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代“佘太君”邓玉芬,为革命,亲自送丈夫和六个儿子上战场

当代“佘太君”邓玉芬,为革命,亲自送丈夫和六个儿子上战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丙坤 访问量:4092 更新时间:2023/12/15 1:52:09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也传穆桂英挂帅杀敌,还有佘太君赤胆忠心保大宋,这一切都在证明女性也可以撑起半边天。古往今来,在国难当头之际,我国涌现了无数爱国女英雄,被称“当代佘太君”的英雄母亲邓玉芬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不是生逢乱世,谁会愿意将自己的丈夫,和自己含辛茹苦拉扯大的6个儿子送去参军?邓玉芬其实也只是一介普通女子,未成年就出阁,夫家也是个穷苦人家,只能靠着租种土地养活家人,养活7个儿子,但是她从未有过怨言。

1933年长城抗战并没有摘得胜利果实,眼见“伪满洲国”影响力越来越大,邓玉芬心中越来越气。她没有读过书不假,但作为中国人她一直认着一个死理:

所以当八路军于1940年挺进密云时,她的心中便燃起了希望。

心中有革命,连送5个儿子参军打鬼子

同年6月份,参加八路打鬼子的号召越发响亮,游击队也开始组建。见此,邓玉芬便和丈夫任宗武打商量,咱没钱没枪,但是咱家有人呀!于是任家大儿子任永全、二儿子任永水积极参军,成了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三个月过去了,游击队依旧缺人,邓玉芬知道后,又将原本在地主家做活的三儿子任永兴送了去。

次年,侵华日军的“三光政策”越发疯狂,党便开始号召百姓积极参加反“无人区”斗争。眼见日军的暴行后,百姓非常支持,其中也包括邓玉芬。

她思虑之后,便让丈夫把在外干活谋生计的老四和老五两个儿子叫了回来。那时候抗日工作几乎是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危险程度不言而喻,但是邓玉芬还是让两个儿子参了军,丈夫也同去,加入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从送走了5个儿子和丈夫后,家中也就只剩下邓玉芬和最小的两个孩子了。她每天除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就是等待着亲人归来。可是上天没有善待这个没有读过书,却一心为国的妇人。

1943年3月份,“回山搞春耕”的号召打响,邓玉芬也和百姓们相继重返“无人区”。丈夫和四子、五子也返回了该地开始种地。不料父子三人在种地时遇上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当场遇害,老四也不知被抓了何处。

换做是常人可不得需要漫长的时间走出悲伤,但是邓玉芬没有。众人也劝她不要再回无人区,可她只是摇摇头,便拉起最小的两个儿子朝着“无人区”走去。此后的她拿着丈夫曾经用过的镐头,起早贪黑地开垦荒地。

尽管邓玉芬努力让自己坚强起来,可悲伤还是再次袭来了。1942年的秋天,大儿子任永全牺牲在了包围盘山的战斗中。次年夏天,又收到被抓的四儿子惨死于监狱的消息。同年秋天,在战斗中负伤严重回家休养的二儿子,也因为伤势严重无药医治死于家中……

沉默寡言,一心照顾八路军和伤员,多了更多的“儿子”

邓玉芬曾经是个很善言辞的人,性格也十分开朗,但是经历了重重打击后,她变得沉默了起来。她开始一心投入到照顾八路军战士身上。她的家慢慢地成了八路军临时落脚点,也是伤员养伤的地方。

烧水做饭、缝衣纳鞋、为伤员接屎接尿啥都做,大家都明白她是把八路军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那是一种心灵寄托,也是一种对儿子们的思念。

1944年春,日伪军又来了。邓玉芬就带着孩子们往山洞里藏,结果老六走丢了,顾不了太多的她只好先带着小七躲起来。当时的小七已经病得不轻,都发烧了。再加上饥饿,年小不懂事的他一直哭着要吃的。眼见日伪军离洞口越来越近,邓玉芬只好从破棉被里扯出一团棉花塞进了小七的嘴里。

当时的她不能动,因为附近的山洞里全是村民,一旦日伪军发现她,就等于发现了全部村民。她就那样抱着嘴里被塞着棉花而哭不出来的小儿子,一直等到日伪军下山。

过了好久,脸色被憋得青紫的小儿子才醒过来,但是他没能再见到翌日的太阳。当天晚上,连个大名都没有的老幺,就那样躺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永久地睡着了。

将小儿子埋下之后,邓玉芬在他的坟头哭了好久,哭声似乎响彻整个山头。这不仅是怨自己没有照顾好小儿子,也是对其他几个孩子的思念!

哪个孩子没有妈呢?

好在走丢的老六平安回到了邓玉芬身边,两人也见证了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的那天。但是国内并没有完全迎来和平,内战的硝烟依旧在燃烧着,邓玉芬便又将六儿子送到了县支队。

原本一家9口人,六个人走了,参军的三儿子也下落不明,如今又将老六送去参军后,邓玉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感,一家9口呀,如今只剩她一人留守家中了。

思虑过后她想着去带六儿子回来,可到了县支队的驻地后,她看着那么多战士后,她始终没有向支队领导开口。“哪个孩子没有妈呢?”想着想着,她收起了不舍的泪水,只是叮嘱了老六一番,让他记住爸爸和哥哥们如何死的,让他好好打仗,让他立了功再回来见妈妈。

1947年8月,邓玉芬收到了老六立功的好消息,她开心的不得了。可是功虽然立了,六儿子并没能回家再见母亲。次年,老六随部队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牺牲了。这下家中真的只剩她一个人了,她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三儿子身上,下落不明终究要好过一纸烈士证明书。

可是她始终都没有等到三儿子回家,一点儿消息都没有。直到979年2月5日,邓玉芬因病去世,也没等到三儿子的消息。

标签: 佘太君

更多文章

  • 此人号称“当代佘太君”,7个儿子共赴国难,为抗战最壮烈家庭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佘太君

    “当知天命难违,七子去六子回”,当年杨老令公携杨家七子出征辽国,金沙滩一役,只剩下杨六郎一人侥幸逃生,被世代传为佳话。殊不知,在后来的抗日战场上,也有一位母亲,七个儿子共赴国难,上演现实版“杨家将”。邓玉芬是北京密云县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14岁时便嫁到邻村,随后的几年中先后生育了7个儿子,这一下

  • 当代佘太君邓玉芬:英雄之家满门忠烈,丈夫和6个儿子为国捐躯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佘太君

    前言说起《杨家将》里的佘太君,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在北宋的时候,为了不做亡国奴,佘太君将自己的丈夫和八个儿郎都送上了抵御辽军入侵的前线战场上,最终,有七位亲人为国捐躯在疆场之上,但这也只是一个历史传说,并没有史料可以查证。岁月匆匆,历史的脚步进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晋察冀边区有着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

  • 抗战中的巾帼英雄,五子去无一子还,人称“当代佘太君”!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佘太君

    “当知天命难违,七子去六子回”当年佘太君一家抗辽破夏,最后只剩得杨六郎一人归来,被后世传为佳话。而在那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也涌现出这样的忠烈家庭:英雄母亲邓玉芬,为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战场,不幸全部战死沙场。邓玉芬,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14岁出嫁后与丈

  • 杨门女将是真实的吗?历史上也有过佘太君的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佘太君

    杨门女将的故事广为流传,但从清朝之前,正史根本没有过杨门女将的记载,尤其是宋人的笔记小说、各种野史都没有留下过只言片语。尽管从清朝开始,各方极力考证这些女中豪杰的真实性,但是收获寥寥。因此,绝大多数史学家认为,杨门女将均属虚构。那么这些侠肝义胆、活生生的杨门女将是怎么来的?今天谈谈女将中的灵魂佘老太

  • 佘太君的娘家折家军战功彪炳,为何没效仿杨家将向宋朝交出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佘太君

    宋朝的杨家将在中国古代民间名声响亮,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受到老百姓的追捧,产生了大量的关于杨家将抵抗外族侵略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的原型大多数不是宋朝杨家将在历史上的战绩,很多都是来自于与杨家将有着密切关系的折家军。说起折家军读者可能很陌生,但说到杨家将的佘太君可能就很熟悉了。佘太君是杨门女将的领袖,老

  • 你只知道花木兰,佘太君,却对这三位巾帼英雄一无所知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佘太君

    历史上驰骋疆场的英雄豪杰一直是人们称颂的对象,而女将军更是稀少。除却虚构的樊梨花,穆桂英和上一期我们介绍过的花木兰,佘赛花。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几位货真价实的女将领。妇好,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她是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位,庙号为辛,是我国历史上首位有文字记载的女将领。她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在政治军事

  • 佘太君上香,大师留言“七子去,六子还”,此话坑哭杨家数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佘太君

    千余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传颂不息,脍炙人口,闻名国内,声播海外。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像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极为罕见的。这就是杨家将为什么千余年来深入人心、世代相传的根本原因。“杨家将”一名,就目

  • 近代“佘太君”:痛失丈夫和7个儿子,9口之家变成独守空房!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佘太君

    说到“佘太君”,大家都知道是宋朝的一位非常有名的任务,她的丈夫和儿子就是著名的“杨家将”,而在打仗的时候,杨业父子八人去往前线打仗,而最后回来的只有6儿子,而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这位被人称之为是近代“佘太君”:痛失丈夫和7个儿子,9口之家变成独守空房!那么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英雄母亲呢?下面就让小编一起来

  • 她被称为“当代的佘太君”,一共七个儿子,抗战中全部牺牲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佘太君

    北宋杨家将的英雄故事被流传至今,当年杨令公携杨家七子出征辽国,七个儿子六个战死沙场。抗战时期,母亲送子抗击日寇,现实版的杨家将上演了,这位母亲就是被称为‘当代佘太君’的邓玉芬。邓玉芬,1891年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水泉峪村,14岁嫁给邻村的任宗武。婆家是穷苦的庄稼人,房无半间,地无一垄。婚后她和丈夫借

  • 杨家将的佘太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佘太君

    杨家将的佘太君,据传活到百岁有余,最终寿终正寝而死。无论是在评书、戏剧还是影视作品中,提杨家将,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关于杨家将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血战金沙滩、七郎八虎闯幽州等等,而杨家将中最让人为之侧目的,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杨门女将中,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有“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