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太君是《杨家将》系列故事中的核心人物,在“十二寡妇征西”中,她100多岁还带领杨门女将出征打仗。很多人可能好奇,佘太君这么好的身体,她到底活了多少岁?又是如何死的?是病死还是战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佘太君的身份问题。
历史上的佘太君
杨门女将的故事,基本上是虚构的,但佘太君却真实存在。
佘太君原名折赛花,父亲是五代名将折德扆。折德扆,周世宗柴荣时期担任节度使,曾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他有2子1女,个个都是武艺高强,他们分别是长子折御勋、次子折御卿,女儿折赛花。
折御勋身为长子继承了父亲折德扆的位置,担任节度使,镇守边关。
折御卿是北宋开国名将,后来官至永安军节度使,曾无数次打退契丹的进攻,甚至带病出征。后来辽国大将韩德威率大军再次入侵,折御卿病势日重,折母派人要把他接回家养病,折御卿却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今大敌当前,我怎能弃士卒而自便,死于军中乃军人本分焉,望母亲不要牵挂,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言罢,涕泪纵横,第二天死在军中,年仅38岁。皇帝闻之哀悼痛惜,追赠侍中。
折赛花生于公元934年,受其父兄武略的影响,她少年时便与其他女孩儿不同,她喜欢练武和研习兵法,并把戍边御侵、保卫疆域、守护中原民众当做自己的目标。青年时,折赛花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女将,她性格机敏、善于骑射,经常协助父兄练兵把关,已具备巾帼英雄的气度。
后来折赛花嫁给了名将杨业,随后的时间里,她一直追随丈夫杨业,居住在太原北汉“杨府”。夫君杨业在边关打仗,她则在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仆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气个个都不亚于边关的士兵(杨排风和杨洪的故事原型就来源于此)。
杨业归宋后,折赛花带领杨家举家迁至开封府。杨业七年抗辽,威震雁门,后于公元986年不幸殉国。
折赛花则是卒于公元1010年,享年七十七岁。至于是怎么死的,史书并没有明说,一般这种情况,大概率是病死。
折赛花和杨业育有七子,分别是:
杨延昭(杨延朗),官任防御使。杨延玉,在与辽国作战时阵亡。杨延浦,官任供奉官。杨延训,官任供奉官。杨延瑰,官任殿直。杨延贵,官任殿直。杨延彬,官任殿直。根据官职,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杨家将并没有小说中写得那么牛,只有杨延昭和杨延玉曾经征战沙场,其他几个儿子只是担任供奉官和殿直,没有直接上战场的经历。
山西代县杨忠武祠保存的《杨氏族谱》中,对折太君作了全面的评价:
“中心乐善,内助教忠,受龟寿五福之多,邀象服六珈之贵。不我先不我,后睹星月之重明;俾尔炽俾尔,昌焕乾刊之新渥。爰稽邦典,益进郡封。汝有子,若汉室功臣山河永誓;汝有德,如鲁侯寿母松伯弥坚。被我宠光,贰缓休祉,可特封郑国君太君夫人。”
后来说书人将杨家的故事编为杨家将,因为同音字的缘故,“折太君”变成了“佘太君”。
文学作品中的佘太君
前面我们说到,历史上的佘太君只活了77岁,可咱们的小说家、说书人可并不想这位巾帼英雄这么早死。甚至连100多岁了都不让人家休息,还搞出了“十二寡妇征西”这样的剧情,佘太君100多岁还带兵出征。这看上去虽然振奋人心,但实在是脱离实际。爽文嘛,怎么爽怎么来。
那么佘太君到底活了多大呢?
明清时期的杨家将小说还算靠谱,在故事后期,基本是以穆桂英为主导,佘太君基本上不再出现,其实是在暗示她已经去世。
评书则是有点离谱了,在一些评书中,佘太君直接活到了宋徽宗时期,大约200多岁,直接和宋江一个时代了。
清代小说《海公小红袍》中直接修仙了,佘太君等杨门女将,服用了穆桂英师傅梨山老母所赠的丹药后,得以长生。她们隐居在海外岣屺山,不再过问中原之事。明万历年间,明神宗宠信张居正,海瑞为了扳倒张居正,请得佘太君命杨门女将出兵迫使明神宗除掉了张居正。
总结
杨家将的故事,有真有假。佘太君是真实存在的,但历史上的她连80岁都没活到;穆桂英则是完全虚构的,她是一个混合体,她既像花木兰,又像梁红玉,又像樊梨花。真可谓,像雾像雨又像风。既然穆桂英是假的,那么杨宗保也不存在了。
事实上,杨家将故事为了使整个故事更加饱满,硬生生多造出来一代人。
杨文广在杨家将的故事里,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儿子,佘太君的曾孙。而历史上,他是佘太君的孙子,也就是说,他才是“杨宗保”。
历史是历史,小说是小说,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那是因为不够了解历史,查阅的资料不够多。
酒剑仙:历史学博士在读,专注名人历史故事分享和古典名著解读,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