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疯子皇帝宋英宗,在位四年,彻底改变了北宋朝局,给灭亡埋下种子

疯子皇帝宋英宗,在位四年,彻底改变了北宋朝局,给灭亡埋下种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亮亮 访问量:1557 更新时间:2024/1/28 4:41:51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我们今天的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绝大部分都是宋朝奠定下来的。

宋朝在经济文化上的高度发达,让很多文人对宋朝都心向往之,如果问你想穿越回去什么朝代,很多人的回到都是宋朝。

但只要是再具体一点,那肯定是想要穿越回去宋仁宗时代的宋朝,因为那是整个宋朝经济文化政治都超级繁荣的时代,整个国家都呈现出一片繁华富庶的景象。

但可惜的是,宋仁宗之后,宋朝就开始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不是说宋仁宗之后,宋朝立马就内乱或者是有外地入侵了,而是宋仁宗之后,有个“疯子”做了宋朝的皇帝。

尽管宋英宗在位的时间非常短,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这四年时间,已经让宋朝政坛的根本割据发生了改变才,甚至为日后宋朝走向灭亡埋下伏笔。

造成这种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仁宗没有儿子,这个被所有人封为楷模的皇帝,但终究在子嗣这个最大的问题上,还是败给了天意。

宋仁宗在位时间非常长,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议,过继一个宗室子弟,但年轻时候的宋仁宗,并不像这么做,不过他还是找了一个宗室的孩子,养在皇宫里。

这个孩子叫赵宗实,但实际上他私下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招娣,这是很多女孩子会起的名字,意思就是希望给这个家里招来一个弟弟。

男孩不会有这个名字,但这里是皇宫,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情,在皇宫这个奇怪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是绝对不会发生了。

赵宗实的作用就是招娣,老天喜欢给宋仁宗开玩笑,当然这个玩笑也落到了赵宗实头上,宋仁宗有过好几个儿子,每当有儿子降临,赵宗实就会被送出宫,因为他的使命又完成了。

但孩子夭折了之后,又会把赵宗实接到宫里来,第一次的话,可能赵宗实的内心还没有什么波澜,毕竟他的父亲当年就有过一模一样的遭遇。

但偏偏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因为宋仁宗的好几个孩子都夭折了,这样反反复复几次之后,赵宗实都被折磨得麻木了,因为这个身份,他也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而且宫里的仆人,在他落魄的时候,总是欺负他。

长年这么折腾,赵宗实的心里,早就变得阴晴不定,直到有一天,仁宗皇帝预感到自己真的是快不行了,再也不会有儿子了,于是就下旨,让赵宗实进宫,正式册封为皇子。

面对这天大的好事,赵宗实居然吓得直哆嗦,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进宫,这孩子真的是被吓怕了,圣旨都下了好多天之后,赵宗实这才磨磨唧唧进了宫。

等到仁宗驾崩的那一天,新皇帝就是赵宗实,但消息传来,多年的担忧和恐惧,突然全部释放出来之后,跟范进中举的程度也差不多,但发疯要严重的多,毕竟也没人敢去上前打皇帝一巴掌把他打醒,

宋英宗在位四年,什么都没干,全都在讨论一件事,要给自己的亲爹争取一个名分,因为按照传统,他是宋仁宗的继子,所以只能管宋仁宗叫爹,管自己的亲爹叫伯父。

压抑了几十年的宋英宗可不管这些,战战兢兢几十年,这会终于做了皇帝,而且还从太后手里夺回了大权,憋屈了这么久,宋英宗就像给自己和父亲正名。

他或许对父亲并没有多少情感,他给父亲争个名分,无非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口气,他和父亲都曾经作为皇帝的养子,父亲没落而终,自己终于熬出了头,这口气是一定要出的。

古人对于名分的重视,现代人很难理解,总之可以理解为,那是古人视作跟生命差不多的东西,在宋英宗非常称呼亲爹的这件事上,大部分朝臣都是反对的,甚至有人很不客气的说,仁宗皇帝活着的时候,怎么不敢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这实际上已经很不给皇帝面子了,按理说历朝历代这种事情很多,皇帝想做什么事,大臣有反对的,这也没什么。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那种善于钻营的小人,无条件地支持皇帝,这种人一般在历史上被称为奸佞小人,而那些把头都磕出来的血的,说皇帝你不你能这么干呀,这就是历史上的忠臣。

但宋英宗一朝有个特点,最终支持皇帝的,是几个宰相级别的人物,在绝大部分大臣都反对的情况下,几个宰执支持,居然就把这事儿给办成了。

这在别的朝代没什么,但是对于刚从仁宗朝过来的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因为这开创了宋朝皇权的更加集权,同时也开了宰相的专权的先河。

宋仁宗一朝开启的,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模式,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被打破,某几个人说了算的局面,从此开始形成,到了英宗的儿子神宗,那更是为了给老爹和爷爷扬眉吐气,彻底重用宰相独揽大权,实施改革,从此宋朝那种和谐的朝堂关系就不复存在了,官场上更多的成了党派之争,到最后都是为了争执而争执,朝廷啥事儿也办不成。

北宋的王安石章惇,南宋的秦桧、韩侂)、史弥远贾似道,这些都是著名的权相,这里面除了王安石之外,其他的都被认为是大奸臣,而这一切的发端,都源自于宋英宗这次任性的认爹行为。

标签: 宋英宗

更多文章

  • 宋英宗濮议之争始末上:为了父亲的名义,台谏官和执政官辩论赛

    历史人物编辑:旧匣子1标签:宋英宗

    濮议,是影响北宋政局的大事件之一,从治平元年五月二十八由宰相韩琦首倡尊礼濮王事宜,到治平二年四月初九英宗下诏讨论,再到治平三年正月二十二曹太后手书执政表示同意,历时十八个月,实际争执九个月。所争论的内容,简单说就是过继给宋仁宗赵祯的嗣子宋英宗赵曙,该如何称呼他的本生亲父濮王赵允让,是该叫爹(皇考)还

  • 赵元份:宋太宗赵光义四子,宋英宗亲爷爷,可惜王妃是一个悍妇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宋英宗

    赵元份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四子,性格有点憨厚,就是太老实了,王府大权被王妃把持。赵元份969年出生,母亲是任太仪,本名赵德严,后来改名赵元俊,在986年封为雍王时,再一次改名为赵元份,历任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淳化年间,兼领建宁军,改宁海、镇东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加中书令,永兴、凤翔节度使,永熙年间

  • 曹皇后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却屹立不倒,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宋英宗

    在北宋时期的宋仁宗赵祯是一位明君,他知人善用,励精图治,在他执政的40多年,宋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后来人们称那个时期叫做“仁宗盛世”,并且称为赵祯是宋朝最伟大的皇帝,然而每一位成功的皇帝的背后都有一位强大的女人,在赵祯的背后的那位女人就是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很多人认为曹氏只是一个花瓶,可她经历宋仁

  • 宋英宗未曾善待仁宗的公主,为何一辈子疼爱曹丹姝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宋英宗

    宋朝是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发明是出自宋朝期间,在这期间还发展出了和儒学并驾齐驱的理学和心学,可谓是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宋朝共在历史上存续了319年,共历经18位皇帝。但是不知为何,宋朝有好几位皇帝几乎都是无后人继承皇位的,他们的孩子生下

  • 宋英宗赵宗实登基后,为何称病让曹太后垂帘听政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宋英宗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皇权更迭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使新皇帝无法亲政,出现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状态。这种情况在历史上频繁出现,大多数都是因为新皇帝年幼无法执政而导致的。但宋英宗赵宗实即位的情况却令人不解,他即位时已经是三十一岁的成人了,不可能没有执政的能力。然而他在即位的第一年内依旧无法亲政,反而以称病

  • 本为赵家宗族子弟,为何宋英宗能够成为储君,继承宋朝大统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宋英宗

    曾有记载:“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对于宋英宗赵曙本人而言,能成为皇帝对他来说是极其意外的。还是因为宋仁宗没有儿子,他这才被接入宫中抚养,长大之后便接受皇帝对他的考验,担任过右羽林军大将军,泰州防御史等官职。对于这

  • 宋英宗时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入京,他为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宋英宗

    王安石是宋朝最著名的宰相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主持的“熙宁变法”也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积极有效的强宋政策。他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其文采斐然,也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在熙宁变法之前王安石就已经名闻遐迩了,是宋朝文坛的风流人物之一。可是他却多

  • 宋英宗开启濮议之争,曹太后为何选择对其让步?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宋英宗

    濮议之争是宋英宗执政时期最大的政治事件,也对宋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直接为后来的新旧党争埋下隐患。这个政治事件的起因是赵宗实亲政后意图为自己的父亲濮王赵允让争取名份,进而引发了朝廷文官集团内部的政治分歧。这场政治分歧让将韩琦、欧阳修为首的两府大臣,以王珪为首的两制大臣,以及以司马光为首的

  • 顺治的孝惠皇后不受宠爱却能当56年太后,康熙是如何孝敬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孝惠皇后

    还记得《鹿鼎记》当中那个皇太后么,她的历史原型,就是顺治帝的继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她并不是康熙帝的生母,但是却受到康熙帝的格外孝顺。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原本只是妃嫔,做了太后没几个月就嗝了,实在是个没福气的人,而康熙帝时期宫中的皇太后就是孝惠章皇后,另一位是太皇太后,即孝庄太后。顺治

  • 孝惠皇后邵氏:明世宗朱厚熜登基后,为他这位祖母的名分操碎了心

    历史人物编辑:狡猾的兔子标签:孝惠皇后

    前言: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午之时,大明王朝新天子朱厚熜身着衮冕,由大明门中门进入紫禁城。而在登基之前,皇帝先到宫中拜见了他的亲祖母:宪庙贵妃邵氏。这里略作解释,所谓的“宪庙”,是对朱厚熜祖父明宪宗朱见深的敬称。此时的邵贵妃已经寡居三十四年,而且早已双目失明。听说亲孙子做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