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克林顿首次访华的时候,点名要见农民杨志发,杨志发是谁?

克林顿首次访华的时候,点名要见农民杨志发,杨志发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树人谈史 访问量:1626 更新时间:2024/1/13 17:18:22

1998年6月,克林顿首次访华,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后,点名要见农民杨志发,谁知对方不肯,几经劝说,两人终于见了面,却改变了杨志发的命运。

这不免让人疑惑,一个只关心夏收的农民,克林顿为执意要见他,还要他的签名呢。

只因杨志发曾挖出过一样东西,惊动了全世界。

1974年,退伍军人杨志发回到西杨村,一个距离秦始皇陵仅1.5公里的山村,恰逢大旱,世代以务农为生的村民叫苦连连。

经勘察,杨志发决定带领村民去村西南打一口井,用井水灌溉农田。

但因那里是坟场,迷信的村中老人一致反对,仅有几人愿意跟着杨志发前去挖井。

他们奋力挖了一上午,才挖了1米深,滴水未见,黄土竟变成了焦黄色,像被烧过一样,坚硬如石,用尽全身劲儿一铁锹下去,双臂发麻,地面却只有一道浅痕。

几人越想越不对劲,有人提出换个地方再挖,当即被杨志发阻止了。

为了赌口气,杨志发表示得挖下去,堵住村里人的闲言碎语,让他们看不了笑话。

然而,一连挖了3天,井下出现的仍不是水迹,竟是厚而硬的红土层,像是火烧过的,再次加大了挖井的难度。

但他们没时间多想,埋头继续硬挖,挖了一周,才将红色泥土挖穿。快4米时,铁锹挖到什么东西,发出刺耳响声。

几人凑过来一看,以为是“瓮”,但当杨志发摸去泥土后,发现竟是个陶制的人头,还有颈脖,吓得倒退几步,大气不敢出。

等回神后,他们又壮着胆子定眼一瞧,发现像极了供奉在庙里的两个陶俑人——“瓦爷”,小心翼翼地抬往一边。

可因这人头怒目圆睁,吓坏了井上的村民,误以为是在祖先坟墓里挖出鬼头,拔腿就往村里跑,还大喊:“杨志发挖出了鬼,村里要倒大霉了!”

井下几人齐刷刷望杨志发,而受好奇心驱使,杨志发想继续向下挖,就鼓励道:“别怕,再挖挖,看看究竟是个啥。我就不信这世上有鬼,兴许它是一尊完整的泥菩萨。”

就这样,他们发现这东西越挖越大,且向井的东南方向延伸。此时土也明显变松软了,毫不费力就又挖出了同真人大小的陶俑,有手脚、躯干。

这时,村里老人蹒跚而至,一看到陶俑,跪地就喊:“不得了,这是瓦王爷啊!咱村要完了!”

西杨村一直有个传说,瓦王爷是地下神灵,掌管大地旱涝,一旦惹怒了他,就有大旱。

其他村民一听,也朝着“瓦王爷”跪拜,祈求瓦王爷的原谅,能早日降雨。转而,怒视杨志发,说他是村里的灾星,挖断了“瓦王爷”的头颅,给村里带来晦气。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杨志发挖出“瓦王爷”一事,火速传遍了十里八村,还惊动了县化馆馆长赵康民。

为了确定它的身份,一直对陶俑有所研究的赵康民,简单拼接了这些碎片,发现这个俑竟是个一米七八左右的大个头,又经过井下铺的秦砖,以及西杨村所在位置,猜测这是兵马俑。

随后,用车将陶俑载回文化馆,并奖励了杨志发等人30元。

在此后2个月中,赵康民日以继夜修复陶俑,终于秦朝“武士俑”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了,身高一米七八,身穿战袍,腰系束带,腿扎行藤,栩栩如生。

与此同时,一名当地记者将此事写成报告上交,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经国家批准,一支考古队1974年7月15日进入西杨村。

一铲一铲钻探了一个半月,初步判断俑坑深约6米,面积10000多平方米,并定其为“一号坑”。

最后在动用军队,挖掘1年之久,才探明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为14000平方米,埋藏两千年的兵俑才重见天日,震惊中外。

专家们更是兴奋得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却被卡住了,要发现者签名。

而一直受尽村民嘲热讽的杨志发,一口否认了自己是发现者。

原来,自考古队进村,杨志发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为了保护文物,西杨村集体搬迁。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村民,将气全撒到杨志发头上,怪他不同意换个地方打井,才害得村里鬼怪多,要搬迁。

不管杨志发走哪儿,村民都会指指点点,他不得不带家人,躲到离村较远的荒地,搭棚子住。

得知他的遭遇后,专家立马宽慰他:“你没错,你这是立了大功!”

杨志发一脸不可置信,说:“那给我个奖状吧,证明我不是晦气的人。”

后来,专家亲自向村民解释,说出杨志发的贡献。

听到这里,被震撼的克林顿深思良久,突然提出一个奇怪要求:和发现世界奇第八大奇迹的人见面!

这就有了开头那一幕,杨志发因农忙不肯见,但又碍于领导派人前来,只得来见。

克林顿一见杨志发,又是握手又是拥抱,甚至索要签名,留作纪念。

而正是克林顿这个简单的要求,彻底改变了杨志发的一生。之后,一跃成为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月薪8000元,每月仅需坐馆10天。

有人说,杨志发只是个普通农民,承受不起这份厚待。

但要不是这位在24年里不被人记得的发现者,代表着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象征和名片的秦兵马俑,怎能早早重见天日,怎能弥补这个断裂文明的缺失,又怎能承载后人无限的遐想与迷思?!

作者:吃鱼的老龙猫

标签: 杨志

更多文章

  • 武功不输呼延灼,出身比林冲好,杨志为什么进不了五虎将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杨志

    梁山五虎将分别是:左军将军关胜、右军将军林冲、先锋将军秦明、联军将军呼延灼、虎军将军董平.杨志曾经和林冲、呼延灼打得势均力敌,杨志为何不能跻身五虎将之列?1、杨志的带兵能力太弱。五虎将中有四位曾经是朝廷的统帅。但是,杨志并没有带兵经验。他在押送生辰纲时,与部下发生多次矛盾,最后被晁盖等人抢走。上梁山

  • 杨志为什么自己劫了生辰纲?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杨志

    杨志遇上抬举自己的梁中书,不过过得并不如意。梁中书自己是个交流干部,干两年就要调走,需要培养自己的人,于是选中了杨志。梁中书用了多种手段,甚至让杨志与众将比武,硬是将一个囚犯提拔成中层干部。不过杨志依然是配军身份,提拔太快很难服众,校场比武也得罪了很多本地中层干部。梁中书只是个交流干部,就像现在领导

  • 武松和杨志,哪个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杨志

    武松,天伤星,绰号“行者“,杨志,天暗星,绰号”青面兽“武松与杨志,都是梁山上的一流高手,他们两个从来没有对阵的机会,许多读者对这两个人孰高孰低十分好奇,事实上,如果两个人真对上了,杨志几乎没有取胜的机会。杨志很强,武功却有缺陷杨志的出身,远比武松来得高,书中说他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 鲁智深杨志轮番上场打成平手,武松施展舍命三招,能否击败呼延灼?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杨志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这句话很多人都不赞成:豹子头林冲马战厉害,为何要自降身价跟霹雳火秦明联手对付大刀关胜?卢俊义单挑耶律四小将并斩杀一个,林冲能做到吗?梁山军伐辽的玉田县之战,耶律四小将跟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捉对厮杀而不落下风,最后梁山四将落荒而逃、卢俊义落单被围攻并获胜,谁

  • 杨令公的孙子到底是谁,真的有杨志吗?原来杨志撒了谎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杨志

    水浒的故事中,有一段非常精彩,这就是“智取生辰纲”。记得初中课上,语文老师还曾问过很多学生,能不能想到这种办法,或者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防范,大家都是耸肩摊手。不过,晁盖、吴用等人虽然劫走了生辰纲,却坑苦了杨志。杨志之前的官职是制使,因为押送花石纲时,遇到大风,花石纲都落在黄河中,吓得他只能逃跑

  • 梁山最会用刀的三个人,武松林冲和杨志,谁的刀法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杨志

    文/主任在梁山108将中,有三个人十分擅长刀法,一个是武松,另外两个是林冲和杨志。武松最开始是用哨棒,比如在景阳冈的时候,他随身所带的武器就是哨棒,后来在十字坡遇到张青和孙二娘夫妇,后来武松和张青结拜为兄弟,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张青和孙二娘就将他们所杀的一个头陀那里得到的人骨念珠、雪花镔铁刀赠送给了

  • 梁中书为何选杨志押送生辰纲?他看中了杨志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杨志

    关于水浒的阴谋论很多,和梁山108将有关的阴谋论更多,其中一个是说杨志。杨志祖上是杨家将,不过到他这一代没落了,但杨志颇有志气,他也想恢复祖上名誉,因此武艺高强的他考了武举,并且做到了制使官。做了制使之后,杨志接到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给宋徽宗押送花石纲。然而,押送花石纲的任务并不顺利,在过黄河的时候,

  • 王伦不想留林冲,为何想留杨志?他真正想要的结果,谁听了都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悟道君标签:杨志

    王伦不想收留林冲是真,但对于杨志,他同样也不想收留。他真正想要的结果是,同时收留杨志和林冲,其实王伦是个聪明人。王伦是梁山泊第一代寨主,但在后来者晁盖和宋江的光环下,王伦显得微不足道,读者对他的印象也并不好。实际上,王伦这个人并不坏,他对自己非常了解,对别人也小心谨慎。他自己是个落第秀才,没有什么大

  • 王伦邀请杨志上梁山,为何丢生辰纲后,杨志却去二龙山?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杨志

    林冲这辈子太倒霉了,也很悲剧,先是老婆被调戏,然后兄弟陆谦背叛他,帮着高衙内设计调戏自己老婆,紧接着自己被陷害。即便他被发配,高俅也没放过他,两次加害,幸亏林冲命大,不然早就死了。火烧草料场之后,林冲实在没办法,只得投奔梁山。那时候,梁山是王伦为寨主,柴进写了推荐信让林冲去。不料,王伦担心林冲抢自己

  • 为什么说梁山泊上活得最憋屈的好汉是天暗星杨志?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杨志

    作者:月伦娇娇读书的感觉《水浒传》,有时让人心旷神怡;有时它会让人感到悲伤和叹息。三十六颗星辰都有自己的人生描写,虽然可能会遇到宿命,比如武松打虎之后,林冲任八十万禁军教官时,卢俊义任大明府人时,都有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也乐此不疲。那时候,他给人的印象就和他的星名一样,凄凉无助,他就是天上的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