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天命难违,七子去六子回”当年佘太君一家抗辽破夏,最后只剩得杨六郎一人归来,被后世传为佳话。而在那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也涌现出这样的忠烈家庭:英雄母亲邓玉芬,为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战场,不幸全部战死沙场。
邓玉芬,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14岁出嫁后与丈夫任宗武靠种地为生,后来一连生下了七个儿子,一下子就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乡邻们很是羡慕。本以为人丁兴旺的邓玉芬一家从此就可以过上安稳的好日子。但在那个备受外来侵略,饱经战乱之苦的年代,国破岂会有家。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北京地区成为了首当其冲的战乱之地,日本侵略者到处烧杀劫掠,这让本来就艰难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1940年,八路军来到了密云一带,邓玉芬在与八路军的长期接触下,虽没有文化却也深知国仇家恨之理,遂和丈夫决定拿起枪杆打日本,救国救亡,也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为了抗日救国,邓玉芬把丈夫和五个儿子先后送上了战场。枪炮无眼、战争无情,最后等来的却是接连的噩耗。1942年3月,丈夫与两个儿子重返“无人区”种地时,遭受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子当场遇害,四子被抓后惨死在狱中。1942年秋,大儿子永全在战斗中英勇牺牲。1943年8月,二儿子永水身负重伤不治身亡;而三儿子也在一次战斗中失踪,再也没了消息。
厄难接踵而至,白发人送黑发人,邓玉芬抗日的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她盼望着两个小儿子也快点长大,好继承父兄的遗志继续打鬼子。然而1944年春,在一次日军的扫荡中,六儿子在混乱中失踪,小儿子连病带饿死在了邓玉芬的怀里。
身边的亲人接连着失去,邓玉芬化悲痛为力量,她要亲眼看着国家胜利的那一天。终于经过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邓玉芬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是一位民族英雄,她被称为“当代的佘太君”当之无愧,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铭记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