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两大坏人的名头,我想安在高俅和宋江的头上,高俅这个坏人头头毋庸置疑,一直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梁山好汉都恨不得一刀解决了他,不过梁山好汉与高俅结怨也只是从高唐州开始的吧(这儿林冲不打数),高俅在被梁山好汉活捉之后,宋江仍然以礼相待,还侧面表达了自己想归顺朝廷的意愿,此时令本人吃惊的是,宋江竟然这样替自己说好话:为国效力是梁山兄弟多年的心愿,只因有奸臣从中作祟,使朝廷和梁山数度兵刀相向!
奸臣?高俅不就是那个奸臣吗?宋江为什么当着奸臣的面说奸臣?大家一起来回想下之前的剧情,似乎只有林冲和高俅有深仇大恨,是被高俅逼上梁山的,最多再算一个杨志,不过杨志这也不能完全算到高俅身上,杨志自己丢失花石纲和生辰纲,是自己犯下的错,高俅给他难看的脸色也是正常。除了这两个人,基本上没有哪位梁山好汉是和高俅有直接仇怨的。至于攻打高唐州,是因为高俅的堂弟高廉挑衅在先,为了解救柴进,宋江才带领梁山好汉前去攻打高唐州,最后还把高廉给杀了,高俅听了此此事才开始记恨上梁山,也才坚定了讨伐梁山贼寇的意愿,所以宋江本人对高俅并没有多少恨意,因为跟高俅没有过像林冲一样的直接过节,所以不太理解高俅这个奸臣的阴狠,当活捉高俅后,宋江把他当成了实现诏安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不敢杀!这也就能理解了宋江当初不顾好兄弟林冲的深仇大恨,也要放高俅下山的谜一样的行为了。
所以细品水浒会发现,对高俅的恨到骨子里的是观众,并不是梁山好汉,而且梁山好汉也不用那么恨高俅,应该恨的是宋江。
从宋江把晁盖气死开始,梁山众好汉就成了宋江往高处爬的垫脚石和炮灰。梁山好汉的殒命都是因为宋江自私地想要归顺朝廷光宗耀祖,如果没有梁山好汉的才能做支撑,仅凭宋江一人朝廷岂会用他,但是当宋江锦袍加身后,却来了这么一句:我该说的都说了,如果弟兄们还是忍着性子去做事,我就没办法了。
这是自己做了高官了,兄弟们惹了事就自己担着吧,我可不想管的意思,还生怕给他自己惹上一身骚,再也看不到作为生死兄弟的义气,如果宋江真的对梁山兄弟有深厚的感情,就会想亲兄弟一样恨铁不成钢地打骂,只怕兄弟犯事遭遇横祸。这轻飘飘的一句我可管不了真让人心寒。更让人心寒的是在何成受不了李虞侯的克扣将其杀死后,宋江用话激的何成自杀,不让自己沾上李虞侯这一身血腥,为了何成能自杀成功,还假惺惺地跪下,生怕何成反悔,看阮小七看宋江的眼神就知道宋江是有多寒兄弟们的心了,阮氏兄弟此时哪里还把宋江当老大,直接将桌子上的食物掀翻到宋江身上,看到这一幕,谁人不恨宋江呢,算上晁盖和林冲,何成是第三个被宋江逼死的兄弟了,不过不要着急,后面因为宋江梁山好汉会几乎死绝的,所以大家说高俅可恨还是宋江更可恨呢?
其实梁山好汉的结局本不该如此的,怪只怪宋江魔怔,只一味地想着归顺朝廷做大官光宗耀祖,而没有看清楚自己的斤两,如果宋江是个做大官的材料,也不会在郓城县一直当一个押司,别拿新版水浒传里的一套说辞替宋江开脱,说一个小吏是做不了官的,一时为吏终身为吏,那高俅是怎么做到的?高俅在当上太尉前还只是一个街头小混混呢,高俅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却有当奸臣的潜质,而宋江连当奸臣的潜质都没有,看不清局势,当皇帝下诏让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前去征讨方腊时,吴用就已经看出了朝廷的用意,朝廷依然将梁山当作盗贼,是想以盗治盗,以贼治贼。让方腊和梁山这两个心头大患相互厮杀,自己好渔翁得利。朝廷的用意经过吴用这么一点拨,是个人都能理解了,可宋江没有看明白,还在自欺欺人:
所以宋江没有当官的本事,靠着梁山好汉的力量做上官能怎样?迟早要被朝堂之上的那些虎狼之人给吞没,更别说光宗耀祖了。
所以当初活捉高俅后,就应该让林冲斩下高俅的头颅,出了那口恶气!大家对今天的内容有何看法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下期我们来聊一聊如果宋江当初杀了高俅,梁山的结局是不是会不一样。
想看相关精彩视频,可以戳一戳下面的链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