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经久不衰,最吸引小编的还是那几章与“艳情”有关的故事,其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杨雄与潘巧云的故事,予小编印象最深。潘金莲固然该死,但是潘巧云罪不至死吧?但结局是潘巧玉死得比金莲更惨,她是被杨雄开膛破肚而死的,你说惨不惨?
潘巧云,原是王押司之妻,王押司死后,改嫁于杨雄。那杨雄重武轻文,整天刀枪棍棒,冷落了娇妻,尤其结识了意气相投的拼命三郎石秀之后,这种冷落与日俱增,最后上演了巧云红杏出墙,杨雄清理门户的好戏。
小编仔细分析,潘巧云的红杏出墙,杨雄也要负起责任,而不能以一副无辜者受害者的形象博人同情。
第一、杨雄在明明知道石秀还是单身汉的情况下,就把人家往家里引,与嫂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难道不怕他们日久生情吗?
第二、杨雄长期冷落娇妻,不能只推脱公务繁忙,那方面肯定出了点问题,不能满足娇妻的需求。要知道潘巧云一直有“风骚寡妇”之称,又刚好处于“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年龄,需要杨雄大展雄风的时候,他却退避三舍,能不能负起责任?
第三、杨雄与潘巧云成婚多年,私下无儿无女,可见婚姻生活的质量并不高,杨雄不但不去补肾,反而加倍冷落娇妻,终于酿成了惨剧。
从以上三点原因来看,杨雄在娇妻出轨一事中,也要负起责任,正是杨雄的漠视,才给了裴如海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是杨雄从石秀嘴里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并没有杀害潘巧云的意思,大概杨雄认为,这种事情不能全怪潘巧云一人。更为重要是,杨雄与潘巧云的夫妻感情早就貌合神离,即便不发生此事,离婚也是早晚之事,至于原因,上文已然给出。
那么,潘巧云有没有错呢?其错有三:
第一、不该出轨,即便丈夫那方面不行,首先想到的是求医治疗。
第二、不该挑拨离间,让杨修和石秀反目成仇,最后东窗事发,害人害己。
第三、犯错了要承认,而不是想着瞒天过海,继续欺骗下去,瞒得了一时,瞒得了一世呢?
小编仔细分析,发现这三条罪名,没有一条能够构成犯罪,只有第二条严重一点,正是因为潘巧云的挑拨离间,栽赃陷害,致使石秀一怒之下,将裴如海给杀了。但即便这样,也构不成死罪,为什么会被杨雄残杀了呢?
小编找到原文,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俗话说:祸从口出。潘巧云一不谋财,而不害命,只因说了这样一句伤人肺腑的话,彻底激怒了杨雄,落得个不得好死的悲剧收场。
那么潘巧云说了哪句话,让杨雄心态失衡而变得丧心病狂起来了呢?
“我与裴师兄的三日抵得上与你三年!”这句话对一个丈夫来说,是何等的奇耻大辱。正是因为潘巧云说了这样的“心里话”,杨雄方才忍无可忍,将潘巧云开膛破肚,残忍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