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原著中,武松为何只是擒住孙二娘,却没有杀她呢

水浒原著中,武松为何只是擒住孙二娘,却没有杀她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历史晓东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4/1/16 17:02:10

导语:武松,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出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水浒传》中有着108大将,武松便是其中之一武松排行第十四,但是与其他107位大将所杀的人的数量相比,武松完全有实力进入前三名。

从不轻饶仇敌的武松,为何单单放了孙二娘

何以见得?鸳鸯楼惨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张都监一家无论小到下人丫环,大到玉兰,他们都没有从武松的刀下逃出。我们熟知的武松是由于“武松打虎”。这件事是我们几乎家喻户晓的。但我们看完武松在《水浒传》的各种表现来说。

武松其实是不会轻易的动手,但只要他出手了,就必然刀下见血。武松在《水浒传》中杀死的人并不算少,例如在蜈蚣岭,武松先是将一个看门的小孩子用刀索了命。当然,飞天蜈蚣也难逃一劫,其实,在武松杀过的这么多人当中,我个人认为看门的小道童是最不该杀的。

他只是一个小孩子,也只是说话语气差了一点,可武松却直接取了他的性命。这就能够看出,武松并不是一个心软的杀手。而当武松面对西门庆和潘金莲时更不会有所犹豫了,尽管武松爱慕者潘金莲,可当杀兄之仇摆在眼前,那么一小段感情也就显得尤其微不足道了。

而在飞云浦上,武松面对四个杀手的围攻,且武松深知杀手们是直奔自己的性命来的,而自己孤军奋战。在这种劣势的局面下,武松更是拼尽全力杀出重围,以少敌多,成功拿下四个杀手的性命。从以上故事中我们都可以了解到。

武松在面对自己想杀的敌人时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只要对对方起了杀戮的念头,那么当武松举起刀面对那个人时,可以说基本上那个人就已经死了。可万事不是绝对的,在《水浒传》中就描写了一个例外。

在十字坡的那个炎炎夏日,有一家客栈酒店,这是一家黑店,黑店是由一对夫妻经营者的。酒店的老板娘经常穿着暴露,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母夜叉孙二娘。孙二娘与老公常年经营着这家黑店。一旦有旅行忙碌的商人在他们店里入住或就餐。

他们就会寻找机会晕倒他们,并将商人的钱财全部劫走,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杀人的举动,简直是无恶不作。武松当时是作为朝廷押送到钦犯被送到监狱服刑的路上路过了这家黑店。当孙二娘第一眼看到武松的时候就起了歹意,也因为武松对孙二娘极其的轻佻。

更是加深了孙二娘对武松的仇恨,坚定了孙二娘要在武松酒里下毒,夺取他的钱财的念头。但孙二娘并没有想到,武松的行走江湖的经验极为丰富,他早就识破了孙二娘的诡计,并将计就计,然后等孙二娘行动的时候,反倒是将孙二娘制服在桌子上。

但令人奇怪的是,按照武松睚眦必报的性格与高强的武功,却并没有收掉孙二娘的性命,只是压制着她,并在张青赶到后就将其放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正是因为孙二娘的常年穿着暴露救了她一命。是因为武松本就对孙二娘心怀不轨。

又加上孙二娘穿的衣服对于那个时代来说算得上是异常暴露了,这就吸引到了武松,是武松走神了。而武松也有意对孙二娘做些轻佻的举动,这才阴差阳错的留下了孙二娘的性命。不然,按照武松的杀人必见血的做法,怎么会让孙二娘从自己刀下逃脱呢?

《水浒传》中将武松的性格特征塑造的非常成功,对于为什么没有杀掉孙二娘,也是作者给他塑造的特定的性格造成的,他英勇善战,嫉恶如仇且有勇有谋。但人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是身处书中的武松也不是,他的性格也有缺点。

总结:武松虽性格直爽,但却也好吃酒误事,也会意气用事,也同样着有好色的毛病,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鲜明的,好的坏的性格特征,才使我们看到了在书中活灵活现的武松这一角色,栩栩如生,让我们不禁感慨作者的极致的写作手法。

同时书中另外的107大将的形象也同样跃然纸上,即使对于孙二娘这样的配角,作者也同样用相对少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了。看完《水浒传》,我们不禁感叹《水浒传》真不愧是被誉为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作品啊!

标签: 孙二娘

更多文章

  • 因“孙二娘”一角走红,两段婚姻走向失败,如今53岁梁丽依旧单身

    历史人物编辑:旅程最美的相遇标签:孙二娘

    “进步的意义不仅意味着目标的不断更换与前移,也意味着阶段在不断地更新,它的视影也在不断地变化。”——雨果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人也都会在时光中不断地变化以及进步。没有人会一直留在原地,也没有人会一直亘古不变,所有的人都会不断地进步,向前走。不断地变化、前进才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话题,但

  • 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孙二娘

    武大郎死后,武松去衙门报案,但县令以及大小官吏都收了西门庆的银子,不肯为他主持公道。无奈之下,武松只能暴力报仇,先是杀了潘金莲,又去狮子楼杀了西门庆,最后从容自首。此时,县令大概良心发现,把武松的案子改轻了,没有判武松死刑,最后轻打了武松四十脊杖,刺配两千里外的孟州。武松和押解的差人来到孟州十字坡,

  • 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把她按倒在地,为何张青没有去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孙二娘

    武松抱住孙二娘,把她按倒在地,此刻的张青进门见状,不但帮忙了,而且帮得很到位,很好,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誉。张青就是个种菜的。他种的菜长得水灵、鲜亮、诱惑力特强,人送绰号“菜园子”,是地道的菜农。张青虽然种菜手艺超群,是不可多得的菜农高手,但他性情暴躁,脾气不好,身上带有杀气。例如,他在孟州光明寺种菜

  • 鲁智深、武松明知道孙二娘夫妇伤天害理,杀人无数,为何还结交?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孙二娘

    鲁智深、武松明知道孙二娘夫妇伤天害理,杀人无数,为何还结交?我认为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现象,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一,在《水浒传》故事的那个特殊年代,滥杀无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二,鲁智深是被麻翻的,而武松制服孙二娘,本就有铲除她的用意;第三,孙二娘夫妇及时示弱,又对鲁智深和武松重情重义,自

  • 武松轻而易举识破孙二娘,鲁智深为何却上了当?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孙二娘

    本期的《水浒传》成语故事可以在小说第二十七话中找到。事情发生在武松被刺杀流放到孟州时期。相关人物有武松、张清和孙二娘。故事原文如下:武松纵身一跃,左脚踏在妇人身上,双拳一扬。看那人时……大约三十五、十六岁左右,看着武松,抱臂道:“愿闻好人名。””武松曰:“坐下若不改名姓,即为武松之首!”那人道:“是

  • 武松将孙二娘“扑倒”,为什么二娘不怪武松,还对他特别好?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孙二娘

    武松将孙二娘“扑倒”,为什么二娘不怪武松,还对他特别好?如今的时代思想解放,变得开放了,对于一些事情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在男女交往上,虽然比不过外国人的开放,光他们的见面礼在我国接受度不高,在我国,这种做法是很开放了,因此我们只是握手就很好,对于古代的女子可是连握手都不被允许的,甚至脚都不能让除了

  • 《水浒传》中9位女子今昔对比,潘六姐时尚依旧,孙二娘时尚犹存

    历史人物编辑:我伴他久标签:孙二娘

    说起我们的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里面关于女性的角色讲述的比较多之外,其他的三部都是以男性为主体,女性几乎都是起着陪衬的作用。因此就有人打趣道,说外国人翻译《水浒传》,为了通俗易懂,就将书名译为《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不明就里的,还以为这是本颜色小说。《水浒传》虽着重讲述的是男人间

  • 《水浒传》:为什么孙二娘能麻翻鲁智深,却不能麻翻武松?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孙二娘

    孙二娘是罕见的狠人,她和丈夫张青一起在孟州十字坡开了这家酒家,实际上就是不折不扣的黑店。张青曾给她约法三章,叫她遇到三种人不要杀,但她压根不管这些,对进店的妓女、僧道、犯人依旧痛下杀手。其中,鲁智深就险些被她杀了,只是张青从鲁智深的禅杖认出是鲁智深,才及时救了鲁智深一命。为什么孙二娘能麻翻鲁智深,后

  • 孙二娘黑色大酒店的建立,完全是因为宋时经济繁荣促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孙二娘

    微水浒,短小的才有内涵,每一段都是精华一、宋时为了强化地方治安、预防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了地方旅店管理。旅店客服一面验看旅客身份证明,一面还得询问:“哪里来?何处去?姓甚名谁?做甚买卖?”然后登记在册。地方官府定期检查,并且要求旅店执业人员每月一次到里正处报名学习相关法令。旅客实名登记,应该始于宋

  • 87版《红楼梦》雍容华贵的南妃是剧组“坏人”,被称为孙二娘

    历史人物编辑:夏郝毅标签:孙二娘

    87版《红楼梦》称为一部经典之作,对于该剧的导演,服装设计师,化妆师,摄像师,剧中的扮演者,大家都如数家珍,能娓娓道来。但是,剧组有一个重要的人,对大众来说却很陌生。她在剧中扮演了雍容华贵的南妃,在剧组中担任副导演,是王扶林最好的助手。她就是87版《红楼梦》剧组中的重要人物,孙桂珍。孙桂珍虽然只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