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晁盖本有2次机会,可让宋江难翻身,却因犯2条做人大忌,全浪费了

晁盖本有2次机会,可让宋江难翻身,却因犯2条做人大忌,全浪费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丰碑 访问量:3183 更新时间:2024/1/21 19:23:48

倘若评选《水浒传》中最悲情的好汉,恐怕非晁盖莫属了。本是堂堂一豪杰,梁山响当当的瓢把子,不但死得稀里糊涂,还遭到了除名的待遇——啪叽一声,掉下一石碣,上书梁山一百单八将名单,横竖找不着晁盖,哪怕连个“名誉”或“挂名”的待遇都没得到,就这样彻底,干净地消失了。

至于这块“天降石碣”到底咋回事,谁都清楚。哪怕《水浒传》再言之凿凿表示,就是从南天门上掉下来的,有公孙胜为证,他可是会法术的人哦。

可问题是,既然公孙胜这么牛,为啥劫持生辰纲时还非来找晁盖?他自己一施法,不就啥都解决了吗?

所以呀,戏法人人会变,差距只在水平高低,变得虽是戏法,不变的却是人心。故而,晁盖最终的悲惨结局,与其说“命中注定”,所谓施耐庵让他死,你小编这么杠头,有本事找施耐庵去呀!不如说是,晁盖在做人方面,出现了致命问题。

因为纵观《水浒传》,晁盖至少有2次机会,可让宋江难以翻身,奈何性格决定命运,晁盖却因犯了两条做人大忌,全浪费掉了。

其一:易怒者多败

人有七情六欲,无论哪一个,一旦超过了限度,都会产生很恶劣的影响。但其中最要命的其实就是怒——因为怒,生于恨!故而凡是牛人,都不会轻易动怒。甚至更高明的人,还会“表演愤怒”,但本质上却是他冷静的一种表现罢了。

可惜,晁盖却是一位易怒者。江州劫法场,千辛万苦救回宋江后,小伙伴们都非常累了,可哪料这时宋江却突然找事,非要独身下山去接老爸——这就反常为妖了。晁盖当时说得很在理,他表示道。

贤弟,这件是人伦中大事,养生送死,人子之道。不成我和你受用快乐,倒教家中老父吃苦!如何不依贤弟。只是众兄弟们连日辛苦,寨中人马未定。再停两日,点起山寨些少人马,一径去取了来。

其一,晁盖表示理解和支持,毕竟为人若不孝,连江湖都混不下去。

其二,晁盖给出了合理方案,为救你回来,兄弟们都玩了命,都累坏了,所以稍微两日,然后我派人全程保护你们,不能再让你和老爷子,有啥危险了。

按理说,这么合情合理,有非常够哥们义气的言辞和方案,只要通情达理者,都会表示接受。因为晁盖的信誉非常好,林冲火并王伦,推晁盖当上大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接林娘子,让林冲夫妻团圆。

只可惜料林娘子已死了,晁盖还为此安慰了半天林冲,让林冲当时非常感激——这才是大哥的样子,做人做事不能只顾自己。

奈何如今是宋江,不是林冲!他表示:你想多了,这事必须争分夺秒。况且人多了反而碍事,所以我就一个人去。潜台词就是:别拦着,谁拦着我宋江,我就跟你急眼!

宋江这出人意料的反应,一下子让晁盖大怒了:我完全是为你着想,没想到却热脸贴冷屁股。故而晁盖硬邦邦扔出一句:“贤弟,路中倘有疏失,无人可救。”宋江毫不示弱道:“若为父亲,死而无怨。”就这样宋江下山回家接老爸而去了。

如今我们分析这事,宋江为何会这么反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遵从《水浒传》逻辑,宋江至孝,就是担心老爸出事,一天也等不得。其二是宋江用尽孝为幌子,对晁盖的权威,发出挑战。

咱不讨论哪个解释更合理,只分析晁盖对此事的处理,他等于是直接撕破脸皮了。但问题是,晁盖有这能力和实力,直接跟宋江翻脸吗?没有!大部分梁山好汉,都是宋江招揽上山的,而且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否则他不会这么不给晁盖面子。

因此晁盖动怒,等于是中了宋江圈套,他是说得非常绝情:你自己非要下山的,若出了事,我可不救!可能实现吗?根本实现不了,花荣秦明李逵等人都是吃干饭的吗?敢不救,真敢把晁盖掀翻。

那么晁盖当时有其他处理办法吗?当然有!最简单的就是,得知宋江非要下山,立马一拍胸脯,大吼:你老爸就是我老爸,走,哥哥陪着你去。

如此一来,所有梁山好汉会咋想?晁盖果然好大哥,必然会纷纷出来劝阻,而且主要劝阻目标,绝不是晁盖,而是变成了宋江。这就等于让宋江,直面所有梁山好汉,晁盖巧妙取得了主动权,还落得一个好大哥的名声。

宋江再牛,他敢犯众怒否?绝不敢!如此,晁盖就一下子化被动为主动,让宋江根本没法翻身了。

愤怒,从来是束手无策的直接表现,非但不会对做人或做事,有任何帮助,反而还会反向吞噬自己。晁盖面对宋江下山这一怒,就表现得非常清楚。果然宋江出事了,而晁盖也不得不派人接应,等于自己打了自己脸。同时最后晁盖出征曾头市,就是怒而兴兵,结果死得稀里糊涂。

这就是易怒者多败!须知江湖中总有人喜欢激怒对方,让对方在愤怒中出昏招。所以做人,最起码也要做到,别在自己愤怒时做决策。当然,若能控制住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那就更好不过了——笔者表示:能做到不在愤怒中做决策,就已经很牛了。

其二:尽责者天助

人是群体性的,都喜欢追随胜利者。但敢问胜利者的最基本要素是啥?谁也无法排除“尽责”吧?也就是说,能承担责任者,才有可能谈胜利。若有了事就躲,谁还会追随?故而:尽责者天助。其实就是在说,能承担责任的人,才会有人来分担(帮助)。

很可惜,晁盖虽是梁山寨主,但自宋江上了梁山后,在尽责这一方面,却严重缺失。这就是宋江,为何总能用 “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妄动”,就把晁盖按得死死的原因。首先就是晁盖自己不想尽责,自然宋江的这句,就等于让他舒舒服服下了台。

不过晁盖曾有次机会挽回,并反制宋江,让他再难翻身,奈何晁盖却犯了这条做人大忌,而白白浪费掉了。这就是,呼延灼攻伐梁山!

呼延灼征伐梁山,是梁山最危险的时刻,远比后来高俅的十节度使等还危险,用连环马大败梁山,当时晁盖得知后,便立刻带着吴用和公孙胜来了,咱看下原文:

吴用劝道:“哥哥休忧。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挂心。别生良策,可破连环军马。”晁盖便传号令,吩咐水军牢固寨栅船只,保守滩头,晓夜提备。请宋公明上山安歇。宋江不肯上山,只就鸭嘴滩寨内驻扎,只教带伤头领上山养病。

注意这最后一句了吗?晁盖让宋江回山,可宋江就是不肯,继续驻扎在前沿,担当起梁山的这次生死危机。所以,宋江咋就能让梁山好汉都服气?瞅瞅,你若是梁山好汉,是跟着宋江,还是晁盖?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那么这时晁盖应该怎么办?如今是梁山生死之际,他是寨主必须要表态,宋江不回去?那就带着吴用、公孙胜亲自赶来,替宋江回去。若宋江还不回去,那四位梁山巨头,就都在前沿指挥!

晁盖是寨主,自然啥决策就都绕不过他了。而且晁盖有了这种负责的态度,也等于是一种宣誓,与梁山共存亡。此刻只有晁盖能代表梁山,起到这种激励士气的作用。而不是让宋江独自承担一切,而他却躲在山上喝酒——这本身就是不负责,或无能的表现!

只要有了这次担责表现,那么当宋江再用“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妄动”这种话架空他时,也就失去了作用,并能拿回梁山主导权。更不会出现,后面攻打曾头市时,他悲哀说出“我不自去,谁肯向前”?

晁盖说到点子上了,但到底是没人肯向前,还是因他平时不担责导致?做人,若不想担责,却还想捞好处,基本上就等于直接宣布,此人无法合作!其实晁盖发展到后面,就已经是这种情况了。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做人注定人生,水浒江湖的水再深,也逃脱不掉这条铁律。

标签: 晁盖

更多文章

  • 杨志先丢了花石纲,又被晁盖劫了生辰纲,“纲”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晁盖

    《水浒传》里,杨志是个倒霉武官,他是杨家将后人,门第显赫。他先是丢了花石纲被免官,穷困潦倒时在东京街头卖祖传宝刀,失手杀了泼皮牛二。刺配大名府,凭一身武艺获得梁中书赏识,护送的生辰纲又被晁盖劫持。我们来看看“纲”是什么东西。成批运送大宗货物就是“纲运”,货物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一组就是一纲。纲也是计

  • 史文恭杀晁盖的说法有3疑点,晁盖实为宋江所害,他设下了1个精巧的陷阱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晁盖

    晁盖究竟是怎么死的,历来的说法认为,史文恭是真正的凶手。但事实上金圣叹曾经提出另一种说法,他认为,史文恭并非杀死晁盖的凶手,宋江才是。晁盖的死是宋江设下的1个陷阱。史文恭并非杀晁盖的凶手史文恭杀晁盖的说法和施耐庵的本意是不相符的,这从3方面可以看出来:一、《水浒传》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杀晁盖的人是史文

  • 从两个郓城小人物看宋江、晁盖的人品,宋江只配做晁盖脚底下的泥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晁盖

    今天说说宋江和晁盖的人品问题,这里也不长篇大论了。就从唐牛儿和白胜这两个小人物入狱之后,宋江和晁盖是怎么做的来看看宋江和晁盖的人品。水浒传中不少人都对宋江有恩,特别是在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到柴进庄子,再从柴进庄子到江州称这一段,沿途遇到的好汉几乎都对他有恩,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成了他以后的梁山兄弟。然而有一

  • 写着史文恭名字的毒箭,究竟出自谁手?晁盖在宋江梦中给出两个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晁盖

    王伦不死,晁盖就当不了寨主,晁盖不死,宋江就不能上位,晁盖鸠占鹊巢的那一天就应该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能把石塔从西溪村搬到东溪村,也就有人能从我手里抢走原本属于王伦的头把交椅。晁盖赌气亲征曾头市一去不还,估计智多星吴用和入云龙公孙胜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他们都没有一同前往,甚至连意思一下都不肯,

  • 还原花荣射杀晁盖的过程:有一个重要目击者,他为何不向林冲报告

    历史人物编辑:倾城之殇标签:晁盖

    在名著《水浒传》中,梁山的发展变革一直令人津津乐道。从王伦手下籍籍无名的小山头,到晁盖手下名声大振的反朝廷黑社会组织,最后到宋江手下归顺朝廷的一支实力强悍的队伍。梁山的每一次转型蜕变,其实也是权力的交接过程。晁盖到宋江的权力转移,关键节点就是晁盖之死,这也是多年来人们最乐于讨论和猜想的话题。有人猜测

  • 史文恭射死晁盖?此事三大疑点此前发生的事情似乎能看出端倪晁盖与宋江本非一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晁盖

    熟读水浒的人都知道,梁山泊那个勇武憨直而且极讲义气的晁盖,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被史文恭一支毒箭射在脸上,毒发身亡。但是仔细一琢磨,这事儿透着蹊跷,至少有几处解释不通。首先是一阵乱箭射来,好巧不巧的,就是史文恭那一箭射在了晁盖的脸上。要知道冷兵器时代,乱箭齐发就是现代的“机枪扫射”或者“炮火覆盖”,是

  • 晁盖攻打曾头市,为什么不带上吴用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晁盖

    晁盖攻打曾头市没有带吴用,有人说是因为吴用倒向宋江,故而没有带上他,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攻打曾头市,是梁山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转折点。此战最大的意外就是梁山一把手晁盖中了毒箭不治身亡,导致了梁山领导核心的变化,从此梁山开始走上了另外一条与此前不同的道路。晁盖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有一个细节非

  • 布衣豆腐聊水浒中纸马结义篇18:为啥晁盖经常供奉纸马,而宋江很少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乐艺会标签:晁盖

    2、为啥晁盖供奉纸马习以为常,而宋江偶尔为之?之前我们说,晁盖晁天王非常喜欢焚香祭天,标明心迹,喜欢搞些仪式感。在三阮前来晁盖庄上的生辰纲小聚义,到占据梁山之后的新旧头领初聚义,到清风山系统人马上山的再聚义,一直到宋江上山,梁山好汉达到四十条之多的兴旺聚义。晁盖都要祭祀神明,焚香烧纸,其中按照逻辑推

  • 冷眼看水浒:晁盖是如何把自己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晁盖

    看到这个标题,估计不少读者会以为我胡说八道,晁盖做过第二任梁山之主,好歹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怎么会糊涂到自己害死自己?读过《水浒传》的不少读者都认为晁盖就是被别人害死的,有的说是被宋江害死的,有的说是史文恭被害死的。但在我看来,晁盖之死其实是咎由自取,害死他的既不是宋江,也不是史文恭,而是他自己。1

  • 冷眼看水浒:晁盖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晁盖

    众将得令,引军回到水浒寨上山,都来看视晁头领时,已自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宋江等守定在床前啼哭,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晁盖不顾众人反对,执意亲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