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戴宗日行八百里,有何秘诀?其实道理大家都懂

戴宗日行八百里,有何秘诀?其实道理大家都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南历史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4/1/25 19:38:26

水浒传是现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人们对四大名著肯定是非常熟悉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将四大名著搬上了大银幕。正因如此,后人才对四大名著的故事有了一个更为充分的了解。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人了解四大名著,都是通过电视剧、电影等方式,对于原著内容,大部分人是没有看过的。

水浒传的知名度自然是很高的,只不过水浒传中的内容打打杀杀过多,因此年轻人最好不要多看水浒传。正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水浒传中的内容描写多为打打杀杀,因此水浒传要是年轻人看了,恐怕会让气血方刚的年轻人无法控制,甚至是会做出很多冲动的事情。

这些都会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的影响。水浒传中的内容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打打杀杀,大部分人看水浒传都是以宋江是一个打打杀杀的人物,可是作为梁山好汉,水浒传的内容会让更多的人记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能够带来很大的影响力,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浒传中,虽说是宋朝时期的描写,但是书中的内容却出现了很多类似神话的描写。

比如说公孙胜会法术,梁山泊108将中,除了公孙胜之外,就只还有戴宗会一点法术。这样的描写就类似古代的神话小说了。水浒传中,对戴宗出场的描写为"吴用有个至爱相识,现在江州充做两院押牢节级,姓戴,名宗,本处人称为戴院长。为他有道术,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唤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义疏财……"后来宋江去了江州,见到了戴宗。

宋江见到戴宗之后,完全看不到戴宗身上有"仗义疏财"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所谓的仗义疏财,就是指很讲义气,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别人,比如说水浒传中的史进鲁智深、宋江等人,可算仗义疏财,但戴宗不能算。当时的宋江被发配到了江州后,就开始给身边的官差撒钱,在所有这些人中,唯独没有给戴宗。

对此水浒传描写为"我前日和你说的那个节级(戴宗)常例人情(贿赂银子),如何多日不使人送去与他?今已一旬之上了。他明日下来时,须不好看。"这就说明戴宗常常通过自己的职务捞钱,如果犯人不给他钱,他就要给人家穿小鞋。当时的戴宗看到宋江之后,一开始并不知道他是谁,因此戴宗说到:“贼配军(宋江)!安敢如此无礼,颠倒说我小哉!那兜驮的,与我背起来!且打这厮一百噚棍!”

这样看来,戴宗确实是不友好的。戴宗来了二话不说,先打一顿再说,而他打人的原因更无耻,就是因为犯人没给他送钱,因此戴宗肯定是没有仗义疏财的。这与吴用所说的不一样。虽说戴宗没有仗义疏财,但是戴宗身上有一项绝技,这就是神行术。书中有对他神行术的描写:"(戴宗)出到城外,身边取出四个甲马,去两只腿上,每只各拴两个,口里念起神行法咒语来。仿佛浑如驾雾,依稀好似腾云。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当日戴宗离了江州,一日行到晚,投客店安歇,解下甲马,取数陌金纸烧送了。"

戴宗的神行术看起来很神奇,甚至带有神话色彩,其实仔细阅读水浒传的原著,就可以知道,戴宗的神行术没什么新鲜的。戴宗的神行术就是腿上绑两个甲马,一日便可以跑五百里;若是绑了四个,便可以飞奔八百里。神行术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而且可以转授他人,小说中不仅戴宗经常长跑健身,而且杨林李逵安道全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也有幸尝过神行术的滋味。

戴宗使神行术,需要用甲马,这东西又叫做纸马,是民间祭祀用的,但戴宗用的却是"金钱甲马"。这种马很少见,但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就是镀金的,最终戴宗"取数陌金纸烧送了",也就是说戴宗每次用神行术,就要烧一次镀金的纸,这烧的是钱啊!说白了,戴宗将金钱看得很重,无疑是需要在神行术使用的时候让金钱发挥作用。

这种神行术说穿了一钱不值,只要有钱就可以使,比如你现在很多有钱的话,去任何地方都可以乘飞机,岂不是比戴宗的神行术更加快捷,更加省力吗?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就是花钱越多,行驶的速度越快,这和戴宗的神行术是一个意思。

标签: 戴宗

更多文章

  • 371 蔡知府马上叫戴宗去捉宋江 戴宗一听,暗暗叫苦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戴宗

    371 蔡知府马上叫戴宗去捉宋江。戴宗一听,暗暗叫苦。372 戴宗让众节级牢子去家里取器械,自己作起神行法,先去告诉宋江。373 宋江想,这回死定了。戴宗出主意,让他装疯卖傻。二人议定,戴宗才回去。374 等戴宗领人来,宋江正披头散发,在屎尿里爬,见了戴宗等人说:“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叫我领十

  • 108将中,为什么戴宗的胎骨,被泥塑成像放在庙里?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哥体育标签:戴宗

    《浅说水浒》第515期(文/焦目)在征讨方腊之后,参与的102名好汉,最后只活下来36人。对于这批人,结局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做官,比如宋江、卢俊义、吴用、花荣等;一类是回乡为民或者求闲,比如宋清、杨林、裴宣、蒋敬等;还有一类就是出家,有武松、朱武、樊瑞、戴宗等人。其实,好汉们之

  • 戴宗临死前为何大笑?你看戴宗辞官后,对宋江说了些啥,梦见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戴宗

    一、水浒江湖,水下更精彩读《水浒传》倘若只关注好汉谁更厉害,虽未尝不可,却容易错过水下面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水下的东西,才支撑起了“水浒江湖”。比如笔者之前谈过,《水浒传》跟历史的关系。为何必须是鲁智深活捉方腊,不能是武松呢?因为鲁智深的历史原型,是后周太祖郭威。而这位“郭雀儿”,又是正牌皇上大哥。方

  • 如果刘唐和打虎的武松单挑,胜负会怎么样?鲜花为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刘唐

    刘唐和武松单挑,肯定是武松赢。武松的武功在水浒传小说中有充分的展现。武松打虎表现出了武松的力气、反应和敏捷。老虎上来一扑,一掀,一剪,但都被武松轻松躲过,这充分说明了武松的反应和敏捷。老虎扑武松,武松向后一跳,就能退出十步远,这说明了武松的弹跳出众。武松抓住老虎脑袋,把老虎摁住,老虎拼尽全力都无法挣

  • 吴用到底有多狠?为了逼宋江上山,不惜准备牺牲刘唐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刘唐

    梁山贼寇,嘴里天天喊着官逼民反,自己是被逼无奈才上的梁山,其实他们逼人上山的事儿干得比谁都多。不管是早期的吴用还是后期的宋江,都是此道高手。比如为了逼秦明上山,不惜派人假冒官军屠杀村庄;为了逼李应上山,把李家庄烧成白地;为了逼卢俊义上山,害得他家破人亡;为了逼朱仝上山,派出杀星李逵斧劈衙内。如此种种

  • 晁盖让刘唐送信的背后:拉宋江下水,把刘唐送到官府怀抱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刘唐

    话说,当日刘唐跑去向晁盖送信,邀请他一起截取生辰纲时,却被外出巡逻的朱仝和雷横误以为是贼,而抓了起来。晁盖便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贼,所以私下前去查看。一看,这人“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不难看出,这个人是一个相貌特征很明显的人。但是,为什么日后还偏偏要让这样一个体貌特征很明显,官

  • 李逵吃硬不吃软武松吃软不吃硬都好处理,还有两位好汉软硬不吃,宋江该咋办?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逵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一百单八将,自然是啥人都有,他们上梁山前的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性格也是迥然有异,宋江能把这些五花八门的好汉拢到一起,也真是很不容易了。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甲问乙:你吃苦、吃力、吃醋、吃官司,还有啥是你不吃的?乙冷冷地回答: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这当然是一个笑话,能不吃软、

  • 清明祭祖踏青,采摘野菜,千万别把“李鬼”当“李逵”

    历史人物编辑:醉花荫下情标签:李逵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明天就清明了,淅沥沥的小雨也阻止不了我们踏青的步伐,野外的春景,舒放严冬的郁结情绪,我们祭祖、郊游、折柳,采野菜。但是田野刚冒头的青色野菜,并非都能吃哦,大家采摘的时候可要擦亮眼睛,避免采错。每到清明就会看到报道:“2023-4-1,一家6口踏青采野菜,将化儿

  • 《水浒传》李逵临终之时,和宋江说了这样一句话,令宋江羞愧万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李逵

    在水浒传中,自从梁山好汉们去攻打方腊之后,一切都变了。之前都是梁山好汉快意恩仇,从没有他们杀不了的人,他们也都没有死去,但是自从宋江不顾众人反对选择跟随朝廷那一刻开始,本来从看的心里很痛快的一部电视剧,到最后看得心如刀割一般,心想这个宋江真是害人不浅啊!打败方腊之后,一百零八好汉所剩无几,一些看透朝

  • 宋江对李逵情有独钟?李逵临死前,对宋江说了短短几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李逵

    但即使是如此,朝廷还是不肯放过宋江等一行人,并还赶尽杀绝,所以等到最后,宋江也并没有等到高官厚禄,而是等到了一杯毒酒。就在宋江临终前,还不忘带走自己的兄弟李逵,骗了李逵也喝下这毒酒。而李逵在得知自己喝的是毒酒的时候,也垂泪的说道:“罢了!生时服侍哥哥,死后也只做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说罢不久后,李