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也传穆桂英挂帅杀敌,还有佘太君赤胆忠心保大宋,这一切都在证明女性也可以撑起半边天。古往今来,在国难当头之际,我国涌现了无数爱国女英雄,被称“当代佘太君”的英雄母亲邓玉芬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不是生逢乱世,谁会愿意将自己的丈夫,和自己含辛茹苦拉扯大的6个儿子送去参军?邓玉芬其实也只是一介普通女子,未成年就出阁,夫家也是个穷苦人家,只能靠着租种土地养活家人,养活7个儿子,但是她从未有过怨言。
1933年长城抗战并没有摘得胜利果实,眼见“伪满洲国”影响力越来越大,邓玉芬心中越来越气。她没有读过书不假,但作为中国人她一直认着一个死理:
所以当八路军于1940年挺进密云时,她的心中便燃起了希望。
心中有革命,连送5个儿子参军打鬼子
同年6月份,参加八路打鬼子的号召越发响亮,游击队也开始组建。见此,邓玉芬便和丈夫任宗武打商量,咱没钱没枪,但是咱家有人呀!于是任家大儿子任永全、二儿子任永水积极参军,成了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三个月过去了,游击队依旧缺人,邓玉芬知道后,又将原本在地主家做活的三儿子任永兴送了去。
次年,侵华日军的“三光政策”越发疯狂,党便开始号召百姓积极参加反“无人区”斗争。眼见日军的暴行后,百姓非常支持,其中也包括邓玉芬。
她思虑之后,便让丈夫把在外干活谋生计的老四和老五两个儿子叫了回来。那时候抗日工作几乎是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危险程度不言而喻,但是邓玉芬还是让两个儿子参了军,丈夫也同去,加入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从送走了5个儿子和丈夫后,家中也就只剩下邓玉芬和最小的两个孩子了。她每天除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就是等待着亲人归来。可是上天没有善待这个没有读过书,却一心为国的妇人。
1943年3月份,“回山搞春耕”的号召打响,邓玉芬也和百姓们相继重返“无人区”。丈夫和四子、五子也返回了该地开始种地。不料父子三人在种地时遇上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当场遇害,老四也不知被抓向了何处。
换做是常人可不得需要漫长的时间走出悲伤,但是邓玉芬没有。众人也劝她不要再回无人区,可她只是摇摇头,便拉起最小的两个儿子朝着“无人区”走去。此后的她拿着丈夫曾经用过的镐头,起早贪黑地开垦荒地。
尽管邓玉芬努力让自己坚强起来,可悲伤还是再次袭来了。1942年的秋天,大儿子任永全牺牲在了包围盘山的战斗中。次年夏天,又收到被抓的四儿子惨死于监狱的消息。同年秋天,在战斗中负伤严重回家休养的二儿子,也因为伤势严重无药医治死于家中……
沉默寡言,一心照顾八路军和伤员,多了更多的“儿子”
邓玉芬曾经是个很善言辞的人,性格也十分开朗,但是经历了重重打击后,她变得沉默了起来。她开始一心投入到照顾八路军战士身上。她的家慢慢地成了八路军临时落脚点,也是伤员养伤的地方。
烧水做饭、缝衣纳鞋、为伤员接屎接尿啥都做,大家都明白她是把八路军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那是一种心灵寄托,也是一种对儿子们的思念。
1944年春,日伪军又来了。邓玉芬就带着孩子们往山洞里藏,结果老六走丢了,顾不了太多的她只好先带着小七躲起来。当时的小七已经病得不轻,都发烧了。再加上饥饿,年小不懂事的他一直哭着要吃的。眼见日伪军离洞口越来越近,邓玉芬只好从破棉被里扯出一团棉花塞进了小七的嘴里。
当时的她不能动,因为附近的山洞里全是村民,一旦日伪军发现她,就等于发现了全部村民。她就那样抱着嘴里被塞着棉花而哭不出来的小儿子,一直等到日伪军下山。
过了好久,脸色被憋得青紫的小儿子才醒过来,但是他没能再见到翌日的太阳。当天晚上,连个大名都没有的老幺,就那样躺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永久地睡着了。
将小儿子埋下之后,邓玉芬在他的坟头哭了好久,哭声似乎响彻整个山头。这不仅是怨自己没有照顾好小儿子,也是对其他几个孩子的思念!
哪个孩子没有妈呢?
好在走丢的老六平安回到了邓玉芬身边,两人也见证了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的那天。但是国内并没有完全迎来和平,内战的硝烟依旧在燃烧着,邓玉芬便又将六儿子送到了县支队。
原本一家9口人,六个人走了,参军的三儿子也下落不明,如今又将老六送去参军后,邓玉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感,一家9口呀,如今只剩她一人留守家中了。
思虑过后她想着去带六儿子回来,可到了县支队的驻地后,她看着那么多战士后,她始终没有向支队领导开口。“哪个孩子没有妈呢?”想着想着,她收起了不舍的泪水,只是叮嘱了老六一番,让他记住爸爸和哥哥们如何死的,让他好好打仗,让他立了功再回来见妈妈。
1947年8月,邓玉芬收到了老六立功的好消息,她开心的不得了。可是功虽然立了,六儿子并没能回家再见母亲。次年,老六随部队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牺牲了。这下家中真的只剩她一个人了,她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三儿子身上,下落不明终究要好过一纸烈士证明书。
可是她始终都没有等到三儿子回家,一点儿消息都没有。直到979年2月5日,邓玉芬因病去世,也没等到三儿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