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松和孙立,为何把兵器悬在腕上?不碍事吗?

武松和孙立,为何把兵器悬在腕上?不碍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直爽侃历史 访问量:795 更新时间:2024/1/24 8:29:42

武松做了头陀之后,就戴了戒箍,拿了戒刀做兵器。后来,在蜈蚣岭上,他听到动静,想着敲门看看什么情况。以防万一,他把戒刀悬在了手腕上。

(武松)手腕上悬了一把,再将这把插放鞘内,把两只直裰袖结起在背上,竟来到庵前敲门。

这里,武松为了防备,先把一把刀悬在了手腕上,那一把放在刀鞘里。后来与王道人交手时,他才用两把戒刀。

把戒刀“悬在手腕上”,难道不会碍事吗?何况戒刀锋利,不怕伤着自己吗?难道是武松不懂兵器?更关键的是,这不是孤例,作为职业军士,孙立也曾“腕悬钢鞭”。

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射得硬弓,骑得劣马,使一管长枪,腕上悬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人见了,望风而降。

同样,后面也说了孙立“腕上悬了虎眼钢鞭”,“手腕上绰起那条竹节钢鞭”,“孙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钢鞭”等。

翻了一些小说,发现不仅水浒里有这种情况,其他小说也有。

《三国演义》里,袁术曾经“腕悬双刀”;宋代的《秦并六国平话》中,也提到副先锋景耀龙“腕悬一百廿斤竹节钢鞭”;《喻世明言》中,提到“个个腕悬鞭与简”;元杂剧《摩利支飞刀对箭》中有“一个个头顶金盔腕悬鞭”;《唐朝开国演义》中,有“腕悬铁筒浑如蟒”;《武王伐纣平话》中,有“腕悬金锤”;在《夷坚志》中,也有“腕悬一剑而坐”等等。

也即是说,从宋代到清代,一直都有“腕悬兵器”之说,而且似乎什么兵器都能悬在腕上。光是上面提到的,就有刀、鞭、锏、锤、剑等。

这些兵器并不轻,悬在手腕上不碍事吗?刷起来的时候,又如何避免手腕的兵器误伤自己呢?

我查了很多资料,并没有找到,而且历史上似乎没有这样的记载。毕竟,古代武将单挑都很少。不过,个人猜测,的确有这样的情况,至少在小说、话本、戏曲及杂剧中有。作者这么写,应该是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兵器悬在手腕上方便。

如果关键时刻,腕上的兵器很方便拿过来用,可以作为杀招使用。

比如水浒中,孙立与辽国先锋寇镇远交手时,寇镇远冲过来时,孙立就避开他的枪,使他冲到自己跟前,顺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钢鞭”,直接对着寇先锋的脑袋削下去,结果寇镇远就此丧命。

如果孙立的钢鞭放在腰间或者其他地方,可能就没这么方便。

小说、话本、杂剧等,本来就是说给听众听的,不必十分尊重历史,怎么方便怎么说,所以这种腕上悬兵器的说法就传了下来。

其次,武将不会被腕上兵器误伤。

既然是能出来单挑的将领,本来必然不同寻常,所以腕上悬着兵器,并不影响他们发挥本事。还有,武将通常穿着铠甲,护着胳膊、胸腹等部位,所以不会被腕上的兵器误伤。

另外,单挑一般很快,不会打斗半天,腕上的兵器也可以放在马背上,减轻腕上的重量。

当然了,对于猛将来说,这点重量可能也不重,否则就不会挂在手腕了。比如《秦并六国平话》中,副先锋景耀,腕上的竹节钢鞭重一百二十斤,这当然不可能,只是一种夸张,以此表现武将之猛罢了。

以上原因,属于个人推测,如有不对或者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明代河北毗卢寺的壁画上,也有腕悬兵器的情况。如果这是写实的话,看来历史上的确有“腕悬兵器”。

另外,明代宫廷画家所绘的《历代功臣像》中,有几位就是把兵器悬在腕上的。比如上面插图中张飞薛仁贵,都是把兵器悬在腕上。宫廷画家能接触到武将,按理说应该不会画错。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美观故意这么画,毕竟画师不必完全写实。

标签: 孙立

更多文章

  • 齐聚梁山后,108将分很多派系?宋江打压孙立等人?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孙立

    大家都知道,108将上梁山之前,并不是在一起,而是分为不同的小组。他们也并不是同时归水泊,而是分批次,直到71回才彻底大团圆。本来,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人物太多,作者要分主次地写,他们身份地位也都不一样,上山缘由也不同,分批次上山,是必要的事情。然而,总有人据此说,梁山分为很多派系,诸如五大派系

  • 孙立堪比五虎将?石秀强于孙立,难道石秀比五虎将还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孙立

    说起梁山七十二地煞,难免要讨论扈三娘、时迁、白胜、孙立、孙二娘等人。在这些人中,孙立可以说是备受争议。争议在哪几个方面呢?最多的是排名和武艺。很多人看水浒,觉得孙立武艺高强,说他的武艺不比五虎将逊色,应该排到三十六地煞星中。实际上,梁山排名是天定,不是宋江安排的,职位才是宋江定的。而且,好汉排名也不

  • 梁山猛将孙立为什么排名这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孙立

    梁山猛将孙立,绰号病尉迟,不仅鞭法出众,枪法不错,箭法也好生了得。征辽会战宼镇远,可以说是水浒中最精彩的单挑。先使枪,那孙立的金枪,神出鬼没。寇镇远斗不到20合,勒回马便走,不敢回阵,怕冲乱阵势,绕阵而走,孙立紧追不舍。眼看走的远了,孙立觑着宼先锋后心只一箭。没成想宼先锋本事也不赖,抓住箭回射过来。

  • 501石秀挑战孙立穿上盔甲迎战斗了五十回合孙立将石秀捉了过去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孙立

    501第二天对阵,石秀挑战,孙立穿上盔甲迎战,斗了五十回合,孙立将石秀捉了过去。502回到祝家庄,祝朝奉为孙立敬酒。孙立说:“现在不是捉到七个人了吗?不要杀,而且要给好饮食,等拿到晁盖、宋江,一并解上东京,那时祝家庄就名闻天下了。”503几天后,宋江分四路来攻祝家庄,因祝家兄弟出门迎敌,庄里空虚,解

  • 水浒传:孙立在梁山的排名为什么靠后?和宋江怀疑他不忠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孙立

    《水浒传》中的孙立,绰号“病尉迟”,上梁山以前是登州的兵马提辖。梁山大聚义,众好汉排座次,他排在了第三十九位。这个座次虽然还不错,但是,如果按照孙立本身的本领,还有他为梁山立下的功劳,把他的座次再往前提个一、二十名也说得过去。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孙立一身本领,对山寨贡献很大,却只能跻身于地煞星之

  • 足坛108将(第40位丑郡马 宣赞)

    历史人物编辑:马闯标签:宣赞

    前言记得2008年,当时CCTV5天下足球栏目做过专题节目《足坛108将》,将当时世界足坛上百位巨星与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时过境迁,14年过去了,不少球星已经退役,年轻球员登上舞台,于是突发奇想,策划盘点当今足坛现役球员的一百单八将。争取每天更新1位人物,喜欢的朋友请收藏合集!以下

  • 《水浒传》中死得最惨的五个人,郝思文被活剐,张顺万箭穿心

    历史人物编辑:孙北京标签:郝思文

    古来便流传有一句俗语,道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说的是因为《水浒传》中充满了江湖义气侠客情肠,少年人血气方刚的心性未定,读多了水浒容易滋生逞勇斗狠的意气。但这些曾经在末年乱世搅弄风云的人物,在水浒传的终章时刻却鲜少有人得到了善终。有人在涌金门外的西湖水底被枪箭穿心而死,也有人被剖心剜肺,生生活

  • 足坛108将(第41位井木犴 郝思文)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狂人标签:郝思文

    前言记得2008年,当时CCTV5天下足球栏目做过专题节目《足坛108将》,将当时世界足坛上百位巨星与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时过境迁,14年过去了,不少球星已经退役,年轻球员登上舞台,于是突发奇想,策划盘点当今足坛现役球员的一百单八将。争取每天更新1位人物,喜欢的朋友请收藏合集!以下

  • 《水浒传》中,死得惨烈的——郝思文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郝思文

    《水浒传》中,死的惨烈的——郝思文郝思文,在《水浒传》中,绰号井木犴,他是大刀关胜的结义兄弟。因为他的母亲在怀他时曾梦到井木犴投胎,所以人称井木犴。郝思文这个人武艺还是不错的,虽然不是一流的,但却也是精通十八般武艺,不过他时运不济,虽武艺高强,却没有一官半职。后来蔡京要派兵对付梁山,宣赞就向蔡京举荐

  • 足坛108将(第42位百胜将 韩滔)

    历史人物编辑:顾睿标签:韩滔

    前言记得2008年,当时CCTV5天下足球栏目做过专题节目《足坛108将》,将当时世界足坛上百位巨星与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时过境迁,14年过去了,不少球星已经退役,年轻球员登上舞台,于是突发奇想,策划盘点当今足坛现役球员的一百单八将。争取每天更新1位人物,喜欢的朋友请收藏合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