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李逵接老娘上山,结果在他为老娘寻水喝之际,老虎竟吃了李逵的老娘,李逵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要誓杀恶虎,为老娘报仇,就勇闯虎穴,一气愤杀四虎;武松辞别宋江,来到景阳岗,一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岗”的出门倒好酒,不听酒家之劝,醉熏熏独过景阳岗,结果真的遇到了吊睛白额猛虎,惊惧之下,武松只好奋力一搏,最终赤手空拳打死了这危害地方多年的恶虎,为民除了一大害。
咋看起来,李逵只身杀四虎,没事人一样;武松全力打死一只虎,却累得筋疲力竭,让人倍感李逵比武松强多了。本人初读水浒,读了李逵忿杀四虎,痛快淋漓,武松舍身杀一虎,却疲惫不堪,当时就觉得李逵比武松强多了。不是以后李逵跟着燕青比相扑,打任原,李逵被燕青整治得服服贴贴,而武松醉打蒋门神,三拳两脚将善相扑的蒋门神打得鼻青脸肿,还真以为武松远不及李逵呢。后来读完《水浒传》,掩卷反思,李逵杀四虎和武松打一虎,是有诸多区别的。
首先有畏惧与忿怒的区别。李逵勇杀四虎,是在老虎吃了李逵老娘,李逵恼怒之极的情况下,忿而寻虎。正是“忿而无惧,怒而无畏”。这时的李逵,完全处在痛恨忿怒之中,寻虎报仇。我们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两个不相上下的人对战,一方杀红了眼,以死相搏,另一方就会胆怯畏惧,其力量技能的发挥,就会大打折扣。面对老虎也是这样,越是勇敢地去面对,去拼杀,老虎能感到对面的咄咄逼人,自然也就在气势上,有些畏缩了。而武松就不一样了,当他看到老虎时,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因此武松面对老虎,非常吃惊,很畏惧害怕,武松的畏惧,更助长了老虎的气焰。吃惊畏惧,就很慌乱,慌乱之下,自身的武功才能就大大缩水,自然只能奋力拼搏了。面对老虎,李逵无惧,武松有惧,心理上李逵占了优势,武松占了劣势。
其次有有备与无备的区别。李逵不见了石头上的老母,心下着慌,忙四下寻找。走不到三十步,李逵看到草地上一团血迹,又循着血迹,寻到一处大洞口,看到有两条小虎儿在舔一条人腿,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不由得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挺起手中朴刀,向两只小虎儿搠来。这两只小虎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先搠死一个,另一个逃回洞中。李逵追到洞里,将另一个也搠死了。这时两只小虎儿的妈妈知道了,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而来。
李逵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挺直尾巴去窝里一剪,接着就把后半截身躯向窝里坐将下来。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力气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的肛门。李逵用力太重了,直接把腰刀连刀把都插入母大虫肚中去了。母大虫疼得大吼了一声,带着刀就跳过涧而去了。李逵绰起朴刀,就赶将出来,那母虎负疼,直抢山崖跳下。
李逵恰待要追,一阵狂风吹来,残枝败叶如雨点般落下,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顺势猛一扑,李逵望见,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刺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疼痛难忍,向后退有五七步,一声响,如倒半壁山,登时死在岩下。李逵怒寻老虎,杀老虎,都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的,因此看到猛虎扑来,并不惊慌,见机行事,借势打势,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而武松打虎就不一样了。当他醉熏熏进入景阳岗时,看到官府榜文,知道真的有老虎出没了,心里害怕,想返回,却又怕店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上岗。但走了一段路,红日西沉,并没见到老虎,心里说:“哪有什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这时酒劲上来了,他就寻了块大青石,刚要躺下睡觉,却一阵狂风过处,竟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虫来。武松见了,“唉呀”一声,就从青石上翻将下来,拿着哨棒,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饥又渴,对武松这个猎物是志在必得,窜起来直扑武松。武松受惊,酒都作冷汗出了。这说明武松想着本没什么大虫,那些人都是自己吓自己罢了,就放宽了心,不成想突然间竟跳出了一只又饥又渴的大虫,武松哪有什么思想准备,不然,酒也不会作冷汗出了。正因为没有心理准备,也就只能慌乱应对了。
其三有持刀用巧与赤手硬杠的区别。李逵杀虎,有朴刀和腰刀,所杀的老虎,都不是又饥又渴的饿虎。两只小老虎,本没多少攻击捕食能力,被李逵搠死,应该不费多大力量。母老虎张牙舞爪来攻击伏在虎窝里的李逵,却犯了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母老虎不该用虎尾去剪李逵,更不该一屁股坐向李逵。正是这个严重错误,让李逵顺势将腰刀通过母老虎的肛门直插入其肚子里去了。
吊睛白额的公老虎确实很历害,猛扑李逵,但却被不慌不忙的李逵抬手一扑刀,正刺中公老虎的要害颔下,公老虎瞬间倒毙。而武松打的老虎,却是又饥又渴,把武松当成了猎物,志在必得。武松本来手中是有一条哨棒的,在猛虎一扑一掀一剪后,惊慌中的武松举起哨棒奋力打向猛虎,却很不幸,可能是武松在惊慌之中用力过猛,不但没打中老虎,反而打在了树叉上,哨棒竟被打断了。武松只好拿着半截哨棒,与猛虎周旋起来。那猛虎咆哮着,又猛扑武松。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猛虎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丢掉半截哨棒,两只手就势把猛虎顶花皮“肐瘩”一声揪住,使劲将虎头按到地上。猛虎挣扎着,却被武松两手死死按定,不敢放半点宽松。要知道,武松有千斤神力,在金眼彪面前试力时,能将四五百斤的石墩,单手提起,抛向空中一丈多高,又顺势单手接住,轻轻放在地上,面不改色,心不跳,没事人一样,可见武松力量之大。双手按定猛虎,其力度之大,可想而知。
武松用一只脚望猛虎面门、眼睛里,只顾乱踢。那猛虎咆哮着,身下扒出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坑。武松把猛虎的嘴按到坑里,猛虎又挣扎了一会儿,渐渐地力气就弱了下来。武松趁机腾出右手,提起铁锤般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对准猛虎的头脸,只顾乱打。打了五七十拳,那猛虎眼、口、鼻、耳里都迸出了鲜血。要知道,老虎的头骨是很硬的,一般人的拳头打在老虎头骨上,就如鸡蛋撞石头,根本受不了。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有一顿饭功夫,竟把个猛虎打得没了一点儿气息,团作一堆,就似挡在武松面前的一个锦皮袋似的。武松想将猛虎尸体拖下山岗,就用鲜血淋漓的双手去提猛虎,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武松害怕再有猛虎出现,就只好穿过树林,一步步捱下岗来。由此可见,武松打虎,基本上是赤手空拳与猛虎对着干,没有什么腰刀朴刀可用,也几乎没有什么技巧可乘,力对力,身对身,硬是生生打死了猛虎,应该比李逵杀四虎困难多了。
正因为有以上诸多区别,李逵杀四虎没事人一样,与武松打一虎力竭,当不可同日而语,决不能因此就判定李逵可秒杀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