿的土酒,度数不到两位数的饮料,估计口感类似没气的啤酒,比白水顺口而已。一桶算70斤,喝三箱啤酒,在那个地方3箱啤酒卖给你1000块?还是能说得过去吧。

04

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钱很多,事很大

“十万贯”在《水浒传》中是一种对于“钱很多”的惯用表示,十万贯是十万贯,百万贯也可能是十万贯,价值并不固定,就跟佛教中所说的“恒河沙数”一样。

“十万贯”已经是《水浒传》作者想象的极限了,再往上作者就不知道怎么表示了。

例如,这里的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被盗,就是捅破天的大事,可见必然是天价。

第56章,呼延灼搜捕梁山泊得胜,宋徽宗一高兴,“差官一员,捐钱十万贯,前去行营赏军”, 这里的十万贯也还比较值钱。

第116章,武松出家后,宋徽宗怜悯,“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 赏军十万贯、赏武松也是十万贯,好像有点价值不对等。

第116章,宋江请示“回乡拜扫,省视亲族”,宋徽宗一挥手,又是“赐钱十万贯,作还乡之资”,又是十万贯。

第117章,宋徽宗怜悯宋江之弟宋清,大手一挥“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

在《水浒传》作者有限的认知里,“万贯”代表值钱,“三、五万贯”代表相当值钱,“十万贯”代表无价之宝、无上恩赐,十万贯以上的钱从来没直接出现过。

但是,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计算一下的话,宋徽宗曾经一口气赏了宋江部下200-400万贯的铜钱。很多钱。

没开玩笑,你看水浒,就会发现,作者想表达的,就是很多钱,至于到底有多少?作者自己也没算。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标签: 晁盖

更多文章

  • 同样仗义疏财,晁盖、柴进和宋江的钱,都是从哪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晁盖

    水浒中,说到仗义疏财的好汉,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宋江。实际上,就书中而言,仗义疏财的好汉并不只有宋江一人,晁盖、柴进甚至朱仝,作者都说过,他们喜欢仗义疏财,救济天下好汉。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个疑问:仗义疏财可是需要很多钱的,这些人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作者或多或少的都有

  • 关于晁盖之死,我想说两句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晁盖

    《水浒传》中杀晁盖的凶手书中已经写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史文恭。然而从攻打曾头市和对史文恭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史文恭应该是假凶手。真正的凶手或许是其他人!攻打曾头市晁盖在攻打曾头市之前,宋江已经攻打过很多地方了,并且收获了非常多的好汉。每次晁盖想自己出去打一仗,收获点好汉。宋江就说:“哥哥是山寨之

  • 晁盖被杀谜团终于解开,射死晁盖的不是史文恭花荣,真凶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孙北京标签:晁盖

    同时,也正是在这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加上合理的延伸,将杀害原梁山之主晁盖的凶手真正的公布于众。这本书的作者认为,真正的凶手其实并不是史文恭,而是另有他人。在林冲的暗自调查下以及吴用的日常的观察中,凶手其实是宋江。射死晁盖的不是史文恭花荣,真凶竟然是他这天,朝廷派遣老钟经略相公前往梁山与山上的

  • 智多星吴用最早与晁盖结拜,为何主动投靠宋江,成梁山头号智囊?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晁盖

    智多星吴用在水浒梁山一百单八将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宋江身边的第一智囊,推动小说剧情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论是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还是智激林冲火并王伦,或者是为梁山引入宋江这个资源,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在小说中,吴用在每一段故事中都起到了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是小说中当之无愧的

  • 晁盖临终前想让此人接班,特意给宋江挖坑,确保众人不被招安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晁盖

    《水浒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演义小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讲述宋朝末年奸臣乱政,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落草为寇,逐渐形成了一股梁山泊势力与朝廷对抗,刻画出了许多梁山英雄形象。而梁山泊之所以能形成与朝廷对抗的实力,与晁盖和宋江这两位领导人的统领是密不可分的,不过在《水浒传》原著之中,读者很容易发现,那

  • “反面教材”晁盖:做人不能暴露的三大死穴,他一个都没藏住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晁盖

    在中国长久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不少流传久远的经典文化之作,如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该书被许多人追捧不仅是因为他书中的故事情节紧凑精彩,也是因为书中108位好汉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晁盖这一人物角色,他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在火并王伦之后,他成为了梁山的一把手,所以原本可以成为梁山第一好

  • 晁盖为什么会被宋江架空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晁盖

    历史往往很吊诡,最早揭竿而起的一般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从陈胜、吴广到张梁兄弟乃至刘福通、高迎祥等等,几乎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普遍规律。晁盖作为早期的大头领,在梁山草创时期居功甚伟。但后来逐步被宋江架空,最后放手一搏想要扳回一局,没想到却中毒箭而亡,落得个抱恨终身。先抛开晁盖被害的阴谋论不说,就个人能力来

  • 《水浒传》如果晁盖没有中箭身亡,晁盖和宋江的关系会如何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晁盖

    如果晁盖没有中箭身亡,他和宋江的关系发展只能有两种结局。 一是配合密切珠联璧合,把梁山搞得兴旺发达。 二是各揣心腹事貌合神离,把梁山搞得分崩离析鸡飞狗跳。如果是前者,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如果是后者,将是亲者痛仇者快,最后弄得不欢而散。至于能否动刀动枪的火拼,应该不至于那样。因为宋江在骨子里不是舞枪

  • 晁盖中箭后,宋江坐在床边哭,却不找医生救治,他巴不得晁盖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晁盖

    晁盖中箭之后,宋江一听,心中暗喜,太好了,你死了,我就是梁山之主了,哈哈!宋江有了私心,所以晁盖中箭之后,宋江守在床前啼哭不止,只是一直哭,连最要紧的事忘了……宋江的哭功,和刘备有的一拼!宋江只顾着哭,却忘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速速请明医过来诊治,不光宋江忘了,军师吴用忘了,就连众位好汉也选择性忘记了,

  • 《水浒传》晁盖曾经救过宋江的命,为什么宋江还要害死晁盖?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晁盖

    晁盖把宋江这个即将开刀问斩的死刑犯,从江州法场劫上了梁山,确实是救了宋江的性命。但宋江要害死晁盖,这个说法不知从何而来。《水浒传》里并没有这样的描述,民间流传的宋江要害死晁盖取而代之,纯属于空穴来风,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当初,劫取生辰纲的事情败露,官府派人来捉拿晁盖,是宋江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提前给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