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里的108将斗不过高俅,高俅是不是人才?

《水浒传》里的108将斗不过高俅,高俅是不是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哥侃文史 访问量:605 更新时间:2024/2/10 10:00:21

《水浒传》里的108将斗不过高俅,高俅是不是人才?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108将为何斗不过一个高俅?

第一,高俅是皇帝赏识的红人,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们翻开高俅发家史可以看得到,高俅和徽宗皇帝的关系有多么亲近。高俅由一个浮浪子弟,被人告发,受了脊杖,被逐出京城,这段痛苦经历让高俅成长了很多。所以,当他寻觅到了机会,开始依傍他人的时候,他特别珍惜这些给他带来庇佑和好运的贵人,尽心尽责,服侍得这些贵人很妥帖,于是,他就被人一步一步举荐,越到后来,被举荐到的贵人地位越高,直至最终他奉了小王太尉之命,送东西到端王府上,碰巧端王和众下人踢球娱乐,他不失时机地显露了一手绝活,就被端王视作宝贝留了下来。不久端王成了徽宗皇帝,再不久,高俅就成了高太尉。多年的主仆和君臣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皇帝自然对高俅的话十分在意。

第二,梁山108将作为朝廷的对立面,本就会受到朝廷的猜忌和遏制。

梁山好汉108将的聚集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王伦时期,纯粹只是一个地盘大一点的贼窝,也只有王伦带着三个头领,聚集了七八百名喽啰,整天干着打家劫舍、害人性命的勾当;第二阶段是王伦被林冲火并之后,林冲推举晁盖做了梁山之主,在晁盖的领导下,梁山扛起劫富济贫的大旗,吸引了一些江湖好汉前来投奔,这时期,梁山依旧靠打家劫舍过活,只是不再像王伦时期那般胡乱害人性命;第三阶段是宋江时期,宋江做了梁山之主后,梁山很快就壮大到了顶峰,这一路走来不是攻州略府,就是灭了一些地方势力,闹的动静已经引起朝廷的震动和恐慌,在无奈之下才选择招安,但毫无疑问,朝廷对梁山始终是心怀戒备,始终对梁山充满猜忌和遏制的。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高俅是不是人才?

第一,高俅综合素质非常全面,毫无疑问是个人才。

很多人认为高俅能坐上殿司府太尉,还不就是靠他那绝妙的球技而已?事实上,这是对高俅颇大的误解,也是曲解。如果高俅是个二百五,他就练不出那么炉火纯青的球技,这是其一;如果高俅是个二百五,就算他练出了炉火纯青的球技,他别的事儿也是一塌糊涂,皇帝会看得上这样的二百五吗?事实恰恰相反,历史上不少大奸贼恰恰都是才华横溢的,比如蔡京,是六贼之首,他却有一手极高的书法造诣,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再比如清代乾隆皇帝最为宠信的权臣和珅,也是才华横溢,还一表人才。而高俅也是一样的道理,他第一个技能是特别会玩,在玩方面有着高超的天赋,除了踢球,略懂枪棒武艺,相扑也算高手;更难得的是他诗词歌赋都有一定的造诣,也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论综合素质,还真没有几个有他这么全面的。

第二,高俅办事果决,善于抓住时机,这些素质都显示了他是个人才。

除了综合素质全面,高俅在办事方面以及处理人情世故方面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能力,在处理很多事情的过程中,能把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比如高俅发迹这一段,可以看出他把握时机的高超能力:高俅几经辗转,到了小王都太尉府上效力。也是合当高俅发迹,某一日,高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小王都太尉派到端王赵佶的府上,恰逢端王与众人踢球取乐,高俅一时技痒,在众人面前露了一手,一下子就把端王等人给镇住了,端王便从王都尉手里把高俅要了过去,从此,高俅得以日夜侍奉端王,寸步不离。此外,高俅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讨好献媚。他和王都尉、端王相处时,总能投其所好,言行举止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以自身才学费尽心力向二人讨好献媚。哪怕是做些吃喝玩乐的浪荡事情,他也总能做得比别人技高一筹,讨得主子十分欢心,让主子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舒坦。

标签: 高俅

更多文章

  • 水浒第一位好汉,为何见了高俅就逃跑?看看高俅骂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高俅

    《浅说水浒》第072期(文/焦目)水浒中的好汉,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好汉不一样。根据原著来看,当时的好汉标准大概就是“能吃、能喝、能打架”。李逵虽然鲁莽,但是能吃,所以宋江觉得他是好汉;武松连喝十八碗酒,打死猛虎,大家都说他是好汉;焦挺一招撂倒李逵,被李逵直接拉到梁山入伙。可见,“好汉”不一定就是好人。

  • 岳飞和孟珙表现如此出色,为何南宋还是不能翻盘?要问问南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孟珙

    其实南宋真的挺强的,要不是出了几个愚蠢的皇帝和宰相,南宋想要翻盘问题不大。由于北宋被大金给干趴下了,所以南宋臣民们的民族自尊心特别强烈,这就导致了一件事,大家都很团结啊!为啥要团结?再不团结就要彻底完犊子了!无论是大金,还是后来的蒙古,对南宋来说,无疑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南宋臣民选择抱团取暖。

  • 1234年南宋灭金前篇:金军倾国之兵进犯,孟珙喋血孤城3千破10万

    历史人物编辑:嘉州干史人标签:孟珙

    公元1234年正月,金国都城蔡州寒风凛冽,晚来天欲雪。这是金国存亡的最后一战,对蒙古而言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掉金军;对宋军而言国仇家恨,靖康耻可雪,臣子恨可灭了,将令已经下达,破城后屠城三日。黎明时分,宋军统领孟珙一身戎装,傲然掀开帐门。帐外,宋军整齐肃穆,萧然而立,雪花落在盔甲上,满座衣衫似雪。

  • 西夏骑兵和金国骑兵哪个更厉害?宋朝名将吴玠用一生经验作出回答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吴玠

    唐朝结束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割据混战时代由此开始。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皇权建立大宋朝。赵匡胤和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先后用了数十年时间,才逐一消灭各地的诸多小国和军阀,宋朝才正式得以完成统一。不过,宋朝的“统一”与汉唐明清的统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

  • 为什么镇守川陕的大将吴玠没有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吴玠

    南宋初年,宋军主要在三个战场抵御金兵进犯,一是江淮地区,由大将韩世忠镇守;二是荆湖地区,由大将岳飞镇守;三是川陕地区,由大将吴玠镇守,因此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上述三员大将之中,韩世忠和岳飞后来都名列“中兴四将”,而吴玠论起战功,要比张俊、刘光世的更为显著,但

  • 西夏国主李元昊大破宋军的好水川之战靠的不过是几只鸽子

    历史人物编辑:思伟动漫标签:李元昊

    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西夏国主李元昊巧设埋伏击败宋军,大获全胜,他的胜利要归功于一群鸽子提供情报,这场鸽子参与其中的战争史称“好水川之战”。交战双方的主帅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北宋主帅是三朝为相的名将韩琦,西夏主帅则是国主——一代枭雄李元昊。李元昊随着实力逐渐强大,开始野心膨胀,不再向大宋称臣

  • 从宋夏和议到三次辽夏战争,李元昊死前说了什么?「千秋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李元昊

    诸君安好,我是白切玉。在前几期视频中,一直有评论质疑,为何宋朝有这么多名臣名将,却灭不了西夏?首先我们要注明一点,人才虽然是每个时代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但不管多么出色的人才他始终要面对整个时代的大背景和历史的大趋势。就拿讨论度最高的三国历史来说,聊诸葛亮很多人爱盯着他打下了多少版图来说事,却完全不看诸

  • 郭劝为何要将山遇惟亮送回?李元昊创业伊始,他就送来一份大礼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李元昊

    北宋著名的耿直大臣郭劝,一直以来都是以直言不讳著称。这就好比是唐朝的魏征,看到不爽的事情,非要说出来不可。比如说当时发运使刘承德这家伙是个谄媚之臣,他常常给宋真宗进贡一些可供玩乐的玩意儿,本来是想要拍宋真宗一个马屁,结果耿直的郭劝出现了,他跑到宋真宗那儿告了刘承德一状,表示他送的这些东西是刻意拍马屁

  • 李元昊让自己儿子戴绿帽, 封“儿媳”为皇后, 最终被儿子弑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李元昊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君主,他继承了祖父李继迁和父亲李德明的事业,于1038年创立了西夏王朝,成了与辽、宋并列的少数民族政权,形成了“三国鼎力”的态势。在他的统治之下,西夏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李元昊作为一个开国君主是无疑是合格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所有方面都合格,在生活作风问题上面,他

  • 西夏太子大婚当天,太子妃惊艳众人,李元昊:以后她就是你后妈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李元昊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央王朝的势力一落千丈,公元907年唐哀帝将皇位禅让给了朱温,统治了我国289年的李唐王朝覆灭了,自此一个长达53年的混乱时代开启了。幸运的是,在公元960年英明神武的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大宋,中原大地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期,不过并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代。大宋王朝统治中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