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松与鲁智深,谁的武力更高?孙二娘与张青的对话,可供参考

武松与鲁智深,谁的武力更高?孙二娘与张青的对话,可供参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金星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3/12/27 2:28:07

自从武松上山之后,二龙山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大家茶余饭后,多了谈资无数,也有了争议,使原本略显沉闷的山寨平添了许多生气。

二龙山入伙的都是江湖人士,大家萍水相逢,能够聚集一起,全凭一个义字。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义字当头,是江湖上很有名望的人物,就连青面兽杨志也屈居其下,做了第二把交椅。

但是自从武松上山之后,很多山寨的弟兄就喜欢比他和鲁智深两个比来比去,这也难怪,毕竟武松的名气摆在那里,从一定程度上对鲁智深的地位构成了威胁。

尽管武松不作表态,甘愿屈居两位哥哥之下,坐了这第三把交椅,但是武松的那一群山寨粉丝们不服气,毕竟都是江湖人士,非常崇尚武艺和个人英雄主义,反把那些先来后到,尊老爱幼的基本品德与秩序,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就连孙二娘张青这一对欢喜冤家,也加入到争论中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夫妻之间也是唇枪舌剑,唾沫横飞,煞是热闹,引人驻足。

“二娘,我看你是着魔了,整天武松短武松长得,你要知道山寨大当家是鲁智深,武松只是三当家而已。”张青白了一眼爱妻孙二娘,嘟了嘟嘴。

“那又怎么样?大当家就了不起了?无非就是仗着先入为主,妄自为尊而已,论武艺,他哪里是武松的对手?他能徒手毙虎吗?论江湖阅历,我一把蒙汗药管教他服服贴贴的,但是我的伎俩瞒不过武松,这也是我特别佩服武松兄弟的地方。”孙二娘怒怼张青道。

“二娘说的什么话?怎么能这么贬低大当家的呢?鲁提辖军官出身,没有江湖经验,被你麻翻很正常啊,而且鲁提辖生性憨直,从不拐弯抹角,毫不为己专门利人,是我张青心目中的大英雄,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拿武松和他去比。武松报的私仇,鲁达行侠仗义,能是一个档次的吗?”

说真的,张青心里也有气,自从孙二娘见到武松之后,开口闭口都是他,甚至杀人上山都是为了他,早把自己这个做丈夫的给忘了,今日刚好趁此机会,给她脑补一下,让她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不要再整天把武松挂在嘴上,而忽略了配偶的心理感受!

孙二娘说道:“我不管什么行侠仗义,还是报仇雪恨,我现在跟你争论的他俩的武艺短长,而不是道德高低!”

张青哼了一声,说道:“讨论武艺是吧?山寨弟兄谁不知鲁智深是低级武官出身,学的都是正统的武术,基本功更加扎实,而且武艺全面,马上马下,信手拈来,不像你的偶像武松,市井出身,绿林手段,街头斗殴可以,真正上了战场,就不如鲁提辖了吧?更为严重的是……”

“你继续说!”孙二娘怒目而视张青,那气势不愧是“母夜叉”,吓得张青也愣了一下,倒退几步,方才说道:“我和很多山寨弟兄都认为武松没有马战的能力,难堪大用,也成不了将才,相比之下,鲁智深更有大将风范,难道不是吗?”

孙二娘叱道:“好你个张青,居然帮着外人说话,我听人说,他连瓦罐寺那两个恶人也对付不了,后来还是史大郎帮忙的呢。”

张青说道:“妇人家就会抬杠,胡搅蛮缠!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那时候鲁提辖是饿着肚子的吗?要是吃饱了饭,别说瓦罐寺那两个恶人,就算千军万马,鲁智深也能杀个七进七出。知道倒拔垂杨柳需要多少斤的力量吗?”

孙二娘瞪了一眼张青,喊道:“我觉得倒拔垂杨柳没啥了不起啊,那就是棵树,徒手毙虎才叫牛逼,你懂不懂?而且武松拳脚功夫一绝,百十人近不得身。比力气,比武技,武松都不逊色于鲁达。如果综合江湖经验、嗅觉、应变等能力技巧的话,武松无疑胜出。”

张青说道:“当你说得通吧,如果是步战,武松的确不逊色于鲁达,甚至某些方面更加厉害,尤其是他的江湖经验和他的应变能力,这些都是鲁提辖有所欠缺的。但是鲁智深马战同样出色,到了正面战场上,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武松没有马战成绩,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比不过鲁智深吧?”

孙二娘沉默片刻,方才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与施恩有过探讨,施恩欲霸快活林,就让武松骑马过去对付那蒋门神,但是武松不允,还反问施恩:我又不是脚小,为什么要骑马?我猜测武松的心思,大概是不屑于骑马,他总是无比自信,认为自己的脚力不输给马力,所以不爱骑马,人送外号“行者武松”,说的就是他的脚力了得,一天走个七八里路,不在话下。”

张青咋听之下,也是错愕一番,他没想到孙二娘会这么解释武松不骑马的原因。不禁叹道:“二娘啊二娘,你要是能把研究武松的精力放在我们夫妻生活上,该有多好啊!”

孙二娘闻言,抿嘴一笑道:“那就要怪你自己不争气啊!”张清讶然道:“二娘此话何意?”

孙二娘淡然道:“你又打不过我,就你那点三脚猫的功夫,而我们女人喜欢的永远是最强的那个男人……”

张青听后,有些不淡定了,毕竟孙二娘说出了自己的软肋,就凭自己这点功夫,不要说跟武松比,山寨里好多人都比自己能打,也难怪自己会被孙二娘如此冷落了。

心念及此,张青也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中国功夫,才能不让孙二娘等江湖女士给看扁了,至于鲁智深与武松到底孰强孰弱的问题,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武松的粉丝永远认为武松强于鲁智深,而鲁智深的粉丝永远觉得鲁智深比武松更强,但在中国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原则,谁的粉丝多,谁就有了更高的评价。

就像当年的四大天王,刘德华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不是因为刘德华唱功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的人气最旺,粉丝最多。而我们在争论鲁达武松孰强孰弱的问题时,是不是也要注意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呢?

那么您怎么看?

标签: 孙二娘

更多文章

  • 山东养猪娃,意外发现孙二娘藏的黄金,一夜暴富后却家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孙二娘

    引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中国古代有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作为人熟知的就是四大名著。就算一个人没有全部看过四大名著,也起码对其中之一有所耳闻。水浒传可以说是四大名著里最具有江湖气息的书,里面刻画的108位人物更是深入人心。在这108位好汉中,只有3位是女性人物,孙二娘就是其

  • 为何武松将孙二娘压倒时,张青才“巧合”现身?只因他发现了一事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孙二娘

    在水浒传中,我们不仅对那些兄弟情谊,战争场面印象深刻,而且更有印象的是在水浒传中曾经有很多人肉包子店。例如当初武松被发配孟州的时候,就到了一家人肉包子铺,当时武松发现端倪,就和孙二娘周旋,仅用几招就将孙二娘压倒,在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张清才“巧合”现身。水浒传中,孙二娘是梁山好汉108将中的三位女将之

  • 孙二娘明明有老公,偏偏对武松很好,为了武松差点砍了自己老公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孙二娘

    孙二娘外号母夜叉,水泊梁山上仅有的三女将之一,和丈夫张青在孟州道十字坡开酒店卖人肉。她父亲就是强盗,干的就是杀人防火的活计,后来认识了张青,觉得这个人还挺灵活,教了一些武艺,又把女儿孙二娘许配给了张青。孙二娘虽然是个女人,但可是梁山中,几乎没人能惹得起这位母夜叉的,她是个硬茬子,她性格比较刚烈武艺高

  • 水浒原著中,武松为何只是擒住孙二娘,却没有杀她呢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孙二娘

    导语:武松,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出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水浒传》中有着108大将,武松便是其中之一武松排行第十四,但是与其他107位大将所杀的人的数量相比,武松完全有实力进入前三名。从不轻饶仇敌的武松,为何单单放了孙二娘何以见得?鸳鸯楼惨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张都监一家无论小到

  • 因“孙二娘”一角走红,两段婚姻走向失败,如今53岁梁丽依旧单身

    历史人物编辑:旅程最美的相遇标签:孙二娘

    “进步的意义不仅意味着目标的不断更换与前移,也意味着阶段在不断地更新,它的视影也在不断地变化。”——雨果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人也都会在时光中不断地变化以及进步。没有人会一直留在原地,也没有人会一直亘古不变,所有的人都会不断地进步,向前走。不断地变化、前进才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话题,但

  • 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孙二娘

    武大郎死后,武松去衙门报案,但县令以及大小官吏都收了西门庆的银子,不肯为他主持公道。无奈之下,武松只能暴力报仇,先是杀了潘金莲,又去狮子楼杀了西门庆,最后从容自首。此时,县令大概良心发现,把武松的案子改轻了,没有判武松死刑,最后轻打了武松四十脊杖,刺配两千里外的孟州。武松和押解的差人来到孟州十字坡,

  • 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把她按倒在地,为何张青没有去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孙二娘

    武松抱住孙二娘,把她按倒在地,此刻的张青进门见状,不但帮忙了,而且帮得很到位,很好,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誉。张青就是个种菜的。他种的菜长得水灵、鲜亮、诱惑力特强,人送绰号“菜园子”,是地道的菜农。张青虽然种菜手艺超群,是不可多得的菜农高手,但他性情暴躁,脾气不好,身上带有杀气。例如,他在孟州光明寺种菜

  • 鲁智深、武松明知道孙二娘夫妇伤天害理,杀人无数,为何还结交?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孙二娘

    鲁智深、武松明知道孙二娘夫妇伤天害理,杀人无数,为何还结交?我认为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现象,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一,在《水浒传》故事的那个特殊年代,滥杀无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二,鲁智深是被麻翻的,而武松制服孙二娘,本就有铲除她的用意;第三,孙二娘夫妇及时示弱,又对鲁智深和武松重情重义,自

  • 武松轻而易举识破孙二娘,鲁智深为何却上了当?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孙二娘

    本期的《水浒传》成语故事可以在小说第二十七话中找到。事情发生在武松被刺杀流放到孟州时期。相关人物有武松、张清和孙二娘。故事原文如下:武松纵身一跃,左脚踏在妇人身上,双拳一扬。看那人时……大约三十五、十六岁左右,看着武松,抱臂道:“愿闻好人名。””武松曰:“坐下若不改名姓,即为武松之首!”那人道:“是

  • 武松将孙二娘“扑倒”,为什么二娘不怪武松,还对他特别好?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孙二娘

    武松将孙二娘“扑倒”,为什么二娘不怪武松,还对他特别好?如今的时代思想解放,变得开放了,对于一些事情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在男女交往上,虽然比不过外国人的开放,光他们的见面礼在我国接受度不高,在我国,这种做法是很开放了,因此我们只是握手就很好,对于古代的女子可是连握手都不被允许的,甚至脚都不能让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